宁武战友参军赴疆五十周年聚会

wrX

<p>主会场</p> <p>韩师长讲话</p><p><br></p><p>各位战友、同志们:大家好!</p><p><br></p><p> 我首先祝贺陈引生、王巨保、何涛、陈德、蔡润拴等战友编写的《汾源赤子戍边情》这本书正式发行!祝贺山西宁武战友赴疆50周年纪念会圆满成功!</p> <p>陈引生致欢迎词</p> <p>接兵干部代表讲话</p> <p>参会人员合影</p> <p>首长敬酒</p> <p>情系十团 相约宁武</p><p><br></p><p>——宁武战友赴疆戍边五十周年纪念会暨新书发布仪式综述</p><p><br></p><p> 王巨保</p> <p>王巨保主持会议</p> <p>韩师长讲话</p> <p>县民政局同志讲话</p> <p>军嫂代表马翠风致词很精彩</p><p><br></p><p>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兄弟姐妹们:</p><p><br></p><p>大家好!</p><p><br></p><p> 我是王巨保的爱人马翠凤,今天会议安排让我代表军嫂发言,我从来没有在这种场合讲过话,讲不好请大家谅解。在部队时,大家都把我们叫家属,现在把家属尊称为军嫂,不仅受到社会的尊敬,似乎我们也年轻了许多。军嫂可以说是军人的一半,不管是丈夫在部队服役,还是退伍回到地方工作和农村劳动,我们这些家属始终是他们的坚强后盾。在支持他们安心部队工作、献身国防事业上,在扶养孩子、教育子女上,在维护家庭稳定和发展上,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也可以说是撑起了半边天。我和巨保是1970年农历5月结的婚,他11月报名参军时我已怀孕。今天大家在这里举行参军赴疆五十周年纪念,也是我和巨保结婚五十周年的金婚纪念。无论是他当兵走后的两地生活,还是后来我随军到部队,我始终积极支持他安心在部队工作,从没拖过他的后腿。王巨保7岁时父亲去世,70年他当兵走后家里没劳力,我挑起家中重担,一边挺着个大肚子在本村小学教几年,我在家里和村里担水、背柴、挑大粪、掏山药、割莜麦,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我们的两个孩子出生,巨保都在部队。1975年他第一次探家,见到大女儿已5虚岁了。1980年,我随军到部队,结束了整整10年的两地分居生活。可是到部队后也不是经常在一起。我到新疆和静十团3年后,王巨保调到库车县师部,他带着15岁的大女儿在库车上学,我带着8岁的小女儿在和静,又开始了两地生活。赶我86年调到库车师部幼儿园工作没几年,巨保又调到拜城县炮兵团工作,家里的事都是我一人操劳,但我没有怨言。因为我清楚,军人的妻子就得比别人付出更多。我从80年初随军,到94年底随巨保转业回山西,在新疆呆了近15年,亲眼目睹和深切体会了军人在新疆部队艰苦磨练的情景。因此,我对十团、对四师、对新疆都有深厚的感情。</p><p><br></p><p>这次聚会,宁武战友出了一本回忆录,我也写了一篇文章:军功章里也有我的一半。在这里,我衷心祝愿宁武战友参军赴疆50周年纪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衷心祝愿各位首长、各位领导和各位兄弟姐妹身体健康,生活幸福!谢谢大家!</p><p><br></p><p> 马翠风</p> <p>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同志讲话</p> <p>三军嫂你们好!</p> <p>老兵李天仓</p> <p>美女好</p> <p>排队入场</p> <p>二位好!</p> <p>集体照</p> <p>组委会成员</p> <p>干杯</p> <p>故乡一角</p> <p>与接兵首长合影留念</p> <p>喝一杯,走起</p> <p>起立唱国歌</p> <p>主持人介绍嘉宾和战友</p> <p>入场式报告</p> <p>奏唱国歌</p> <p>靳团长讲话</p> <p>军嫂一桌</p> <p>图书馆王馆长致答谢词</p> <p>赠书仪式</p> <p>高歌一曲</p> <p>会前留影</p> <p>故乡人</p> <p>歌伴舞</p> <p>接兵首长重返馒头山</p> <p>宁武古城合影留念</p> <p>大家好</p> <p>王成龙全家福</p> <p>马姐好</p> <p>叁位好</p> <p>重返故居</p> <p>军嫂代表讲话</p> <p>村口大杨树</p> <p>故居大门口</p> <p>热烈会场</p> <p>整队集合</p> <p>聚精会神</p> <p>聆听讲话</p> <p>弹指一挥五十年</p> <p>何涛战介绍新书编写和发行</p> <p>热情接待</p> <p>高歌一曲西口情</p> <p>军嫂演唱汾水长流</p> <p>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p> <p>情系十团 相约宁武</p><p> ——宁武战友赴疆戍边五十周年纪念会暨新书发布仪式综述</p><p> 王巨保</p><p><br></p><p> 2020年8月28——30日,宁武战友赴疆戍边五十周年纪念会暨新书发布仪式在山西宁武县交通宾馆顺利举行,来自北京、南京、西安和山西各地的战友、军嫂与宁武战友共126人参加了纪念活动。1970年到宁武接兵的连、排、班三级干部傅志发、俞世俊、赵富夏专程从西安、山西晋城赶来参会,1970年来山西接兵的十团新兵团团长、四师原师长韩荣老首长参加了纪念活动全过程。现将纪念活动主要情况和特点综述如下:</p><p> 一、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本次纪念活动以“发扬部队光荣传统,促进宁武发展进步”为主题,以“安全、快乐、热情、和谐”为宗旨,发动战友、集中集体智慧编写了一本《汾源赤子戍边情》战友回忆录,隆重举行了“宁武战友赴疆戍边五十周年纪念会暨新书发布仪式”,精心策划了一台文艺节目,保证了时间、地点、内容、效果四落实。</p><p> 二、成果显著,影响广泛。由王巨保、何涛主编的《汾源赤子戍边情》战友回忆录,历时一年。书中选用了40多位战友、军嫂撰写的59篇文章、9首诗歌,配有149幅图片约26万字。涉及了部队教育训练、军事演习、战备施工、生产劳动、文化生活和回报家乡等方方面面,真实记录了战友们从军岁月和生命旅程的点点滴滴,覆盖了每个连队,代表了广大战友的心声。她是献给赴疆戍边五十周年纪念会的最好礼物,是对回报养育我们的家乡和培养我们的部队作出的最大贡献,也是留给子孙后代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共宁武县委原书记郭新民先生题写了书名,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宁武县原副县长齐文义先生撰写了序言,韩师长和原十团政委岳掌生在书中写了贺信。编委会还编印了三个附录,即《步兵第十团历史沿革》《步兵第十团历任团长政委名录》(1937年12月——1998年10月)《步兵第十团大事记》。这三个附录因未申请书名号,故未编入书中,作为历史资料保存。该书共印500册,除全体宁武战友和参会人员人手一册,还向四师、合成十团、宁武县领导班子、宣传部、武装部、退役军人事务局、民政局、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县志办等单位赠送。</p><p> 三、会议严谨,内容丰富。29日上午召开了纪念大会,会议由王巨保主持。会上,王巨保介绍了参会首长和全体战友的姓名、参军时间、地点、部队所在连队、历任职务和退伍后发展情况,宣读了张安行、李学义、李成友、杨合福、杲仁华、张新华等首长、战友的贺电、贺词。一连战友、本次纪念会组委会主任陈引生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韩荣老首长、原十团团长靳天明、原机一连连长(接兵干部)傅志发、机一连战友、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何涛、宁武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服务中心主任向文慧、民政局办公室主任戴瑞文、图书馆馆长王桂萍分别作了会议讲话;原特务连保德籍战友刘敏、机一连平遥籍战友李保福、机耕队介休籍战友张立志、军嫂马翠凤分别作了代表发言;由何涛、陈引生代表宁武战友向宁武县图书馆捐赠了书籍;组委会成员、一营部战友屠献忠向大会报告了经费收支情况。参加会议的还有宁武县1969——1973年参军的退伍军人代表。纪念大会从奏唱国歌开始到结束近3小时,隆重热烈,秩序井然,充分体现了部队作风。特别是德高望重、88岁高龄的韩师长,不仅作了语重心长的讲话,而且硬是给组委会赞助了1000元,使大家深受感动。</p><p> 四、服务细致,确保安全。组委会把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把接待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准确了解邀请参会首长和战友姓名、人数、出发时间、乘坐交通工具和旅途行程情况,制作了工作人员胸牌,印制了住宿房间名单,安排了5台专用接送车辆,在宁武火车站、高速路出口接送、引路。联系原特务连战友刘政专门接送韩师长及夫人,明确了行程路线和途中注意事项。对身体有病、行动不便的战友,派专车到村里接送。专门安排1名卫生防疫人员进行体温测试,还安排5名引导员负责旅游协调保障,聚餐强调不劝酒。无论是提前报到的人员,还是晚走的战友,或临时穿插旅游的同志,都做到了服务热情,耐心细致。截止8月31日18点前,参会人员全部返程,并报告了安全到家信息。</p><p> 五、经费透明,收支平衡。此次战友聚会本着自愿、自费和少花钱、多办事原则,采取AA制办法,参会首长、战友一律收500元、家属收300元。共收入59300元(含韩师长赞助1000元、接兵班长、1970年入伍的山西高平战友赵富夏赞助300元),共支出59600元。由于组委会事先与订购纪念衫、纪念章的浙江有关公司、朔州市演艺团、照相馆、宁武县交通宾馆反复协商,压缩经费,故做到了收支基本平衡。</p><p> 本次纪念活动还呈现出几个亮点。</p><p> 一是举行了入场式报告。全体参会人员在宾馆院子列队,由王巨保向韩荣老首长报告:“师长同志,宁武战友赴疆五十周年纪念会参会人员整队完毕,是否入场?请指示!组委会总指挥王巨保”,老首长回复:“入场!”报告人回答:“是!”而后组织队伍依次进入会场。许多战友称赞说:入场式使我们又想起了部队训练情景,真是“老虎团”的作风,退伍不褪色,激动人心!</p><p> 二是精心布置了会场。一条印有八一军徽的会标“宁武战友赴疆戍边五十周年纪念会暨新书发布仪式”横挂在主席台幕布上方,紧扣主题的两条竖联“半个世纪军营难忘,一朝当兵战友情深”悬挂在幕布左右两边,中央电子屏幕播放出鲜艳夺目的会标及“1970——2020”五十年时间,主席台桌上摆放着印制的首长、嘉宾坐签,下方摆放着整齐的喷绘贺信。整个会场庄严醒目,给战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p><p> 三是表演了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29日下午,聘请朔州市演艺团与参会战友联合表演文艺节目,印制了节目单,由原十团二连战友贾虎和演艺团专业人员共同主持,既有专业团体表演的歌曲、晋剧、道情、二人台、北路梆子等高雅节目,又有参会战友、军嫂表演的独唱、合唱、京剧清唱、宁武民歌、二胡独奏等短小节目。特别是开场的集体合唱“我是一个兵”和收场的“打靶归来”,歌声嘹亮,士气高昂,再现了部队的传统。剧场始终洋溢着热烈气氛,使大家尽情享受了一次浓厚的晋西北和连队文化精神大餐。</p><p> 各地战友对这次战友聚会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点赞祝贺。对此,我代表宁武战友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真诚邀请各位首长、战友来山西观光叙旧。</p><p> 2020年9月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