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花开》周铁利油画作品欣赏

黄业敏(于昊)

<p><b style="color: rgb(104, 49, 0); 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画家简介】</b><span style="color: rgb(104, 49, 0); 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周铁利,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海南省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海南省油画院执行院长,原海口画院专业油家、副院长、创作研究部部长。出版有《生命阳光-周铁利油画集》《我的海南-周铁利油画集》,以画热带植物享誉全国,被国内著名美术评论家尚辉称赞为“中国油画的一个热带地标”,在国内外举办个人油画展16次,是第一位走进“中国电视美展”栏目的画家。作品及学术论文分别发表在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及美术报刋《美术》、《美术观察》、《中国文化报》、《美术报》、《新加坡联合报》等刊物;油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部分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收藏家收藏。</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花开</b></p><p><br></p><p>山海间</p><p>看见三月</p><p>看见远山</p><p>看见槟榔花开</p><p>你拈花一笑</p><p>我随风而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人生如槟榔</b></p><p><br></p><p> 我曾小心的行走</p><p>  寻找着生活的影子</p><p>  恍然,却不知生活在哪里栖息</p><p>  我不停的触摸着时光的痕迹</p><p>  却未想到它终将逝去</p><p>  为了生活,我曾哭泣过</p><p>  曾为了逝去的岁月</p><p>  竟忘却了前进的路</p><p>  我憧憬着,无限美好的未来</p><p>  噙着热泪,激励自己</p><p>  我不敢去想</p><p>  带着追本溯源的心</p><p>  彷徨在街角的回忆里藏匿身躯</p><p>  在霓虹灯的光影中依稀寻见了希望</p><p>  也许下一秒我们终将消失</p><p> 请不要忘记此刻独特的风景</p><p> 带着满程的风景前行</p><p><br></p><p>  有一天,我们不再为了世事的纷纭而烦扰</p><p>  学会在喧嚣中看见另一种明媚</p><p>  在落寞困顿中成长坚强的内心</p><p>  有一天,我们甩开了孤独漂泊的心</p><p>  纵使此刻凄苦浪迹</p><p>  也要孑然一身,潇洒的活着</p><p>  人生如槟榔果,慢慢咀嚼它才越有味道</p><p>  即使它略带苦涩与凄凉</p><p>  却浸透着下一秒的期待与感悟</p><p>  储蓄每一份生活的幽香</p><p>  深深浅浅,浓浓淡淡</p><p>  用心灵之火点亮人生的灯盏</p><p>  微笑中闪光</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诗词有槟榔</b></p><p><br></p><p> 槟榔自西汉年间进入中国以来,已在国内扎根并种植千年,因独特的风味成为广受喜爱的零食,因其避瘴等功效而在中医药中被广为使用。千余年来,槟榔走进了街头巷尾,走进了人们的荷包、菜肴与药方中,也走进了医书典籍和各种文学作品里,成为了传承民族情感、风俗文化的载体。</p><p> 从古至今,在许多文学家、诗作者的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槟榔的影子。作为南方“风物”,槟榔早在西晋时已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槟榔最早有着“仁频”、“宾门”、“洗瘴丹”、“大腹子”等别名,其正式被称为“槟榔”,也是在文学作品中得以命名。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吴都赋》记载:“槟榔无柯,椰叶无阴”,这两句诗详细描述了槟榔外形上的特点,自此以后,“槟榔”一词流传开来。</p><p> 随着槟榔深度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其也伴随着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进入诗中,成为了民俗生活的缩影。晋代《南方草木状》记载:“交广人凡贵胜族客,必先呈此果。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这也就是说,在古代,用槟榔待客是一种尊客礼节,凡是结交贵族宾客,必先呈上槟榔,来表达对贵客的重视和欢迎。</p><p> 槟榔入诗较早的作品有南北朝文学家庾信的《忽见槟榔》“绿房千子熟。紫穗百花开。莫言行万里。曾经相识来。”这是一首趣味诗,诗的中心就是槟榔,也是千古一首比较有意思的诗作。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p><p> “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宋代苏轼被流放海南儋州,与黎人一起生活,目睹海南姑娘啖槟榔后,吟诗一首《题姜秀郎几间》:“不用长愁挂月村,槟榔生子竹生孙。暗麝着人簪茉莉,红潮登颊醉槟榔。”诗中描述海南姑娘头簪茉莉、口嚼槟榔、芳香袭人的情形。苏轼自己嚼食槟榔,也有同样的感受。</p><p> 与此同时,文人墨客也逐渐开始在诗作中赋予槟榔更多的情感和意味。唐代大诗人李白将:“刘穆之求食槟榔”一事写入诗中,为槟榔的文学意象形成奠定了基础。在《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诗之二中,诗仙李白写道:“丹徒布衣者,慷慨未可量。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就是通过“刘穆之金盘槟榔”的典故含蓄地提及自己因功名无着,日日纵酒而遭妻家家族厌薄与奚落的窘境,抒发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以及被现实束缚的种种不满。在此之后,后世文人进一步将槟榔与人生感怀、乡土亲情、行游记忆相融合,使槟榔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绘画等艺术形态中的意蕴愈加丰富。台湾诗坛三位元老之一的纪弦,在台写作的乡愁诗《眺望》中就以“修长、寂寞”的槟榔树自喻。槟榔树“眺望使人落泪的地平线”,喻指诗人常常眺望故乡的一腔思乡之情,槟榔树成了诗人抒发乡愁的对象和寄托。</p><p> 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实现了对槟榔更充分的开发利用,这一情况也在文学作品中得以记录和表现出来。其中苏轼《咏槟榔》有云:“异味谁载向海滨,亭亭直干乱枝分。开花树杪翻青箨,结子苞中皱锦纹。可療饥怀香自吐,能消瘴疠暖如熏。堆盘何物堪为偶,蒌叶清新捲翠云。”描述槟榔不仅口味芳醇,而且可以消肿、忍饥、下气。明代刘基的《初食槟榔》也有记载:“槟榔红白文,包以青扶留。驿吏劝我食,可已瘴疠忧。”清朝的一位官员范咸的《槟榔》记述:“南海嗜宾门,初尝面觉温。苦饥如中酒,得饱胜朝餐。种必连椰子,功宁比稻孙。瘴乡能已疾,留得口脂痕。”更是将槟榔的外部特征、食用方法、药用功能等作了全面的阐释。</p><p> 从古至今,在文人墨客的诗作中,人们记述了自己对于槟榔的认识,并将自己的故乡情结、人生感悟寄托在一枚小小的槟榔之上。在这数千年的文化传承里,“槟榔”文化融入一代又一代人日常生活中,带着人间的烟火气,成为了中华民俗文化的一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