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顶云新区在明清时期称为顶营司,第一任土司罗录,第十四任土司罗嵩。</p><p class="ql-block"> 罗嵩是顶营司历任土司中出现在正史中次数较多的英雄人物。罗嵩墓碑内容为:加一级军功一等带军功记录二次显考罗公讳嵩字于天府君达人墓。孝男:经(字辈)垣、纪、科、方;孙:琳;承重孙:璟;重孙:容。乾隆乙亥孟冬谷旦。碑记上孝男有4人,但没有罗嵩的下一任土司经都的名字,这其中是否有隐情?其实碑记上已经将这个隐情予以记录。碑记中‘承重孙璟’已经说明一切,‘承重孙’是封建宗法制度中丧葬仪式的一种特殊称谓,是指祖父去世后,因为嫡长子已经先去世,由嫡长子的嫡长子(嫡长孙)来安葬祖父,这个嫡长孙就称为承重孙。也就是说,罗嵩去世时,嫡长子经都已经去世,由嫡长孙罗璟来安葬祖父,因此碑记中没有经都的名字,出现了‘承重孙’这个令现代人难以理解的名词。‘承重孙’中的‘承’是继承、承担的意思,‘重’不是重重叠叠,而是重担、重任的意思,‘重’按现代汉语的读法应该读zhong(第4声),‘承重孙’的意思是继承重任的嫡长孙。碑记中“加一级军功一等带军功记录二次”,这是清朝的军功记录方式也称为‘功加’,共有十二个等级.第1等;记录一次,第2等;记录二次,第3等;加一级记录在案,第4等;加一级记录一次,第5等;加一级记录二次,第6等;加二级记录在案,第7等;加二级记录一次,第8等;加二级记录一次,第9等;一直到第12等(最高等级)加三级记录三次。(注:关于清朝军功记录方式有待查询相关资料,上述‘功加’说法不一定准确,但‘功加’记录方式应同上述说法差异不大。)墓碑上乾隆乙亥是指公元1755年,孟冬指农历十月,谷旦指好日子,这块墓碑是公元1755年农历十月立的。</p><p class="ql-block"> 清道光年间《永宁州志》关于罗嵩的记录有三条,分述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补母当河流至大水寨,浸入土坑,散漫四出。康熙五十二年,知州王克庄率土司罗嵩筑石坝,开渠引水,自大水寨、鸡窝田、杨家寨、大地庄、关岭、簸箩沟,共灌田七百余亩。</p><p class="ql-block"> 按:碑在关索岭庙前。维时捐银者,安顺府知府余昌宗、永宁州知州王克庄、刘迈种、驻防关岭千总刘应科、关岭驿丞高云翰、顶营土司罗嵩、募役土司礼宗殷、绅士周鼎、李玥、李□、李璋、蔡錡,耆民张洪烈、刘应奇、赵珂、杨时泰、杜国良。督工者,书吏李天球、耆民罗耀祖。</p><p class="ql-block"> 该牧(王克庄)曾禀经前安顺府余守,倡捐廉俸,率同僚属绅士人等,及土司罗嵩,捐资将地坑修平,开沟引水,流至关岭地方,迤逦二十余里。</p><p class="ql-block"> 从上述记录得知:大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在永宁州知州王克庄带领下,顶营司土司罗嵩参与捐资修建灌溉沟渠,该沟渠长二十余里(十来公里),能灌溉田地七百余亩。此条记录可看出罗嵩是一位勤政为民的土司。</p><p class="ql-block"> 二、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顶营司罗嵩奉调带领土兵随征台拱,十一年(公元1733年)撤回。</p><p class="ql-block"> 史料记载,雍正十年开辟苗疆,建台拱城招抚苗民。台拱就是今天黔东南州台江县城台拱镇。镇远府100多苗寨以参加修建台拱城为名,齐聚台拱举事,攻破清军台拱大营,清政府调集驻黔清军、湘军(驻湖南清军)、桂军(驻广西清军)及贵州土司兵参与镇压。罗嵩带领土司兵于公元1732年出征,1733年撤回。</p><p class="ql-block"> 三、名誉传嵩,雍正八年出师乌蒙,把守七星关隘,十年,出师台拱,俱有战功。</p><p class="ql-block"> 乌蒙指乌蒙土府,清朝时期云南一个土司政权,辖区大致相当于今云南省昭通市,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改名昭通府。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乌蒙土司反叛,滇东北一带战乱不断,叛军很快逼近东川府(今云南昆明市东川区)。云贵总督鄂尔泰调官兵万余,土兵半之,从东川、威宁、镇雄兵分三路围剿”。七星关隘,大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建造,位于今天贵州省毕节市区四十五公里的杨家湾镇与赫章县交界处的七星山上,是贵州三大著名关隘之一。七星关隘是今威宁至七星关区的交通要道。土司罗嵩参与了平息乌蒙土司叛乱的军事行动,被委派把守七星关隘。</p><p class="ql-block"> 《洪家坡罗氏族谱》记载:罗嵩,生于大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殁于大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乌蒙土司叛乱,云贵总督鄂尔泰率军平叛,土司兵占五千余,嵩率土兵随战,把守七星关隘。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朝廷准备在台拱筑城设兵,苗人不满,百余寨九股苗起兵造反。嵩奉命出师台拱,用时两年,九股苗平,嵩俱战功,恩赏五品顶戴单眼花翎,授正五品武德将军。</p><p class="ql-block"> 《永宁州志》同《洪家坡罗氏族谱》中关于罗嵩参与军事行动的记录互为印证,史料表明:罗嵩是一位有功于民众,有功于国家的土司,是土司中的英雄!</p> <p>乌蒙府及周边地区</p> <p>台拱城与顶营司</p> <p class="ql-block">罗嵩墓碑</p> <p class="ql-block">罗嵩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