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那迷茫的小孩

适度

<p>  又是一年入学季,记得几年前的那个秋天,一群可爱充满朝气的小家伙们踏入了我们的世界。</p><p> 小学生活的第一天,家长、孩子总是有太多想要表达的感受。放学时刻,家长们迫不及待地围在校门周围,等待宝贝们排着队伍走出校门。这时一位爸爸在保安不注意之时,走进校园向我班队伍走来,看到这位不守规矩的家长,我内心稍有不悦,正准备阻拦,一个男孩从队伍里跑出来喊声:“爸爸!妈妈哪去了?”“妈妈在家给你做好吃的…”听到这对父子的对话,幸福温馨的画面打消了我的念头。</p><p> 经过几天的熟悉,了解到这个孩子的名字叫小需。小需几乎没有过学前教育,所以没有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不过小需妈妈很是负责,经常在微信群里询问孩子的在校情况,并且每天都要认真辅导孩子完成作业。</p><p> 时间过得很快,不经意中一个学期过去了。第二个学期小需断断续续出现不写作业的情况,但上课还是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一天小需告诉我:“爸爸喝的醉汹汹的用酒瓶子把妈妈打走了,所以没人教我写作业了…”说这话时孩子那么平静自然,平静地让人值得思考。从那以后,这种现象越来越频繁,每次问到原因也是相似的回答。</p><p> 二年级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时不写,有时爸爸帮着写,用孩子的话就是:“我写着写着,我爸嫌我太慢,就把着我的手写。”小需虽然在学习上吃力,但很喜欢聊天,常常和我们聊他们家发生了什么事,爸爸带他去出差怎么让他一个人在宾馆呆着。当问到一些答不上来的问题时,便耸耸肩来一句“那谁知道呢?”孩子开朗的性格,带着幽默感的语言,慢吞吞却咬字清晰地表达,常带笑容的表情,让我越来越关注这个孩子,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家庭情况。</p><p> 我常常在想,这样的家庭会有这么一个开朗的孩子,实在难得。有时和家人聊起小需,聊起他的乐观,连我儿子对那句“那谁知道呢”都成了幽默的引用。</p><p> 升入三年级,小需的情况有了些许微妙的变化,笑容似乎少了一点点,情绪上更平静了,有了一点点无奈的感觉。有几天小需的作业写的特别好,孩子用久违的兴奋劲儿告诉我:“我妈回来了…”但时间不长一切又回到了原点,衣服也脏兮兮的无人照管。原来他妈妈生病了…住院、治疗长时间见不到妈妈的小需平静的背后有一丝丝的担忧,“爸爸说过年时带我去看妈妈!”孩子经常念叨,但表情从宁静变得凝重了。年过去了,小需还是没有见到妈妈,于是他选择回避,再也不主动聊起妈妈。</p><p> 一天去上课,发现小需趴在桌子上睡的很沉,当我把他叫醒并问到:“怎么一大早就瞌睡了?”孩子疲倦地眨着眼睛说:“昨晚爸爸不在家,我一晚上也没睡觉。”“因为一个人害怕吗?”他轻轻地摇摇头,“那是你一个人孤单了?”他还是摇摇头,“那是为什么?”孩子眼圈红红的,使劲睁大眼睛眨巴着生怕眼泪掉下来,哽咽着说到:“我想我妈了!”说完眼里的泪珠直打转,但强忍着没有让泪水流出来。简单的一句话,却带着孩子多少的思念、恐惧、害怕和无奈,这句话也沉甸甸地落到了全班孩子的心里,虽然孩子们年龄还小不是很能体会这句话的分量,但那节课孩子们异常地懂事。看到小需这个样子,心情复杂的我不知能做些什么,只能让他再睡会儿,但孩子却坚强地摇摇头说自己已经不瞌睡了。当我开始讲课,回头看到小需双手板着桌子的前边,昂着头张着嘴巴就这样又睡着了。这一幕让我似乎看到小需多少个夜晚孤零零地无助恐惧中思念着担心着自己的妈妈,本该是受宠享乐的年龄,但他那幼小的心灵承受了多少不该承受的东西啊。在我发呆的瞬间,孩子们看看小需没有吱声,或许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小需的疲惫困乏,也看到了他的坚强、无奈和爱的需要。第三节课后,语文老师告诉我,可怜的小需整整哭了一节课…</p><p> 到后来小需更加沉默了,偶尔也是说他晚上一个人在家,早上没吃饭,当老师们说要给他买早饭时,他总是很懂事地拒绝了。就这样一个开朗阳光的孩子变得沉默不语,每天都处于发呆的状态,再没见他笑过,不管课堂上怎么热闹,他都是呆呆地坐着,有时一节课上完桌子上都是空空的。看到小需发呆的样子,课后和他聊几句,也是点头摇头不愿多说。但有一天他告诉我“爸爸带我去别的学校转了转,他们那些学校都不如咱们这里好。”这或许就是小需与我们的告别之言吧。</p><p> 再后来小需转学了…</p><p> 作为小需的科任老师实感遗憾,我们给予不了孩子缺失的那份力量和爱,却亲眼看到他的改变,无奈之余就是常常想起。孩子发呆沉默的背后,是美好的回忆,还是疼痛的思念?是无奈地面对,还是恐惧地思考?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也或许他自己也无法说的清。 </p><p> 小需前后变化的神情、动作时时被我忆起,尤其“我想我妈了”那一幕,至今想起都感觉那么心痛…因此,每次忆起就会想到: 童年原生家庭的伤,将会如何影响他的一生呢?</p><p> </p>

小需

孩子

妈妈

爸爸

作业

无奈

发呆

看到

聊起

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