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9-24日 <p> 7月19日上午八点,我们一行12个摄影发烧友,三台车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地点出发,到广河高速中新服务区汇合后,一起向着目的地--美丽的福建漳州东山岛前进。下午15点30分到达我们预订的酒店“东山夏日听海度假酒店”(公寓),分配好房间后,大家回房间稍做休整三十分钟,又驱车到明天准备拍摄的地方踩点。</p> 疫情期间每人都要出示绿色的健康码才能通行哦。 房号:<br>1203 (wifi密码520520520)<br>1206 (wifi密码12061206)<br>1210 (wifi密码12101210)<br>1604(wifi密码520520520)<br>1606 (wifi密码16061606)<br>1607 (wifi密码16071607)<div>我们住的是无敌海景房,一眼望去是美丽的马銮湾。</div> <p>7月20日</p><p>苏峰山海上高架桥拍无敌海上日出</p><p>清晨5点从酒店出发到了苏峰山高架桥,等我们整理好拍摄装备,已经开始满天彩霞了,有点晚了,蓝调时间已经过了,只能等待拍日出了。</p><p><br></p><p><br></p> 苏峰山是东山岛的主峰。《东山县志》载:“昔江夏侯以此山不减西蜀峨嵋山,故名苏峰山。”蔡潮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到东山,《铜山志》载:“巡海道蔡潮称此山为漳郡第一文 峰。”《读史方舆纪要》载:“苏峰山亦名东山。”东山岛即以此山而得名。因苏峰山别称川陵山,故东山岛亦称陵岛。 <p>下午去澳仔山看风车发电站。东山岛最高峰苏峰山南麓的澳仔山。有那 么一片大风车,它就是风力发电站,耸立在风力发电站所在的澳仔山三面环海,俯视山峰的周围,处处皆美景。</p><p>可惜上面是军事禁区不让进去,我们没有拍到美景,在半山用手机拍了几张,海天一色,非常美。</p> 接着我们去了鱼骨沙洲,那里风景绝美但却相当低调,在一般的攻略中都不会出现,甚至本地人也不大能见过它的真面目。鱼骨沙洲位于岐下村,退潮后大海中间会出现一个像鱼骨形状的沙滩。需要坐船摆渡过去。<br>这里阳光灿烂、天蓝云白、海水清澈,鱼排点缀其中,白鹭成群飞翔于海之上,美的无与伦比。而且这里还有上千的鱼排,非常壮观。 <p>7月21日东山岛冬古岩仔老渔村拍摄日出 </p> 岩仔自然村,隶属冬古行政村,前临大海,近靠苏峰山景区。清乾隆八年(1743),梧龙村九世祖林稀周到苏峰山寺庙边开基建村,时称苏峰岩,后人简称“岩仔”。这个西埔镇最僻远的自然村124户,近500人,村民基本上姓林。村民以渔业、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为辅。<br>改革开放前,水电不通,路更难行。当年笔者到岩仔做客,只得把自行车寄放在冬古村,改为步行。从冬古到岩仔只有山边一条羊肠小道,山下是波涛滚滚的大海,途中须经“大险”“小险”的险要路段,令人提心吊胆。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生活、生产条件有着翻天覆地变化,汽车可开到村口,村民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大多数村民在新乡自建房或到城镇买房屋。目前,留守村民多为老年人。 今天吸取了昨天的教训,清晨4点起床,4:15分出发,到了岩仔村准备好装备刚好是蓝调时分,幸运!今天的日出是最出彩的,妖云满天,色彩绚丽,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是不敢相信有如此美丽的色彩。 <p>下午去了东山岛著名景区风动石景区拍摄。此处是网红打卡点。</p> 福建东山风动石景区 风动石以奇、险、悬而居全国60多块风动石之最,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它是东山岛的标志性景观。风动石自古闻名,早在明代张岱的《夜航船·荒唐部》里就有记载:“漳州鹤鸣山上,有石高五丈,围一十八丈,天生大盘石阁之,风来则动,名风动石。”其奇妙之处就在于它前后左右重量平衡极佳,大风吹来时,石体左右晃动,但倾斜到一定角度就不会再动了,故称风动石。石为花岗岩石质,高4.37米,宽4.57米,长4.69米,重约200吨。人力也能晃动风动石。如果找来瓦片置于石下,选择适当的位置,一个人就能把这硕大的奇石轻轻摇动起来。此时,瓦片“咯咯”作响,顷刻化为齑粉。正可观其伟,侧可观其奇,背可观其险。从背面看,状如玉兔的石岩伏在外倾的石盘上,巨大的石球,悬空而立,摇摇欲坠,令人心怵;从正面看,石如蟠桃,底部呈圆弧形,贴石盘处尖端仅数寸,悬空斜立,狂风吹来,摇晃不定。 <p>7月22日东山岛岱南村</p> 岱南村是福建漳州东山县前楼镇的一个行政村,距东山县城西埔中心仅2公里。由顶岱南、下岱南、后边、洪厝四个自然村组成。<br>全村现有1098户,4263人,其中党员177人,辖区面积,其中耕地面积2250亩,宜林山地680亩;浅海滩涂4200亩,盐田1.15万公亩,是山、海、田骈臻鼎立的富庶之村。<br>得益于独厚的山、海、田自然资源和位于西埔、前楼两镇结合部的地理位置,使岱南村上可对接县城西埔辐射,下可扼守前楼镇东大门,南来北往,成为发展经济,发展创汇农业的风水宝地。 下午澳角村<div> 渔村正休鱼期,所有的渔船都停靠在码头上,进行维修、保养、织网等工作,一切都是为了开渔做好准备。</div><div> 澳角村,三面临海,南北两个月牙形海湾,呈“X”形美丽景象,龙、虎、狮、象四个岛屿点缀其间,有“海上动物园”之美誉,是一个以渔业生产发达、自然风光优美而闻名的渔村。2005年、2009年、2011年连续被授予三届“全国文明村”,几年来先后获得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绿色小康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爱民固边模范村”、“漳州十大最美乡村”。<br></div> <p>澳角村渔港拍摄的日落</p> <p>7月23日</p><p>马銮湾景区游泳拍照</p> 早上5点起床在酒店拍摄的渔火,蓝调时候。 晚上酒店拍摄的渔火。 太阳出来了<div><br></div> 在酒店拍摄帆船运动员在训练 <p>金銮湾沙滩</p> <p>马銮湾沙滩</p> 7月24日红海湾拍日出和玩浪<div> 红海湾(Red Bay,旧称汕尾湾),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沿海一个半封闭的海湾,距汕头、深圳各100多公里,水路距香港81海里,距高雄200海里,距国际航道11海里,有“中国观浪第一湾”之称。[1][2]<br> 红海湾是第16届亚洲运动会的帆船帆板项目比赛场地,产生了14块金牌。<br>早餐后驱车返回广州。<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