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德的美篇

张清德

坚强不屈的张发荣 <p class="ql-block">坚强不屈的张发荣 一九一四年,张发荣出生在蒙阴县青冈崖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中。父亲早年去世,由寡母拉扯着她和弟弟长大。一九三○年,在家实在生活不下去了,刚满十六岁的张发荣只好结婚来到沂源县苗庄村,不久,母亲病故了,弟弟被迫下了关东。 一九四三年春天。张发荣盼望的一天终于来到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开进了苗庄。从苦难中救出了苗庄人民。那些天,张发荣时常高兴地夜里睡不着觉。一遍又一遍地对丈夫说:“咱们的苦日子熬到头了,” 苗庄的解放,在张发荣这个穷苦劳动妇女面前展开了一崭新的道路。那时,她虽然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但仍然冲破封建阻力,毅然参加了识字班。在识字班里,她认真学文化。学政治,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成为“优秀识字班”。通过学习渐渐地她明白了劳动人民受苦的根本原因,懂得了无产阶级翻身求解放的革命道理,解开了过去盘踞在头脑中一直解不开的许多问题。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张发荣很快成为农村革命斗争的积极力量。 不久,减租减息运动开始了,在苗主,这又是开天辟地以来未曾出现过的事情。人们既惊喜又有顾虑。地主阶级却拼命进行抵抗,他们当面赞成,暗地里破坏。胡说什么“共产党长不了,早晚有一天要算总帐!”在此情况下,有些人害怕了,有些人动摇了,而张发荣却不顾家庭反对,勇敢地站起来同地主展开面对面的斗争,地主恨透了张发荣。便对他的大哥一一在地主家扛了十几年活的老长工进行恐吓,可怜这个绵羊一样的老实人竞在当晚吓得上吊自杀了。事情的发生,在全村震动很大,张发荣的家里更象是“炸了锅”。嫂子天天哭,把罪过归咎于张发荣;丈夫江玉瑞,这个从不知发火的人,竟在盛怒之下关起门来,不让妻子再进家,这时,地主们都暗自高兴,以为张发荣不能再和他们作对了,村里的干部、群众也担心她会动摇,但张发荣毕经是已经觉醒了的坚强女性,道路一但认清,她就照直走下去而决不会回头。第二天,她照常去参加村里的会,并大胆揭露地主分子破坏减租减息运动的罪行,上级及时严肃处理了这件事,打击了地主的反动气焰。从此,苗庄减租减息运动顺利开展起来。下半年,形势发展的更快更好了,张发荣的革命干劲也更足了。她说服了家庭,更积极地参加了一些革命活动,为抗日救国作出了贡献。特别在宣传反内战,劝说伪军投诚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四三年苗庄村北汉王固上驻扎着国民党吴化文的部队,为了团结抗日力量,在党的領导下,苗庄成立了“喊话组”。张发荣是喊话组中年龄最大的成员。他们经常利用晚上时间去汉王崮上宣传。有一次,正是八月十五,晚饭后,他们带上凑起来的月饼,又向汉王固出发了。中秋节的月亮又大又圆,笑喜喜地把银辉洒满了汉王固。山顶上的伪兵们正哎声叹气地望着月亮,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突然山下又传来了喊话声,伪军头目一听慌了神,急忙下令开枪,我方负责掩护的同志也立即还击,子弹带着火光瞍瞍飞来,同志们都卧倒隐蔽起来,张发荣却不顾危险,朝着山顶唱起了歌:“慢打枪,别开火,伪军弟兄们哪,仔细听我说,咱们都是中国人啊,一无仇来,二无恨,何必开枪打自己人……?子弹无眼,又无情,打在身上丧了命,一家老少不相逢”。歌声清脆悦耳,娓婉动人。慢慢地枪声止了,只有张发荣的歌声在山谷中回荡。第二天派人去侦察,月饼不见了,还听说当夜就跑了好几名伪军 那时,他们还经常排练一些抗日救国方面的戏,到各村演出宣传,汉王固的伪军一到天黑就跑下来偷听,渐渐地他们受到了教育,后来,一个姓孙的旅长还带兵投诚过来了。 四三年的冬天,下来一批参军任务,要在十几天内完成。由于当时斗争很残酷,一些人思想顾虑很大,加上村里情况复杂,使动参工作十分困难。有些动参对象白天通了,一夜之间又变挂。为了防止坏人破坏,及时完成动参任务,张发荣和同志们一面做工作,一面严密监视。他们白天耐心说服,晚上再悄悄到动参对象家去“听话”,把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使工作掌握主动。开始,她们在窗子底下听,很容易被人发现,后来他们干脆爬到屋顶上去听。爬屋对一个男同志来说,可以说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但对一个女人来说,的确是很不容易,何况张发荣又是小脚妇女?但她却果断地说:“只要对革命好,俺什么也能干。”寒冬腊月,北风刺骨,她们又穿得单薄,在高高的房顶上呆一夜,滋味也真够受的了。每次从屋上下来,张发荣都冻得脸发青,腿发麻,半天站不起来,但第二天她还照样干。 动员战士上了前线,张发荣又和同志们积极做好优属工作,天天抽时间到军属家里为他们挑水、推碾、劈柴、垫栏圈。三十多户军属,每家都帮助遍。 一九四四年秋天,张发荣最小的儿子因有病照顾不好死去了,不久,丈夫又被国民党四师抓去带路打死在离家二十多里远的一个山上,对一个女人来说,何能再比得上这种打击?但张发荣没有被悲痛压倒,她掩埋了亲人的尸体,把满腔仇恨化作力量,更加顽强地战斗下去。一九四五年下半年,她担任了苗庄村的妇救会长。半年后,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她把自己的一切都毫不保留地献给了党的事业。 在四五,四六,四七这三年中,她积极参加了土地改革,反奸诉若运动,并带领全村妇女为支援前线做了大量工作。她们提出的口号是:“男参战,女支前”。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苗庄这个仅有百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就为部队做军鞋八千多双,推米磨面二百多万斤。每逢下来任务,张发荣就顾不上吃饭,睡觉,走门串户分任务,定质量,检查验收,为了带动大家,她还以身作则,带头实干,每次完成任务,在全村都是数量最多,质量最好。那时,条件相当差,晚上没有油点灯,张发荣就组织妇女们在月亮底下纳底,搓麻线。夏天,闷热蚊子咬。冬天,手冷拿不住针,但妇女们都不叫苦。她们仔细地缝啊,认真地扎,那一针针,一线线都凝聚着她们多少的心血!为了防止瞌睡,张发荣一边干,一边给大伙讲故事,说笑话,有时还教大伙唱歌。她们最喜欢唱的就是《支前歌》。每逢唱起这首歌,她们总是斗志昂扬,总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力量。四七年春天,为了支援莱芜战役,张发荣带领苗庄妇女昼夜奋战,人均三天一双鞋。三个月的时间,突击做军鞋三千四百多双,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战斗打响后,张发荣和苗庄的妇女更忙了,为部队煮咸菜,加工熟饭,一夜烙三千多斤小米煎饼,天不明就挑着送上第三道火线。战士们吃上这沂蒙大嫂送来的煎饼,劲头更足了,打得敌人鬼哭狼曝,抱头鼠窜。从前线回来,她们不松劲,不歇脚,又立即跑到鲁中医院,帮助洗衣,做饭,护理伤病员。 一九四七年古历五月份,蒋匪军不甘心菜芜和孟良固战役的失败,经过几十天的喘息,又拼凑了三十二个旅(二十四万人)的兵力,在美国顾问和日本战犯冈村宁茨的“指导”下,卷士重来,地主,还乡团乘敌军进攻之际也尾随向我反扑。为了诱敌深入,引狼进口袋里打,上级指示,临时放弃根据地,组织群众向北转移。那时,张发荣正有病,组织上决定她第一批走,但张发荣哪里把个人安危放在心上。她坚决要求留下来坚待斗争。转移前,组织上又派人来做工作,张发荣坚决地表示说:“请组织放心,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俺决不给党丢脸。 队伍走后,张发荣立即和留下来的几名村干部一起检查了清室掩藏工作,并挨门挨户了解情况,把住在村里的群众都说服搬上了山。五月二十八日上午,蒋匪军扑进了苗庄。由于地主分子李守元、高洪东等坏蛋告密,张发荣和一部分乡亲们不幸落入虎口。下午,三点多钟,敌人把他们押到村南的松柏崖下,一面靠悬崖,三面敌人包围,黑洞洞的机枪口一个个都对准了人们,一派杀气腾腾,阵势摆好后,一个穿便衣的矮胖子拿出地主早已列好的名单,把张发荣等十几个村干,党员和积极分子拉出了场外,用枪逼他们说出粮食和鲁中军区的无线电台藏在什么地方。面对敌人的枪口,张发荣毫不畏惧,她昂头挺胸,不说一句话。其他同志也满脸怒气,不予理睬。“说不说,不说毙了你们!”敌人羞恼成怒了,围上来,把一名村干部绑起来吊树上。但张发荣和同志们还是不开口,一直折腾到天黑,敌人没办法,只好下令把他们带走。张发荣的两个孩子大哭起来,他们不顾敌人的打骂,跑上去抱住妈妈的腿不放,五岁的小儿子连来,被敌人踢倒后爬起来再追,赤着小脚一直追了一里多路,孩子一边哭一边呼喊“娘”。那凄惨的喊声催人泪下,更撕裂着母亲的心!张发荣的眼睛模糊了,她想起几年来,孩子跟自己受的苦,特别是丈夫死后,自己只顾工作不顾家,不是把孩子锁在屋里,就是把孩子舍在街上,有时几天不回来,孩子饿得直哭,幸亏邻居们给送点吃的来……,想到此,张发荣深深感到内疚,但她不能在敌人面前流露出丝毫的软弱,她咬咬牙,硬是把涌上来的泪水咽下去,回过头继续抬起了沉重的脚步往前走。“娘,等等我”,孩子更是拼命地向前跑,终于用他那短细的小腿赶上了妈妈,他伸出小手,含泪笑着扑向张发荣。正在这时,一个凶狠的家伙,举起刺刀向孩子猛的扎去,奉亏被一名村干部抢上去救了出来。敌人把张发荣和同志们带到了离苗庄三里远的石匣峪村,在那里又对他们进行了一天一夜的残酷折磨。他们不亏是沂蒙山的英维儿女!没有一个人向敌人屈服。二十九日夜晚十点多钟,张发荣和十四名同志最终被敌人杀害了,他们的鲜血染红了石匣峪的土地。惨无人道的敌人,把尸体埋掉还不放心,又用大石条在上面砸了又砸。我们党的好女儿张发荣为革命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牺牲时年仅三十二岁。 张清德摘自《沂源党史资料》第三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