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长安

苇洲问渡

<p>题记:</p><p> 看见西安老城墙的第一眼,就爱上了这座城——在西安唐城墙遗址下,我对一位西安老者说,我爱上了西安。他说:“你是成都人?成都和西安的关系,就是恋人的关系。”</p><p> 听了这话,我如醍醐灌顶。从2020年8月27日至30日,近三天的时间,行摄西安古城,所见所闻,不过是长安千年美丽与沧桑之一粟……首次走进西安,我立刻顿悟,为何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群——以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为代表,会出现在陕西。</p><p> 这就是厚积薄发。陕西的代言不是黄土高坡,而是十三朝古都长安,是“八百里秦川”这片土壤千年传承而来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淳朴的民风。长安的古风,在大雁塔、钟楼、老城墙,在秦腔、皮影,在肉夹馍里,在老百姓淳朴的民风里——</p><p> 长安之美,用三日去行走,用一生来回想……</p> <p>  庚子年夏末秋初时节,我们从成都坐动车至西安。初见长安,以文记之。</p><p> 从钟楼、鼓楼、古城墙,到大雁塔、小雁塔、兵马俑、华清池、大明宫遗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诗人笔下的盛唐气象,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加持,让人不免对这个城市充满期待。</p><p> 8月27日,抵达后的当天晚上,在文鹏同学的陪伴下,我们开启了难忘的西安之行。</p> 镜头一:大唐不夜城 <p>  27日下午,文鹏同学驱车接我们去酒店住下,然后就去吃晚餐。饭后,已是晚上10点。从餐馆步行至大唐不夜城,途经大雁塔广场。</p><p> 夜色中,大雁塔仿佛是透明的,在夜色的掩映下,闪烁着古老而神秘的光彩。</p> <p>  大雁塔是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藏经典而修建,塔身七层,通高64.5米。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p><p> 下图是玄奘法师的塑像。</p> <p>  虽然已是过了晚上10点,但大雁塔广场和大唐不夜城依然人头攒动,十分热闹。</p> <p>👇气势恢宏—大唐不夜城鸟瞰图(网络图片1)</p> <p>  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两边,随处可见这样典型唐风的仿古建筑。试想,如果在这样的流淌着古风的建筑里欣赏一场戏剧表演,或者听一场音乐会,该是多么美好的体验啊!</p> <p>  步行街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景观与游人的互动性。比如,走在步行街中间,地面上仿佛钢琴🎹键盘铺就的地砖,如果双脚用力地踩下去,地砖就会变换成五颜六色(见下图),互动性很强,十分有趣。</p> <p>  偶遇一对扮相好像是皮影戏中的木偶人。仔细一看,原来是真人哦。</p> <p>  位于步行街中间核心区的唐代著名文化人雕塑群,是大唐不夜城的一个标志性符号。这些雕塑以大唐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等为model,重现了唐代文化繁荣的盛况,在步行街营造出十分浓厚的文化氛围。</p> <p>  街边各色小吃、饮料店是标配。逛累了,饿了,渴了,随时可以停下脚步,买个肉夹馍,来杯酸梅汤哦。</p> <p>  不到西安,不知啥叫古都。除了西安,还有哪个城市保留着唐朝时期城墙?虽然目前只保留了两小段,但也足以震撼世人,被称为镇国之宝也毫不为过。</p> <p>👇唐城墙遗址。</p> 镜头二:大雁塔 <p>  被夜色中的大雁塔所吸引,更加渴望一睹大雁塔的真容。29日上午,晴空万里,我们驱车来到大雁塔。</p> <p>大雁塔位于西安市南郊的大慈恩寺内,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p><p>大雁塔于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修建,至今已有1568年的历史。后来于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之后又多次修整。</p> <p>走进寺庙,最吸引我的,是庙里的古建筑,以及庭院里茂盛参天的植物。</p><p>大慈恩寺院内的建筑都是唐朝风格,看上去简约、大气、舒展,展示了这个辉煌王朝的自信、开放的气度与风范,令人倾倒。</p> <p>👇朱红色用在飞檐上,很中国。</p> <p>正对着大雁塔的整面墙上,刻有心经的全文内容。</p><p>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p> <p>这个版本的心经,是大唐高僧玄奘翻译并带回国内来的。</p> <p>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p><p>塔内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p><p>登上大雁塔塔顶,在塔内从三个不同方位俯视整个西安古城(见以下三图),为唐朝建筑之美叹为观止!</p> <p>移步换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大慈恩寺内的建筑群呈现出无与伦比的美。</p> <p>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在寺庙外的红墙边玩穿越,偶遇唐代仕女😝</p> <p>古刹,古树,游人——构成一幅美好的画卷,实现了古人与今人的对话。</p> 镜头三:钟楼鼓楼 <p>我们住宿的酒店位于北大街。从酒店出发,沿着北大街向南走,到钟楼最多只需要10分钟。</p><p>夕阳下,望见钟楼巍峨地耸立在十字路口中央,一种古老的气息立即穿越时空扑面而来。</p> <p>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即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p> <p>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的钟楼,迄今已有636年历史。钟楼初建于今西安市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p> <p>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总高36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p> <p>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钟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1996年11月20日,西安钟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站在钟楼所在地的十字路口,向西北方眺望,即可看见鼓楼就伫立在不远处,步行两三分钟即可到达。</p> <p>鼓楼也位于西安市中心,距离西安钟楼西北方约200米处。</p><p>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鼓楼,迄今已有640年历史,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众多鼓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鼓楼之一。</p> <p>夕阳下,高高耸立的鼓楼显得十分静谧。到了西安,才知“晨钟暮鼓”的含义:清晨,当钟楼的钟声敲响,是在提醒人们早起出工;傍晚,鼓楼鼓声响起,则是告诉人们,辛苦了一天,该收工好好歇息啦。</p> <p>👇文鹏同学与我大学同学三十年,此次西安之行,感谢他与贤妻丽华牺牲休息时间的真情陪伴,相聚甚欢。</p> <p>西安鼓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顶部为重檐形式,总高36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p><p>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p> <p>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鼓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鼓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镜头四:陕西历史博物馆 <p>西安最值得一去的博物馆,无疑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博物馆位于西安市大雁塔西北侧。在这里,我们用了近三个小时,参观了四个展厅,即第一、二、三展厅,以及唐代珍品壁画展厅。</p><p>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首批“AAAA”级旅游景点,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p><p>👇博物馆正门(网络图片)</p> <p>陕西历史博物馆前身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六月成立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1955年6月改称陕西省博物馆。198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生前指示,开始在现址筹建新馆,1986年夏破土动工,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开放,并定名现名。</p> <p>博物馆馆区占地 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6万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千平方米,展厅面积1.1万平方米。</p><p>👇博物馆鸟瞰图(网络图片)</p> <p>博物馆馆藏文物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p><p>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p> <p>国宝太多了。目不暇给。</p><p>博物馆馆藏文物171.795万件(组)。其中,一级文物762件(组),国宝级文物18件(组),其中2件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居中国博物馆前列。</p> <p>唐代珍品壁画展厅仕女图。以胖为美的唐代审美观。</p> <p>瓷器到了唐代明显有了质的飞跃:颜色有了三彩,质地变得细腻。</p> <p>以胖为美的唐代仕女雕像。</p> <p>有一种遗世而独立的魅力。</p> <p>下午2点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走出来时,已是下午5点。</p> <p>太阳斜照在博物馆主展厅的屋顶上,云彩飞扬,有一种大气磅礴的庄严之美。</p> <p>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的建筑外观,体现了典型的盛唐建筑风采。这样的美,跨越千年至今,而依然动人心魄。</p><p>这样的建筑之美,是因为历史文化的传承。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p><p>2008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被确定为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2016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评选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p> 镜头五:碑林博物馆 <p>虽然行程匆匆,30日上午临走前,我们还是挤出两个多小时时间去了碑林博物馆。唐玄宗题写的孝经是镇馆之宝。</p> <p>西安碑林博物馆(Forest of Stone Steles Museum),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p> <p>博物馆陈列由碑林、石刻艺术和其它文物展览三部分组成,共12个展室。现有7座碑室、8座碑廊、8座碑亭,加上石刻艺术室和4座文物陈列,陈列面积达到4900平米。</p> <p>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迄今已有1023年历史,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p> <p>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和公元837年刻成的。</p><p>👇图为唐玄宗书写的孝经。</p> <p>👇图为唐玄宗书写的孝经。</p> <p>欣赏一下石刻艺术展厅的建筑之美。</p> <p>新石刻艺术馆以“长安佛韵”为展陈主题,共展出约150件北魏至宋代的石刻造像,代表了史上长安佛教艺术的最高水平。</p><p>陈列分为造像碑区、造像区、大型造像区,全方位阐释了长安模式下佛教造像的典型样式和艺术风格。</p> 镜头六:明城墙 <p>从钟楼沿北大街向南走,就是西安城墙的永名门(南门)。看见汽车川流不息地从高大的城门楼下宽阔的六个城门洞穿行而过,心里有种莫名的激动,想伸手去触摸这古老的城墙……</p> <p>西安最古老的城墙是唐城墙,但只保留了一小段。目前保留完整的,是明城墙,游客可以上去游览。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目前只能从永宁门(即南门)进入。</p><p>明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墙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p><p>👇下图为永宁门城门楼。</p> <p>终于登上了心心念念的城墙,触摸大明王朝的心跳💓。</p><p>西安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广义的西安城墙包括西安唐城墙和西安明城墙,但一般特指狭义上的西安明城墙。</p> <p>西安现存城墙为明代建筑,全长13.7千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p><p>明太祖朱元璋将次子朱樉册封为秦王,藩封、府治同在一城,因而城池规模宏大坚固,再加上后来明清屡次修葺、增建,至今保存完好。</p><p>1961年03月04日,西安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站在宽阔的城墙上,俯瞰当年的护城河,如今早已是清水鱼欢,旁边修建了绿草茵茵的公园和绿道。</p><p>西安名城墙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千米。</p> <p>沿着城墙内侧的墙根,有一个古玩市场。街边还有古色古香的古典建筑,里面是各色小店,或者卖玉器古玩,也有餐饮茶水吧。</p> <p>从永宁门下城墙去往碑林博物馆的途中,偶遇貌似秦腔演员的两个年轻人,在城墙根下拍剧照。在灰色城墙的衬托下,两个年轻人的红色衣饰和头饰显得格外醒目,很西安,很中国。</p> <p>晚上去古城墙散步转了一圈,从建国门走到和平门,在夜色的衬托下,金色的灯带将高大巍峨的城门楼和城墙勾勒出清晰地轮廓,散发着古老的迷人气息。</p> <p>城墙下的城门洞,至今依然是西安行人车辆过往的必经之地。</p> <p>每一次与城墙的擦身而过,真羡慕西安人民,每天傍晚在城墙根下的漫步,都是一次与古人的对话。</p> <p>夜色下的护城河。</p> <p>夜晚的城墙,在灯光照射下,越发显出岁月的古老。在这里,时光仿佛停下了脚步👣,静止而成为永恒。</p> <p>傍晚,沿着城墙外侧的绿道漫步,吼两句秦腔,在沿着护城河边的绿道踱步,思古怀幽……感觉西安人民真的好幸福😊。</p> 镜头七:曲江寒窑遗址公园 <p>遗址公园位于西安曲江新区东南隅,紧临曲江池遗址公园,与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和大唐不夜城隔水相望。</p><p>寒窑遗址公园是曲江新区的六大遗址公园项目之一,是中国第一个大型婚俗婚礼婚仪体验式主题公园。</p> <p>寒窑遗址公园是以寒窑遗址为基础建设而成。寒窑是以记录王宝钏、薛平贵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西安著名旅游景点。</p><p>该遗址建于清朝后期,内设王宝钏祠堂,民国二十三年,杨虎城之母孙一莲捐资修葺。</p><p>1984年6月,当地乡政府又出资修建,1985年2月28日正式向游人开放。</p> <p>由于疫情防控的缘故,目前该遗址公园的遗址区、博物馆区等区域都未开放。</p><p>不过,阳光明媚的日子,在曲江寒窑遗址公园的湖边漫步,看清波荡漾,红桥凌波,翠柳拂过凉亭,亦是非常浪漫的选择。</p> <p>穿越时空,与唐代策马扬鞭的诗人对话。</p> <p>唐风建筑在清澈湖水中央,葱郁垂柳摇曳,令人流连忘返。</p> <p>湖水清澈,红木拱桥,龙吐喷泉,杨柳依依……也许,这里曾经也是王宝钏和薛平贵花前月下的浪漫之地。超越物质桎梏的爱情,永远都是人们内心深处最向往的。</p> 镜头八:回民街 <p>去过西安的,恐怕无人不知回民街。</p><p>西安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是西安小吃街区。</p><p>回民街所在的北院门,为清代官署区,因陕西巡抚衙门在鼓楼之北,故名北院。1990年代末,部分回民在此街租房经营餐饮,莲湖区遂改向餐饮街方向,北院门遂成为回民街。</p> <p>回民街位于鼓楼背后。作为西安风情的代表之一,是回民街区多条街道的统称,由北广济街、北院门、西羊市、大皮院、化觉巷、洒金桥等数条街道组成。</p> <p>美食是出门旅行必不可少的要素。显然,这个要求在西安是大大地得到了满足。</p><p>在回民街,打着“被央视推荐”这样招牌的网红店虽处可见,但是请别轻易被吸引:也许,最正宗的老字号,恰恰是那些只有本地人最喜欢去的店铺。</p> <p>回民街是我去过的最热闹的美食街区,没有之一。据说,这里一年四季都是这样热闹非凡,汇集了从全国各地前来觅食了好吃嘴们。</p><p>如果你没空去其他地方一一寻找美食,那么,在回民街转一圈,基本就可以找齐西安各种小吃。</p> <p>每天营业到深夜3、4点钟的回民街,不仅仅是网红。</p><p>回民街虽然是常年吸引着外地游客的著名旅游景点,不过当地居民也一直把这里作为品尝小吃、逛街休闲的主要场所。尤其是夏天的夜市,在此吃饭纳凉消磨时间的市民更多。</p> <p>比如,要想吃到最美味的灌汤包,得去回民街““西安贾三清真灌汤包子馆”的灌汤包。</p> <p>我们很幸福,有文鹏同学夫妇俩做向导,径直就走进了贾三家。贾三家店铺门面有5层楼,足见其生意火爆的程度。</p> <p>吃灌汤包的时候,先把包子皮弄破,把汁水滴到汤勺里,然后先把鲜美的汤汁喝了,再用蘸料沾着包子吃,美味无比。</p> <p>另外,他家的八宝粥,也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八宝粥——粥里配料之多,百合、葡萄干、枸杞……不胜枚举,且汤色清亮,吃起来甜而不腻,十分爽口。把八宝粥这样平常的食物,做得如此好吃😋,也真是醉了。</p> <p>贾三家的凉皮是麻酱凉皮。原来,西安凉皮的吃法起码有十种以上。</p> <p>再比如,刘老二麻乃馄飩,也是出人意料地美味。逛回民街,不妨去尝尝这家的馄炖哦。</p> <p>边逛边吃,恰巧看到这家柿子饼店,文鹏同学说,这家的柿饼是老字号,必须要尝尝。</p> <p>起初我有点抵制,因为看上去有点油腻。但是,当一口咬下去把饼子含在嘴里后,口感完全超乎想象:有种特别好清香,十分美味,毫不油腻。</p> <p>其实整个“回坊”地区都是饭馆林立,各种各样的清真食肆与摊点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其中不乏当地人最认可的老字号小店。</p><p>“回坊”地区除了北院门、大学习巷、西羊市外,还包括大皮院、东羊市、北广济街、桥梓口等一大片区域,老西安把这一带叫做“坊上”,在坊上可以探寻最平民最真实的西安生活。不过后几个地方要从回民街向深处走得远些,不容易找到,外地游客相对较少。</p> <p>逛久了,来杯石榴汁。石榴汁是现榨的,原汁原味,清甜解渴。</p> <p>在夏季炎热的夜晚,口渴了想喝酸梅汤,须得花奶奶家的才最地道……你心动💗了吗?</p> <p>可惜我们已在回民街吃了多种美食,否则这家的甑糕一定要尝尝。回民街的甑糕,非这家莫属。今天没吃,就留点遗憾下次再来吧。</p> <p>虽然没吃成,但糯米红枣泥制成的甑糕,看上去真的很好吃😋</p> <p>回民街的口碑之所以能够口口相传,获得本地人和外地游客的青睐,我想,这与商家们“凭良心做老百姓放心的食物”的理念是分不开的。</p> <p>回民街不仅是美食的聚集地,就连街道两边店铺的建筑、门楣等的装修,也非常古典,让人有种穿越之感。</p><p>回民街街道的特点是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两旁一色仿明清建筑,或餐饮、或器物,均由回民经营,具有浓郁的清真特色。</p> 镜头九:吃在西安 肉夹馍 <p>作为向导带领我们到此大快朵颐的文鹏同学,是老西安人,他说,这个品牌在西安开了多家连锁店,但其中生意最好的还是这家店。</p> <p>看到门口门庭若市,就对这家肉夹馍充满了期待。果然,不负众望。</p> <p>张记肉夹馍:经典老三样——肉夹馍,凉皮,丸子汤。肉夹馍的卤肉馅巨多,饼皮是纯手工现场制作烤制的,一口咬下去饼皮香脆可口,与卤肉馅的鲜美相得益彰,令人回味无穷。</p> <p>肉丸子的肉质纯正,制作时淀粉用量适度,一口咬下去Q弹软嫩。</p> <p>凉皮是唯一的小菜,倒也清爽可口。</p> 羊肉泡馍 <p>不没吃羊肉泡馍,相当于没来西安。今天晚餐的主角,C位当之无愧属于羊肉泡馍。</p> <p>在制作泡馍前,第一次体会亲手手撕馍,把一块圆饼先撕成四大块,然后再把四大块每块从中间对刨成两层,接下来,就可以各个击破,撕成小指甲还大小的块拉。面饼比想象的坚硬很多,嗅一嗅,可以闻到小麦散发着阳光的味道。</p> <p>平生第一次吃羊肉泡馍,简直被老安家泡馍的味道给迷住了!泡馍的味道,完全取决于羊肉汤的底围。羊肉汤里面的配料非常丰富:除了大片大片的羊肉外,还有鹌鹑蛋、豆腐干、木耳、黄花菜等等,不一而足。</p> <p>本以为被撕得小指甲盖那么大的馍,被羊肉汤一煮,岂不是变成可面糊糊,但事实却是,被撒碎的馍馍小碎块经羊肉汤煮沸,即浸润了羊肉汤汁的鲜美,且咀嚼起来,仍然保留了北方小麦的劲道口感,怎一个爽字了得!</p> <p>羊肉串也很受欢迎哦。</p> <p>凉拌小菜,豆腐皮、黄豆芽、扁豆、西兰花四种蔬菜配搭,颜色黄绿白相间,色香味俱全,十分爽口。</p> <p>西安本地品牌的酸梅汤和汽水(照片忘记拍了)。</p> 杨家粉蒸肉 <p>半夜10点半,文鹏同学再次诱惑我们,去吃附近的杨家粉蒸牛肉。这样的深夜,这家店依然有食客络绎不绝前来光顾。据说,这家店是西安八家绝不能错过的粉蒸肉店铺之一。</p> <p>老板娘动作麻利,拨拉几下,一大锅粉蒸牛肉散发出诱人的香味。</p> <p>我们大半夜十点过,也没有抵制住这碗粉蒸肉的诱惑,一口吃下去,便停不下来。</p> <p>西安的面好吃,这馍看上去松松软软的,也很诱人。</p> <p>吃了肉,喝杯砖茶,油腻感荡然无存。</p> 胡辣汤 <p>离开当天的早上,我们终于吃到了慕名已久的胡辣汤(只是这家店我忘了拍照)。早餐:胡辣汤+肉夹馍。</p> <p>别说这胡辣汤,可不仅仅是汤,里面有好几种菜呢,比如莲花白、粉丝、土豆、胡萝卜,等等。味道主要是麻辣酸三味,吃很开胃的。</p> <p>通常情况下,胡辣汤里要加油泼辣子,这可是胡辣汤了灵魂呢。</p> 结语:告别 <p>过得最快的,都是美好的时光。很快,就到了与西安告别的时刻。</p><p>短短两天多时间,历史文化景点多到离谱的西安,想要两天阅尽十三朝古都长安的魅力与沧桑,几乎是不可能的。</p><p>两天多的时间,流连在西安古城,把那些最独特的西安之美,一一存放在心间。</p> <p>西安之美,即在于大雁塔、明城墙、钟楼、鼓楼,亦在于古城宽阔大气的街道和红色的中国结、红灯笼。</p> <p>西安之美,还在于宽阔街道上高大摩登的现代建筑物与古典建筑元素的完美结合。你可以充分感受到古老与现代的融合,这是今人与古人穿越时空的对话。</p> <p>西安之美,还在于它的烟火气。民以食为天,穿行在大街小巷,肉夹馍🥙、羊肉泡馍……这些由平凡食材制作的朴实无华的陕西特色小吃,让人获得了最踏实的饱足感和幸福感。</p><p>👇西安北大街的“中山烧饼店”,门楣上方写着“烧饼无语,味道说话”。</p> <p>明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将在西安召开,为了做好准备,目前各项市政设施已经开始施工。明天的古都西安,更加值得期待。</p> <p>不到西安,不知啥叫古都。</p><p>西安,这个流淌着十三朝古都血脉的城市,那些令人肃然起敬,动辄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建筑群、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物,不断刷新着我的感官,激动着我的灵魂……</p><p>虽然很多地方想去而未能去,比如大明宫遗址、大唐芙蓉园等等;还有许多美食还没来得及品尝,比如甑糕、各种宽窄不同的面条……</p><p>但心中却没有太多遗憾。因为,这两天我已经触摸到“最西安”的内核,我想,那应该是西安老城区的钟楼、鼓楼、明城墙、大雁塔……这些古迹,穿越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光,如今依然默默伫立。正是他们,早已成为西安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p><p>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喜欢💕这些古老的事物。虽然很难证明人世间有永恒的存在,但这些历经千年岁月依然伫立的老建筑,总是让人很安心,有一种踏实感。</p><p>我曾经来过,见证了穿越千年时光依然美丽的长安,心中满满的幸福感,这就够了。</p><p>“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别了,心怀初见长安时的美好,我一定会再来的。</p><p>西安是个值得一去再去的城市。</p><p>(注:本文文、图均为原创,文中仅有三张图片是借用网络图片——已注明,如有侵权请告知作者删除,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