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七月半

朝华夕拾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图文原创/朝华夕拾</span></h1><p><br></p><p><br></p><p>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在我们江山农村老家,大人小孩只管叫七月半。</p><p><br></p><p>‘’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p><p>清代诗人庞垲的《长安杂兴效竹枝体》描绘的正是中元夜。</p><p><br></p><p>据记载,中元节由来已久,历史悠久。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施孤、地官节或斋孤,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民间有祀亡魂、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p><p><br></p><p>汉代时,中元节是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道教认为中元节为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祭祖先、荐时食等活动。</p><p><br></p><p>历经世事变迁,中元节祭祖先、荐时食的主题始终没变。2010年5月,文化部又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成为不被迷信阴影笼罩的民间传统文化节日。</p><p><br></p><p>从小就觉得七月半是一个奇怪的节日,隐隐约约听大人讲与鬼有关的故事。小时候,爷爷奶奶常对我们说,七月半你们是不能出远门的,太公太婆等祖宗们要回来看大家的。</p><p><br></p><p>那时,人小不懂老人说话的含义,听得将信将疑。信的是,老人不会骗人,特别是爷爷奶奶,是威严的象征,肯定是对的。但疑的是,这人都早已过世了,还能回来吗?听得有些神乎其神,不禁毛骨悚然起来。不过,怕归怕,小时候,我还真的很盼过七月半呢。</p><p><br></p> <p><br></p><p>小孩子盼过七月半,其实不还是盼一个“吃”字吗?记得小时候,平常连米饭都吃不饱,经常靠蕃薯玉米等杂粮来填补,想吃点好吃的改善下只能盼过节了。</p><p><br></p><p>那时生活再拮据,过节还是要过像样的。因此七月半一到,大人当然很看重。于是,大人们会想尽办法,变着法子,给我们准备着七月半货。</p><p><br></p><p>记得那时,七月半前大人们就开始准备了,用糯米籼米做马和三角爿,有时还用麦粉做面头酥,做好后晒干,等到七月半那天,就把这些食品拿出来,放在锅里用沙炒,因为那时家里缺油,只能借助沙子了,不过用沙炒的马和三角爿都很香脆,有的三角爿上还炒出了鼓鼓的圆泡,好看又好吃。</p><p><br></p><p>我们跑到厨房里一看,只见奶奶和母亲在灶台上忙开了,烧火的烧火,煎馃的煎馃,锅里"嗞嗞嗞"地冒着一股浓浓的油烟,香气飘到屋外,把我们兄弟姐妹们口水都馋出来了。</p><p><br></p><p>哇,样数还真不少,盘子里有糯米馃、紫苏饸馍(当地方言又叫紫苏蛤蟆,是用紫苏叶沾上面粉然后放锅里煎熟)和豆腐渣饼,不同的形状,同样的油光发亮,香气扑鼻。大家连忙用手就往盘里抓,那个味道真是好吃极了。</p><p><br></p> <p><br></p><p>我独爱吃紫苏“蛤蟆”,其做法简单,紫苏香味特浓特好吃。因为喜欢,也就留意大人怎么做出来的了。</p><p><br></p><p>奶奶先将面粉调好,再用洗净的紫苏叶子放到调糊的面粉盆里翻几个身,叶子上沾满了面粉糊,然后用筷子夹入锅里用油炸,不需多久就煎熟,最后用勺子捞上来放在预先准备好的大盘里,这样,带着浓浓紫苏香味的紫苏饸馍很快就煎好了。</p><p><br></p> <p><br></p><p>紫苏饸馍要分两次油煎,第一次不能煎的太久,有点微黄就可捞上来,再过10多分钟再下锅复煎一会,颜色就变油黄了,等凉后就会又香又脆。</p><p><br></p><p>这一个个煎熟的紫苏饼,形状就像是紫苏叶子,不过是“发胖”而已了。</p><p><br></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以上是做紫苏饸馍的图片)</h3></font></h3> <p><br></p><p>当然,七月半吃东西是有规矩的。先要拜过太公太婆,然后才能动手,否则是要挨骂的。</p><p><br></p><p>拜太公的程序仪式当然是有讲究的。有的大户人家或祖上识字的,多半藏有太公画,到了七月半这天,上王头壁板上必须悬挂太公画。我依稀记得好像爷爷和父亲曾经挂过一张长条型的画,画上画着一层一层的人头像,估计从大到小从上到下这么排列下来的吧。大人小心翼翼地将太公画挂好后,还要仔细端祥,是否挂端正,才能在画前的桌子上摆好一些供品,作为拜太公的祭品。</p><p><br></p><p>记忆最深的是,这些供品是必需不能少的:一碟"马"(这是用面粉做好印成马的形状,一碟放五至七匹),一碟紫苏蛤蟆,一碟糯米馃,一碟青枣。然后,点上香火,一一拜过。</p><p><br></p><p>说到供品里的"马",摆放也是有考究的,上午的"马"头要向内,意为太公是骑马回家的,下午的"马"头要向外,意为晚上太公要骑马回去的。所以晚饭后,一家人还要烧香纸,意为送太公。</p><p><br></p><p>当时我最想吃的就是"马",记得是奶奶和母亲自己做的,原料是麦粉混合糯米粉,最早还是薯粉,加工成片状,再用铁片印马模具,一匹一匹套印(切)成‘’马‘’,尔后晒干,等到七月半才将那一匹匹‘’马‘’放在锅里炒,工艺程序还是比较复杂的。</p><p><br></p><p>拜太公时,我的眼睛紧盯着这些"马",盼望时间过快点,只要晚上送走了太公太婆,就可以吃到"马"了。长大后我才弄明白,吃‘’马‘’,不仅是江山人过七月半的传统习俗,也是七月半的一个重要标志。</p><p><br></p><p>从我记事起,老家拜太公的这种仪式至今未变过。家家户户都会郑重其事地做食品拜太公,那些香味让小孩快活不已。只是现在很少有人挂太公画了,不知是过去当作迷信被“破”的原因,还是无人保管遗失的原因。</p><p><br></p><p>我家也同样,自从搬出老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这古董了,取而代之的是,父亲买来红纸,用毛笔写了个牌位以示祭祖,简单的符号,心中的原件。仍然可以对祖上进行顶礼膜拜!这样的仪式感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p><p><br></p><p>夜晚的时候,各家各户都忙着烧香火送太公,大人小孩从门口两旁,一边点纸烧香一边插蜡烛。还有一项活动是‘’舞茄灯‘’,就是将茄子切好,插上蜡烛,小孩们手拿带火的茄子,手舞足蹈,流光溢彩,欢笑不断。这个时候,不许乱说乱笑,唯有‘’舞茄灯‘’的嘻笑才予准许。这是过七月半的最后一个节目。那时我常想,一年要是能过两次七月半该有多好啊。</p><p><br></p> <p><br></p><p>如果说小孩盼的是吃和玩,那么大人过七月半盼的则是雨了。久早高温,三伏酷暑,那山垅田里早已干涸已久,稻田晒白开裂,干早严重的地方,稻谷都要被晒死。那时根本没有水利设施,全靠老天帮忙,灌的是山沟里的天然自来水。</p><p><br></p><p>俗话说,“大旱不过七月半”。就是说过了七月半,旱情就会解除了,水稻就有救了。印象中,爷爷奶奶和父亲,七月半那天,都是脸带笑容,如有喜事似的,并抬头望天,自言自语地重复着:大旱不过七月半,天要下雨了,天要下雨了。这下可好了,田地里的农作物终于有救了。</p><p><br></p><p>那时,经常看到大人们愁眉苦脸的,唉声叹气的在埋怨老天爷,哪些山垅田的稻谷,哪些山地里的蕃薯都快晒死了。秋后的水源枯竭的较快,连门前小溪里的饮用水都小的很,挑一担水都很困难。父亲为了抗旱,经常从大老远挑水浇房前屋后的蔬菜,累的汗流浃背。</p><p><br></p><p>下雨确实迫在眉睫!大旱不过七月半,果真如此,节气很准。大多年份是在七月半左右,老天终将普降大雨,浇灌大地的。今年就在七月半当天,便迎来了一阵绵绵秋雨,真是凉了秋日霖了作物生灵。</p><p><br></p> <p><br></p><p>虽然久居县城多年,但过七月半的习俗却没有丢掉。年年岁岁七月半,祭祖风俗永不变。这是一个寄托对故人怀念的日子,这是一个祖祖辈辈传承至今的孝敬祖先的节日。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也不论方式如何变化,只要拥有一份怀念之心,这样的习俗就会亘古不变!</p><p><br></p><p>妻子从小在乡下耳濡目染,七月半要祭祖供奉的那些食品,几乎样样都上手了。有的还结合了时新做法,继承中也有所创新。</p><p><br></p><p>又是一年七月半,今日一早妻就作准备,采购了一些必备材料,中午就做出了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紫苏饸馍、糯米馃、茄子饼,买来的几匹‘’马‘’还用精心扎上红带,还有红黄色的大冬枣……</p><p><br></p> <p><br></p><p>祭拜的屏风背景上,不见太公画,只见悬挂着红红的中国结。不是吗,中国结,才是我们心中至高至上的象征。今天我们过的七月半,不仅要祭祖拜太公,更应怀有爱国之心,更要希望我们的祖国能早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p><p><br></p><p>如今的七月半,早已失去了鬼节的色彩,而演变成一个民间孝亲节,祭祖礼仪节。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这种仪式感应该扎根于人们的灵魂深处。</p><p><br></p><p>新时代新生活,每逢佳节,习以为常,人们不会因为哪个节日而兴奋。七月半的色彩或许已黯淡,更不会有小孩盼过七月半了。可是我依然会怀念儿时过七月半的那一幕,那是我难忘的记忆!儿时的期盼!</p><p><br></p> <p><br></p><p>最后,我把新华网上的这段话送给您——</p><p><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元节习俗</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剔除掉一些迷信色彩</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会发现其中蕴藏的东西</h1><p><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是几千年来</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华民族对祖先的尊敬</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传统美德“孝”的执着</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h1><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创于2018年七月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i>谢谢您的赏阅点赞与分享</i></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