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长山岛啊!战士的第二故乡!

战旗

<h3>  重游小长山岛,一个老兵的情怀。四十年后的今天,八一建军节我又踏上了小长山这片烙印着我青春记忆的土地。往事如潮,感慨万千。<br></h3> <h3>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我从家乡吉林九台县应征入伍,来到了小长山守备区3284部队,当时的守备区司令员是张子恒。我和另外的四个九台来的被分配到司令部直属队新兵连。年仅16岁的我第一次看到大海,感受到了海洋的辽阔和宽广。开阔了心胸和视野。 <br> 上岛后我们就驻进了战备坑道,开始了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从一名青年学生向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的转变,经过集训后佩戴上了红领章,红帽徽。当时高兴的跑去军人服务社照了几张像寄回家中,分享这幸福的喜悦。</h3> <h3>这是九台同来到管理科的五个人合影,许生林.刘宪生.季万友.何占岐.张连弟。</h3> <h3> 手握一杆钢枪,身披万道霞光,我守卫在海防线上,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站岗。一颗红心时时刻刻向着北京,站在边防线上如同站在天安门广场。光辉的太阳照边疆,毛主席就在我身旁。做一个毛主席的革命战士,无限幸福,无尚荣光,无尚荣光…… <br> <br>  这是我们到部队以后学会的一首让我们海防战士内心深处无比自豪的歌曲。我们都特别喜欢这首歌曲,感觉这就是为我们守岛战士创作的。我们73年兵到部队正好赶上部队首次换发的确良夏季军装。 <br> 我在新兵连集训结束后,马上被派到大连海运大队学习信号员的业务。在大连沙河口区红旗村集训队近五个月的学习,熟练掌握了旗语,灯光这些视觉通信的业务。结识了海运大队,守备一师守备二师海运中队和黑龙江船队以及要塞区侦察队和各岛码头的信号员同学。</h3> <h3>五十名学员和训练队领导及教员合影。</h3> <h3>  大连信号员业务学习结束后,我回到了当时小长山唯一的部队码头管理所。隶属司令部管理科直接管辖。我们码头管理所编制只有三个人,所长范华明四川人,龙景山辽宁昌图人和我。龙景山复员后又来了75年兵赵春吉沈阳人,77年又换来了龚满利黑龙江人。到78年4月我复员离开了小长山部队,回到家乡参加工作。 <br>  部队的生活锻炼了我,从军事技术和业务能力到强健的体魄,从军人的基本素质到政治觉悟的提高和进步。在组织的培养下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五年多的军旅生涯,为我的人生奠定了坚实基础,使我在后来的公安工作和生活中受益匪浅。</h3> <h3>这是连接大长山和小长山的长山大桥一角。</h3> <h3> 五年多的海岛部队生活与当地的单位和群众也逐渐的熟悉起来。岛上供销社仓库就在我们住的旁边,供应组的人就在那里装卸和清点货物。组长是老董,还有王桂花她爱人老张是食品厂採买员,爱喝酒的老索,船长老朱和驻大连办事处的採购员王润奇。这些都是经常工作在仓库的老熟人了。王润奇经常去大连采购货物,有什么新货.好货我都经常第一时间掌握。当时的物资很多是计划供应,需要凭票.凭证购买的。回龙供销社售货员赵大姐,孙大姐都很熟悉了,她们的李主任有时候在周日还找我去帮他们卖货。 <br> 我们的近邻有一个海洋站,老谢和老梁夫妇都是海洋站的职工,每天风雨无阻的到码头上来取水化验。海洋站旁有个老王太太居住,她儿子在海大当兵,后复员在供销社船上当船员。在粮库旁居住有姓朱的木匠经常在码头这边干活,这些都是很熟悉的人。 <br> . 在海运大队集训回来后,我在离码头最近的回龙大队小学校担任五年级一个班的辅导员,教这个班的学生我们信号员使用的旗语。班主任姓张四十多岁的女老师。班干部王小妮.董丽还有梁淑华.张颖.董文林等。后来梁淑华和张颖还参加了一次小学生旗语比赛。 <br> 邮电局的几个人每到大连的老牛船来和走的时候,就骑着自行车来码头接报纸和信件。由于岛上的驻军比较多,信件的袋子也很多很大,老丁.老白.小孙等人多数时候是满载而归。 当时文化生活就是以露天电影为主,部队和地方放映队每周都有一两场。这也就是那个年代的特色吧!还有公社的文艺宣传队,赶在年节的时候经常演出,宣传队有两个家住回龙村的我认识,张美华,梁淑军还是宣传队里的主角呢。 <br>  到一九七六年八月一日的时候,和我们码头在一起的边防哨所撤销了。业务移交给地方成立的公安派出所。当时是小邵来交接的业务,小邵当时还很年轻,他媳妇是公社的广播员小梁子家住回龙村。</h3> <h3>这是原守备区大操场上边,汽车排通道大墙。</h3> <h3> 回顾起五年多的部队生活,记忆还是很多的。我先学会了摇舢板,回龙村养殖场就在我们码头旁边,他们下班后舢板就停靠在码头的石坝里面,为我学摇橹提供了方便条件,学会后还在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码头的浮桥拖去大连维修的时候,我经常摇着舢板接送上下岛的官兵和群众。 当时的年代我们海防前线哨所,有边防检查站的职责。我们佩戴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边防检查菱形臂章,佩带五四式手枪。无论部队还是地方船只,进出岛的人员都得经过我们检验乘船证.介绍信。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我的摇橹技术可以和养殖场的员工相比了。有点风浪也无所畏惧了,闲暇的时候也敢于向码头外面的坨子上摇去赶海了。 当时的交通很困难,地方只有一个交通船从大连到海洋岛四天一趟。很慢大家都叫它老牛船,这也是海岛老百姓唯一的交通工具了。赶上有大风警报时就要多等上几天才能通航。 往事历历在目,但眼前已经物是人非了。四十年的岁月过后,已经找不到那些熟悉的面孔诉说陈年往事。我也在公安系统工作岗位上退休了,才来看看我们的第二故乡小长山岛。</h3> <h3>一级警督退休。</h3> <h3> 岛上的变化很大,大.小长山岛之间已经架起了宏伟的跨海大桥。再也不用坐那个每天一两趟来回摆渡的小交通船了。还通了公交车往返大.小长山之间。岛上已经绿树满山,不像当年只有几棵马尾松在那秃山上摇摆。公路修的也很好,公园也很漂亮。小水口公园风景独特,还修了玻璃栈道,已经让游人流连忘返了。渔民的生活已经富裕了,很多人已经移居到大连居住。四十年前的困难生活已经不见了,现在岛上居住的多数是外来的打工人员。 虽然在以前也关心着小长山的发展和变化。但是,身临其境后还是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故乡情感。看到它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和我们当年的营房旧址,总能联想到朝气蓬勃的青年战士的身影。 蓝蓝的海水,青青的岛,……<br> 长海县在发展.小长山也在进步,我一名曾经在这里贡献出青春年华的老兵,一名已经退休的公安战士。祝愿这座美丽的海岛发展越来越好,人民越来越幸福!<br> 作者:73年老兵何占岐<br> 2018年8月1日于小长山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