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二0二0年八月十五日,游罢梵净山麓,从江口县城驱车镇远古镇。</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春秋始,镇远即有建置,秦属黔中郡;汉代属陵郡,隶制州;2000年古镇,兵家、贸易要地。宋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筑黄平城,赐名镇远州。</span></p> <p> 镇远城区主要景点,为东边山上的青龙洞古建筑群,位于舞阳河边,从老街走过祝圣桥便到。青龙洞建于山体上,属半悬空寺观,融合了儒、佛、道三家。</p> <p> 青龙洞建于明代中叶(公元1388年),至今已500年。古建筑群包括:青龙洞、中元洞、紫阳洞、万寿宫四部分。唐代佛教传入贵州,最早的寺庙就建在这里。</p> <p> 古建筑群建在高八十米,长三百米的中和山悬崖地带和熔岩奇石中,峭壁、悬崖、巨岩、洞穴和为一体。是贵州建筑规模最大、构造最精巧、融佛教经殿、道教庙堂、儒家书院为一体的古建筑群落。</p> <p> 青龙洞景观集中浓缩,2万余平方米的弹丸之地,博纳了近30座宗教建筑。寺、庙、宫、观、殿、院、祠、阁、楼、亭、洞,相互交錯,混杂一体,或依山就势,或因势造形,或楼中有楼,或洞中有洞。翘檐凌空、雕梁画栋、曲径通幽、恍如迷宫。诸如玉皇大帝、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亦有斗老财神、药王雷神、文神朱熹、酒神杜康,乃至民族英雄文天祥、道教半仙张三丰等等。各路神仙,熙熙攘攘,像预约一般来到此地聚会。</p> <p> 看罢青龙洞,折返祝圣桥,攀登城区最高峰——石屏山。</p><p> 石屏山位于古镇舞阳河边,属祁连山系,重岩叠嶂,雄伟险峻。东西绵延2.2公里,主峰海拔668.1米,与舞阳河面相对高差204米,立于古镇北边,像个大屏风,“端直苍阔如屏风”,因此得名。</p> <p> 登上石屏山顶,立于亭中,可以饱览古镇风貌。舞阳河成S形,把古镇分成南北两岸,呈太极图形状。舞阳河畔,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码头,在明净的彩色波光里晃荡,诉说着古镇当年水上贸易的繁华。</p> <p> 古镇的老巷子,是游览的一大亮点。古民居依山傍水,逐层递升,街巷独长幽深,交叉衍连,“歪门邪道”、“旁门左道”是它的格局。七条古巷层次错落,却不一致,房门对后巷,后巷对远山,斜坡过后拐弯抹角,巷中有巷,巷中有井,不经意处还可以遇见深宅大院。</p> <p> </p><p> 巷子曲径通幽,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白墙黛瓦,与青山相映,清新抢眼 小巷更有井槽,如四方井巷,巷中有井,泉水甘冽。</p> <p> 古镇除了名胜古迹,最迷人的就是古镇夜景了。古镇以苗侗吊脚木楼为主体,每户吊脚楼悬挂了特色灯具,使用LED线光源作点缀,采用见光不见灯的手法,临河民居、祝圣桥、青龙洞、石屏山各具不同韵味。</p> <p> 沿着河道的游览走廊,是大小不一的音乐酒吧、餐馆。每个酒吧都有驻唱歌手、布鲁斯街头表演、吉他、侗族传统乐器等等。</p><p> 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美食,遍布于古镇的大街小巷。苗家的酸汤鱼,成了古镇的一道招牌菜。</p> <p> 我们住古镇西边的民主街,临街的“闲居客栈”,居三日。附近有天后宫,行200米至舞阳河边,有镇江阁,八面临风,岸柳依依。早晨到此快走、拉伸、看人垂钓捕鱼、着民族装拍照,很是舒适。</p> <p> 应“闲居客栈”老板嘱,我先生为其书法一幅,是明朝周瑛游镇远飞泉诗。可能此生难再去镇远游玩,作个纪念吧。</p><p> 洒雨映疏竹,</p><p> 随风鸣长松。</p><p> 久坐人迹绝,</p><p> 孤云生前峰。</p> <p> 胡锦涛治黔时,仰朱熹、王阳明名,专程游览青龙洞并留影。</p><p> 晚清爱国名将林则徐,曾三次路经镇远,亦游了舞阳河、青龙洞。他在《镇远道中》一诗中,对这里的雄奇山川,险要地势描述:</p><p> 两山夹溪溪水恶,</p><p> 一径秋烟凿山脚。</p><p> 行人在山影在溪,</p><p> 此身未坠胆已落。</p><p> 昔日如此险恶的闭塞重镇,现已变得灯红酒绿,莺歌燕舞。这个“滇楚锁钥”,你真不想来看看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