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区五梅村插队时,我们药林场二十多个知青有苦也有欢乐。其中最让我们愉悦的就是走十华里到泾县后岸去!

大徐庄生

<p>青阳县到泾县后岸最佳路线是经下东左转上村道后约三十几华里就到后岸了。</p> <p>下东堡是在青阳到黄山的省道上,约二十几华里。那座不小的古桥说明下东堡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p> <p>上村道一直是上山,到了岭上就是青阳与泾县交界的地方。</p> <p>岭上的水泥路很宽哦!下岭不远处有道叉路口,左边到后岸,右边到查济古村落,离青阳很近的哦!</p> <p>以前从五梅走山路到后岸老庄很近,只有几里路。以前的老庄全隐藏在遮天蔽日的板栗树下,现在这颗是硕果仅存的了。</p> <p>五梅的第一批合肥下放知青因尚武,好武常找人比试而被当地村民们认知。他们与老庄的村民们当年的一战,至今在当地的酒桌上还是一个不错的话题。这合肥的,你照它干什么?</p> <p>路上看到的大树没有几颗。以前的老庄因离小路很远而从没进去过,现在因马路改道只能猜是老庄大致的地方。</p> <p>猕猴桃园</p> <p>杉木剥了皮是可以长期保留的,这说明它是可以出售的。小车也可以把杉木裁成任意长短带走哦!嗯,这里是观阳村。</p> <p>老庄下来往前走就是观阳村了,印象中好没有多大的改变,房子少少的,人也少少的。</p> <p>观阳村种植了不少猕猴桃,好大一片哦!采摘季节,过路的客人就有口福了!</p> <p>记得这里有一个很古老的水碾兑,是直上直下的兑粘粑的那种。当时还有村民在使用它。还有大片的稻子,禾子不是很高。</p> <p>车子又经过一个大村子后就到了后岸了。印象中,路途上有好宽广的一大片鹅卵石河滩,还有小路是从一条好长的吊脚楼中走过,有好多村民都住在那里面。楼下有一个很古老的水碾兑,是还在使用的那种,水冲着转盘一直在转啊转。</p> <p>四十多年了,后岸的房子增加不少。没有指示牌老街还是有点不好找,向村民们询问,他们都非常热情。</p> <p>又一次徜徉在后岸的老街上,惶惑间好像又回到从前。干净的街道,悠闲的村民,小饭店的屋梁上吊着十来只金华火腿,展示着这里的富裕,小店里货架上大江,镜湖,东海香烟随意散乱的摆放着。这些在我们那里是找人都买不到的。</p> <p>老街的理发店里,三,两人在等候着,说着像日语或是古老的江浙语言的泾县话谈笑风生,跟我们说话时马上又转换成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到现在有时我还在想,他们要是学英语说不是很方便!</p> <p>他们对外来人很友好。在后岸新桥上我询问一个推着水泥小车的村民“老桥还在吗?”时,那个中年汉子未语先笑,详细的告诉我怎么从两个方向找到老桥。</p> <p>记得有一次我只有半天假,想不过的,就和另外一个同学跑到后岸。没想到那时天日时短,天马上就要黑了,回不去了,就求助当地村民。有两个村民把我们带回家让我们饱餐一顿,后又带我俩到离老街不远的小村,在芜湖下放学生那里住了一晚。</p> <p>两个村民带我俩走过一大片菜地,绕过一个小山丘,一路给我们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山丘上的菜地里竖立着五六颗有大人腰那么粗的桑树,都枯死了,没有支丫,更没有树叶,他们说古时候这里是丝绸之路主干道,这里人以前都是养蚕的。</p> <p>我问他们为什么不把它砍掉,他们说又不挡事就让它们在哪儿了。我看看那几根像拐棍一样弯弯溜溜、不成型的老朽树干,也觉得不直一砍。现在看来那也是对老祖宗的一种缅怀吧!不知现在还在不在了。</p> <p>在那个买什么都要票证的年代,到了后岸,猪肉和好点的香烟随便买。我们到后岸去最后都是凑份子到小饭店搓一顿,油光满面满足的回去了。</p> <p>岭下苏还有一座古老的书院哦!</p> <p>岭下苏五坐牌坊旁的小河</p> <p>沙济杨梅村旁的文昌阁</p> <p>陵阳沙埂村的古建筑</p> <p>这种西式古建筑很稀有哦!</p> <p>据说这是一个姓曹的中医世家的房子</p> <p>古树旁人也有古式样。把手背在后面也有学问哦!左一是榜样,左二有点像,左三差把火,左四学生像,左五:我学哪一个呢?</p> <p>记得中国有一个开国将军曾说过: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陵阳镇不但有老街,古桥,还有在青阳县硕果仅存的西式老建筑。比较一下,它与青阳县城东街古老的天主教堂好像哦!</p> <p>我向里面看了一下,好深哦!</p> <p>老街转角处就是古桥了。</p> <p>能吃到正宗的陵阳锅子是一大享受。听说还有一店,二店。下次再造访吧!</p> <p>我们一天时间,早上八点从青阳出发,到下东堡看古桥,走村道访后岸老街,瞻仰王稼祥在后岸老街的纪念馆和老家。游桃花潭,转道太平新华小憩品尝农家乐,再驱车至岭下苏看五个牌坊,一路上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已到陵阳镇。上高速回青阳,晚上还有闲与老友相聚真是不亦快哉!</p><p>哦!大家又相约下次夜宿泾县查济古村落,是在那个深秋,满墙爬壁虎成金黄色的时候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