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崇德向善,众志高远</b></h1><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全国文明村章丘区宁家埠街道向高村纪行</b></div></b> 向高,不仅是村的名字,更是一村民众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的境界。与向善,向上一同诠释着进取、奋斗、坚毅、奉献等精神品质的人生正向价值。<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题记<br></div> (一)若不是透过村边成排的钻天杨的树缝,看见了还在农忙的田野,已经忘了自己是在农村的环境里了,许是逗留的时间久了一点。 公园,别墅,公寓楼,工业园区,本是城市才会拥有的元素,却一股脑儿凑到了一个被庄稼地包围着的村庄里。<br>这是哪?绿树成荫,街道整洁,工厂林立,一幢幢别墅在绿色的掩映中,是那么的安静,祥和。<br> 村头立着的牌匾似乎是在微笑着的,给了答案:全国文明村,向高村。向高村位于济南市章丘区的中部地区,地处东经117°25′,北纬36°49′,隶属宁家埠街道管辖,总面积3.244平方公里。离省会济南五十公里,明水城区二十五公里,宁家埠街道驻地四公里,距济青高铁章丘北站十二公里,济南遥墙国际飞机场二十五公里。南依济青高速公路,东西横卧;西靠潘王路,南北纵贯。 从宁家埠街道驻地,沿着宁向路,由南向北的走,过了向高桥,就算进村了。向右,凤凰阁飞檐斗拱,器宇轩昂地站在村南守望着向高村的一草一木。一位老人,在阁南的路边蹲坐着,或许是一位管理公园的园丁了吧?也或许不是,这只是从身边放置的工具猜测的。看见我,只是笑笑,算是打招呼了。 指了指凤凰阁,问老人,为什么叫凤凰阁?老人憨实地笑笑,说,知不道,东北的那片楼叫凤凰苑,有幼儿园、小学。略带羡慕地对老人说,公园、楼房的,向高人真有福气啊!这下老人的话多了,笑意在脸上也微妙的变成甜甜的了。政策好啊,村里有好带头人。凡是过了六十五岁的,村里每月都给这些老年人发零花钱。过了七十岁的,每年的九月九,发礼物,发大红包,日子是挺滋润啊。老人边说边指了指凤凰阁东北方向的公寓楼。 顺指而望,不远处,一所幼儿园紧挨着几栋公寓楼。幼儿园那童话般的色彩与凤凰阁周边的绿地交相辉映着。顿觉,一缕有着青春希望的、前景光明的气息,扑面而来。 与老人道别,顺路北行。<br><br> 一条祥瑞的藏龙,在公园里的绿地上时隐时现。有龙有凤的,是吉祥的寓意吧,望子成龙、成凤,那凤凰阁的名字大概来源于此。凤凰阁,是希望向高村的孩子能多飞出几只金凤凰!<br>和露亭旁,有怒放的月季花,红红火火的,恰如村民幸福的色彩。想把深秋里这艳丽的色彩放在手机的相册里,这花却与一位散步的大妈同框了。大妈脸上笑容可掬,就像公园里柿子树的枝头挂满了丰收的喜悦,那是“事事(柿柿)如意”的、发自内心的笑意。 鸡冠花,在一所别墅的对面昂首挺胸的绽放着,被身下的绿地衬托着,格外靓丽。说不清是花儿在点缀绿地,还是绿地在装饰花儿。它们的关系就如同这公园与别墅,倒是真的分不清谁主与谁宾了。 路西侧的滴翠圃里,惹人眼的除了熏雨亭,还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小品景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字白底红,映衬在树木绿色的背景里,醒目且深入民心。 十字路口中间是一个转盘,人性化的设计,方便了车辆与行人的通行。转盘中间耸立着写有村名的雕塑,该是村标了吧。村标挺拔有力的站立在转盘中央,顶端是一只翱翔的大鸟,主体是旭日东升。细观静思,这村标既是“向高”二字拼音首写字母的组合,又是向高村人拼搏进取精神的体现。 创意甚好的中国节式的路灯,亭亭玉立的,在大街中央的绿化带里,像是迎接来向高村宾朋的礼仪小姐,一身红装,跳出行道树的绿意,可人至极。 (二)复前行。在向高村的街头,脚步走着走着,或许就会成了一首诗。向左,又是一个公园湿地,怡园。 偶遇一位大妈从公园同行。如今从衣着打扮上是分不清城里人还是乡下人的了,悠闲的步子和自信的气质,不敢确定她是本村人,还是来此游玩的。试问大妈是不是向高人时,大妈未语先笑,点了一下头,说是。随及去了对面的怡园小区。这笑脸顷刻朗润了整个怡园的情调。 怡园的景致虽是人为造景,却是不乏精妙之处。苍松冠如华盖,龙柏叶碧欲滴。花,如盏若扣;色,如锦似锻。曲径通幽,三三两两的人,悠闲的散落在公园里,迂回其间,若隐若现的,如此也成了风景中的景致。 园中最高的建筑算是那名为明珠的塔了。塔下本是水井,修建怡园时,巧建六层宝塔于水井之上,既美观又实用。恰逢香港回归,故名明珠塔了,而湖中之桥就以“香港”名之。 在键盘上敲打X、G两个字母想打出“向高”时,一同出现的词汇是“香港”,莫名的在心底,把向高和香港扯在一起了。许是向高人心里就是想把向高建成章丘的东方明珠吧。<br><br> 明珠塔、香港桥是一个时代的烙印,也是向高人才与智的体现。塔,虽不高,却是挺拔直立的,那是向高村的姿势; 桥,虽不大,却是曲张适度的,那是向高村的智慧。塔与桥在莲花池水面的倒影,定格后的感觉就叫做赏心悦目了。 水面如镜的莲花池,名字与明珠塔、香港桥可谓是珠联璧合了。不仅如此,莲花池还勾起了向高的村庄溯源。<br> 古时,此境域是一片水乡泽国,烟波浩渺的。有水少不了码头,故女郎山西有一溜码头的说词。宋码、阎码、张码、时码、郑码等,过去的古码头如今已为村名。后因干旱,湖水萎缩,随有高地析出。渔猎之民栖居于此,便聚众成村了。原名兴旺庄,随着岁月的堆积与人文的沉淀,村民懂礼仪,明是非,辨善恶,知感恩,尊孝道,故改庄名“向高”。 向高,不仅是村的名字,更是一村民众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的境界。与向善,向上一同诠释着进取、奋斗、坚毅、奉献等精神品质的人生正向价值。<br> 眼前一点也不逊色城区的向高村,不负其名。村庄,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村民,诚信重礼,邻里守望。是全国文明村!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是农业部全国“美丽乡村”试点村 正如凤凰阁遇见的老人所说,村里有好带头人。他们是中宣部评出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一代接一代,不管是前任的老书记耿广荣,还是现在的麻永坤书记,都是“把群众放到心上,把心放在群众上。”“少说多做,贵在坚持”是村两委工作方式方法的传承。村干部信任群众,依靠群众,集思广益,大事小情都征求群众意见,村里定的事村民就会不折不扣地支持! (三)再往北走,村里的第二个十字路口。<br> <br> 西北角是一大片蒸蒸日上的工业园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核心。向高村历来既有重农之习,亦有尚工之风。是向高村的带头人格局高,眼界阔,思路广,有了集体企业,才支撑起了一个富裕村的远近闻名。<br> “发展经济,造福于民,共同富裕”是向高村凝心聚力的坚持工业强村的精心布局。从几把锤头起家,办起了铜铝铸造厂、消防器材厂、育才油泵厂等企业,组建了向高实业集团。以铜铝铸造厂,育才油泵厂两家村办企业和消防器材厂一家股份制企业为重点,深化企业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完善经营管理,实行厂长负责制、年终考核与利润挂钩,企业正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专业化和规范化。<br> 村民中百分之八十的劳动力在村里的这些企业上班。村子没有成为“空壳村”,这就是产业兴旺带来的一种气象,有凝聚力,有向心力!目前,铜铝铸造厂是国内规模较大、专业化能力较强的有色金属铸造、机械加工为一体的国家大型二档企业。有色金属产品销往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美国、英国、瑞典等国家,与国际知名的美国摩丁公司、英国德恩叟、瑞典APE公司成为稳定的合作伙伴。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br><br> 向高村的带头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br> 乡村振兴战略,就像给向高村注射了兴奋剂。在新旧动能转换大形势下,向高的铜铝铸造业要想真正成为本行业现代化的领军企业,加快更新设备势在必行。他们正在提高机械化水平,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人工资,解决工人老龄化,留住更多的年轻人,给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br> 在新农村建设中,向高村大踏步走在了前面。早在一九九九年就开始了公寓楼的建设,而之前就已建设了小康楼区。二零零八年全村完成搬迁,村民住房实现公寓化,并节省出三百亩土地。 在怡园的西侧是怡园小区,出门来就是晨练与散步的好去处。静默地立于怡园里古风古韵的明珠塔下,没有喧嚣的身影,没有浮躁的踪迹。看水,看桥,心是恬静的。闭上眼睛,深深地呼,与吸,周身就沾满了清新和活力!此刻,由衷的体会了一把作为向高人的一种自豪!<br> 全村近三千人,养老院、幼儿园、农民学习室,老年活动中心,以及即将竣工的村传统文化实践基地......种种设施都是免费的;村里集体公寓楼的维修费用由村里承担;孩子上学有专车接送...... 向高村的带头人,思路清晰,大胆进取,都是善作善成、敢于担当的标准的山东汉子。虽是如此,从公园里亭子的雅号,不难看出这些山东大汉是有文化内涵的。<br> 怡园中有“金霜”与“朔雪”二亭,分立莲花池南北。仔细想 来,霜与雪便是秋与冬的代指了吧。俄而,想到了滴翠圃里的熏雨亭,和离凤凰阁不远的和露亭。这四亭之名,“和露、熏雨、金霜、朔雪”岂不是四季的轮回?<br> 诗意的名字,画龙点睛般的诠释着身边的景物。向高村里滴翠圃、怡园、凤凰阁、明珠塔,它们很是高兴地簇拥着别墅与公寓楼,一同演奏了一曲乡村振兴的生态宜居的乐章。 若说李清照的故里是一座住在公园里的城市,那么向高村就是一个住在公园里的村庄。在向高村,邂逅了一园的秋色,邂逅了一脸的笑容,邂逅了一村的美好。 向高,崇德向善,众志高远,犹如大海之上的旭日,冉冉升起,搏风击浪的雄鹰,振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