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论《红与黑》

心烟

<p>  《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所著,他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p> <p>  法国维璃叶是一座美丽的小城,依山傍水,风光旖旎。这座城市的市长特瑞那先生是本市最有贵族气派的人物,他花每月四百法郎,为三个儿子聘请一位家庭教师,本市木匠索雷尔的小儿子于连。</p> <p>  于连十九岁,外表清秀文弱,白净的皮肤,卷曲的深栗色的头发,一双又黑又大的眼睛,像一汪清澈的湖水,多情而忧郁的表情,显示出一种青春的浪漫。于连跟本市的一位老军医是忘年之交,老军医教会了于连拉丁文,并给他讲当年拿破仑征战的故事,于连听得热血沸腾,他极端崇拜拿破仑,并对教堂里的黑衣主教也充滿着热情。他把拉丁文的《新约》和《圣经》背得滚瓜烂熟,这个外表像女孩的小伙子有一种极强的追求飞黄腾达的孤傲的心。</p> <p>  于连到市长家做家庭教师,他提出了一个要求:不与佣人同桌用餐。三个孩子对新来的家庭教师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于连有惊人的记忆力一一背书,你只要翻开《圣经》的任何一页,只要一提头,他就会把整页的书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女主人特瑞那夫人不到三十岁,天性风韵,柔媚,美丽,温和。于连第一次接触上流社会的漂亮女人,大脑就一片空白,夫人在于连眼里不过二十出头,他尽量少跟女主人说话,免得神魂颠倒。于连对于上流社会有一种追求的热望,同时又有一种仇视和厌恶。因为特瑞那市长和经常到他家来的客人,对于连时而有鄙薄的意思,于连有意想要抱复他们,他以聪明和才智,并耍点小手腕,很快让瑞那夫人坠入情网,而瑞那夫人真诚,热烈,细腻的情感也感化了于连,这个在家只有挨打,从未被人爱过的人,最后也真心地拜倒在瑞那夫人的石榴裙下……</p> <p>  国王陛下将驾临维璃叶城,瑞那先生组织一支仪仗队,全城都沸腾了,那些有资产的贵族子弟都想进仪仗队来显示迎驾的荣耀。在瑞那夫人的推荐下,于连当上了仪仗队员。国王驾到那天,维璃叶街道两旁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礼炮响起,仪仗队出发了,光洁耀眼的仪卫制服,整齐的马队,博来众人的喝采声。骑兵中有一位英俊的后生,他的红色肩章格外璀璨,身挎一把马刀,他的战马时而扬起前蹄,昂然直立。开始,人们还没认出他是谁?不一会就有人愤怒地惊叫起来:这骑着高头大马的人,不是本城木匠的杂种于连这小子吗?这小教士是市长家孩子的家庭教师,就让他当上仪仗队员,而把一些有资产的业主排挤在外,接着,贵族阶层的人们发出一阵阵漫骂声……而于连这时感到格外自豪,他把自己想像成拿破仑麾下的传令官,那一天于连出尽了风头。</p> <p>  一天,特瑞那市长收到一封匿名信,是关于府上的风流韵事。为了消除丈夫的疑心,瑞那夫人决定辞退于连,并在谢朗神甫的帮助下,于连去贝藏松神学院去读书。在神学院期间,于连出色的学业,赢来神学院院长彼拉神父的青睐。不久,彼拉神父调往巴黎,他向他政界的朋友拉穆尔候爵推荐了于连,去候爵府上做私人秘书。拉穆尔候爵在巴黎地位显赫,在朝廷身居要职,是法国的大贵族,每年有十万银票的进项。于连的工作是:为候爵抄写文件,信件,于连工作兢兢业业,游刃有余。几个月后,变成了候爵工作上离不开的非常信任的人。候爵曾派他去参加重要会议做笔录,并参与外交事宜,于连都完成的非常出色。工作之余,于连看到:贵府豪华的客厅里,经常是宾客盈门,尽是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他们尽管谈吐高雅,礼貌周全,但每张脸上都能看出无聊的表情。他看到有位年青的姑娘,一头金栗色的秀发,体态欣长,婀娜多姿,一双美丽的大眼睛透露着一颗高傲的,冷漠的灵魂,她是候爵的女儿玛娣儿特小姐。</p> <p>  在上流社会举办的华丽的舞会上,玛娣儿特无疑是舞会的中心人物,她高贵的血统,偌大的财产,美丽的容貌,赢得了很多贵族后生的倾慕。她最大的乐趣就是嘲讽别人,以此做为逍遣。她对追求她的贵族们没有一点激情,相反,与于连却很谈得来,于连的聪慧,才识赢得了她的心,他们傍晚经常在花园里散步谈心。玛娣儿特想:像她这样高贵的出身,又兼具骑士性格的人,敢于爱上一个社会地位与她悬殊的人,是很伟大,很有胆量的事。而贵族小姐的傲气也时而促动她的心,她与于连的感情时而热烈,时而冷漠,这也深深地折磨着于连。经过几番痛苦的心理战,相互轻量与征服,于连终于战胜了贵族千斤的傲慢,使她臣服于脚下。</p> <p>  当玛娣儿特将她与于连的恋情向她的父亲拉穆尔候爵和盘托出后,候爵感到非常震惊与气愤,他为女儿不能成为伯爵夫人而可惜,他把于连叫去大骂一通。但出于对女儿的爱,他决定采取拖延战术,先修书一封,委任于连为轻骑兵中尉。于连知道后非常兴奋,他的理想就是:要在三十六岁当上将军,肩上配带红色的肩牌,或者在四十岁当上黑衣大主教,年有十万的俸碌,挤进上流社会……正当于连还沉醉在理想的向往激动之中,玛娣儿特将他叫回,递给他两封信,一封是拉穆尔候爵写给女儿的信:“唯有见你有钱而来勾引你的计谋不可恕,我发誓:与此人的婚事我决不同意”,另一封信是瑞那夫人写给候爵的,说于连:“此人即穷又贪,虚伪到家,专门引诱软弱不幸的女子,借此谋得一个出身,成为一个人物,支配这家主人及其偌大的家产……”于连读罢信后,愤怒达到了顶点。他马上跳上马车,直奔维璃叶城。到了城里买了两把手枪,走到教堂,见瑞那夫人正在祈祷,他举起发抖的手,连开两枪,瑞那夫人倒在血泊中……</p> <p>  于连被警察捉住,押到监狱,戴上手铐,关进牢房。在牢房里,于连渐渐冷静下来,他又听狱中看守说:瑞那夫人并没有死,只是肩上受了伤,没有生命危险,竟激动的热旧盈眶。他想起昔日与瑞那夫人的情谊,他开始悔恨自己。玛娣儿特小姐也从巴黎来到贝藏松,为于连的案子奔走,不惜花重金来替于连说情。瑞那夫人也出面,她分别给三十六位陪审官每人写一封亲笔信,告之:自己不过是受了伤,于连罪不至死……</p> <p>  审判的那天到了,于连看到三十六位陪审官中都是有资产者。他对玛娣儿特说:“我仰仗你飞黄腾达,好象得罪了内地什么人似的,所以请相信,他们中没人不愿意判找死刑的"。果然,检查官用夸张的语言,论证了于连预谋杀人的罪证,没有缓和的余地。最后于连站起来慷慨激昂地说:“我不过是一个为自已出身卑微而敢于抗争的乡民,我不会向你们乞求任何恩典,也不抱任何幻想,我的罪既使没那么重,我看在座的各位,不会因我年轻而动测隐之心,仍会杀一儆百,借我来惩戒来打击这个阶层的年轻人:他们出身低微,厄于穷困,但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敢混迹于阔佬们所号称的上流社会,这就是我的罪过……”于连被回监狱的一间死囚室,玛娣儿特让他在律师上诉的状子上签字,于连不签,他坚决不上诉。瑞那夫人也来探监,劝于连上诉,并告诉于连:给拉穆尔候爵的信是教会的教士草拟,逼迫她抄的……</p> <p>  行刑那天,于连没有表现出丝毫的胆阹。按照于连生前选好的墓地,维玻叶高山上的一个山洞,棺木有众多的教士护送过去。玛娣儿特以惊人的胆识,独自坐在披盖黑纱的马车里,膝上捧着她深爱的情人于连的头颅。很多村民跟着送殡的队伍上了山,玛娣儿特身穿长长的丧服,祈祷完毕,向人群抛撒了无数的银币,并花重金购买石雕,将这荒凉的山洞装饰起来,以此深表她的爱情,让亡灵安息。而瑞那夫人在于连死后的三天,也悲伤地离开了人世。</p> <p>  作者通过本书复杂动人的情节,细腻的心理描写,批判了法国当时特定的社会现实,贵族统冶下的不公正的法律及虚伪和丑恶,并给予主人公于连以深切的同情,他笔下的平民英雄,最后以悲剧告终。</p> <p>  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对《红与黑》边颇为欣赏。他读过多次。西方的小说,这可能是他读的最仔细的一部,并建议别人也要读这部小说。他曾把《红楼梦》和《红与黑》相题并论,说:"真是无巧不成书,两个书名的第一个字都是‘红',可见东西方都有‘红学’。”毛泽东与身边的工作人员谈论《红与黑》,工作人员说:“我看那个于连是个胆大包天,无事生非的坏蛋,不值得一点点同情,他不安于职守,还想入非非”毛泽东却说:“你说于连不值得一点同情,我可还是多少有些同情他”,工作人员说:“于连到处钻营,一心往上爬,简直不择手段,不像个男子汉,不像个堂堂正正的人”毛泽东听了严肃地说:“照你的看法,男子汉,堂堂正正的人,就不应该往上爬,而应该往下爬,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关健是不要爬,爬那是动物的一种动作……”“当然对于连还要分析一下,他眼前没有路,都是崖,他要的东西又都在崖上头,看的见而够不着,他不能走,不能跑,所以只好爬,拼命爬,直到从崖上摔下来,粉身碎骨。于连虽然失败了,但他的雄心勃勃,是值得赞扬的,说到底,还是阶级压迫,阶级的较量”。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部书的核心宗旨。</p> <p>  毛泽东主席惯于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解释一切。我认为:毛泽东的阶级斗争的观点是深刻的,正确的。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阶级斗争一直存在着,阶级斗争永远贯穿着人类的历史。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