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天坛——一个闻名遐迩的名字。天坛之所以闻名天下,是因为它的建筑非常精美、布局严谨、结构独特、装饰瑰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每天来天坛参观的人络绎不绝。</p><p>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视角。下面是我眼中的天坛。比较一下是否和您看到的天坛有所不同呢?</p> <p><br></p><p> 天坛初建于1420年,占地约273万平方米。由祈谷坛和圜丘两坛组成。建筑物外遍布松柏,一年四季青葱翠绿,大树遮荫。</p><p> 西天门至丹陛桥的路两旁,种有遮天的国槐,把单调的路变得很有情调。</p> <p> 祈谷坛主要由三组建筑构成:祈年门、祈年殿和皇乾殿。</p><p><br></p><p> 丹陛桥上向北眺望祈年殿。</p> <p>侧面看也很好看。</p> <p>逢周一闭馆,丹陛桥上少了许多人。</p> <p>祈年殿</p><p>祈年殿建在三层祭坛上,是一个有三重蓝琉璃瓦,圆形屋檐,攒尖顶,宝顶鎏金的圆形建筑。</p> <p><br></p><p>祈年殿——严肃庄严的证件照。</p> <p>祈年殿的四周都有窗户,南面有三扇门。</p> <p>墙外看祈年殿也很美。</p> <p>在中轴线东侧看祈年殿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有一个绿琉璃瓦顶的长廊,连接着祈年殿和神厨、宰牲亭。当年祭祀时把制作好的贡品由此送入祈年殿。</p> <p>祈年门</p> <p>站在祈年门的门洞里看祈年殿。</p> <p>皇乾殿</p><p>皇乾殿的月台前边有三个汉白玉的台阶,左右两侧还各有一个台阶。</p> <p>站在祈年殿的祭台上看皇乾殿。</p> <p>祈年门的一角。</p> <p> 汉白玉材质的围栏,雕刻着精美的图案。</p> <p> 成贞门的两侧连着围墙,把天坛分为南北两部分。祈谷坛在北,圜丘坛在南。</p> <p>成贞门(证件照)</p> <p> 圜丘坛有三层,它的东西南北各有一个台阶通向坛的顶层。汉白玉石材。围栏雕刻精美。</p><p> 以前可以在祭坛的每一层走一圈观览,现在不行了,公园在台阶的两边加了栏杆,只能一直走到祭台的最上层。</p> <p>圜丘坛(证件照)</p> <p>灵星门</p> <p> 圜丘坛中心的圆石——天心石。疫情发生后祭台重新开放,才有了天心石上没有人的情况。以前想拍这种景象是很难的。</p> <p>远眺皇穹宇</p> <p> 皇穹宇院落在圜丘坛的北边。</p><p> 皇穹宇也是一个圆形建筑,只不过它的后边是砖墙而不像祈年殿那样四周都是木结构。朱红色的窗户配着蓝色琉璃瓦屋顶,很漂亮!</p> <p><br></p><p>皇穹宇——证件照(正面)</p> <p>侧面证件照</p> <p>在皇穹宇的院墙外看皇穹宇</p> <p>皇穹宇院子的大门及院墙。</p><p> 皇穹宇的院墙是大名鼎鼎的回音壁。经常听到游客打听回音壁在哪,没有听过问皇穹宇在哪儿。</p> <p>西配殿</p> <p>皇穹宇的内部结构。</p> <p>中轴线西侧还有一组精美的建筑。</p> <p>百花亭</p><p>这是一座重檐六角黄琉璃瓦蓝剪边的小亭。非常精美。原建于李鸿章的家庙内。在小亭内可观海棠、芍药花,纳凉赏景兼而有之。</p> <p> 在斋宫的北边与斋宫在南北同一条线上,有一组建筑——双环亭和扇面亭。环境很优美。双环亭的两侧种有几棵西府海棠,连廊周边是丁香。扇面亭的周围有黄刺梅和紫薇。四季绿草茵茵。</p><p> 中国园林博物馆仿建了双环亭,足以说明双环亭的经典、精美、精致。</p> <p> 天坛公园里的古树很多。赫赫有名的一棵柏树——九龙柏,每个旅行团都会在树前停留,导游讲解着九龙柏的来历。</p> <p>这棵古树上长出的瘤子被游人摸的锃亮。想象一下,它像什么?</p> <p>再看看这个!</p> <p>公园路边的路灯都是古香古色的。</p> <p>感谢您的来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