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咀外嫁女回娘家相聚联欢暨献爱心活动

白巧珍

<p><u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u></p> <p> 外嫁女喜回村 共话娘家发展路</p><p> 洛川县槐柏镇白家咀村,外嫁女回娘家相聚及献爱心活动于8月13日举办,这次活动在外嫁女白巧珍、白巧英姐妹的组织下,在村委会和村自乐班的支持下,中午2时整,白家咀村百余人的秧歌队、广场舞、旗袍秀,将200余名上至80多岁,下至20多岁的外嫁女们迎接到村文化活动广场。 </p><p> 外嫁女们以广场舞,旗袍走秀将村七十岁以上八十多名高寿老人迎接在舞台前排就坐,给老人披红戴花,献上生日蛋糕。</p><p> 外嫁女文艺演出开始。以一百五十余人的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将文艺演出拉开序幕,表演节目有集体舞、旗袍秀、秦腔、眉户、舞蹈、快板、独唱、小品、诗歌朗诵、大合唱等节目。活动筹划主办负责人白巧珍独唱《父老乡亲》将文艺演出活动推向高潮。最后以大合唱《难忘今宵》落下序幕。</p><p>舞台下外嫁女互相之间,外嫁女与娘家的父老乡亲们相互之间拉家常、叙旧情、话发展、互取致富经验,同时践行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家庭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本次活动外嫁女献爱心捐物(光荣花、红丝带、生日蛋糕)等物资折合人民币八千余元,用于开展本次活动。主办人白巧珍为村自乐班捐赠价值800百余元铜锣一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筹划主办外嫁女白巧珍 白巧英承担一切费用,姐妹们只报名不收费。在村委会自乐班的支持下活动圆满成功!</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span><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i>村委会和群委会合影</i></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i>自乐班团委和群委会合影</i></b></p> <p><b style="font-size: 20px;">筹划主办:白巧珍 白巧英</b></p> <p><b>群委会成员:</b></p><p><b> 白巧珍 白巧英 候婵银 候梅英 </b></p><p><b> 候秀连 候秋芹 候连芝 候彩桂</b></p><p><b> 白彩玲 候玉玲 候玉香 候银珍 </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lt;一&gt;喜迎姑娘们回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很荣兴我们上电视了!此时此刻我们游荡在人山人海中,感到非常的荣兴而自毫。无不发出赞誉,快手,抖音朋友圈爆红了远方千里素不相识的粉丝纷纷互动相传,回娘家成为乡村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村体集舞《欢聚一常》</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旗袍秀《格桑拉》《悃花三月下阳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外嫁女们的秧歌体集舞</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lt;二&gt;大会开始</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白巧珍邀请村高寿父母主席台前就坐,你的女儿给您被红代光荣花献上生日蛋糕!</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村委会主任:候清全讲话</b></p> <p><b style="font-size: 20px;">筹划主办人:白巧珍致词</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主办人白巧英:宣读昌仪书</b></p> <p><b style="font-size: 20px;">群委会代表:候婵银讲话</b></p> <p><b style="font-size: 20px;"><i>自乐班团长:白怀荣讲话</i></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外嫁女代表:候玉萍讲话</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村主任给主办人白巧珍赠送锦旗</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lt;三&gt;演出正式开始</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主持人:</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b>候铱婵 白巧珍 候春李 白巧英</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闪亮登场</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大合唱</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东方红》快板:赞美白家咀</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主办人白巧珍演唱</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父老乡亲》《常回家看看》</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nbsp; 旗袍,是盛开在岁月深处的一朵花, 竟然有那么多人拿出手机哗哗拍照!竟然有那么多热心观众围观!</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回娘家》表演者者:</b></p><p><b style="font-size: 20px;">白巧珍 候秀连 白巧英</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梁秋燕》表演者:候改连</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最后全体姐妹大合唱《难妄今肖</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 </i></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请看下视频</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儿时的我们</span></p> <p>编辑制作:白巧珍</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 此活动收到感言如下八人</b></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永远不可淡忘的回娘家</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叫白巧珍,1963年出生在槐柏乡白家咀村一普通农民家庭。父亲病逝早。是母亲一手把我们兄妹三个拉扯大的。1984年出嫁结婚,是娘家白家咀这块黄土地,把我从哇哇落地养育至长大成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家乡成长的二十多年里,正值人民群众生活困难时期,我从懂事时起,就跟妈妈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活。稍大点,春冬季节,跟邻里的兄弟姐妹大妈大嫂到野外挖野菜、挖药材,打猪草,拾柴火,赶牛放羊;夏秋时节,除帮大人送饭送水,跑小腿外,还起早贪黑地拾麦子拣秋粮,用来补充家里吃粮困难;再大点,除上学外,就帮妈妈下地干活,我家的四五十亩地,每块可以说都有我洒不完的汗水。在成长的二十多个春秋里,我除了跟家人学做家务外,同时跟村上邻里的叔叔阿姨大哥大嫂学习了不少的专业枝能和知识,结下深厚的家乡情缘。</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上初中那段,我跟家人学做抚烤烟,秧苗,移栽,除草,采叶,礼杆,上架,出炉,潮叶,分拣,打包……节节项项都有讲不完的枝术枝能。刚走出校门,我就帮哥哥分担了烤烟烧炉。每天从早到晚得守候在炉堂前,既要注意炉堂火情,还要注意炉内烟情,严格把握火候,一点不慎,就可能使整炉报费,不是黑片了,就是焦了,坏一炉烟的损失是不算小的,可能是几百上千元的损失,那时的钱太值钱呀。为这我不知请教过村上多少技术能手,他们一个个、一回回登门指导,使我十分感激。</p><p>&nbsp;&nbsp;&nbsp;&nbsp;&nbsp; 总之,家乡的人最亲,我最深刻的感受是朴实憨厦,为人诚恳。一家有事,四邻不闲,家家帮手,红白喜事,全村援手,齐心协力。我爱我的白家咀,我爱我的叔叔阿姨,大哥大嫂,侄儿侄女。每当在外头遇上村上人,我都会热情地接待一番。我家处土基填,有影楼门面,娘家人来了(包括村人),出嫁的大姑,姐妹,小侄女,我都丢热情址款待他们,个别办事困难的,我也会慷慨援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总之,我觉得家乡人亲,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常回娘家看看,同娘家人共谋划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我们出娘人的天职。正因为有这一责任感,所以一直在心里盘旋着联手大家,开始筹划起这次"白家咀出嫁女回娘家"活动。</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次活动,总体来说,是成功的,社会反响也大,但我们还得认真总结,能象褀袍走秀在社会上推广,为县境推广这一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岂不更好。即便是我谋划这次活动的初衷和后续感觉。</p><p><br></p> <p> 同声说亲情,一心谋发展</p><p> 2020年8月13日,在喧天的锣鼓声中,在飘飘彩旗的引导下,在众乡亲们的簇拥注视下,洛川县槐柏镇白家咀150多名外嫁的女儿回娘家了。白家嘴外嫁女与娘家亲人的联欢活动也正式拉开了帷幕。</p><p>在过去的时代里,洛川人把女儿称为客人,意思是女儿终究是人家的人,在娘家只不过是短期生活,所以才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样的说法。女儿嫁出去了,就成了别人家的人,给别人过光景,一年里除过四头八节,女儿和娘家的人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这种旧时代的风俗在今天的时代,却被白家咀150名外嫁女的集体回娘家与娘家亲人联欢的活动彻底打破了。</p><p>整个联欢活动从下午两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7:00左右,整个活动进行了五个小时左右。在主持人热情洋溢的致辞中,联欢会开始了。在礼仪小姐的引导下,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被请到了贵宾席,外嫁女向高龄老人佩代光荣献上了祝福的蛋糕。联欢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白家嘴村民自发组织百余人秧歌表演,声势浩大的锣鼓表演。而外嫁女们,也是各展才艺,大放光彩。节目既有声情并茂的个人演唱,也有气势磅礴的合唱,有极具现代特色的旗袍走秀,有节奏铿锵舞姿曼妙的广场舞,在秋雨绵绵的这个秋日里,给白家咀的村民们带来了一场文化的盛宴。在观赏文艺节目的间隙,过去单打独斗回娘家的外嫁女们,也借这个聚会的机会,与家乡的亲人以及儿时的女伴们相互回忆过去,交流信息,商讨家乡发展的未来方向,在畅谈中,心与心的距离拉的更近,视野被拓展了,境界被开阔了,发展的劲头更足了。</p><p>晚上7:00,在众人的依依不舍中,整个联欢活动结束了。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欢乐依旧留在人们的心中。</p><p>说到此次活动,白巧珍,白巧英姐妹是必提的两个人。因为她们两姐妹正是这次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整个活动的前期筹划过程中,她们既出钱又出力,整个活动的圆满举办她们两姐妹付出了许多心血和精力。但她们也是欣慰的,因为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既加深了亲情,也弘扬了孝道,更重要的是,在白家咀的发展中,给了外嫁女们一个添砖加瓦的机会,让她们能够为娘家村子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心意。</p><p>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那是过去的回娘家。从今而后,愿像白家咀外嫁女与娘家亲人联欢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万涓之水,终究会汇流成河,外嫁的女儿们,请向白家咀的女儿们学习吧!让我们共同为家乡的发展发一份光,献一份热!</p> <p>外嫁女回娘家话动感言</p><p> 凤凰回乡夏增色,群花聚首醉家乡!首先很感谢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巧珍、巧英等,从联络人员,到采购,以及活动的设计、节目的编排,她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让我们这些外嫁的姐妹们在这个喜庆祥和的日子里回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家乡——白家咀村。 </p><p>都说月是故乡圆,情是女儿深。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让我们有机会看看我们牵挂的爸爸妈妈和亲人,帮家里干些活,为老人尽尽孝心,看看养育我们的故土,感受故乡的温暖,重温儿时的记忆……   </p><p>踢沙包,跳皮筋,捉蜻蜓……儿时的你追我赶、打打闹闹……那一幕幕又浮现眼前,勾起了心底的怀念。</p><p>今天,我们姐妹们和家人是聚少离多,但是大家无论身在何方,无论做着什么工作,都能在百忙中来参加此次聚会,时时刻刻想念白家咀,这就是淳朴的、浑厚的、一生也不忘怀的亲情。</p><p>家乡这次活动聚办得非常成功,让我们姐妹有机会回娘家的同时,也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使我们村的正能量不断积极向上,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白家咀女儿们仁爱、孝顺、团结、自强不息,警示一代又一代的白家咀女儿们在他乡孝敬好公婆、扶持好丈夫、照顾好儿女,做一个好婆婆、好母亲、好妻子。</p><p>生身养育功恩大,聚会祝福表爱心。白家咀村,我们有血溶于水的亲情,我们是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外嫁女儿回娘家,这是一场民间自发的爱乡娱乐聚会,百年一遇,意义非凡。让我们共同努力,与时俱进, 谱写出我们白家咀村朴实和谐的乐章,传承中化民族的传统美德! </p><p> 侯红霞</p> <p>我认为这次白家咀的姑娘们回娘家聚会活动办的非常成功。我代表我个人说句肺腑之言,。首先他将我们白家咀良好的村风村貌展向给全县人民。二是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使我们村的正能量不断积极向上。三是对村委会,自乐班以及全体村民对这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这次活动主办方的辛勤劳动向她们道声,你们确实辛苦了,感谢你们!衷心的希望白家咀的各位父老乡亲们各位同仁们包括各位外嫁女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不断耕耘辛勤劳作生活越来越幸福,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p><p> </p><p> 候民全</p> <p>我们白家咀村女们回娘家聚会演出的这次活动是办得非常成功的一场盛况空前的活动,在我们的村史上绝无仅有,它彰显了我们村尊老爱幼,团结一心的传统美德,唤醒了我们几代人陈封了多少年的记忆,激发了我们年轻一代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斗志,向全县人民展示了我们村和谐文明,团结一心,积极奋進,共同治富的时代精神风貌!</p><p>这场话动让我们见到平常见不到的人,做到了平常做不到的事,使我们村的正能量不断地发扬广大。</p><p>这次女们回家的聚会活动在我们乡村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力,值得我们广大村民永远记忆和怀念。</p><p>说句良心话,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在村委会、自乐班和广大村氏的大力支持下,在白巧珍、白巧英,侯梅英、侯秋芹,侯銀珍等的辛勤组织下,经过十余天的筹备策划和艰苦排练,还有全集回家女们的热情捐助下才取得了圆满成功!</p><p>这次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值得我们感激,感动、感恩的一次盛会!</p><p>感谢村委会的正硇安排和自乐班的鼎力协助及厂大村民的热情支持;特别是主办本次活动的组委和姐姝们,你们辛苦了!白家咀的村史上将有你们最精彩亮丽的一页,村星的父老乡亲会永远铭记这次盛会,铭记你们!</p><p>这次活动的聚会精神让我们看到了团结的力量,将激励我们几代人在各自不同的岗位努力工作,辛勤劳动,把我们村建设的更加美丽、繁荣和富余!!!</p><p> . 侯百仓于8月14日</p> <p>敬爱的父老乡亲、亲爱的姑、侄、兄弟姐妹们大家早上好!我是侯梅英 ,在这里向大家问好!这次外嫁女回娘家活动搞得有意义吗?请大家发表说说。我先发表一下我的感言:我只代表我的亲身体会,白巧珍、白巧英二位从开始筹办到聚会之日,也就是(阳历7.28_8.13),其中群委会成员包括:白巧珍 侯婵银 侯秀连 侯玉香 白巧英 侯彩桂 侯连子 侯玉玲 侯银珍 白彩玲 侯秋芹 侯梅英聚会之日 我授筹办者白巧珍的委托,协助 侯连子 侯玉玲负责发放水果及饮品 ,考虑到想让所有父老乡亲都能喝到一口水,吃到一颗水果,没想到不但没有照顾到大家,还给乡亲带来许多不愉快,我自己也没有把自己准备的才艺展示给大家,在这里我向所有父老乡亲说声对不起,非常抱歉!但是我会想象到在今后的任何时候,甚至十年、二十年及更长时间,只要大家打开电话,翻出这次聚会的合影画面都会感激、感动、感恩。</p> <p>大家好!首先我也感谢一下为这次活动出谋划策的各位姑姑、姐妹和村委会的领导,村里帮忙的父老乡亲!下来我再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由于这次活动我知道的比较迟,刚开始给自己带来的是一个惊喜,没想到咱们村这么有智慧的人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并能有这么大的魄力实现它,这次活动实现了多少女儿的梦想,不管你现在身处那个岗位,别人称呼你什么,但当你不管多大年纪走进村子父老乡亲拉着你的手喊你一句:女子,几时回来?你的心情能不激动吗?这是在外面谁都给予不了的感受!咱们在台上唱呀跳呀!咱们的父母也会像咱们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眼睛里都是满满的爱,在这里不论我们无论年纪大小都感觉自己孩子,无拘无束的玩,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所以应该常回家看看,回到村里我们儿时的回忆一下都涌入脑海,拉着姐妹们一起回忆儿时的点点滴滴!到处一片快乐的声音,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无比开心的笑容,尤其当我拿起扇子扭起秧歌的时候,忽然感觉自己又回到了二十几年前,又站在这片黄土地上,熟悉而又陌生人!村里变化好大呀!许多新媳妇小孩也都不认识了,但还是有许多老面孔认识!我们不管多忙,常来场往,常回家看看!最后感谢各位给我们搭建了这次平台让我们好久没见的姐妹,姑侄能见面说说笑笑!拉近了距离,话是开心的钥匙也消除了许多矛盾,这次活动意义重大,非常成功!最后再次感谢这次活动的举办人!祝你们生活幸福美满,工作顺利,身体健康!</p><p> . 候彩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