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北京大观园——看《红楼梦》聊红楼人(4)

李智键

<p>北京有个大观园,位于城西南隅护城河畔,占地11公顷,原址是明清两代皇家的菜园子,是为拍摄电视剧《红楼梦》于1984年建造的。</p><p>想知道公园里的景观吗?</p><p>请跟我进大观园转一转,咱们边走边聊,讲一讲《红楼梦》中与大观园有关的故事。</p><p><br></p> <p>《红楼梦》中与大观园有关的故事很多,主要有:贾元春省亲、刘姥姥遊大观园,海棠诗社,偷读牡丹亭、黛玉葬花、查抄大观园等等。</p><p>咱们走到哪儿说到哪儿。</p><p><br></p> <p>先看看大观园的美貌。</p><p>走进大观园,穿过十几米通幽曲径,便是沁芳池——</p><p>湖波荡漾,柳丝垂拂;水榭亭台,在水一方;绿树成荫,楼阁隐卧;碧瓦朱檐,若隐若现……</p><p>这是红学学术与古建技术、园林艺术完美的结合,它既有北方皇家园林的富丽恢宏,又具南方民间园林的闲寂雅幽。步入其中,仿佛进入曹雪芹大师笔下的红楼梦境。</p><p><br></p> <p>既然(书中的)大观园是为皇贵妃贾元春省亲而建的,咱们就先去“省亲别墅”看看。</p><p>贾元春是贾政的女儿,贾母的长孙女,贾宝玉的姐姐。</p><p>元春十五六岁时选入宫中,起初掌管王后的礼职,充任女史,不久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p> <p>太上皇恩准元春贵妃省亲,这是贾府一件天大的喜事。</p><p>贾家大兴土木,花费近四百万两银子,用不到一年的工夫,在扩建宁国府后花园的基础上建成了这座贾府大花园。</p><p>后来元春为它取名“大观园”。</p><p>这是“省亲别墅”牌坊。</p><p>本来为“天仙宝境”,元春省亲时看了一眼,觉得太张扬,立刻令人改了。</p> <p>“省亲别墅”的正门。</p><p>当年正月十五元春省亲,戌初(晚上7点)出宫,丑正三刻(翌日2点45分)离家,在贾府仅仅待了7个小时。</p><p>省亲仪式是在这个大院里进行的。</p> <p>这是第二道门。</p><p>元宵之夜,大观园张灯结彩,灯火辉煌,贾府众人喜气洋洋,正装结队肃立,迎接贵妃娘娘回家。</p><p>这一夜,才是当年贾府的新年之夜。</p> <p>省亲大殿。</p><p>大殿的门匾“顾恩思义”四字,和两旁的对联</p><p>“天地启宏慈 赤子苍头同感戴</p><p>古今垂旷典 九州万国被恩荣”</p><p>都是元春书写的,可见其文才功底之深厚。</p><p>在这个大殿里,元春贵妃娘娘接受了祖母、母亲、父亲及众家人的跪拜。</p><p>(君君臣臣,孩子当了贵妃娘娘,长辈见面都得跪拜。)</p> <p>大殿后面是“大观楼”。</p><p>省亲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可元春前后哭了七次。</p><p>见祖母、生母给他跪拜,忙上前拉起二老,相拥而泣;父亲贾政隔帘给她跪拜,他叫声“父亲请起”,又是泪流满面……最后起驾回銮时,依依不舍含泪而去。</p> <p>大观楼东侧是“缀锦阁”。</p><p>元春对父亲泣述相思之苦,说道:当年“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田舍之家,虽齑(ji)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p><p>或许这句话也为她日后不明不白死去埋下祸根。</p> <p>这是大观楼西侧的“含香阁”。</p><p>元春省亲仅有一笑——当她唤来宝玉弟弟,拉他到身边坐下,看见弟弟又长高了,心中一喜,不由笑了:“果进益了(果然长大懂事了)”。</p><p>元春进宫前,一直带弟弟,教宝玉读书识字,姐弟情深。</p> <p>随后,元春在家人陪同下,去大观园游览一番。</p><p>游览中,几次明言,大观园建造的“太奢华”。</p><p>对几处原宝玉题写的门匾、对联进行了修改。</p><p>见各处缺少诗挂,回殿后,便让妹妹们各写一首,她偏爱宝玉,独让他写四首。</p> <p>宝钗写完后,过来看宝玉写,让他改了一个字,迎合了元春的心理,成为宝玉的“一字之师”。</p><p>黛玉也早早完成,闲坐在一边,见宝玉才完成了二篇,便小声:“我帮你写一篇”。</p><p>不大功夫,黛玉完成,揉成纸团,趁人不备,扔给宝玉。宝玉大喜,立马抄下交卷。</p><p>元春阅毕众人的诗作后,道:还是黛玉,宝钗最好。</p> <p>大观楼对面的戏台。</p><p>晚饭后,一家人依桌而坐,乐融融地一起看了几段戏。</p><p>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太监告知:该起驾回宫了。</p><p>元春含泪与家人告别,依依不舍的离开大观园,离开贾府。</p><p>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p><p><br></p> <p>元春省亲后不久,下谕:空闲了可惜,让妹妹们搬进大观园居住。</p><p>于是,迎春住进了紫菱洲,探春住进了秋爽斋,惜春住进了蓼风轩,黛玉住进了潇湘馆,宝钗住进了蘅芜苑,李纨带着儿子住进了稻香村,妙玉住进了栊翠庵。</p><p>宝玉也搬进来了,住到了宽敞的怡红院。</p><p><br></p> <p>贾宝玉住的“怡红院”在大观园的西南角。</p><p>远远看去,“怡红院”被一圈柳树包围着,给人们以清新又神秘的感觉。</p><p>绿色的大门上边“怡红院”三个大字十分醒目。</p> <p>怡红院是大观园最华丽的庭院之一。</p><p>院内三间垂花门楼,五间宽敞抱厦,四面抄手游廊;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整个院落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花团锦簇,剔透玲珑。后院满架蔷薇,一带水池。沁芳溪在这里汇合流出大观园,有一白石板路跨在沁芳溪上可通对岸。</p> <p>贾宝玉住的正殿,院子西面种了一棵海棠,东面种了一棵芭蕉,一红一绿,故宝玉起先为正殿题匾“红香绿玉”。</p><p>元春不喜欢“香玉”二字,在巡游大观园时改为现在的“怡红快绿”。</p> <p>元春省亲时,要宝玉写的四首诗中有一首是描述“怡红院”的:</p><p>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p><p>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p><p>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p><p>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p><p>诗中“绿蜡”两字,原为“绿玉”,就是宝钗当时让他改的。</p> <p>这是大厅。</p><p>怡红院里发生了很多故事,像刘姥姥醉卧宝玉床,晴雯任性撕新扇,雨中敲门误踢袭人,庆生日夜宴怡红院……</p> <p>两边是客厅,再往里是卧室,宝玉住一侧,袭人、晴雯等几个丫鬟住一侧。</p><p>就爱讨女人喜欢的贾宝玉有时候也粗鲁。</p><p>一次,宝玉在园子里淋了雨,急急忙忙跑回怡红院,焦急的敲紧闭的门。</p><p>大雨天,丫鬟们无事可做,正在嬉戏说笑,谁也没听见敲门声。</p><p>过了一会儿,袭人见宝玉还没回来,就去开门看看,没想到被一头闯进的宝玉狠狠地朝小肚子上踹了一脚,摔倒在地的袭人见是像落汤鸡似的宝玉,忘记了痛疼,赶快爬起来,连忙给宝玉换衣服。</p><p>袭人被踢的吐血了,但没责怪宝玉半个字,反是担心宝玉淋雨受凉。</p><p>宝玉后悔不叠,诚心地向袭人道歉。</p> <p>这是后殿。</p><p>一次宝玉过生日,大人们似乎忘了,八个丫鬟们凑了三两二钱银子置办了些酒菜为他庆生。她们又请来了黛玉、宝钗、探春、李纨,袭人拉来了香菱,加上俩随身丫鬟,共十六人,满满当当摆了两桌。</p><p>查夜的走了,他们便关起门快活起来。</p><p>酒过几巡,晴雯拿出签筒,要抽签行乐。</p><p>宝钗抽出牡丹签——“艳冠群芳”,探春抽出杏花签——“瑶池仙品”,袭人抽出桃花签——“武陵别景”,黛玉抽出的是芙蓉签——“风露清愁”……大家说笑着,喝着,不觉夜半了。</p><p>送走了宝钗她们,宝玉屋里的几个丫鬟还未尽兴,又喝将起来,直至四更,便七倒八歪的睡过去了……</p> <p>院子里,连廊条条,红灯高悬,雕龙画凤,步入其中,犹入迷宫。</p><p>记得吗,电视剧好多镜头都出现过此景,如晴雯撕扇千金一笑,小红送茶初露娇容……</p><p><br></p> <p>怡红院东边是沁芳池。</p> <p>沁芳池里有一座沁芳亭。</p> <p>沁芳亭旁有一座沁芳桥。</p><p>还记得吗?贾宝玉、林黛玉就是在这座桥边的石凳上偷读《西厢记》的,春心初荡,芳华萌生。</p><p>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p><p>宝玉指着书(西厢记)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听了满脸绯红,怒道:“你这该死的,把这些淫词艳曲弄来,说些混账话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妈去。”宝玉急得满头大汗,呐呐地说:“我若有心欺负你,就变个大王八……”说得黛玉“噗嗤”一笑:“原来你也是‘银样蜡枪头’!”……</p><p><br></p> <p>沁芳池东岸是潇湘馆,潇湘馆位于大观园最南端的中部,正对着南大门。</p><p>潇湘馆是林黛玉居住的地方,与贾宝玉住的怡红院近在咫尺,一步之遥,可隔“池”相望。</p><p>林黛玉的母亲叫贾敏,是贾宝玉的亲姑姑。</p> <p>走进潇湘馆,只见满院都是竹子,真是个竹子的世界,翠竹青青,斑竹吟吟,别有一番韵味。</p> <p>黛玉的住所隐身在竹林里,门窗、墙壁都是竹子装饰。</p><p>“有凤来仪”四字门匾高悬门上,这还是宝玉题写的。</p><p>门柱上的对联:</p><p>宝鼎茶闲烟尚绿,</p><p>幽窗棋罢指犹凉。</p><p>这对联所述与女主人性格极为相符。</p> <p>潇湘馆是一明二暗三间室,中间是客厅,右边是她和丫鬟紫娟的卧室,左边是她的书房。</p> <p>黛玉聪慧伶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特别是诗写得好,出口成章。</p><p>她不喜欢花花草草,粉黛胭脂。</p><p>怪不得,刘姥姥游大观园时把潇湘馆当成了男人的住所。</p> <p>小院回廊曲折,石子铺路;翠竹掩映,婆娑玉立;小溪潺潺,绕阶穿竹,宛如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景致。</p> <p>黛玉在大观园潇湘馆有很多故事,如:误剪香囊袋、黛玉葬花魂、愧夺菊花诗、焚稿断痴情……</p><p>宝玉宝钗成婚那天,黛玉病逝在潇湘馆。</p><p><br></p> <p>离开潇湘馆,继续往东走,就是秋爽斋,是贾家三小姐贾探春住的庭院。</p><p>贾探春是贾政与妾赵姨娘之女,是贾环的姐姐。</p><p>秋爽斋没有门楼,是圆拱门,在大观园中很独特。</p> <p>秋爽斋的三间房子没有隔断,这随探春的爽朗性格,显得宽阔敞亮一目了然,很有大家子气。</p><p>贾母在大观园的第一场宴请,就是在这里举行的。</p> <p>屋内摆设典雅、高贵、简单、大气。</p><p>一边是书桌,一边是卧床,中间是客厅。</p><p>记得王熙凤生病那段时间,王夫人让贾惜春、李纨、宝钗三人管家,她们就在这里办公。有一次,探春的亲娘舅病故,赵姨娘想多讨点丧葬钱,贾探春一点面子不留,毫不犹豫的拒绝了。</p> <p>门匾“桐剪秋风”也是元春省亲时题写的。</p><p>大观园众姊妹们的海棠诗社,就是在这里发起的。</p><p>贾探春有公正不阿的脾气,有玫瑰花的浑号。</p><p>查抄大观园时,王熙凤领着一干下人来到秋爽斋,贾探春打开自己的箱子:可以搜她,但不准搜她的丫鬟。</p><p>弄得王熙凤很尴尬,只得应了。仗势欺人的王善保家里的,顺势在探春身上摩挲了两下(实为搜身),被早已怒不可遏的贾探春顺手狠狠地打了一个耳光。探春怒道:</p><p>“……可知(我们)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自己也哭了起来。</p> <p>后来,贾探春为了顾全国家大局,远嫁海外岛国,也是一去未归。</p><p><br></p> <p>贾惜春住的“暖香坞”在探春住所的北面,姐妹俩离得很近。</p><p>惜春是宁国府贾敬的女儿,她是个“老生子”,与哥哥贾珍相差三十多岁。</p><p>她出生后,母亲就离世了,贾敬把她送到贾母身边,她从小在贾母看护下长大。</p> <p>书中对惜春的住所前后不一,实际上,“暖香坞”与“蓼风轩”、“藕香榭”、“卢雪婷”是一个建筑群,好几个地方惜春都住过。</p> <p>惜春写诗一般,画画得好,几次在大观园作画,连贾母都称赞不叠。</p><p>可这孩子嘴冷心也冷,不会说话,更不会“做事”。</p><p>查抄大观园时,在她丫鬟入画的箱子里查出了私自传递的东西,按规定要逐出贾府。王熙凤在一旁观看惜春的态度,只要惜春一句好话,入画便可留下来。</p><p>可对待服侍自己多年的小丫鬟,探春冷酷无情:把她留下,玷污了自己!</p><p>我一直弄不明白,一个在乐观豁达的贾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心怎么会这么冷?</p> <p>惜春的房间也没有隔断,布局和三姐探春一样,客厅在中间,书房和卧室在两边,不像小姐的闺房,倒像个大办公室。</p><p>惜春心冷,从小就愿意与小尼姑玩耍,贾府行将败落时,她出家当尼姑了。</p><p><br></p> <p>惜春的庭院北边是迎春的“紫菱洲”,三姐妹的庭院从南到北依次排列。</p><p>迎春是贾母大儿子贾赦与妾生的女儿,是王熙凤的小姑子。</p><p>她长得漂亮,生性善良,但懦弱,人们背地里叫她“二木头”。</p> <p>走进紫菱洲大院,便被满目的游廊所吸引,廊廊相连,琉璃瓦,蓝木柱,红灯高挂,精致典雅。</p> <p>缀锦楼是迎春的闺房,大样,大气,高雅,高贵,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大家闺秀住的地方。</p><p>(缀锦阁是省亲别墅的一部分,在大观楼的东侧,与缀锦楼是两码事。)</p> <p>这是迎春的绣房。</p><p>可怜在贾府享尽荣华富贵的二小姐,结局不好,贾赦借了一个叫孙绍组的人的五千两银子,便把女儿说给他。这个孙绍组是个恶棍,对迎春非打即骂,没二三年功夫,就被他虐待死了。</p><p><br></p> <p>“蘅芜苑”是薛宝钗的住所,与贾宝玉住的“怡红院”一般大,是大观园两处最大的庭院之一。不过一个在大观园的东北角,一个在西南角,两处相距最远。</p><p>虽然两处相距最远,但薛宝钗是到怡红院次数最多的人。</p><p>薛宝钗的母亲是贾宝玉母亲的妹妹,所以宝玉宝钗是姨表兄妹。</p> <p>迈进大门,只见满院全是用石头堆成的小“山”包,石头上爬满了绿藤,绿油油的一片,几乎看不到石头了。要进入房间,得绕过这些绿藤“山包”。</p> <p>正房提匾“衡芷清芬”。</p><p>“蘅芷清芬”正是宝钗高洁品质的象征。她不爱花不爱粉,像香草一样,芬芳怡人,艳尔不俗,清香隽永。</p><p>宝玉有一块佩玉,上面镌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宝钗有一把金锁,上面镌刻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就是他俩前世所定的“金玉良缘”。</p><p>但很不幸,虽然日后他俩结了婚,但一个出家当了和尚,一个孤单单独守空房。</p> <p>室内只有简单的家具和高洁的菊花,精简、冷僻、淡泊,一如宝钗清洁自励的高雅性情。</p><p>宝钗之雅,是大雅若俗。俗为其表,雅为其里。</p> <p>院子里景致自然、清爽,没有艳丽的花卉,却是诗情画意,别具一格,别有洞天。</p><p>史湘云来大观园也住在蘅芜苑。</p> <p>查抄大观园后,薛宝钗托词母亲身体欠安,需要照顾;哥哥薛蟠要成婚,需要帮助为由搬出了大观园。</p><p>她是第一个离开大观园的人。</p><p><br></p> <p>李纨是贾宝玉的嫂子,丈夫贾珠早早去世,她带着儿子贾兰住进大观园“稻香村”,专心教子。</p><p>“稻香村”一派田园风光,郊野气色,辘轳水井,篱笆菜园,像一农家院落。</p><p>当初,贾宝玉借古诗“柴门邻水稻花香”之意,取名“稻香村”。</p> <p>李纨住进稻香村后,似乎恢复了青春的朝气,她带领众姐妹在稻香村开办诗社,这里成了宝玉和姐妹们的净土和精神乐园。李纨成了诗社的社长,大家称她“稻香老农”。</p> <p>好像建造稻香村的初衷,是一座酒馆,贾政带领一干人给各处提匾时,让大家给“酒幌子”题字,贾宝玉脱口而出:“杏帘在望”!</p><p>现在酒幌子没了,干脆立一块石碑代替。</p><p><br></p> <p>“栊翠庵”在“怡红院”的北边。是为元春省亲时做法事而建的。这里住着十几个贾府从江南买来的小尼姑。</p><p>妙玉是王夫人从附近的一个尼庵请来的。</p><p>她年芳十八,才高貌美,心性高洁。本也是姑苏人,因年幼多病,便带发出家,入了空门,病竟好了。</p><p>妙玉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一个与四大家族没有血缘及亲戚关系的人。</p> <p>这个妙玉是怎样一个人呢?</p><p>贾母带刘姥姥及众人游大观园,到栊翠庵进香,妙玉盛情地接待了大家。</p><p>她沏茶讲究:用珍藏多年的澄清了的雨水和冬天梅花芯上的雪花融化的水来沏茶,受到贾母的夸赞。(说明她有内涵)</p><p>她的茶具讲究,都是元宋时期的瓷器,在当时也算是稀罕珍贵了。(说明她家境不菲)</p><p>她单独将黛玉宝钗请到内间(宝玉也跟了进来),拿出成窑杯子让三人喝茶,非常洁癖的妙玉甚至还让宝玉用她的杯子喝茶,看得出,她尘心未尽,对宝玉暗生情愫。</p><p>她看不起乡下人,对刘姥姥用过的杯子,她非常嫌弃,要老嫲嫲扔掉。</p> <p>不过,栊翠庵也成了妙玉的伤心地。在贾母病逝出殡后的次日晚上,妙玉在庵里被贼人迷昏劫到船上,因不忍其侮辱被贼人杀害。</p> <p>栊翠庵有一片梅林,冬末春初梅花盛开,红彤彤一片,煞是好看。</p><p>这就有了新春日,贾宝玉冒雪来折梅,为姐妹们添乐;</p><p>这就有了大雪中,薛宝琴踏雪去寻梅,成大观园佳话。</p><p>后来,探春出家,也是先进入了栊翠庵。</p><p><br></p> <p>大观园里发生了很多故事,咱们选几件“大事”聊聊。</p> <p>刘姥姥游大观园算是件大事。</p><p>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因为日子穷的实在过不下去了,去贾府“打秋风”。王熙凤出手相助,给了这个几杆子打不着的穷亲戚二十两银子(一个一等丫鬟月利才一两银子)。</p><p>秋收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带了些新鲜的瓜果蔬菜,来答谢贾府恩人。很幸运,贾母知道来了个刘姥姥,亲切的接见了她,并邀她逛“大观园”。</p> <p>在游览大观园时,刘姥姥似乎成了主角,表现的可圈可点:幽默但不造作,自黑但不自卑,诙谐却又认真,搞笑却又不失自尊。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笑声不断。刚好合了贾母的胃口,从而让贾母这个老祖宗开怀大笑,也给众人带来快乐。</p> <p>这里面有几个小插曲。</p><p>刘姥姥给王熙凤的女儿起名字,叫“巧姐”。</p><p>妙玉要扔掉的那个刘姥姥用过的茶杯,被贾宝玉要来,转交给刘姥姥,告诉她:如若需要时,可换些钱用(那是成窑磁器,上有苏轼字迹,当时就十分稀有,现在价值连城)。刘姥姥如获珍宝,收藏起来。</p><p>吃饭时,被大伙“灌”了些酒,内急去茅厕,没跟上队伍,误进贾宝玉的房间,竟躺在宝玉的床上呼呼大睡。幸被袭人发现叫醒,并帮她掩盖过去。如果是晴雯麝月她们发现,准会闹出一场风波。</p> <p>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吃了从来没吃过的东西,看到了从来没见过的景致,享受了从来没享受过的快乐。</p><p>临走,贾府的人送给她好多东西:</p><p>贾母带头给她两个金錁子(金块);王夫人给她100两银子;王熙凤再给她8两银子。</p><p>鸳鸯、平儿、袭人等人送给她好多好多衣服布帛;</p><p>还有很多粮食、食品。</p><p>足足装了一马车,王熙凤派两个壮汉赶车把刘姥姥和板儿送回家。</p><p>这些东西足够刘姥姥一家脱贫致富。</p><p>对了,还有宝玉给她的成窑杯子,其价值可抵好几马车物品。</p> <p>当然,刘姥姥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在贾府落难时,她卖房子卖地,从妓院赎出了被拐卖的巧姐。</p><p><br></p> <p>这是“红香圃”,是个三间大敞厅,门前是芍药、牡丹园,花开季节,园里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大家就在这里赏花。</p> <p>说来也巧,宝玉宝琴岫烟平儿四人同日生日,这天适逢贾母王夫人等入朝随祭,两府和大观园中众人就为四人在红香圃开席祝生。</p><p>没有长辈在场,众人无拘无束,喝酒行令、尽情玩耍,十分快活。</p><p> 鸳鸯、 袭人等玩起了“ 拇战”,宝黛等人玩起了“ 射覆”,红香圃里“ 红飞翠舞、玉动珠摇”,像过大年一样。</p> <p>史湘云喝大了,一人走出红香圃,包一包花瓣当枕头,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不知不觉睡了过去。</p><p>四面芍药花瓣飞落了她一身,人几乎半淹在落花中,手中的扇子掉到地上,也快被落花掩埋了,还有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她。</p><p>众人寻找出来,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半天不见醒来。</p><p>左下是史湘云睡卧的青石。</p><p><br></p> <p>“花冢(zhong)”——埋花的坟墓。一看就知道是黛玉葬花的地方。</p><p>林黛玉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她要把落地的花瓣收起来,挖坑埋了。</p><p>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最煽情的一节,通过黛玉葬花之举动,把她的心理境界升华到一个很高的程度。还有那首“葬花吟”,让人听的心里落泪,感动了无数人。</p><p>可我对“丧花”不认可,花开花落是大自然的规律,有葬的必要吗?那么多落花葬得了吗?</p> <p>还有黛玉小性子,爱哭,动不动就淌出两行眼泪。也不知道林黛玉的泪腺里装着多少泪水。</p><p>后来,我知道了,林黛玉前身是绛珠仙草,贾宝玉前身是神瑛侍者,绛珠仙草因为受了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所以下凡转世后决定用一生的泪水来报答他。</p><p>如此,我似乎理解了林黛玉的性格与泪水。</p><p><br></p> <p>最后说说“查抄大观园”</p><p>一天,一个叫“傻大姐”的粗使丫鬟在大观园假山背后捉蟋蟀捡到一个“绣香囊”,其图案是两个赤裸男女相抱。</p><p>王夫人知道后大怒,令王熙凤追查。</p><p>王熙凤带上周瑞家的、王宝善家的对大观园各处以查找一件失物为由,进行翻箱倒柜的搜查。</p> <p>查抄时,在迎春丫鬟司棋的箱子里翻出她给自己情人做的鞋袜和互通的书信,那时候丫鬟是不能自由恋爱的,为此她被撵出贾府,后来撞墙死了。</p> <p>检查到晴雯时,她愤怒的抱起箱子,一下子把所有东西倒在桌子上:查吧!</p><p>晴雯是公开用行动反对查抄的丫鬟(其他所有丫鬟都规规矩矩服从搜查)。</p> <p>薛宝钗因为是客人,没有被搜查。</p><p>这样的特殊“礼遇”,薛宝钗似乎不领情,第二天,她就托辞搬出了大观园。</p> <p>查抄大观园是王夫人一怒之下的鲁莽决定,是一大败笔,间接的造成两人丧命,多人被逐,拉开了贾府衰败的序幕。</p><p><br></p> <p>好了,该去的地方,咱们都去了;该看的地方,咱们也都看了;该讲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会儿,咱们先聊到这里吧。</p><p><br></p> <p>公园门前竖立着一块巨大的“补天遗石”,据说,当年女娲补天,炼就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补天后,余下一块,丢弃在青埂峰,后经仙人点化,投胎凡间,有了贾宝玉。</p><p>听说他出家后,又被仙人点回青埂峰,变回了这块石头。</p><p><br></p> <p>北京大观园平面图。</p><p>北京大观园各庭院的位置与小说中的布局不同。</p> <p>大观园里赏红楼,</p><p>红楼梦中品大观。</p><p>是非好歹成往事,</p><p>富贵衰败弹指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