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正阳 亦青子</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近日有了确凿消息,很快有新任领导来接任我职,犹如数月航行的艄公有一天终于望见海岸,欣喜神情溢于言表一般。翌日,我早早来到办公室,着手整理案头文档,意在新领导到位时做必要的交接。不意竟在整理文橱时,发觉柜子底格角落叠着一摞台历本子,数了数有17本之多。</p><p class="ql-block"> 我随手拿了一本,起身翻了几页,乍想办公桌上还有着哪,回头瞅了一眼那已翻过大半页码的台历,它正明白告诉你,今天是2018年8月22日。我不由一声轻叹,想这18本台历,累加起来可有6580多页,怎么一不留神就翻了过去了?</p> <p> 我素来就有记事备忘的习惯,也并非如有些人,身居一官半职整天喊忙总觉事务繁多好生了得的模样,我只是觉得记事备忘这点事是为举手之劳,且十分受用,便一直做了下来。记得在乡镇工作时,有一次在一个文具店里偶见一个白色铁皮记事板,便买了回来,自此后它便随我几番的工作调动,一直守候在我的办公桌前,任由主人涂涂写写,记载下多少的时代印痕,也记忆了无数的生活琐碎。直至2000年回县城工作时,有一天书店一位朋友前来推销新年台历,觉得这小方方的台历可谓秀外慧中,其功用可不单历日、节气等“历”的表现,还优选各类精文名句镶印其中。我看中的是它每页留有空白,可随笔记事,一目了然的用处。那时后,我才让这平实无华却内涵丰富的记事板退了役。</p> <p class="ql-block"> 那些年,每当新年将至,总务处陈主任总是前来问询,新年挂历、台历还买么?他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这台历和挂历,年复一年,如今已渐渐褪去当年曾经做为新年礼品赠品的那道光环而风光不再需者寥寥,但他后来晓得我对于这小小的方块台历本另有偏好,故每年岁末,他都会适时买来新款,直接放到我的办公桌上。</p><p class="ql-block"> 诚然,一个平凡的人,终其一生也没多少大事要办,真的有了大事,也无须备忘,因为大事自然记得,却是日常生活中有诸多小事,是我们同样不应遗忘和疏漏的。一个人倘若能把小事办好,那也便是大事。翻阅我台历上所圈所点,大都是工作上诸如会议或要紧事的跟办,日常中的如他人托事或托事他人的醒示在意,凡此类事,尚能“马上就办”的,则力图即办,不占脑里储存空间,若一时办不了的,则会提笔在台页上记下,特别重要的,还会在字里行间圈点一二。故大凡备忘在这里的大小事,总能及时料理,不曾耽误。如今更是便捷,智能手机下载一款记事APP,便可立地随时输入,准点提醒,如此则可避免如某些人那曾经的红包托办忘理会,约宴做东忘安排,朋友约行忘时辰,亲戚问事忘回复等等尴尬事的发生。遗憾的是,生活中仍有人视如以上事为枝节,以为不必在乎,好像在乎者反倒有拘泥小节气度不够之嫌,真可谓仁者见仁,各有其活法,不云也罢。</p> <p> 而我则颇认同“细节决定成败”、“以小见大”的道理,对于信口开河,言不由衷之人,唯恐避之而无不及。殊不知夸海口胡乱说话动辄承诺是要承担责任的,也是有代价的。昔秦朝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平时言而有信,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竭尽全力去做,从不使人失望。故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的一个诺言”,今日“一诺千金”,便词出于此。今文明社会几百年,岂能无信甚而谬辩?抑或推诿于记性?常人若能养成记事备忘习惯,无疑是一剂良方,在治疗“失信症”方面确有显著疗效。如今年轻人是否记性就好,可不好说,因失忆失信而被人贴上不靠谱标签的年轻人,不乏其人,排次上且有逐渐靠前的势头。</p> <p> 在多年的台历备忘生涯中,扰我时日最长的一次,当算2011年间的一件事,那一天把“职称事”三字写上台页时,岂料这平常的二字竟成台历页面上数月内抹之不去的重复词。难于回想那时每日看到台页时,心中那如鲠在喉久咽不下的感受。直至有一天,事情通过上下奔诉领导发话最终得以解决,那天,当我把备忘着那三个字的最后一页台历页面用力翻了过去时,心情却反是显现几分的不轻松。</p><p> 一个政府部门,依法办事诚然是本份原则,但当遇特殊问题亟需特殊考量寻求解决时,如果这种事既没违反原则规定,又有省级文件可解读执行;既能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平稳情势,又不存有横向可比性之虑;既有邻县同类问题妥善解决实例可供参照,又有县分管领导专门召开办公会议研究解决,却遇其悖离常理百般发难?这种欺上凌下的事儿,个别单位领导却一意孤行,置公理众论于不顾,依然秉持其大凡“能上能下的坚决让你下”的做派,实在是大跌眼镜,匪夷所思。</p> <p> 台历上曾经备忘着的另一件至今难于忘怀的事,便是筹备数年的吾城东新校区建设项目,尽管吾校基于办学现实考量,多次申请东区自建,然因政府规划新建金浦教育园区,整体搬迁大局已定,终无回天之力,此乃我任上一大憾事,永为台历上翻不过去的一页。</p><p> 弹去台历上淡薄的尘埃,叠好、收好,看这高高的一叠小本本,我倏然听见我从历史走来的脚步声,穿越昨日,回荡今天。</p><p> 二0一八年八月</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