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彩写意画家张立《二十四节气》绘画系列作品

张立画画

<h3>“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创作题材。把中国文化转换成具有现代感的审美需求,用现代绘画语言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故事,这是我一直的艺术探索和追求。这套《二十四节气》系列绘画,是我大彩写意绘画十多年艺术探索的总结和展现。在这个系列绘画创作中,我吸收了中国传统木版年画、民间剪纸、汉代画像石的造型特征,兼顾民间艺术中的趣味性和装饰性,使画中人物形象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现代绘画的色彩及抽象绘画的元素,用人文的情感,表达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热爱,对古老风俗人情的喜欢和怀念。在构图上,用现代设计的手法,使画面简洁明快、有形式感和视觉冲击力。题字选用宋体,寓意中国活字印刷,从千年文化到现代字体的传承和演变,使之更具有现代感和历史文化性。</h3> <h3>张立《二十四节气》绘画系列作品</h3> <h3>立春<br>东风已到阑干北,看见娇黄上柳条</h3> <h3>雨水<br>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绿荫来</h3> <h3>惊蛰<br>春日雷惊蛰虫动,平川云白草芽葱</h3> <h3>春分<br>溪边风物已春分,趁得风轻放纸鸢。<br></h3> <h3>清明<br>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br></h3> <h3>谷雨<br>嫩荚新芽细拨挑,忙趁谷雨临明朝<br></h3> <h3>立夏<br>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br></h3> <h3>小满<br>老翁但喜岁年熟,晌妇安知时节好<br></h3> <h3>芒种<br>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插秧寒<br></h3> <h3>夏至<br>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br></h3> <h3>小暑<br>北园犹有清风境,斜依藤萝一盏茶<br></h3> <h3>大暑<br>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br></h3> <h3>立秋<br>西风一叶未为稠,积雨寒添客思秋<br></h3> <h3>处暑<br>江上秋风晚来急,沙河灯火照山红<br></h3> <h3>白露<br>雁鸣长空排斜阵,衰草疏疏碧水凉<br></h3> <h3>秋分<br>千里稻花应秀色, 家家秋忙趁霜晴<br></h3> <h3>寒露<br>墙头累累柿子黄,人家秋获争登场<br></h3> <h3>霜降<br>九月霜降秋早寒,闲绕篱头看菊花<br></h3> <h3>立冬<br>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br></h3> <h3>小雪<br>小雪随风旋复晴,腊肉飘香最可期<br></h3> <h3>大雪<br>最爱东山雪后晴,闲看儿童戏雪翁<br></h3> <h3>冬至<br>雪花纷飞冬至日,共坐檀桌食饺时<br></h3> <h3>小寒<br>小寒初渡梅花岭,忽见梅枝入眼来。<br></h3> <h3>大寒<br>晴日无光作大寒,戏冰童子战正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