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园史话:抗日战争时期记事

SW . M

<p>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凭借区区一百多万凶神恶煞之武士道军队,竟能在辽阔的中华大地横冲直撞,肆意掳掠四万万华夏同胞。其势之猖獗、其罪之深恶,泯灭人性、令人发指!可叹我华夏民族,虽温良忍让、委曲求全,也难逃任人宰割之命运,这是华夏之耻,时代之殇也!倭寇仅以几十万兵卒武夫之性命,于甲午战争后再次打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细究滋味,情何以堪!三千五百万同胞的死难凝练出一条警语: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必遭挨打,唯有发奋图强,方能振兴中华!</p><p> 与侵华日军统治中心南京近在咫尺的高淳两度被侵占,高淳民众饱受侵略者欺凌摧残,经历了长达七年之久的至暗岁月。无法体会当时的人们在那种艰难困境中,如何才得以生存维续。翻阅《高淳县志》和相关资料,字里行间呈现的日军残暴血腥统治,促使我摘记下这段沉重史实:那些痛苦呻吟,还有英勇抗争!但愿这一切并不随时间流逝而被人们忘却!</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图:全民抗战</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一、1937年12月4日</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日军来犯,东坝、淳溪相继沦陷</span></h1> <p>  抗战前,淳溪镇是沟通苏皖两省的经济走廊,是安徽茶叶、烟叶、纸张、桐油和江苏色布、绸缎、日用百货等物资的主要集散地,形成了有名的“八大行”;东坝镇地处芜湖、无锡两大米市之间,通过胥河沟通,粮行盛极一时,粮食年过载量达8000吨。然而,日军入侵打破了这里的宁静。</p><p>  1937年12月4日上午,四五架日军飞机轰炸淳溪镇,炸毁县保婴局房屋数间,炸死1人、炸伤1人。不久又有两架飞机飞至东坝镇上空,投弹80余枚,炸毁房屋700余间,炸死炸伤100余人。下午,日军由郎溪、溧阳两路入侵东坝镇。</p><p>  1937年12月7日,日军入侵高淳。日军前哨侦察队骑自行车从东门进入中山大街,街上少数未走的居民见到这些衣着奇特身背枪械的骑车人,以为是强盗进城抢劫,一路传呼“太湖强盗来了!”整个街镇乱作一团。日军冲到迎薰门时,遇上铁匠张位信,抓住他后逼他扛物带路,张铁匠不从,就被一枪击倒在地。日军蹬车向西街而去,至蒋家巷口,见洋铁匠家门前摆着小烟摊,就跳下车抓起香烟就走,这时跑出位年轻人,此人叫狗伢棿(伢棿,ya nie,高淳当地人对男孩的称呼),他不知危险,上前要烟钱,日军举枪向他射击,一枪打中要害,不明不白就送了性命。在蒋家桥,日军又枪杀了一乞丐。在淳西庵附近,张征树、杨周春两位老人再被枪杀。日军前哨侦察队走后没多久,日军大队人马由水阳、东坝分水陆两路侵入淳溪镇,在中山大街、陆家圩、王村、学山等处烧毁房屋20余所,打死打伤30余人,县城首次沦陷。</p><p>  日军占领南京、当涂、芜湖后,又谋划规模更大的武汉会战,因防务南京、芜湖等地兵力严重不足,入侵高淳的日军于1938年2月3日自动撤离。</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图:日军侵占高淳县城淳溪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上:日军骚扰民宅 下:日军当街横行 </span></p>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二、1938年6月4日</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 陈毅率新四军一支队抵达高淳</span></h1> <p>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新四军以茅山地区的溧水、溧阳为中心建立江南抗日根据地的指示,经充分侦察,1938年5月中旬,新四军第一支队在司令员陈毅率领下,从皖南岩寺地区出发,东进茅山。6月1日,从南陵越过敌人铁路封锁线,两天后抵达宣城狸桥。当夜又在狸桥登船夜渡固城湖,于4日凌晨抵达高淳县城淳溪镇。</p><p>  新四军一支队宿营淳溪镇及附近的东甘、肇倩、姜家、南塘等地,司令部设在淳溪镇吴氏祠堂。此时正值夏收夏种,陈毅就带着部队帮助群众收割麦子、车水栽秧,来了支帮助老百姓的部队很快就传开了。得到消息的国民党县长杨鼎侯带着地方士绅随即到吴家祠堂拜访。交谈中,陈毅了解到日寇37年底侵占高淳时的暴行和当地的社会状况,也向杨鼎侯介绍了新四军东进抗日的有关情况。刚经历日寇浩劫而惊魂未定的杨鼎侯被陈毅的气度折服,答应为新四军东进抗日多做些事情。</p><p>  6月5日上午,应国民党县政府邀请,陈毅在淳溪镇东平殿广场出席由高淳各界4000多人参加的军民大会,并作了三个多小时讲话。他结合国内外形势,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号召各界团结起来共同抗日。新四军战士们走上淳溪镇街头,张贴标语、发表演讲。一支队战地服务团在白公祠戏楼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话剧,演唱《松花江上》等抗日救亡歌曲,胆小怕事的高淳人由警惕戒备转向了支持拥护。</p><p>  在高淳期间,陈毅回访了杨鼎侯和地方士绅,向他们宣传统一战线政策和新四军抗日宗旨;还深入农家了解民情,开展社会调查。陈毅住在姜家村一位中学教员家,他以身作则,展现了严明的纪律。陈毅叮嘱勤务兵:一要挑满水缸,不要大声喧哗;二要打扫院子,不要积存马粪;三要自己做饭,不要增添麻烦。离开时,陈毅无意中带走了本书,走出两里路发现后,他赶紧派警卫员回村将书交还。</p><p>  6月7日,陈毅告别高淳民众,率部向茅山进发。街上响起了鞭炮声,杨鼎侯对陈毅激动地说:“从未见过这样的军队,中国抗日有希望。”新四军一支队这些活动,在高淳埋下了抗日救国的种子。7月,陈毅再次来到高淳县城,在东平殿广场召开第二次军民大会,并将一名日军战俘带至台上给民众观看。8月,新四军一支队在仓巷24号设立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此后几年,新四军部队在高淳多次作战,击毙大量日伪军。</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上:吴家祠堂 下:陈毅等新四军将领在高淳</span></p>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三、1939年4月9日</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 国民党忠义救国军莲花塘阻击战</span></h1> <p>  1939年4月9日,忠义救国军(抗战时期国民党军统局领导的特务游击武装)一个排暨一个班在狮树乡安户村、莲花塘等地阻击了从此地经过的日军吉田联队部一百多人,激战一日给敌以沉重打击,忠义救国军因寡不敌众而败,阵亡排长、班长各一名,士兵十三名。</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图:忠义救国军在莲花塘狙击日军</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四、1939年7月4日</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日军再犯,8月31日高淳县城沦陷</span></h1> <p>  中日武汉会战于1938年10月25日结束后,为配合南京汪伪傀儡政权的建立,日军加大了对南京周边地区的武力征服。</p><p>  1939年7月4日,日军飞机再次轮番轰炸东坝、下坝、固城等镇,东坝炸死七八十人。8月31日,日军第二次侵占高淳县城,以一个中队的兵力驻守县城淳溪镇。相继设立军事机构、情报组织和“高淳警备队司令部”,并将县城学山书院打造成一个坚固堡垒,四周筑起铁丝网,在学山与笠帽墩之间挖深宽各一米的防御战壕;同时,在镇东、西、南三门和各要道口修筑碉堡、设置岗哨,高淳人民再次陷入日军铁蹄之下。国民党高淳县党部及五个区党部被迫迁往下坝王家祠堂;高淳初级中学迁往东坝和睦涧;高淳卫生院迁至下坝花墙门。9月,高淳县城组织日伪维持会;1940年2月,伪高淳自治会成立。1943年后,日军继续向高淳全县扩展,全境集镇相继陷落。</p><p>  从1939年8月至日军投降时止,高淳日伪军先后在淳溪、东坝、漆桥、固城、定埠、漕塘、韩村、砖墙、港口、西陡门、费家嘴等集镇及要道口建立据点,共筑碉堡、修地堡、造炮楼43座,用以封锁、围剿新四军和国民党军。</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上:日军再次汹汹而来 下:日军再占高淳县城</span></p>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五、1939年8月</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 不堪日伪统治,高淳百姓逃难跑反</span></h1> <p>  高淳再次沦陷后,日军为强化殖民统治,以淳溪镇为大本营,相继设立了“警备司令部”、“宪兵司令部”及其下属的“联络官出张所”等军事组织、特务组织;同时依托高淳向农村进攻,在道口到处筑碉堡、建据点,更加残暴地奴役高淳人民。莲花塘村在圩堤旁,日军为便于封锁控制,就一把火将莲花塘烧光。日本兵见到青壮年就刺刀抵腰,强行拉夫,逼人为他们干活,不肯走就杀戮。看到年轻妇女和姑娘就当花姑娘就地強奸,甚至强奸后也顺手杀掉。吓得女人不敢出门,更不敢上街。实在有事要外出,就用锅灶灰摸脸,头上扎灰头布,穿破衣裳,扮成叫花子。本分胆小的民众只能躲着日伪军,商店关门、百姓逃难。十里八乡的乡民也不敢上街,淳溪镇上不见了人影。许多镇上居民只能躲到沟汊纵横的圩区村庄,这些地方相对隐蔽,鬼子也不敢随便进村。</p><p>  灾难中,圩区村民们积累了经验,人们把门前沟上的桥拆掉,鬼子来了也进不了村。那时人少屋少房子低,日军从圩埂上过来,四、五里以外就能看见。村民的船都划进了沟汊,日伪军找不到船,他们有大船也拔不动,进不了圩内,只能在大河里作野猖狂。村民每天吃完早饭,准备好食品和茶水就等候跑反。日军一来,就带着逃难跑反的人上船,划到开头垾子里,他们在麦田、油菜田的舀沟里或者稻田的田埂上坐下半天或一天,等日军走了才划船回家。这是日军侵占高淳期间很多高淳人经历过的事。</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上:日军在山区扫荡 下:日军在圩区扫荡</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上:民众陆路逃难跑反 下:民众水路逃难跑反</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六、1940年3月28日</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国民党挺进军董家村遭遇战</span></h1> <p>  1940年3月28日,国民党挺进军三团一营在古柏董家村和日军一个中队一百八十余人遭遇,激战两小时,阵亡连长一名,伤亡士兵十四名,闻高淳日伪军前来增援而撤退。</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上:日军等待来援 下:挺近军遭遇日军</span></p>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七、1940年8月20日</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 高淳大刀会攻打高淳县城</span></h1> <p>  日军盘踞高淳县城后,经常下乡扫荡,肆意烧杀、骚扰百姓。1940年2月23日,日军火烧东坝镇,将程家场、傅家场、河北街等处100余户住房、店屋、公屋,计500多间全部烧毁,使数百人无家可归。是月,日伪军又烧毁古柏马村81户,共毁房屋406间,打死17人。3月9日,日伪军洗劫双塔章西塘村,该村40户71间房屋被烧毁,13人被集体杀害于村旁的章西塘边。淳溪镇附近的南塘灾难更加深重,日伪军2月和7月两次闯入,肆意枪杀无辜百姓三十多人。</p><p>  日军暴行引起了高淳民众的愤慨。1940年8月20日晚,高淳县城淳溪镇西邻圩区的砖墙、保胜、狮树等集镇的大刀会会徒集中在一起,决定联合攻打淳溪镇的日伪军据点。布置停当以后,大刀会首领李仁勇、李代胜率一百二十多名会徒,从相国圩出发,杀向高淳县城。</p><p> 当晚大刀会会徒到达高淳县城外围后,兵分两路,一路渡过官溪河,攻打县城西门;一路经襟湖桥,攻打县城南门。晚上10点,战斗正式打响,大刀会行动迅速,从城门冲进了县城。各岗哨上的日伪军猝不及防,纷纷撤退到学山书院的警备队本部,还有一些逃进了老街沿街的商店、民房。大刀会集中力量攻打学山书院,但遗憾的是,大刀会使用的是冷兵器,而学山书院在日军经营下已成了一个坚固堡垒,火力非常凶猛。大刀会会徒舍生忘死,奋勇作战,连续发动三次冲锋,也未能冲入书院。而龟缩在里面的日伪军不清楚大刀会到底有多少人,也不敢冒然出击。</p><p>  战斗僵持到了第二天,也就是8月21日下午三点。疲饿交加的大刀会武装决定撤退。但有所察觉的日军封锁了撤退道路,沿街躲避的日伪军也开始反击。经过惨烈拼杀,大刀会队伍被打散,李代胜在通贤街口中弹身亡,李仁勇率小股队伍潜水突围。大刀会成员刘能腹部被刺刀捅开,他一手捧着肠子一手拿着大刀,砍死了日军哨兵。战斗过后,淳溪镇的街巷、学山脚下留下了大刀会成员72具遗体,其中包括三位女性。但大刀会也击毙了日伪军十余人。</p><p>  高淳人民将72名遇难者遗体偷偷掩埋。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高淳县政府上报江苏省政府追认其为烈士,并重新为殉难壮士们选址造墓于淳溪镇小甘村,树碑建园、永垂祭祀。同时还将县城内的万寿宫改为忠烈祠纪念他们。</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图:大刀会会员</span></p>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八、1941年6月17日</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 国民党军40师119团攻打高淳</span></h1> <p>  1941年1月,参与了皖南事变的国军第40师回兵高淳、溧阳和溧水,设卡追捕新四军突围人员。日军在高淳的暴行激起了40师官兵的义愤,1941年6月16日 ,应当地民众请求,国军第40师119团团长刘万俊决定攻打高淳县城。这也是八年抗战期间,国民党军在南京地区组织的两次团级以上反攻行动之一。</p><p> 6月17日夜,119团袭击高淳县城战斗打响。起初进展顺利,但因夜间炮兵与步兵协同不佳,进攻受挫。攻打学山日军据点时,该团3营架起机枪掩护,战士们潜伏在笠帽墩附近的荷塘里,利用荷叶遮掩反复冲锋攻战,但都未能奏效。此战阵亡营长、连长各一名,排长两名及士兵数名。日军在天亮后从芜湖机场调飞机前来压制,刘团长被迫撤退,功败垂成。40师后来被国民党政府推向了打新四军的战场,成为了国府磨擦战牺牲品。</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上:国民党119团开拔高淳 下:向学山据点冲锋</span></p>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九、1941年11月</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 国民党军40师119团石牌阻击战 </span></h1> <p>  1941年6月,国民党军第40师119团攻打高淳县城日伪军失利后,团部由东坝童家迁至下坝花墙门,所属第3营调防桠溪,营部设石牌。是年11月初冬的一个深夜,3营闻报,日军由天王寺分兵两路:一路经溧水向高淳方向进发,一路经袁巷、上沛、汤桥向高淳边境逼进,意图进犯安徽郎溪。3营营长白福绥将全营兵力迅速布防于桠溪以南的庙元、顾家、岗下、马塘山、东沟里、陈家庄等山坡上,并连夜构筑工事。</p><p>  翌日早饭后,该营尚未来得及完成全部战斗设施,日军先遣部队即与3营派出的警戒小分队在桠溪东边的西村接触。该分队在1名班长带领下边打边撤,把敌人先遣部队引入3营前沿,立即遭到3营正面和两侧火力的突然袭击,敌人丢下几具尸体,仓皇退回桠溪。当日军后续部队陆续进入桠溪后,便在炮火配合下,骑兵在前,步兵随后,向石牌方向3营正面防线发起全面冲锋,但未能前进一步,日军伤亡甚重,退至桠溪。日军正面攻击受挫后,于中午兵分两路,一路向石牌东面的庙元村方向,同时围攻3营,全线投入激烈战斗。其中尤以东沟里至陈家庄一线阵地上,打得更为激烈。日军在炮火支援下,步骑兵几次疯狂向3营阵地冲杀,均被击退。战斗断断续续打到下午1时许,给敌以重大杀伤。</p><p>  下午2点左右,日军先以步兵在炮兵配合下,向3营发起全面佯攻,再将骑兵分东西两队绕道深入3营后方,突然从树林中向该营左右阵地背后冲杀,同时正面日军亦乘机发起猛攻。由于腹背受敌,失去工事依托,该营官兵被迫跳出战壕和敌短兵相接,展开肉搏战。阵地上枪声、厮杀声和马蹄声混杂一起,尘飞烟舞遮没了整个山岗。该营苦于武器装备低劣,寡不敌众而惨败,于下午3时左右向定埠方向撤退,进至安徽郎广境内。日军亦伤亡甚重,收尸后追至定埠转向八里岗开去。</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上:国民党军119 团转战下坝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中:石牌狙击 下:奋力突围</span></p>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十、1943年11月20日</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 新四军16旅发起溧高战役</span></h1> <p>  1943年9月28日,日伪军集结2万余兵力,分3路向苏浙皖边国民党统治区进犯,3天内推进100余公里,相继占领溧阳、广德、郎溪、宣城四座县城,使宣长公路以北广大地区再次沦入敌手。而驻守的国民党军15个团竟一枪不发,闻风而逃,三日失四城。</p><p> 日军大举南犯之际,新四军16旅采用敌进我进战略,进入新沦陷区开展游击战争。而驻守东坝、漆桥、东流、新桥等地的伪军妄图以“蚕食”方式扩大伪化区,阻挠新四军向南发展。为巩固溧水、高淳抗日阵地,新四军16旅政委江渭清、副旅长钟国楚决定,于11月20日发起溧高战役。战役由东流、新桥、漆桥、张沛桥等战斗组成,激战三日,全线告捷。</p><p> 漆桥镇位于皖南至南京的必经之路上,地理位置重要。它四面环水,中间一条老街,易守难攻。当年日伪军在此建碉堡、设据点,驻扎了一个加强连。另外,距漆桥不远的东坝也驻扎了伪军,为防备这一方向敌人增援,16旅事先将指挥所设于小游山北侧高地,旅部特务营于战役打响前,在大游山、小游山、小茅山一线设伏,占据了有利地形。</p><p> 1943年11月22日晚,溧高战役打响。16旅46团2营在炮火支援下,向漆桥之敌发起猛攻,由于敌伪工事坚固而受挫,新四军只能暂停进攻,对漆桥据点紧密包围。东坝伪军第3师副师长陈炎生闻讯,认为新四军进攻受挫,必定撤出漆桥。他立刻率伪军一个连,从东坝出发前往漆桥,准备合围新四军。增援伪军经高家村,取大游山和小游山间小道,边搜索边行进,并对大小游山进行射击,实施火力侦察,慢慢进入了包围圈。</p><p> 埋伏山上的新四军不予理睬,继续隐蔽。当伪军进入有效射程后,指挥员一声令下,步枪、机枪一起打响,伪军被打得晕头转向。陈炎生仓皇率伪军向东坝逃窜,新四军16旅特务营紧追不放,并切断其退路。伪军又向张沛桥溃逃,企图由此逃往高淳县城,特务营行动神速,很快将残敌包围。一片杀声中,陈炎生等伪军官兵全部被俘,张沛桥战斗完美收关。陈炎生被俘后,在新四军命令下给漆桥据点伪军写信,要求他们放下武器。很快,漆桥据点伪军被迫投降。至此,溧高战役胜利结束。</p><p>  溧高战役共俘虏伪军700多人,击毙160多人,粉碎了日伪军的蚕食计划,为新四军向南发展奠定了前进基地。延安《解放日报》在头版对俘虏伪军副师长陈炎生的战斗做了报道。随后,16旅相继恢复和解放了宣城、当涂、广德、郎溪的大片农村,为这些地区恢复、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上:新四军16旅开拔前线 下:激战正酣</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上:在游山一线设伏 下:奋勇向前</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十一、1945年8月9日</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苏南抗日最后一战东坝战役打响</span></h1> <p>  东坝镇地处高淳中部,水陆交通便利,战略位置重要。日伪在此的重兵驻守,成了苏南与皖南根据地间主要障碍。为扩大解放区,在抗战全面反攻前夕,新四军打响了东坝战役,在溧高、宣当地区30公里战线上向日伪军发起了进攻。</p><p>  东坝战役以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所属3 个支队为主,外加苏南第一军分区和溧高、宣当等县地方武装,由第一纵队司令员王必成、政委江渭清指挥。东坝战役在高淳境内的战斗有:东坝战斗、定埠战斗、游子山战斗和狸桥战斗等。1945 年8 月7 日,参战部队在安兴区(今桠溪镇)一个小山头上召开誓师大会,王必成作战前动员。9 日晚,参战部队分别进入阵地,并于当夜23 时发起攻击,经军民并肩作战,至11日晨胜利结束。</p><p>  新四军在溧高战役拔掉漆桥据点后,日伪军不甘失败,于第二天再次派兵驻扎,还在堂子拐、北关口和张家堡修筑了碉堡。日军派一个小队驻扎安墩头并构筑地堡,将漆桥镇街巷装上铁栅门,每晚封锁戒严。1945年8月9日晚,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特务营在营长樊道余率领下,从溧水里佳山出发,进入漆桥镇四周埋伏。夜11时,埋伏中的三个连分别向堂子拐、北关口和张家堡三个碉堡发起攻击。樊道余带尖刀连进至漆桥河西岸,一连前卫排迅速摸掉敌人步哨进入漆桥街道,控制了出入桥梁并警戒安墩头日军。堂子拐碉堡内伪军发现了新四军部队,立即用机枪封锁道路。新四军采用“围日打伪”战略,集中火力封锁安墩头日军碉堡。日军龟缩在碉堡里,不敢轻举妄动。</p><p>  尖刀连被堂子拐敌堡火力所阻时,当地民众冒死在漆桥河上用门板、木桩架起了浮桥。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迅速冲过浮桥进入漆桥镇街道,占领了一些民房店铺,从楼上居高临下封锁敌碉堡枪眼,并随后占领桥北制高点。第二天凌晨,新四军攻下堂子拐碉堡,俘虏伪军30余人。然而北关口和张家堡的日伪军凭借有利地形负隅顽抗,新四军部队几次冲锋都未拿下。10日黄昏,战士们用机枪封锁敌碉堡枪眼,把手榴弹绑在竹竿上伸进敌堡内爆炸,敌人除炸死外全部被俘,共俘虏日伪军70余人。</p><p>  夜袭漆桥时,游山攻坚战斗也同时打响。当时,伪军两个连驻扎在山顶的真武大庙和四个碉堡中。9日夜战斗打响后,敌人凭借居高临下及工事坚固,拼命抵抗,苏南第一军分区独立一团奇袭未获成功。11日,新四军二支队炮兵、苏南第一军分区特务营前来增援。为帮助新四军攻上山顶,当地百姓从家中拿来棉絮,用水浸透后绑在八仙桌面上,制成能抵挡火力的土坦克。村民邢必茂、俞端成、俞端坤、俞端忠自告奋勇,担任坦克手。他们两人一对,各抬一张土坦克冲在前面,掩护新四军向山头冲锋。日伪军子弹无法穿透土坦克,失去了杀伤力。新四军射击手凭借土坦克掩护,边前进边向山上射击。经过激烈枪战,独立一团团长吴品山、参谋长毛英奇终于率部冲上山顶,并押着俘虏的伪军营长喊话。最终两连伪军投降,游子山据点被攻破。</p><p>  东坝战役攻克日伪据点24 处,其中主要据点13 处,摧毁敌堡50 多座,消灭日伪军1800 多人,缴获迫击炮8门、重机枪12挺、轻机枪48挺、步枪1000余支和大批物资。战役的胜利使溧高、宣当、郎广三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出现了纵横数百里无日伪军的局面。</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图: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挥师高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上:苏浙军区一纵队战士 下:溧高县大队队员</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上:漆桥日伪军负偶顽抗 下:新四军奋勇激战</span></p> <p>  日军两次侵占高淳,前后盘踞7年之久。日军侵占期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种种暴行令人发指,给高淳经济社会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破坏,给高淳民众造成了莫大的精神痛苦和无法医治的心理创伤,日军侵占高淳的历史就是高淳人民的血泪史。</p><p> 战争造成高淳人口急剧减少、基础设施严重毁坏,经济社会衰落萧条。1937年,高淳全县人口252485人。到日本投降后的1946年,全县人口252627人。八年间人口增长不到200人,可见人口总数连续多年的下降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日军杀害、迫害致残的高淳民众达1758人(妇女262人、儿童66人),其中枪杀平民517人,刀杀平民674人,烧死平民11人;除正规部队牺牲的73名高淳籍战士外,还有53名地方干部和地方武装战士英勇牺牲。</p><p> 1937年12月至1945年8月,在占领高淳时期,日军经常下乡扫荡,许多民房、公屋、商店、校舍、祠庙等化为废墟。据不完全统计,八年中,全县被日伪军拆毁烧毁的房屋达3664幢、计8000多间,掠夺毁坏的工业设备、药品器械、农业设施、道路桥梁、木船及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公私财产不计其数,直接损失价值总计14981950705.40元(国币),间接损失不可估量。</p><p>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望历史,只为更好地把握未来!但愿那段沉痛而血腥的过往成为一剂良药,警醒现时安逸中的国民,居安思危、有所作为,让那段痛彻心扉的时代悲剧永远落幕,让华夏民族期盼已久的宏大愿景早一天到来!</p><p> SW.M于2020年8月30日</p> <p>制作说明:一本方志,千年沧桑。读史使人明智,它不仅记录了世事过往,也隐喻着文明走向。翻阅《高淳县志》及相关资料,抗日战争时期高淳发生的一系列战事,让我感受到了历史凝重和民众艰辛,就写下此文并制作成美篇。君若有缘,读到此文,请多多提出宝贵意见!感谢阅读!本文无任何利益期许,来自网络的部分图片如使用不当,敬请告知以便及时修正。</p><p> SW.M于2020年8月3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