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原因,不吝赞美

木铎金声

<p>  不问原因,不吝赞美</p><p><br></p><p>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务高级研修班”学习笔记(之二)</p><p><br></p><p> 8月18日下午,聆听了吴洪建老师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她讲座的主题为《后现代心理咨询技术——短程焦点解决实务》。 </p><p> 因为是一边上班,一边忙里偷闲听一段,另外,吴老师的课程容量很大,语速较快。所以,一路都是匆匆忙忙的在捕捉信息。</p><p> 然而,去年11月,在北师大参加“中国好老师”平台举办的校长高级研修班,我就听过吴老师的课,彼此有一些熟悉的。于是,她课中的主要思想也能链接上。 </p><p> 吴老师的课程,给我总的感觉是:案例鲜活,实操性强。</p><p> 她当天所讲到的心理方面的策略、技术,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对我们一线老师而言,是完全应用得上的。 </p><p> 有关短程焦点解决实务,她所阐述的一些观点,我很认同,比方说: 不问问题原因。不去追问问题产生的原因,打破了我们日常的惯性思维。乍一听,似乎有些不讲理。其实,是蕴含一定的科学道理的。</p><p> 不追问原因,可以避免陷入无望的循环之中,这里面有几个理由:</p><p> 1.人会被过去影响,但不会被过去决定; </p><p> 2.只找原因,有时会陷入无望的循环; </p><p> 3.每个人是愿意努力实践的,答案可以由自己想出来; </p><p> 4.正向关注:透过资源比透过资源缺陷改变更容易; </p><p> 5.小改变可以引发大改变。只要找到例外,问题就有可能解决。 她的阐述中有这么几个要点: </p><p><br></p><p> 一、正向期待(教育者要聚焦到“做什么上”)。 </p><p> 二、目标与测量。 </p><p> 三、寻找例外与资源。</p><p> 四、行动一小步。</p> <p>  她还特别提到了,焦点解决的办法要与其它方法结合起来。比如说与绘画结合起来,与教育戏剧结合起来。这个提示,我认为特别好,尤其对我们小学教师而言,因为我们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儿童。</p><p> 绘画是直观、感性的表达,教育戏剧融合了模仿、表演,这样的表达形式契合了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便于在低年级的学生身上使用。这几个结合可以让咨询更生动,减少违和感。 </p><p> 吴老师还讲到了老师要善于积极倾听,要能与问题学生自然同理。听了她的讲座,随听随想,就如何短程焦点解决,我也有几点启发:</p> <p>  第一,不要批评学生。</p><p> 这一点可以说是原则性策略。为什么在咨询之初,你不能批评学生。因为,从你批评学生开始,她(他)内心的阻抗就产生了,就可能导致你的咨询无法进展下去。 另外,站在儿童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到学校来,是来体验成功的,而不是体验失败的。包括我们成人之间的沟通,莫不如此。你来到人世间,你融入在社会的场域之中,无论是谁。内心渴望的是他人的认同、肯定,渴求成功快感的体验。——你的批评只会加剧她(他)内心的挫败感,令其情绪沮丧。这说明无论跟谁,谈话切入的方式至关重要。</p><p><br></p><p> 第二,关注点不是问题本身,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p><p> 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ABC理论”【埃利斯认为,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某种信念(B)所直接引起的。这种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p><p> 问题学生,其问题产生的成因有些错综复杂,时间跨度长,你也不是社会学、伦理学方面的专家,有些问题是我们老师无法诊断,更无法判定的。如果你陷入问题本身的泥潭之中,追本溯源,穷究其因,你就会无法脱身,同时与事无补。你必须跳出问题看问题,跳出“盒子”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 </p><p>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初中班主任,她班上一名同学因父母闹离婚,情绪波动非常大,影响中考备考。这位老师凭着一腔热血,完整地介入到这个家庭的纠纷之中。她安抚母女,帮忙联系妇协维权,又找到孩子的父亲严辞激烈地问责,甚至个人明察暗访,成功地揪出这位父亲背后的小三。最后的结果是,恼羞成怒的爸爸正式提出离婚,这个家庭痛苦地离散。而女学生的妈妈反过来又埋怨女老师,说她是婚姻坟墓的罪魁祸手。由此可见,这位女老师太关注学生情绪波动原因本身,而她所推行的一切“爱心行为”,是明显的越界了。设想一下,如果这位初中老师一开始,把重心用在如何引导学生走出家庭纠纷的策略上,事情的结局是不是会大大的不同。 </p><p><br></p><p> 第三,寻找例外。 </p><p> 学生经常迟到,就帮他找出没有迟到的那次经历。学生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力极差,经常与同学闹矛盾。就帮他回忆,哪次情绪管控得特别好,自己又是如何做到的?总之,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时,老师一定要有点逆向思维,反其意而用之。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就是反其意而用之的最经典案例。 </p><p> ——学生犯了错误之后的“正意”,也就是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让他认错,老师批评教育之;然后,逼他做出承诺:决不再犯;最后才放他走。那么,“反意”是怎样的呢?“反意”就是逆向思维。</p><p> 比方说这个小家伙有暴力倾向,经常欺侮小同学。我劈空要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请你回忆一下——有哪一次,当你特别生气,即将发泄情绪,就要打别人时,然而,你成功地克制住了快要爆炸的小宇宙?那一次,是什么时候?你合理控制住了自己的坏脾气,你是怎样做到的?</p><p> “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帮孩子回忆出自己表现最好的“那一次”,这例外中的“那一次”的全部细节,就是帮孩子发掘自身潜藏的优点与特质;帮问题学生完成价值澄清、自我认同,老师就要当好矿藏开采人的角色。如果能把学生培养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那这位老师无疑是这世界上最成功的老师了。 </p><p><br></p><p> 第四,量尺或量表,小步慢慢走。 </p><p> 儿童都是直观思维,我们在评价、反馈的时候,要给她(她)一个具体、直观的数值、量表。刻度从1到10,让学生能准确找到现在处于怎样的水平阶段,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她(他)又可以进步到哪个刻度。这个数值变化一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p><p> 比方说,某位同学在校车上吃零食、随意走动、大声喧哗,被送车老师投诉。 你拦住他,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打分(1——10)——你给自己今天的坏表现打多少分?三天之后的周五,还是这个时间,你希望自己得多少分?希望老师给你的分数是多少?一般是三天,或者是更长时间。 </p><p> 当学生犯错时,让学生找到自己处在哪个位置。对于低年级的孩子,除了用10分刻度表量化,还可以使用身体比例,或者球的大小,来表达当时生气的程度,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变化。这种方法,就是前面吴老师讲到的两个结合中的绘画或戏剧表等形式。</p><p> 总之,要非常直观地、具象地,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了成功。</p><p> 有一部儿童动画片,对这一点阐释得甚好。小熊的皮球掉进深坑了,动物王国的小朋友们很着急。我们一起来看动物小朋友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p><p> 第一步;小熊找到一群好朋友想办法;</p><p> 第二步;小猴找来木棍、小猪找来水桶;</p><p> 第三步:小猪把水倒进坑里;</p><p> 第四步:皮球浮上来了——这时候,电视里弹出一行字幕:耶!我们成功了……</p><p> 这个动画片,解构的就是儿童心理学。解决问题的逻辑一定是,一步一步完成,直至成功。 </p><p><br></p><p> 第五,语气与感受。 </p><p> 运用焦点短程技术,拥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你的心态是正向的、积极的,投影出来就是阳光;反之,你的心态是负面的、消极的,投影出来的就是雾霾。 </p><p> 有一个秀才赶考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p><p> 秀才到京城赶考,晚上住店的时候,做了一连串奇怪的梦——他梦见屋顶上种稻子;他梦见没有下雨,自己却携带着一把伞;他还梦见美女裸睡着,与自己背靠背。第二天,秀才找到一位算命先生,先生是这样帮他解梦的——第一个梦说明你虚无飘渺,赶考无望;第二个梦喻示着多此一举;第三个梦说明你居心不良,歪门斜道。秀才不服气,又找了第二位算命人,这一位解释,却令秀才心花怒放——第一个梦,屋顶种稻子说明你会一榜高中;第二个梦则说明此行有备无患;第三个梦的喻意呢?——则是“兄弟,你该翻身了!”</p><p> 由此可见,人看问题的视角不同,思维取向不同,表达的方式不同,达到的效果也就会大大的不同。 </p><p> 除了良好的心态之外,说话的语气不同,给对方的心理感受,也会大大不同。 </p><p> 我们要少问“为何?”,多问“如何?” </p><p> 少说“但是”,多说“那么?” </p><p> 少说“艰难”,多说“挑战”。 </p><p> 少些批评,多些赞美。</p><p> 当然,赞美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三种:直接赞美、间接赞美、自我赞美。赞美句型也比较简单。基本格式是:客观的具体事件+正向语汇。</p><p> 比方说看到一位熟悉的美女,从你身边走过,你可以这样直接赞美: </p><p> “我发现你今天穿了一件崭新的小碎花连衣裙,让我感觉一道闪电从眼前掠过,大脑里马上蹦出两个词汇:“得体”、“性感”。审美不偏,穿着有品味,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p> <p>  【 整理于2020年8月30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