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作业疗法(OT简称) 是应用的目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由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活动能力的学生,进行评价、治疗和训练的过程,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目的是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或提高独立生活和劳动能力,以使其能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这种疗法对功能障碍恢复,改变异常运动模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缩短其回归家庭和社会的过程。</p> <p>作业治疗训练主要以小肌肉的精细动作训练为主,主要针对学孩子手部的康复训练,包括手腕、手掌和手指的功能恢复,目的是弥补和康复孩子目前存在的功能不足。</p> <p>第一阶段:摆放物品。</p><p> 物品主要训练孩子的抓、放能力,是儿童生长发育中手部运动发展的初期运动能力,主要以五指抓(大把抓)的方式为主。</p> <p>第二阶段:基本操作能力</p> <p> 基本操作能力指的是手指的运动能力,如:摇晃、推、拉拽、拿、取、按、敲、打、搓、捻、扭、拧等动作。是儿童生长发育期手部动作由粗大动作逐渐发展到分指灵活运动的阶段。</p> <p>第三阶段:双手配合能力。</p> <p>主要有三种形式也呈阶梯排列,能力逐步提升。</p><p> (一)增强双手配合运动做同一动作。</p> <p>(二)提高一手固定物件,另一手操作物件的能力。</p> <p>(三)增强双手配合运用做不同动作及操作物件。</p> <p>第四阶段:手眼协调能力。</p><p><br></p><p><br></p> <p>(二)穿的能力:穿珠子、穿鞋带。</p> <p>(三)精准拿放。</p> <p>(四)解、系扣子。</p> <p>(五)折纸。</p> <p>第五阶段:握笔写画。</p> <p> 小儿康复科科室理念:</p><p> 服务病人是科室发展的根本,</p><p> 治疗效果是康复工作的核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