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露营 野餐 娱乐</p><p>在这里,角色的转变使得我一时还未能适应,如何从一名城市白领快速转变成户外居家全能选手?似乎成了此行的最大难题。</p><p>开车自驾、做饭野炊、野营搭帐这三件事情如果放在过去,我们可以很愉悦的告诉你,这叫——郊游!如果放在当下,7天如一日,这三件事也就顺理成章的变成了我们的日常,这叫——生活!</p> <p>由南而北穿越澳洲的中部,体验澳洲没有被殖民过的文化……</p> <p>说到澳大利亚这块土地,大多数的人还是基本把意识停留在悉尼歌剧院和大堡礁这几个地方,而澳洲内陆地区的人文、地理极其美妙而令人惊艳,来这里的中国人也相对少很多,非常神秘、期待体验澳洲的文化……</p> <p>2017年7月4日,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桶装水,红酒、啤酒、油盐酱醋、荤素菜、海鲜、水果、牛奶、冰淇淋、巧克力等,足足7天的量。帐篷,睡袋,烧火的炉子等等,一样都不能少。。</p> <p>把车装的满满的. 连车顶也摆满了。</p> <p>出发了,延路上看到雨后彩虹🌈</p> <h3>远处那片云带着雨滴向我们靠近</h3> <h3>雨后的海边,云层压得很低。</h3> <p class="ql-block">开始野营前的最后一夜,在南澳小镇Port Augusta聚餐。</p> <p>第二天路途中开着开着,突然发现了日晕奇观。</p> <p>到了偏远地区没有手机信号,只能靠walkie-talkie 了。</p> <p>这段路还是平坦的大道。再往内陆深处就只有石子路了。</p> <p>走着走着柏油马路消失了,搓板路很不容易开,一不小心就打滑。</p> <p>车速不快,车后飞扬的尘埃,后面的车只能与尘共舞了。</p> <p>途中小憩,我们的连队看上去好像挺壮观的😊</p> <p>途中避免不了有些小意外。</p> <p>天快黑了,找了片空地,安营扎寨。</p> <p>开始做饭,吃吃喝喝😋😋</p> <p>这是朋友自己设计的野营炊具。 下面是烧红的热炭。上面有各种不同的烧烤模式。边吃边聊到很晚才睡下。</p> <p>第二天早上的早餐。一会儿就没了。</p> <p>Gammon Ranges National Park 开始爬山!</p> <p>爬上山顶跳望。</p> <p>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地质学专家的天堂———Arkaroola. 参加了当地的Ridgetop and back track tour (四轮驱动车的极限挑战)。</p> <p>刚刚开始的路还比较平坦。</p> <p>越来越崎岖不平。</p> <p>终于平安归来。</p> <p>第二天,坐飞机观全景。</p> <p>准备起飞。</p> <p>一览众山小....</p> <p>晚餐</p> <p>当晚的月亮又大又圆。</p> <p>起了个大早,半个月亮还在天边挂着。</p> <p>车队整装待发。</p> <p>途中抓拍的飞鹰,</p> <p>树枝上小息的乌鸦。</p> <p>.还有.....</p> <p>还有.....</p> <p>开心的大男孩们,欢快地跳起舞来!</p> <p>这是著名的埃迪卡拉纪末期灭绝事件标致。又称震旦纪末期灭绝事件,是一次可能发生在约5.42亿年前埃迪卡拉纪末期的大灭绝。该次事件包括疑源类生物的大型集体灭绝、埃迪卡拉生物群突然消失以及寒武纪大爆发之前的一段地球生命空白期。(图片中那条线就是恐龙灭绝的化分带)</p><p>十分庆幸的是这个国际标准模式的标志地点就在南澳。</p><p><br></p> <p>这是The Golden Spike(金钉)金钉子是国际地层委和地科联,以正式公布的形式所指定的年代地层单位界线的典型或标准。是为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时代)所形成的地层的全球唯一标准或样板,并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和特定的岩层序列中标出,作为确定和识别全球两个时代地层之间的界线的唯一标志。</p><p><br></p> <p>看到这些岩石的变化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力量!</p> <p>以及生命力的顽强!</p> <p>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天渐渐暗了下来!</p> <p>回到营地,生火做饭。</p> <p>七天的露营生活就这样结束了。</p> <p>身体在炼狱。</p><p>眼睛在天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