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元宵节

越山悦水

<p>故乡的元宵节</p><p> 离开故乡二十几载,在外地求学、工作,一直没有会故乡过元宵节。</p><p> 故乡的元宵节没有吃元宵、汤圆的习俗。北方不产大米,没有做汤圆的原料。但这天是要做“面灯”的。吃了早饭,母亲就开始和面了,做面灯的面和的不能太软也不要太硬。如太软,做出的灯就要变形,若太硬,做出的灯要裂口。面灯分月灯、鸭子灯、刺猬灯和粮精灯等。月灯要做十二个,一月一个,灯上要捏上花,月份不同的灯捏的花也不同。家人根据自己生日的月份,选相应月份的灯。由于我和哥哥生日都在十一月,每年的元宵节母亲会做两盏十一月灯,我们哥俩一人一个。</p><p> 面灯做好后要放在蒸笼里蒸,刚出笼的面灯洁白如玉、晶莹剔透,像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午饭后我和弟弟去生产队的打谷场,那里堆放着一捆捆上年丰收谷子后留下的谷草,我们掐细长的谷杆下来,拿回家一头缠上棉花球,一头插进软软的面灯里,倒入花生油,准备晚上点灯。记得有一年,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大包干”,生产队解散。由于谷子不增产,好多人户不种了。我和弟弟一家家从南门找到后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急万分,找的精疲力尽,当我们认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终于在一户姓陈的人家找到,当时我俩喜出望外,高兴的连蹦带跳,像中了彩票一般,有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觉。女主人说她儿媳要生孩子,所以上年种了谷子,打了小米给儿媳“坐月子”吃。 </p><p> “月上柳梢头,上灯黄昏后”。夜幕渐渐降临,母亲点亮了一盏盏面灯。摇着桔黄色光的面灯放在大门上、放在天井里,照亮了家里的角角落落。点亮的“粮精灯”放在粮仓里,祈盼新年风调雨顺,庄稼大丰收,粮食满仓。“鸭子灯”要放在大门外的池塘里,敬水神,期盼新年鸭鹅成群、六畜兴旺。星星点点的灯光驱散了黑暗、寒冷,带来了光明、温暖、快乐、祝福和希望。无论在什么地方,只有看到花灯的身影,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的面灯,想起故乡的正月十五,想起家乡的亲人,“千灯万灯,不如心中那盏故乡的面灯”。家乡的面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让我不会迷失回家的路!故乡面灯的点点星光温暖着我的内心,让我不会感到孤单!我见过“火树银花”“灯火辉煌”的北京王府井大街,见过霓虹灯闪烁、流光溢彩、精彩纷呈、眼花缭乱的上海南京路,见过“灯火通明,花市灯如昼”的广州上下九步行街,见过光的世界、灯的海洋的武汉汉正街,也见过灯火阑珊、“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成都锦里古街,但它们都没有故乡元宵节晚上胡同口那一盏盏面食灯摇地那么自然、跳地那么质朴、闪地那么单纯、动地那么纯粹,那么令人怀念、那么回味悠长、那么亲切、那么情深意长!</p><p> 圆圆的月亮悄悄爬过树梢,升上了天空,月光如水,夜色空濛。在银色的月光下,面灯的点点火光好像大地的眼睛。这时,远处传过一阵阵热闹的锣鼓声。村里高跷队要踩高跷表演了。我的心慌乱起来,手忙脚乱的把自己的月灯穿上线,提着面灯急不可耐、慌慌张张就往大街上跑。</p><p> 大街上已站满了人,把高跷队围了个水泄不通。小孩子像一条鱼一样在人群中穿梭。我也见缝插针挤在了人群前面。叮叮咚咚震慑人心的锣鼓声喧天外,浩浩荡荡、整整齐齐、红红绿绿的高跷队踩着鼓点成一“之”字形向前行进。领头的是一个高大英俊的年青小伙,他站在高高的木柺上,裹着红头巾,眉毛画的又粗又黑,两腮点着淡红妆,潇洒威武,像绿林好汉。排在第二位的是调皮滑稽的孙悟空,他一会抓耳挠腮、东瞧瞧、西望望,一会去逗妇女怀里的小孩子,吓的小朋友哇哇大哭。跟在后面的是端庄稳重、一本正经的唐僧,憨态可掬、大肚偏偏、肥头大耳的猪八戒和挑着担子的沙和尚。紧跟其后的是“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接下来是着一身白纱的白娘子、穿青纱的青蛇和许仙。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贾宝玉和林黛玉、背着枪的解放军等等。队伍的最后是骑驴和骑竹马的。故乡踩高跷又叫“玩故事”。这名称很好诠释了高跷队表演的内涵,把中国的“四大名著”和民间故事都搬在高跷上演艺。大家表演的是那么投入、逼真、和谐和畅快淋漓。</p><p> 天上皎洁的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地上热闹的“故事队”像一条长龙在村子里走街串巷。每每走到人户的大门口,主人都会点一串鞭炮以示欢迎。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故事队”的锣鼓声敲得更加起劲,高跷队踩得更加欢快、给力。鞭炮声、锣鼓声、木柺敲击地面声、高跷上铃铛声和人群欢呼声交织在一起,表演达到了高潮,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夜已深了,初春的夜里寒气逼人,连高处不胜寒的月亮都躲进了云层,闹元宵的人们却久久没有散去,高跷队踩进打谷场,还要表演“扑蝶”和“皮金滚灯”。</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我要用无限的热情歌颂故乡,我要用无限的热情歌颂故乡的元宵节!</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