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中的攀钢,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老幺妹

<h3>文字:老幺妹真实的回顾,原创。</h3><h3>照片:攀枝花建设中的优秀之作,摄影者姓名标文内。</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564fa">建设攀枝花</font></b></h1> <h3>万事开头难!</h3><h3>万丈高楼从地起!</h3><h3>今天祖国繁荣昌盛,科技发达,各行各业都如日中天,突飞猛进。</h3><h3>然可知曾经的起步艰难,曾经的我们激情燃烧!</h3><h3>曾经,在毛主席的:“三线建设要快,但不要潦草”的指示下,几十万热血青年奔向攀枝花,投入了三线建设中。</h3> <h3>(上第一张照片:火红的工地,费剑摄。第二照片:三线之光,石磊摄。第三张照片,建设新基地,李学智摄。下一照片为攀钢二号高炉安装,程显孟摄)<br></h3> <h3>曾经年轻的我是几十万建设者的一员,我们在当年的不毛之地攀枝花,住过牛毛粘搭起的房子,过个三块石头架口锅的日子。更多的比我早些来攀枝花的奋斗者们,更是天当被子地当床,顾不上自己的生活,投入建设晚上睡在工地上,无怨无悔。<br></h3><h3>起步艰难,物质条件极差。</h3><h3>攀枝花是当年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建设不好,毛主席也睡不好觉的地方。于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先生产,后生活”的硬性政策中,紧锣密马地上马了。</h3><h3>当然,更是在几十万汹湧澎湃,热血沸腾的奋斗者我们的心跳中,一步一步地建设起来的。</h3> <h3>(蓝天音符,何仁江摄)</h3> <h3>我们的科研队伍,无数次在荒野中研讨建设。未建设前那时的攀枝花,人烟稀少乱草丛生。据说当时这里只有七户彝族人家。(上来自五六十年前的老照片,攀枝花艺术在线提供)<br></h3> <h3>攀枝花地方处川滇交界处的荒山峻岭中,当时没有铁路,没有像样的公路。所有建筑材料和设备,包括几十万建设者的生活所需,是能汽车运就运,能人工拖就拖,能肩扛就扛。</h3><h3>四面八方的各种物资设备,一趟又一趟,一件又一件,堆起来抵得过几座大山高。真正的众志诚成,愚公移山!</h3> <h3>金沙江水在群山峻岭中气势汹汹,穿湧咆哮。我们硬是用双手,改道河流,架起桥梁,让南北变通途。</h3><h3>(上图改造河道中,黄显才摄。下图正在修建新密地大桥,夏仲珏摄)</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564fa">大修现场</font></b></h1> <h3></h3><h3>高炉大修,这是保证出钢出铁的又一件大事。 要大修,必须停产。想想都可怕,前线那么需要钢铁,我们的高炉还在那里"休息",虽然压根儿不是休息。 因此,大修时间要最短,人员要最足,后方供应要紧跟。 我被派上了大修报道组。 兴奋好久,那兴奋劲儿,不亚于战场上的前线记者。 而我们大修场景,不亚于我们在电影上看到的战争场面,惊心动魄!<br></h3><h3></h3> <h3>(吊,李永弟摄)</h3> <h3></h3><h3>巍巍壮观,矗入蓝天白云的高炉,从上到下搭满了脚手架,纵横交错立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标语:"大干㐅㐅天,让㐅号高炉重发光彩"!"前线需要钢和铁,争分夺秒抢时间"!等等等等。 高炉外有严严实实的脚手架,高炉里面也需要维修检查,也搭满了脚手架。然后各类人员,分工严格地检查,维修、作业,搬运等等。相应的专家,技术人员,电工、焊工,铆工、修理工、搬运工、杂工…… 只见上面人员多多,只听操作声,说话声,嘈杂声一片,加上地面人员的有条不紊的忙碌,时而广播喇叭指示……感觉就是一个战场,一个抢时间,争分夺秒的激烈战场! 这里没有白天夜晚之分,那怕半夜三更,大修现场仍一片灯火通明,忙碌不停。<br></h3><h3>下图为工人们在炉内的底部奋战,争分夺秒地抢修。</h3><h3></h3> <h3>(奋战炉底,瞿迎祥摄)</h3> <h3>(光影奏鸣曲,冦华春摄)</h3> <h3>工人们是在和时间赛跑呀,是在赶超西方赶超美帝呀!是在和越南佬拼武器呀!当初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我们所有大修人员。 工人们,干部们,指挥官们,后勤人员们,都在三班作业抢进度,日夜奋战在现场。 这大修现场有多少人在忙碌我不知道。 我们大修报道组就有二三十人,来自攀钢公司机关、下面有关厂矿宣传科、以及上面冶金部,渡口市委宣传部等。 我们和旁边的指挥部,以及后面的后勤部,都是在高炉旁,用牛毛毡、竹棚席临时搭建的,不大的屋子里。 保证攀钢出钢!保证高炉大修!是全力以赴的事。<br></h3> <h3>(力量 杨培川摄)</h3> <h3>(钢铁汉子 洪杰摄)</h3> <h3></h3><h3>至今,我回忆这段激动人心的往事,没有了激动,却有了一些感动! 感动当年我们为祖国建设热血澎湃,和无私的付出!<br></h3><h3></h3> <h3></h3><h3></h3><h3>下图为我在高炉的这照片,多久时照的,记不得了。但它肯定不在大修期间,大修中是没有如此清静的了。</h3><h3></h3><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564fa">攀钢的那张小报</font></b></h1> <h3>现在的网络媒体,动动手指,按按拍摄,图文并茂的文图,便登上各个媒体平台,传遍自己的朋友圈和大大小小群体。</h3><h3>快捷、简单、弄几下手机或电脑,千千万万的人群都能欣赏阅读。</h3><h3>可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又是一回事了。那时没有网络,媒体仅有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报纸,杂志。</h3> <h3>当初我们的那张报纸不大,每周一期到后来的日报。《攀钢通讯》《攀钢大修》,《攀钢日报》都顺从生产需求。</h3><h3>我最初搞通联工作,常常碰到写稿的工人们向我“发火”。</h3><h3>”怎么搞的?文章都出来半个月了,照片今天才登出。新闻照活活地弄成了‘往日存照’,你们在办什么报?”</h3><h3>我苦笑着一遍一遍地解释:请原谅我们条件差。文章铅字排版,得一个字一个字地做字和排版,再印刷虽慢点,但印刷工人加班熬夜,也会赶在第二天出报。但照片就不同了,我们没有做成照片的腐蚀机,只能送西昌设备条件好的印刷厂弄成。</h3> <h3>这是我1991年在《冶金记者》上登的文章,忆办报初期的事儿。</h3> <h3>(练与钢 高文举摄)</h3> <h3>经解释,工人们都能原谅我们。但我们编辑却不能原谅自己:作为新闻的报纸,弄成了个“往日存照”,就这点,确让我们脸上无光了!</h3><h3>条件差,科技没跟上……,落后的一切,我们盼望着通通快滚蛋吧,</h3><h3>终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后,有了激光照排,照片和文字可以在较快的时间内,同时出来了!</h3><h3>现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手机网络传播、新闻旧事、国家事小家事、正经事八卦事……更让人目不暇接,世界仿佛都在手上眼内,统统了然。</h3> <h3>然,我永远忘不了我曾经办过的那张攀钢报,它忠实地记录了三线建设攀枝花的建设历程,记录了攀钢的生产、生活,以及我们这一代人的足踏实地、拼博奋进,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以及从中体现的那么一种精神!</h3> <h3>(微雕钢城金沙江畔的明珠 王东摄)</h3> <h3>世界在变小,祖国在壮大。</h3><h3>三线建设如今已成为历史。</h3><h3>如今,攀枝花已建设成了一座美丽的城市,它的钢铁,钒钛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h3><h3>我们,曾经的三线建设者们,将为此而欣慰并自豪!</h3> <h3>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那张油墨芳香的报纸,将永远在我心中!</h3> <h3>(二十世纪最大的二滩水电站 王东摄)</h3> <h3>(美丽的攀枝花倮果大桥 孙毅摄)</h3> <h3>(天空之城苴却砚博物馆 刘娴摄影)</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谢谢阅读欢迎转发</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