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谈:视觉与构图

牧舟

摄影中的构图,是每个摄影爱好者都应该掌握和灵活运用的创作手段。漂亮完美的摄影构图,可以帮助摄影师在作品创作中更好地表达其创作意图。 对于摄影的构图,一般的摄影教科书都会有连篇累牍的介绍,网上有关的文章更是汗牛充栋。我对摄影理论涉猎甚少,只是常常听到身边喜欢摄影的朋友,不时谈及构图三分法,黄金分割法,视觉引导线法等常用的构图方法。而比较高级的构图法,如高斯模糊构图,以及近年来很热门的阿基米德螺旋聚焦规则,和猎星座黑洞宇斯吸光法,等等,也不时在国内外摄影媒体上有所介绍。 <p>虽然一直很好奇如何构好图,但我对读大部头的摄影理论书籍很是力不从心,也缺乏足够的兴趣去浏览太学术性的文章。因为,作为偶尔拍拍照的大众摄影业余瓜客,漂亮正确的构图从来不是我的关注点。当然,如果能蹭到什么机会,凿壁偷光,旁听哪位大茄开班讲解构图技法,那会是件很愉快的事情。</p> <p>感谢澳洲影像世界联播大课堂这样的公益组织,它们为大众摄影的普及和提高,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也使我等到了一次了解摄影构图的机会 ...</p> <font color="#9b9b9b">讲座的宣传广告。</font> <p>8月30日星期天晚上,北美知名华裔摄影师兼摄影理论大家范朝亮博士,在由澳洲影像世界联播大课堂组织的,有近一百个摄影微信群参加听讲的网上讲座中,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地介绍了如何在摄影中构图。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内容详实,让听众收获满满。一位疑似准摄影大师、饱读名家摄影著作的摄影爱好者,听完讲座后的评价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p> <p>嗯,喜欢与人分享精彩的东西,应该是一般人的自然社会属性。况且,相信不少摄影爱好者的情况跟我差不多,也对构图也了解甚少,或缺乏深度。所以,本人根据讲座材料,包括自己的理解体会,整理成此文,分享给那些对摄影构图感兴趣而又所知不多的朋友。</p> <div>范博士的讲座,大致包含了如下几个部分:<br></div><ul><li>视觉与图像</li><li>简化构图的极限</li><li>三分构图</li><li>八种视觉构图技巧</li><li>结束语</li></ul> <p>本文只是作者对讲座内容理解后的文字转叙和表达,出现误、错、漏难免。如果希望观看讲座原视频,可以到澳洲影像世界联播大课堂网站下载。</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视觉与图像</b></h3> 人是视觉的动物,人类最早的信息,是通过图像留下来的,文字出现则晚了几万年。因为,图像比文字更直接简单地传递信息,而文字的出现需要更高的文明,从而图像比文字更容易被人接受和传播。 <font color="#333333">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绘画:最公元前40000年的绘画。</font> <font color="#333333">这是发现的最早人类的文字:公元前3000年的文字。</font> 十九世纪,有位名叫雅布斯的研究者对人的视觉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人的视觉对不同事物的关注度和持续度是不同的。他的这项研究结果,至今对如何更好地摄影构图仍然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参考。 <font color="#333333">这份单子,会贯穿讲座的余下内容,因为,构图的本质,就是要抓住观众的视觉。</font> 由于科技的发展,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对信息的关注度和接受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现代人对图像比对阅读更感兴趣,似乎回到看图识字的时代。年轻人对事情的关注时间也急剧缩短,因为,周围有太多的其它诱惑。 <font color="#333333">虽然我对这些统计数据有点怀疑,但相信这些数据所表示的趋势是不会错的。</font> 这些变化,对传统的构图理论产生了挑战。照片的展示,从挂在墙上,镶嵌在镜框中的印刷品,扩展到计算机的荧屏,再到目前更流行的手机屏幕。显而易见的结果是,同样的构图,很难同时满足不同展示平台的要求。 <span style="caret-color: rgb(155, 155, 155);"><font color="#333333">不同的展示平台是需要考虑不同的构图的。</font></span> 手机上观看图像,更多的是追求整体的视觉效果,而不大会去注意图像的细节。 <font color="#333333">如果将这张照片和下面的照片都放在同一部手机上看,人们往往会选择这张:容易被整体的画面视觉效果所吸引。</font> 人们停在大幅画框前仔细端详图片的细节,感受到的震撼是手机屏幕没法体会到的视觉效果。 <font color="#333333">这张有史以来最高拍卖价格的照片,在手机上看不出任何吸引人的整体效果,因为它没有雅布斯列出的视觉热点,太过于平淡,而是需要在大幅画框中仔细端详它的细节。</font> 导致人们观看大幅画框图片与在手机上浏览图片不同效果的原因,是人的眼和视觉神经结构。人眼只有非常小的部分具有高分辨力,因此,观看大幅画框图片时人需要不断扫描图片,以形成完整的图像,所以,细节很重要。相反,小手机屏幕,容易被一览无余,相比之下,整体印象就比细节更有吸引力。 <font color="#333333">展示的尺寸,对构图是很有影响的:大尺寸的画面,除了整体的效果外,细节的破绽也会被观众一览无余。</font> <font color="#333333">手机屏幕与大相框的比较,整体构图和细节的要求,两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font> <font color="#333333">现代风光摄影构图的挑战:整体构图必须与局部内容兼容,既能在有限的屏幕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又能在大尺寸的画框内上表现足够清晰的细节。</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构图的<font color="#333333">简化</fon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极限</span></b></h3> <p>极简摄影构图始于二十世纪,并流行至今,是一种很受大众的摄影风格。所谓“极简”,就是画面隐藏任何多余的元素,只留下主体和统一的背景,信奉的是“摄影是减法”的摄影法则。</p> <p>数码时代,利用后期技巧可以将画面简化到新的极限,称之为幽暗风。这类作品的特点,是构图及其简化,反差超强,人工的暗调,加上动态模糊。</p> <font color="#333333">这是张典型的</font>幽暗风<font color="#333333">照片,后期制作的光影明显地违反自然规律,结果是绑架了观众的视觉。</font> 这类片子的后期处理费工很短,也就很糖水,没有多少能让观众回味的内涵。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范博士十分钟涂抹的结果。哦,具体步骤,悠兔上范博士的频道有详细介绍。</span></p> 另一种构图的简化极限是简单地重复,不包含任何创作的重复劳动。许多摄影爱好者拥挤到打卡热点,重复着已有的流行构图,也算是一种近似极简的构图:缺乏自己的创新。 <font color="#333333">据说国内某著名的画家的画在市场上很值钱,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对他的画的需求,他干脆流水线般地作画:收藏者得到了想要的画作,画家也发了财:艺术创作变成了纯粹的金钱生意。</font> 好的摄影师要拍人所不见,和人所不能见,而不能重复别人已有的作品,不管是构图还是场景。 <font color="#333333">即使是最平常的风景,也有足够美丽的细节,值得摄影师们去记录和展现给观众。</font> <font color="#333333">真实记录是摄影的最基本的要求。</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分构图</b></h3> 三分构图法对许多场景来说,是非常自然的,也是容易被人接受的。 <font color="#333333">一片秋叶被河水冻住,三分法的构图,恰好表现了淡雅的秋冬交际之时的氛围,冰的白色与秋叶的黄色,很好的互补。</font> <font color="#333333">爷叔居在三分的中心,既是宗教的原因,也是视觉的自然落点。</font> <font color="#333333">天鹅的眼,不放中心简直天理难容嘛。</font> 不能因为三分构图简单而否定它,当然,也不能不顾对象而滥用。构图的一种误区是规则至上,这是构图的教条主义;另一极端则是缺乏主观创作构思的构图,是投机主义。这两个极端,在摄影创作中都是应该避免的。 对构图的这两个极端,《摄影范谈》群里摄影大师<font color="#333333">拣肥难</font>的话很是一针溅血:死搬硬套,误入歧道;无根无靠,死路一条!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八种视觉构图技巧</b><br></h3> 现在大众摄影的普及,每年都有上百亿张的新照片。要让观众从浩瀚如海的图像中留意到自己的作品,确实是个挑战。除了内容要吸引人外,优秀的构图,也是应付这种挑战的手段之一。<div><br></div><div>类似如今网上媒体的标题党的做法,本篇介绍范博士讲座的文章,标题实在可以改成《摄影大师进阶篇:构图》,来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的(LOL),欧耶!<div><br></div><div>构图的最终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吸引并抓住观众那0.6秒的视觉注意力。前面介绍的雅布斯的研究结果,对如何抓住观众的视觉就很有帮助。从实践的角度看,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来帮助实现构图的最终目的-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讲座中介绍了如下八种视觉构图技巧:</div></div> <ol><li>视觉落点</li><li>视觉引导</li><li>视觉凝聚</li><li>视觉控制</li><li>视觉平衡</li><li>视觉关联</li><li>视觉空间</li><li>视觉张力</li></ol> <p>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应用。</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1. 视觉落点</b></h3> <p>根据大数据的统计研究,现代人在0.6秒内就会对一张图片失去兴趣。所以,画面中是否有视觉落点,对能否在0.6秒内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就显得很重要了。因此,在构图时,有意识地构建视觉落点,是抓住观众注意力的有效办法。</p> <font color="#333333">马是明显的视觉落点。</font> <font color="#333333">如果没有远处收割机扬起的尘埃,观众就会缺乏视觉落点,这样,照片就很容易变成一张平淡和寻常的风景片,被观众忽略。</font> <font color="#333333">北京张子的这张照片,尽管图中人很小,但确是观众的视觉落点。因为,在自然界所有的动物中,人总是最熟悉的对象,所以也是最好的视觉落点。</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2. 视觉引导</b></h3> 许多摄影师都知道利用场景构建视觉引导,以抓住观众的视觉注意力。 <font color="#333333">河流和发散的晚霞起到了视觉引导的作用,将观众的注意力指向近处浓浓秋意,色彩斑斓的树林。</font> <font color="#333333">三分法的构图,再加上小鸟与斑马互对的眼神,是最好的,也是最自然的视觉引导。</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3. 视觉凝聚</b></h3> 在有些场景下,很难创建视觉落点,三分法和视觉引导效果也不好,这时可以考虑视觉凝视来构图。视觉凝聚可以通过有很多种方法来达到。 <font color="#333333">对中心点的雪雁准确对焦,而在后期有意识地模糊掉周围的雁群,以达到凝聚观众注意力的目的。</font> <font color="#333333">利用明暗的反差来突出中心的雪雁,凝聚观众的注意力。</font> <font color="#333333">远处灯塔的灯光颜色,与近处湖冰的蓝色形成颜色互补,也可以凝聚观众的注意力。</font> <font color="#333333">细节的反差,也是个</font>视觉凝聚的办法<font color="#333333">。</font> 空间留白也可以凝聚观众的注意力。 <font color="#333333">对象大小的反差,是凝聚视觉注意力的常用手法。</font> <font color="#333333">纹理反差也是有效的视觉凝聚的手段。神奇的是,飞溅的水花里,居然藏着位白发苍苍的大鼻子老头!</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4. 视觉控制</b></h3> 视觉控制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通过构图,将观众的视觉固定在图像的兴趣点处。 <font color="#333333">利用天然的地形,对黄花构成画框,让原来不起眼的野花,通过光线的透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达到视觉控制的目的。</font> <font color="#333333">多种方法同时使用。这里,下垂的冰陵自然形成了个画框,同时,冰陵的指向起到了视觉引导的作用,而灯塔的灯光颜色与周围冰的蓝色的反差,更加强了视觉效果。</font><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span style="caret-color: rgb(155, 155, 155);"><font color="#333333">使用的视觉控制的方式越多,对观众视觉的控制就越强。</font></span></div> 画框也是个控制观众视觉的有效工具,因为它可以把观众浏览的目光从画的边缘挡回到画里来,它也是对边缘效应的一种控制方法。 画面中视觉对象的边缘效应的强弱,跟这对象与边缘的距离成反比,越靠近边缘,边缘效应越强,这是很好理解的。太强的边缘效应,很容易将观众的视觉带出画面。所以,画框也是限制边缘效应的一种手段。 <font color="#333333">这张照片所有的细节,都延展到它的边缘。当观众的视觉到达照片的边缘时,外面的两重画框,将观众的视觉引回照片。因为,画框外单色乏味的墙,不会引起观众的任何兴趣。</font> <font color="#333333">这张白头鹰的照片,边缘部分没有多少细节,当观众的目光接近边缘时,外面单色的墙更乏味。这种情况下,画框就没有起到控制观众视觉的作用。当然,画框的装饰作用是另外的话题。</font> 摄影初学者常犯的错误,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应该用中心构图还是三分构图的问题,而是在边缘细节上的处理不当。因为如果边缘细节处理不好,观众的视觉到达边框时,很可能会离开画面,从而失去对观众视觉的控制。因此,在构图时,有意识地在图像的边缘形成一种画框的效果,将有助于控制观众的视觉。 <font color="#333333">左侧黄点处,观众的视觉有50%的可能性离开画面,而右侧的黄点处有75%的可能性离开。</font> <font color="#333333">当观众的目光接近左下侧处时,杂草就会扰乱观众的视觉,从而可能让观众视觉离开图像。</font> <font color="#333333">后期简单的裁剪,就可以消除上图边缘的问题。但前期可以发现的问题,最好还是通过现场构图避免。</font> <font color="#333333">左图左上角有光斑,左下角有片发亮的绿叶,而雅布斯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人眼对亮点非常敏感,因此,观众的目光很容易被引出画外。右图是裁剪后的效果:图面干净了很多,观众的视觉点被引向松鼠。</font> <font color="#333333">这张照片,边缘的细节是必须保留的,但是作者通过暗化和钝化边缘的手法,让观众的目光从边缘部分回到图像的中心:缺乏细节的边缘,不会引起观众的兴趣。</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5. 视觉平衡</b></h3> 在一个力学系统里,平衡是指惯性参照系内,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仍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绕轴匀速转动的状态,叫做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简称物体的“平衡”。一个平衡的系统,才是稳定的系统。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跷跷板,和坐在跷跷板两端的两个人所构成的系统:两人通过调整与支撑点的距离,来抵销其体重的差异,以保持跷跷板的平衡水平。<div><br></div><div>人的视觉也是追求平衡的,而平衡的画面才让人感到舒服。</div> <font color="#333333">这张照片,除了灯塔灯光与整体蓝色调形成视觉反差之外,近处巨大的防波堤与远处的灯塔构成视觉的平衡。如果将灯塔置于三分法之处,就没法实现这种视觉上的平衡感。</font> <font color="#333333">这除了利用大小差来反映树木的高大来衬托马的渺小外,将马放于三分法位置之外,也是出于视觉平衡的考虑。</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6. 视觉关联</b></h3> 不能墨守成规,拘泥于不变的构图法。因为,图片中的对象是有视觉关联的,单个元素,位置是关键。多个元素的情况下,元素之间就有相互关系,也要讲究平衡。这些,都要通过构图反映出来。 <font color="#333333">小天鹅与母天鹅,除了动作外,它们目光的关联也起了吸引观众视觉的作用。</font> <font color="#333333">四只蓝鹭间,通过它们间的目光形成视觉关联,让观众的目光在它们之间不断转动,从而留住了观众的视觉。</font> <font color="#333333">通过广角镜头造成的畸变,让两棵树在视觉上关联起来,也更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7. 视觉空间</b></h3> 视觉空间讲究的是通过大片的画面留白,让观众在放松的欣赏环境下,视觉自然地聚集于创作者设计的凝聚点。 <font color="#333333">马场的道路是引导线,将观众的目光引向前方的农家。大片的天空留白形成的开阔的视觉空间,让观众放松的同时,肆意地欣赏马场夜景。</font> <font color="#333333">非洲角马迁徙,留白的视觉空间,加上近乎单色的画面,凸显了非洲草原的广阔和角马的渺小。</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8. </b>视觉张力</h3> 张力是一个物理概念,指的是物体所承受的拉拽的力;力有三个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 <div><br></div><div>摄影艺术中说的张力,依我看,就是观看一张照片时最直接感受到的视觉冲击力,让观者过目难忘而又回味无穷,画面中的视觉元素达到平衡和完美的状态。产生视觉张力的主体可以是棵树,透过云层的一束光,动感十足的野生动物,等等,当然,也包括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简单地说,把摄影中的视觉张力理解为照片对观众视觉产生的冲击力、感染力,大概没有错。当然,视觉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对画面最后的效果还是有影响的。</div> 可以想象,一张恬静的自然风光照片,跟一幅非洲草原上狮子猎杀野牛瞬间的照片相比,前者的视觉张力就远不及后者。 在野生动物摄影中,那些动物捕猎的精彩瞬间,常常具有非常强的视觉张力。因此,三分和中心构图是最常用的构图法:让主体远离边缘。例如,猎豹腾空捕抓羚羊的瞬间,猎豹的张力指向猎物,而羚羊奔逃的张力指向画外。这种情况下,除了三分构图外,后期背景的钝化和模糊,有助于形成淡化的边界画框,最大程度地减化边缘效应,从而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视觉张力的主体:猎豹和奔逃的羚羊。 对于那些缺乏强烈视觉张力的场景,传统三分法和中心法构图,主体离边缘最远,自然对观众产生的边缘视觉张力最小,但这又常常让画面趋于平淡,缺少视觉冲击效果。这种情况下,巧妙地利用其他方式产生视觉张力,并综合视觉链接和视觉平衡,以达到吸引观众视觉注意的目的。下面就是两个例子。 <font color="#333333">两只狮子非常靠近底部边缘,形成视觉张力。</font> <font color="#333333">两只狮子间互动的眼神,是视觉的关联;而乌云密布下阳光的线条指引,也是种视觉关联。这些视觉关联,都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狮子。</font> <font color="#333333">最后,照片还包含了视觉的平衡。公狮和母狮体型的差异,需要通过位置来保持视觉的水平平衡,同时,构图上留有大片乌云密布的天空,则保持了垂直视觉平衡效果。总之,视觉张力与视觉关联,视觉平衡一起,让这张照片非常吸引观众。</font> 构图的宗旨,就是如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最大限度地将观众的视觉留在画面中。 <div>许多人喜欢街拍,但街拍最大的问题,是拍摄者常常没有拍摄目的,逮啥拍啥,造成废片。</div><div><br></div>下面是芝加哥著名街拍摄影师宁辉先生的作品,也非常好地演绎了如何巧妙运用视觉张力与视觉关联,视觉平衡来吸引观众注意力的。 <font color="#333333">将这对情侣置于画面的角落边缘,几乎是撞墙,两人的体态产生了很强的视觉张力,观众的视线似乎会被引出画面。但边缘外的空白,又将观众的注意力弹回画面。</font> <font color="#333333">凳子左端的图案和手机,与两人构成完美的视觉平衡,让原来的视觉张力不至于将观众的注意力离开画面。</font> <font color="#333333">男孩直盯女孩的眼光,女孩隐含回看的体型动作,表现了他们间的视觉关联。同时,凳子两端的图案,也表示了位置的关联。虽然这是张街拍,但也包含了很多构图的巧思。</font> 尽管这张街拍片要表达的意思可能是两情侣间的亲密,与疫情期间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要求的不和谐,是个纪实的作品,但仍然是张值得好好琢磨的构图案例。当然,两情侣间的互动,也非常有味道(LOL)。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结束语</b></h3>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墨守规矩,也就只有方圆了。守规矩的好处是不大会出错,而死抱规矩的,那就是人云亦云,大家都在重复同样的东西,世界也就缺乏了精彩。<div><br></div><div>守规矩与破规矩,一个是必然王国,一个是自由王国。不经过必然王国,是达不到自由王国的。懂规矩守规矩,尔后破规矩,其实是技术和思想的升华过程。<br></div> <font color="#333333">无论奉什么至上,大概都是教条主义,结果就是走进死胡同。</font> <font color="#333333">这是必然王国的基础</font><font color="#9b9b9b">。</font> <font color="#333333">这是通向自由王国的必经之路。</font> 构图必须讲究规范,但又不能墨守成规,要在掌握规范的前提下,敢于创新。同时,创新不能超越现实,因为摄影是现实的记录,改变现实的创新,只能是空中楼阁,和镜中花。当然,这个过程,依赖于技巧的支持。 <p>这次范博士的讲座,是澳洲影像世界联播大课堂组织的一次公益活动。感谢范博士的辛勤付出,也感谢澳洲影像世界联播大课堂众多义工在背后默默的支持。</p> <p>更多关于范博士的介绍,请浏览链接:<a href="https://www.meipian.cn/31we7nqa"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璀璨的摄影范坛</a><br></p> <p>希望本文能对希望了解摄影构图的朋友有所帮助。欢迎交流,如蒙留言建议,更不胜感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