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孙儿扫庙堂

仙人掌董好安

<p>小淮村二郎庙所祭祀的二郎神是我国战国时期魏国人李冰的次子。也就是他们父子在四川建造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名闻遐迩的四川都江堰工程。…相传在春秋战国时候,每逢雨季,稷王山洪水肆虐,所过之处,沟壑纵横,穿街过巷,房倒厦塌,西埝之地,汪洋一片,百姓苦不堪言。传说有一年,李冰与儿子二郎路经小淮西埝,正逢山洪肆虐,李冰感叹到:此水之大犹如小淮河也!村民们知道后,挽留李氏父子帮助治水,因李冰还要到他处勘察水情,便留下二郎帮助村民治理山洪。</p><p>董氏先民为感谢李冰父子,做出两项决定:一是为纪念李冰,更改村名为“小淮”;二是为二郎建庙,敬若神明。现存二郎庙建于大明正德四年闰九月二十六日。</p><p><br></p><p>千百年来,小淮世代先民把二郎敬奉为神灵,祈求二郎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早有民谣流传“小淮村,憨董家 ,一步一个二郎(ya)”足以说明二郎神在历代董姓村民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p><p><br></p><p>2020年8月21日下午,我准备去二郎庙打扫卫生,清除杂草。孙儿(在校大学生,在家休假。)知晓后,主动请缨:“爷爷,我也去!”我们爷孙俩,踏着电动车,哼着悠扬的小调,很快到达目的地。庙院里,杂草横生,多天的阴雨天气,各种各样的野草吸足了水分,疯狂地从砖缝里钻出,撒野似地狂长。有野蒿、谷影草、灰条、枣刺、还有拔都拔不出根的令人生厌的抓地龙,还有些叫都叫不出名字的各色各样的野草,几乎复盖住了庙堂院落的地面。屋檐下的墙角,蜘蛛网见缝插针,星罗棋布。我们立即投入紧张的战斗中。能拔动的用手拔,拔不动的用手里的铲子,或者用銑去铲。</p><p><br></p><p>我们爷孙在劳动之前 ,虔诚地祭拜了世代董氏先民尊崇的二郎神。</p><p><br></p> <p>秋后的太阳仍然火辣辣的,不一会儿,已是满头大汗,汗液沁啧着双眼,怪难受的。孙儿无惧眼前的困难,姿态利索,动作迅捷,一会儿,就拔了一大堆草。他又麻利地拿起扫帚,抡起扫把,把废草和垃圾清扫到一起,堆成一堆一堆。我们又用簸箕一点一点收起,倒入垃圾堆里。</p><p><br></p><p>上地过往的乡邻们,惊愕地注視着我们,给我们投以赞赏的目光。孙儿干得满脸通红,脸上浸润着污秽,我问他,“累不累?”他坚定地回答,“不累!”孙儿是在校大学生,虽然20岁了,但缺乏劳动锻炼,缺乏艰苦环境的锤炼。我高度赞扬他勇于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p><p><br></p><p><b>劳动是伟大的,劳动是光荣的。劳动创造了一切。中华民族5000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 ,是伟大的中国劳动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卓绝,前赴后继,不怕流血流汗,英勇奋斗创造的。</b></p><p><br></p><p>我告诫儿孙们 ,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要尊重劳动人民, 尤其是要尊重处于低层的劳动人民。因为我们的父辈和先民们,曾经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与黄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 ,艰苦奋斗,节衣缩食,他们受过的苦,他们遭受的坎坷,我们永远无法从记忆中抹去。</p><p><br></p><p>我们尊重劳动人民,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就是尊重我们的先祖。</p><p><br></p><p>现在生活好了,小康了,兜里不缺钱了,但永远不能忘记过去,永远不能忘记过去的苦日子。</p> <p>两个小时很快过去,庙堂院子被我们打扫的干干净净,煩人的杂草一扫而光,环境焕然一新。柏树枝叶葳蕤,雄壮挺拔,在夕阳的煇映下,更加郁郁葱葱。已经矗立了数百年的二郎庙,更加古朴,壮严。他将护佑忠实虔诚的一代一代的乡民们,阔步前行在富裕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p><p><br></p><p>这件事似乎是生活中极其微不足道的小事,根本没有任何值得宣耀的理由。我绝非宣耀自我,哗众取宠,而是用手中的笔,真实记录平凡人的普通的生活。弘扬真善美,赞美劳动创造一切。古人有言,勿以善小而不为。……</p><p><br></p><p> (2020年8月29日于万荣小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