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风光旅游 - 徐汇篇 】( 徐滙滨江、龍華、上海植物園、漕溪公園、康健公園、桂林公園 )

北极熊

<p>徐汇滨江 ( 油罐艺术中心 )</p><p>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是一家集合各式各样的展览空间、公园绿地、广场、书店、教育中心、咖啡厅等功能于一体的艺术中心,是上海充满活力的艺术景观。2019年3月开业,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p><p> 油罐艺术中心室外是向公众开放的公园,室内则是丰富的展览和活动空间。</p><p> 油罐建筑群坐落于中国最早的机场 - 上海龙华机场原址,机场停用后航油油罐被完整保留。</p> <p>徐汇滨江.油罐艺术中心</p><p> 露天广场草坪剧院、油罐 ( 5号罐 ) 艺术舞台。</p> <p>徐汇滨江.龙华直升机机场</p><p> 中国民航CAAC上海直升机机场、原为上海龙华飞机场。</p> <p>徐汇滨江.黄浦江龙华港区装卸老码头</p> <p>徐汇滨江.黄浦江畔亲水平台</p><p> 徐汇滨江是一处江岸景点。沿龙华西路、东安路到丰溪路一线被人们称为黄浦江上的第二湾,视野开阔,风景宜人,能从最佳视角俯瞰江水拍岸。徐汇滨江沿线绿化带达8.4公里,为目前黄浦江岸一条最长的“绿色景观长廊”,并将打造浦江西岸文化走廊的诸多文化亮点。</p> <p>徐汇滨江.黄浦江上的亲水游览栈道</p><p> 观江景、远眺浦江对岸的东方体育中心</p> <p>徐汇滨江.江风吹拂、沁人心扉</p> <p>徐汇滨江.余德耀美術館 ( 西岸文化亮点之一 )</p><p> 余德耀美术馆由印尼华商余德耀先生创办。作为收藏界的领军人物,余德耀先生在过去几十年间,收藏了大量当代艺术藏品,尤其是在装置艺术方面。余德耀美术馆于2014年5月18日开幕,坐落徐汇滨江,总面积9000多平方米,由龙华机场老机库改建的主展厅就占了3000多平方米,其特有的巨大空间与张扬的结构感,与以装置为主的藏品相得益彰。</p> <p>徐汇滨江.中国海事局灯塔广场</p> <p>徐汇滨江.上海西岸.迈向全球城市的卓越水岸</p><p> ( 徐汇滨江游客服务中心 )</p> <p>徐汇滨江.攀岩运动广场</p> <p>徐汇滨江.港区装卸仓库遺址</p> <p>徐汇滨江.高耸的码头龙门吊车 ( 景观 )</p> <p>徐汇滨江.滨江的傍晚</p> <p>徐汇滨江.滨江的夜色 ( 卢浦彩虹大桥 )</p> <p>徐汇滨江夜色</p> <p>徐汇滨江夜色</p> <p>徐汇滨江夜色</p> <p>徐汇滨江.远处徐浦大桥的斜拉索隐约可见</p> <p>徐汇滨江.夜幕下的中国海事景观灯塔</p> <p>龍華古寺.古寺大门</p><p> 龙华古寺位于徐汇区的龙华镇,相传为三国时东吴孙权为孝敬其母而建造,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佛教古刹,是一处以古寺、古塔、龙华庙会、龙华晚钟构成的宗教旅游胜地。在上海有“三月三到龙华(看桃花),四月八到静安(逛庙会)”的民谚民俗。</p><p> 龙华古寺主要建筑有: 钟楼、鼓楼、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等,是一组较完整的寺庙建筑群。</p> <p>龍華古寺.弥勒殿</p><p> 弥勒殿,龙华寺第一殿,殿的正中供奉着弥勒菩萨。这里供奉的弥勒像和其他寺庙一样,相传是中国五代时的布袋和尚(名契此)形象,袒露胸膛,笑口常开。</p><p> 龙华寺的佛像有两处与其他寺庙不同,一是因为龙华寺为弥勒道场,有两尊弥勒塑像,天王殿供的是弥勒菩萨像,弥勒殿供的是化身像,俗称“布袋和尚”;二是大雄宝殿,其他寺院大殿主尊两侧,或是宣传佛法的“十八罗汉”,或是保护佛法的“二十诸天”,而龙华寺大殿内,罗汉和诸天济济一堂。</p> <p>龍華古寺.龙华塔</p><p> 龙华塔是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建筑的遗迹,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龙华塔共七级八面,高40.6米,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塔身为砌砖空筒式,内空为方形,设木制楼梯,塔外每层均有平座、勾栏、飞檐翘角。塔檐伸展深远,塔栏与平座之下均有斗拱层层烘托,檐角下悬铜铃,微风吹过,一片叮呼清脆的铃声。塔顶有铁制的覆体、露盘和宝瓶,及号称镇塔之宝的“七相轮”。</p><p> 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龍華公園暨龙华烈士陵园</p><p> 龙华烈士陵园,位于龙华寺西侧,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7月1日建成开放,是一座集纪念瞻仰,旅游,文化,园林名胜于一体的新颖陵园,陵园入口矗立“红岩石”。</p><p> 龙华烈士陵园素有“上海雨花台”之称。</p> <p>龍華園.龍華烈士陵園 - 邓小平题写园名</p><p> 龙华烈士陵园建有纪念瞻仰区、烈士墓区、遗址区、烈士就义地、碑林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区和游憩区等功能区。陵园内有全国著名雕塑家塑造的10座大型纪念雕塑。陵园是上海一座非常有历史教育意义的烈士纪念陵园。</p> <p>龍華園.庄严肃穆的高大龙柏甬道</p> <p>龍華園.“丹心碧血為人民”纪念碑</p> <p>龍華園.龍華烈士纪念館 - 陳雲題冩館名</p><p> 金字塔纪念馆以《丹心碧血为人民—上海革命烈士革命先驱英雄业绩展览》为主题的基本陈列,分八个陈列厅反映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上海英烈的革命历程和英勇事迹。纪念馆陈展面积达5000平方米,展出人物235名,展出珍贵文物、文献和照片1000余件,陈列品有全国名家精心创作的国画、油画、木刻、丝毯壁画和锻铜浮雕等。富有现代气息、高新技术的辅助展示为国内首次运用。</p> <p>龍華園.《独立.民主》大型组合雕塑</p> <p>龍華園.《解放.建设》大型组合雕塑</p> <p>龍華園.《且为忠魂舞》大型纪念雕塑</p><p> 大理石纪念碑镌刻:</p><p> 《蝶恋花》</p><p> 我失骄杨君失柳,</p><p>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p><p> 问讯吴刚何所有,</p><p> 吴刚捧出桂花酒。</p><p> 寂寞嫦娥舒广袖,</p><p>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p><p> 忽报人间曾伏虎,</p><p> 泪飞顿作倾盆雨。</p><p> 毛泽东</p><p>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p> <p>龍華園.五卅惨案纪念碑</p><p> 五卅惨案,也称五卅血案。1925年5月30日,上海学生2000余人在租界内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100余人。下午万余群众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闸巡捕房门首,要求释放被捕学生,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国巡捕竟开枪射击,当场打死13人,重伤数十人,逮捕150余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p> <p>龍華園.《解放上海》纪念雕塑</p><p> 1949年5月12日至5月27日,是解放大上海的光荣岁月。</p> <p>龍華園.《中国少年先锋队》火炬雕塑</p> <p>龍華園.昔日的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p><p> 今日的上海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龍華園.《胜利》纪念雕塑</p> <p>龍華園.《无名烈士》雕塑</p><p> 无名烈士陵墓、长明之火永燃不熄</p><p> 龍華無名烈士陵墓安息着在解放上海的战役中壯烈犧牲的二百七十一位英靈一八四零年以来在上海這片富有革命傳統的土地上還有千千萬萬的無名烈士爲爭取國家獨立人民幸福臨危受命取義成仁這裏也是他們的安息之地無名烈士功垂千古 一九九六年清明</p> <p>龍華鎮.地铁11号线龙华站厅艺术墙</p> <p>上海植物园</p><p> 植物园位于徐汇区西南部,前身为龙华苗圃,1974年起筹建,1980年开园,占地81.86公顷,是一个以植物引种驯化和展示、园艺研究及科普教育为主的综合性植物园。展览区设植物进化区(包括松柏园、木兰园、牡丹园、杜鹃园、蔷薇园、槭树园、桂花园和竹园等)、盆景园、草药园、展览温室、兰室和绿化示范区等15个专类园,其中,盆景园、展览温室和兰室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p><p> 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上海植物园已成为一个真正的植物博物馆,到目前共收集6000多个植物品种。每年都有百万游客在此感受春天的百花烂漫、夏日的荷风送爽、秋天的菊花傲霜、冬日的梅花凌寒。</p><p> 植物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p> <p>植物园.上海国际花展</p> <p>植物园.国际花展彩蝶飞舞</p> <p>植物园.黄母祠</p><p> 黄母祠,又名先棉祠,是为纪念黄道婆传授纺织技术、造福乡里的功绩而建。现仅存龙华黄母村黄母祠,清雍正六年(1728年)建,1981年,黄母祠被划入植物园内。园内植桑、麻、棉、竹等,以突出纺织主题。</p> <p>植物园.黄母祠 </p><p> 黄道婆(黄母),上海乌泥泾镇(今徐汇华泾镇)人,是来自民间的科学家,造福社会,厥功甚伟。黄母祠以黄道婆纪念堂为中心,并拓地为先棉圃,内筑仰黄亭,纪念堂内有黄道婆事迹和史料、实物等陈列,以表对黄母创新改革贡献之钦仰。</p><p> 乡人为了纪念黄道婆,先后为她建立了多处祠庙。每逢年节,前往祠庙礼拜、感恩祭祀,称她叫“黄婆婆”。但这些祠庙都已先后毁坏,只有港口镇北的黄母祠(今上海植物园内。始建年代有两说: 一说为元代;另一说为明万历年间。黄母祠为六架梁五开间,歇山顶,砖木结构,面积84平方米。),现已成为上海境内仅存的黄道婆祠了。1987年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p> <p>黄母祠.黄道婆铜像</p><p> 黄道婆,元朝人,生于上海的乌泥泾(今名华泾镇,当时属松江府,是该府最早栽植棉花的地点)。年轻时流落到崖州(海南崖县),从当地黎族人民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公元1295~1297年(元成宗元贞年间)左右,遇顺道海船,从崖州回到故乡,依靠织崖州被维持生活。回乡后向乡民推广植棉,传授在崖州学到的整套棉纺织技术,传授制作捍、弹、纺、织机具的技艺。</p> <p>黄母祠.纺織機具館</p><p> 展示黄道婆创新及改良的各种纺织机具: 素织机、搅车、脚踏三锭纺车、手摇纺车、大弹弓、弹椎(槌)……等。</p> <p>植物园.蘭室 - 朱德题写室名</p><p> 兰室占地1115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大型赏兰、养兰场所。兰室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盆栽式、自然式、庭院式展览区,还设立了兰花展览温室营造兰花原始生态环境,以及赏兰、咏兰、宣讲养兰技术的活动场所。</p><p>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生前专门为兰室题写了室名,并向植物园赠送了朱氏新梅、虎头兰等22盆兰花。兰室还收藏了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和日本友好人士赠送的一大批名兰,共计300多个品种。</p> <p>植物园.陨石 ( 天外来石 )</p><p> 远古某日,荒漠戈壁,方圆百里,电闪雷鸣、地动山摇,天降火球,陨石坠落。</p><p> 此陨石是史前落入新疆境内,上面刻有珍贵的岩画。</p><p> “尹氏石园”敬赠</p><p> 一九九七年十月</p> <p>植物园.信鸽广场 ( 观赏、喂食 )</p> <p>植物园.盆景园</p><p> 盆景园占地4.1万平方米,由序景、树桩盆景、山石盆景和服务等四个区组成。园内有竹亭、竹廊、树皮亭、柴门、藤架和青瓦粉墙的展室,构成江南庭院式园林。</p> <p>植物园.盆景园</p><p> 盆景园内的劲松院有松柏类盆景: 五针松、罗汉松、黑松、真柏、桧柏、金钱松、矮紫杉等树种,苍松翠柏、古朴典雅。</p> <p>盆景园.五针松</p><p> 五针松原产于日本。日本五针松干苍枝劲,翠叶葱笼,秀枝舒展,偃盖如画,诚集松类气、骨、色、神之大成,为园林中珍贵树种。日本五针松经过加工,悬崖宛垂,石雅挺筑,为树桩盆景之珍品。</p> <p>盆景园.山石盆景</p><p> 山石盆景是以山石为创作主体,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品,使山河之美景浑然浓缩,再现于盆中。可贮水,间或缀以亭楼、舟桥、人物、动物等构件,配以树木或小植物。</p><p> 名川大山高远雄壮、深邃幽静,江河湖海潮起潮落、日夜奔流,都是山石盆景作品力求展现的特质,同诗、画一样,追求一种“意境美”。</p> <p>盆景园.“佛”- 山石盆景</p> <p>植物园.樱花大道的来自美国的樱花树</p><p> 美国樱,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花期4月初,花粉白色,喜疏松排水土壤。</p><p> 原产地: 美国栽培品种。</p> <p>植物园.艳丽的“虞美人” ( 罂粟科植物 )</p><p> 虞美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欧洲,中国各地常见栽培,为观赏植物。花和全株入药,含多种生物碱,有镇咳、止泻、镇痛、镇静等功效。</p><p> 虞美人的花多彩丰富,开花时薄薄的花瓣质薄如绫,光洁似绸,轻盈花冠似朵朵红云片片彩绸,虽无风亦似自摇,风动时更是飘然欲飞,颇为美观,适宜花坛、化境栽培,景色非常宜人。</p><p> 虞美人和罂粟的区别: </p><p> 1、名称不同。两者虽同属一科,但学名不同。</p><p> 2、株植不同。虞美人全株被明显的糙毛,分枝多而纤细,叶质较薄。而罂粟全株光滑并被白粉,包括茎、叶、果等,茎粗壮,茎杆分枝少,叶厚实。</p><p> 3、花朵不同。虞美人花径相对较小,花瓣极为单薄,质地柔嫩。而罂粟花朵较大,花瓣质地较厚实,非常有光泽。</p> <p>植物园.向日葵与蝴蝶 ( 向日葵节 )</p> <p>植物园.你拍你的、我看我的。</p> <p>植物园.公园植物展览大温室</p><p> 展览温室为大空间多斜面的塔形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高32米,温室的室内布置设计热带雨林和室内花园两大主题,展示世界各地热带植物3500余种。</p> <p>植物温室.热带珍奇植物荟萃</p> <p>植物温室.雨林毒王 -“见血封喉”树</p><p> 见血封喉,又名箭毒木,桑科见血封喉属常绿或半落叶大乔木,高可达40米。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在中国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南部。本种树液有剧毒,树液尚可以制毒箭猎兽用,茎皮纤维可作绳索。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p> <p>植物温室.蝴蝶兰</p><p> 蝴蝶兰为兰科蝴蝶兰属,优雅,秀气,具有“兰中皇后”的美誉,是多年生常绿附生草本花卉。由于其花朵形似蝴蝶,具有蝴蝶般的美丽,故称蝴蝶兰。蝴蝶兰的品种繁多,花形和花色富于变化,花姿十分美观,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洋兰。</p> <p>植物温室.花毛茛</p><p> 花毛茛,又名芹菜花,花毛茛株姿玲珑秀美,花色丰富艳丽,为多年宿根草本花卉。花毛茛花形似牡丹花,多为重瓣或半重瓣,但花形较小,叶似芹菜的叶,故常被称为芹菜花。花毛茛原产欧洲,现世界各国均有栽培。</p> <p>植物温室.鹤望兰</p><p> 鹤望兰,花形奇特,色彩夺目,又称极乐鸟之花、天堂鸟之花。原产于南非,在我国也是稀有的名贵花卉,花蕊呈天蓝色,围在花蕊周围的花萼却是艳丽的橙黄色,而托在底部的包片又是镶有紫色花边的兰绿色,整个花形绽开在浓郁挺拔的绿叶中,颇似仙鹤昂首遥望之姿。</p> <p>植物温室.“高阳”多肉类植物 ( 韩国 )</p><p>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中叶是肥厚多汁并且具备储藏大量水分功能的植物,也称“多浆植物”,它能储藏可利用的水,在土壤含水状况恶化、植物根系不能再从土壤中吸收和提供必要的水分时,它能使植物暂时脱离外界水分供应而独立生存。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万余种,在分类上隶属100余科。多肉植物还能净化空气。</p> <p>植物园.国际花展美食小吃广场</p> <p>漕溪公园.全园面积38050平方米,原为解放前上海棉布商曹钟煌祖茔所在,又称曹家花园,始建于1931年。园内有仿古式琉璃瓦建筑物,有太湖石假山、水面及雕刻精细的亭廊。1958年重建后对外开放,定名为漕溪公园。</p> <p>漕溪公园.韫碧亭</p> <p>漕溪公园.“五.二〇運動被捕學生關押地”</p><p> 遺 址</p><p> 1947年5月20日,北京、上海、苏州、杭州数千名学生在南京举行了“挽救教育危机联合大游行”,提出增加伙食费及全国教育经费等五项要求,学生沿途高呼“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等口号,遭到了国民党军警的残暴镇压。军警用棍棒毒打学生,当场流血,受伤118人,又非法逮捕请愿学生20余人;爱国学生的鲜血染红了南京街头。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五.二〇”血案。</p> <p>漕溪公园.“金鷄報曉”书法作品</p> <p>漕溪公园.贔屓亭</p><p> 贔屓,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基座多雕成它的形状。</p> <p>漕溪公园.“寿”字花岗岩贔屓碑</p> <p>康健公园.“康健园”- 王光英题写园名</p><p> 康健园,占地面积95676平方米,始建于1937年,系上海魔术师鲍琴轩集资创办的私营康健园农场。1958年公私合营后定名“康健园”。曾改名“科普公园”,1990年恢复原名。</p><p> 康健园造园风格采用日本式的建筑,庭园式的绿化布局,亭榭散布错落有致。园中景色宜人,山水相映成趣,园中百年牡丹长势喜人,更有日式小屋点缀园中。</p> <p>康健园.生态湿地</p> <p>康健园.花岗岩古人雕像</p> <p>康健园.桥头有“门当户对”的康健桥</p> <p>康健园.日式小屋 ( 公园茶室、小卖部 )</p> <p>桂林公园.“桂林公園”- 钱君匋题写园名</p><p> 桂林公园大门门楼朝南,造型别致,翘角重檐,歇山斗拱,门上方两端装饰龙凤,大门两侧有边门。进大门有一条南北通道,长83米,宽5米,直通园内二道门。通道两旁龙墙蜿蜒,墙上有不同图案的花窗46扇,可透视园内的绿荫花影。</p> <p>桂林公园.桂香园门</p><p> 桂林公园,占地面积35509平方米,原称“黄家花园”,是旧上海法国租界捕房督察长、帮会头目黄金荣的私人花园别墅。始建于1929年,1958年辟为公园开放,因园内遍植桂花树,故易名桂林公园。</p><p> 桂林公园是以桂花为特色的具有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公园,全园由龙墙、花墙迴绕,别具特色的建筑物在怪石嶙峋、清池小轩、苍松翠柏掩映下,构成完美统一的艺术建筑群。公园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石山桂等20余个桂花品种1000余株。园中有一株百年五针松和两株百年瓜子黄杨更是远近闻名。</p><p> 桂林公园每逢中秋佳节,桂花盛开,满园飘香,沁人肺腑,是市区游览胜地之一。</p> <p>桂林公园.漫步桂花林,曲径通幽静。</p> <p>桂林公园.二道门“天香亭”</p><p> 二道景观门处有条东西向的园路,有座半亭“天香亭”,砖木结构,琉璃瓦结顶。</p> <p>桂林公园.般若舫</p> <p>桂林公园.不系舟“般若舫”</p><p> 般若舫,长18米,宽2.5米,舫身用花岗岩砌成,舫首西尾东,两层重檐,歇山蓬顶,整座石舫以亭、台、楼组合而成。“般若”取自佛教《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p> <p>桂林公园.“双虹卧波”</p><p> 荷花池中间两座东西相连的石拱小桥</p> <p>桂林公园.观音阁</p><p> 叠石山岗上建有的构杰阁,原供奉观音,故称“觀音閣”。</p> <p>桂林公园.九曲景观长廊</p><p> 九曲长廊,木结构,九曲形,长60余米,两侧为扶王靠故称“九曲长廊”。长廊南北端和中间有三只小亭。两端的小亭结构相同,高约5米,六角,亭角用斗拱挑出,亭顶置以石质莲花座,座上有葫芦状承露盘。长廊中间的腰亭为八角形,高10米左右,亭顶雕有四个龙头,称为“多角龙头亭”,亭四面开门,南北两门与长廊连接,东西两门通园内通道,是上海地区亭榭建筑艺术佳作之一。</p> <p>桂林公园.“文、行、忠、信”四字石碑</p><p> 蒋介石给黄金荣的四字“文、行、忠、信”手谕。</p> <p>桂林公园.四教厅</p><p> 四教厅,又称四面厅,为大雄宝殿式的仿古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在大厅的门、窗、梁、柱上都刻有精致的图案,厅上悬梁横空,厅中楹柱硕壮,3盏巨大西洋铜灯悬挂于房顶一字排开,气势宏大。大厅四周环以两米宽的环廊,近观远望,宽阔舒畅。整个建筑的结构严谨,造型庄重,故常被主人用作举办重大活动的场所。“四教”取自于《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p> <p>桂林公园.“四教廳”</p><p> 四教厅,为宫殿式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厅面五间,高十米,为砖木结构,呈井形,厅四周有玻璃门七十二扇,落地玻璃长窗十六扇。厅内有青铜大吊灯三盏,为上海罕见。门、窗、梁、柱刻有“文、行、忠、信”历史故事浮雕以及“隋唐”戏文浮雕,刀法高超,图景精美。厅外四周环以二米多宽走廊,整个建筑雄伟美丽,其结构造型均为江浙罕见。</p> <p>桂林公园.“八仙过海”石景台</p><p> “八仙过海”是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神话传说之一,八位神仙分别是: 铁拐李、钟离权、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韓湘子、曹国舅。</p><p> 传说八仙来到蓬莱阁饮酒,商议遨游仙岛,议定不得乘舟,只凭个人道法各显神通: 钟离权把手中芭蕉扇扔到海里,那扇立刻大如蒲席,他醉眼惺忪地站在扇上向大海深处漂去。何仙姑步将荷花往海里一放,顿时红光四射,荷花宛如磨盘,仙姑亭亭玉立于荷花中间,风姿迷人。吟诗行侠的吕洞宾、倒骑毛驴的张果老、隐迹修道的曹国舅、振靴踏歌的蓝采和、巧夺造化的韓湘子、借尸还魂的铁拐李,都将宝物纷纷扔入海中。瞬间,如百舸争流,各显神通,逞雄镇海,八仙悠然地遨游于万顷碧波之中。</p><p> 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成为成语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身能力来创造奇迹的群体。</p> <p>桂林公园.“八仙过海”群像</p><p> 在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 铁拐李有铁杖及葫芦,汉钟离有芭蕉扇,张果老有纸叠驴,蓝采和有花篮,何仙姑有莲花,吕洞宾有长剑,韩湘子有横笛,曹国舅有玉版,他们随身法器各有妙用。</p><p> “八仙过海”汉白玉雕塑,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活灵活现。</p> <p>桂林公园.硅化木</p><p> 木化石又称硅化木,是地质历史时期的树木经历地质变迁,最后埋藏在地层中,经历地下水的化学交换、填充作用,化学物质结晶沉积在树木的木质部分,将树木的原始部分保留下来,于是就形成为木化石。</p> <p>桂林公园.“醉月亭”- 半亭</p> <p>桂林公园.松竹亭</p> <p>桂林公园.“石公”太湖石</p><p> 桂林公园有两块高达10米左右的玲珑太湖石,一块形若老翁,一块神似老太,故有“石公石婆”之称。</p> <p>桂林公园.“石婆”太湖石</p> <p>桂林公园.清代石兽、石马</p><p> 公园假山附近分立着默默守候的两尊石兽、石马,石马的马鞍被游客骑磨得发亮。</p> <p>桂林公园.颐亭 ( 昔日的黄金荣私邸 )</p><p> 颐亭,建在300平方米左右的长方形水池中间 ,池南、北岸有水泥平桥与亭相接,故又称湖心亭。亭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两层建筑,脊顶为卷棚式,面积约60平方米。亭底层北面有雕花长门,墙面系耐火砖,清水壁面,白色嵌线,红白相间,层次分明。楼上三面环凉台,台边置铁栏杆。</p> <p>桂林公园.鸳鸯楼</p> <p>桂林公园.桂园茶馆 ( 始于1931年 )</p> <p>美篇作者1971年於桂林公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