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去广福医院看望太公、太婆。太公和太婆都已经是九十几岁的老人了。行动虽然有些不便,但思维依然敏捷。他们二老都是党龄超过70年,参加过革命斗争的老党员了,均为离休干部,是我们金华的红色先锋人物。 我的太公叫胡铁雄,本名原叫胡作堂。太婆叫陶兰林。两人都出生于永康,日后也是他们作为地下工作者战斗的地方。太公和太婆年轻时,都是受家里人的影响,十七、八岁就走上革命道路。他们当时的工作包括在当地宣传党的精神、接待及护送到达或离开永康当地的党内部人员、为党组织传递情报、为武装起义踩点等。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政治情报工作。他们虽然不是打仗时冲锋在前的战士,但他们所从事的政治情报传递员工作,也是非常重要并且危险的。由于当时通讯不发达,更重要的是为了信息的保密,必须挑选一批对党绝对忠诚、不畏牺牲、了解永康当地情况、遇到危险能随机应变的同志。选定为政治情报员的同志都怀着随时为党的事业而牺牲,即使被捕也宁死不说一字的忠心。 太公也是那时替自己更改为了现在的名字。这样便于隐藏身份,倘若被捕也查无此人,同时也不连累家人。太婆的经历更有传奇色彩。太婆年轻那会儿,人瘦,本身也个子不高,再加上年轻时喜欢红的颜色。当时,时任浙东工委副书记马青便送给她一件红色的旗袍。太婆很是喜欢,在之后的工作中也经常穿着它执行任务。她当时工作出色,所以也被当地的国民党有所察觉。当时国民党内部总是流传着一些“红旗袍”的传说,说跟着“红旗袍”到了墓地人就不见了,或者是跟着跟着,到巷口一个转弯人就不见了。我问太婆,这是为什么?太婆笑着说,当时她发现有人跟踪,凭借着对永康当地环境的熟悉,故意绕进墓地躲了起来,并在里面过上一夜。巷口转弯就消失,那是因为当地人民都很支持他们的工作,在宣传过程中很多人其实也认识她。她发现后面有人,就转个弯,轻敲老乡的门,老乡一看就马上让她进去,并且将她藏好。所以人就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太公和太婆在我面前从没有说起过他们的这些往事,我也是因为这次学校组织的寻访红色印记的活动,才从妈妈口中得知他们是这样的红色英雄。过去在电视上、书上看见的革命故事和人物,原来就在我的身边。他们向我说起过往时,非常和蔼,面带微笑,像讲一个故事。但妈妈和我说,他们从前所从事的革命工作是我们这些和平年代出生、成长的孩子无法想象的。 现在他们二老因为身体关系,常年住在广福医院。我的外公也已经退休,平时都是他去医院照料。病房里还住着好几位和太公、太婆一样的离休干部。平时他们会坐在一起谈谈现在,聊聊过往。他们还在广福医院成立了老干部金华广福医院临时党支部。即便耄耋之年,也依然想为党发光发热。 身为他们的后代我感到非常的自豪。我要以他们为榜样成为一个正义、勇敢、敢担当的人。长大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