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军 旅 生 涯</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军旅生涯是一段难忘的记忆。许多战友让我写一下部队日常的伙食、节假日的生活、内务、站岗及学雷锋精神,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的部队生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战士第一年至第三年的月津贴分别是6、7、8元。我们部队的生活费相比普通连队要好一些,每人每天的生活费是0.86元,后期调到了0.93元。普通连队的生活费不到0.60元。但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许多人都吃不饱,更谈不到吃好。有人说是新部队,没有家底也没有副业,也有人说是志愿兵多家属多。但是,成立三年以后应该有家底了吧,志愿兵及家属也是三年以后的事了吧,到我复员的第四年,生活依然未见好转。</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民以食为天,士兵也不例外。20岁左右的青年都能吃,十个人一桌,4个菜,大家还没有吃饱饭,菜就没了。冬天有一碟酸白菜,放上辣椒粉很好吃。每人吃了不到二筷子,酸白菜就没有了,吃的真不过瘾,至今还想吃。为此,延吉战友聚会时,我还向张班长请教,如何做酸白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兵前期,早晨、中午吃高粱米,有的时候早晨也吃高粱米混合大米的二米饭,大家都抢着吃。后来早晨以大米饭为主,中午吃高粱米。高粱米硬,难以下咽,有几个胃不好的人,就把早晨的米饭,留一半到中午吃,贵平就是其中之一。晚饭2个小馒头,约3两左右,周六改善伙食,每人4个包子,有时候也吃水泡的烂烂的面条,大部分人都吃不饱。我虽然瘦,但是因为经常锻炼,也吃不饱。记得有几次的晚上比较饿,就围着没有灯光的食堂转,外面没人,就转到里面的打饭窗口,只有一次拿到2个包子,其它的时候都是空手而归。想想也挺可怜人的,还不敢敲门要点吃的。有一次碰到张班长,给了我一个馒头,当时感觉他这个人挺好的,完全不知道老张一年给连长节约了十几吨粮食之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秋节晚上没有饭,每个人发一个老式月饼。月饼硬极了,能砸破人的头,那就先不吃。晚上上床,你想象不出来枕头旁边放着硬月饼,肚子又饿得“咕咕”直叫是什么样的滋味。想家的感觉,无边无际,直入心肺,这个节日让人的失望大于希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终于盼到了春节,大年三十晚饭会餐,每个桌上8到10个莱,每人一瓶啤酒,大家欢天喜地的又吃又喝。初一早晨,炊事班就把面和饺子馅分到各班,各班就争先恐后地行动起来。到会议室搬个课桌当面板,拆下纱窗铺上报纸放饺子,顾世军用脸盆和面,我用啤酒瓶子擀饺子皮,什么困难都难不住我们。侯班、昌文等人包饺子,全班齐上阵,第一个包完饺子,到炊事班下了饺子,就着大蒜吃饺子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司机排:46营成立第二年才进新车。新车进连,先保养,然后封存了半年之久。营连领导极其小心,不让开车,出现问题怕担责任。第三年,全营汽车拉练,近二年都没有摸车的驾驶员个个都跃跃欲试,兴奋不已。排里开会时,纷纷表决心如何开好车,不辜负领导的期望。结果在拉练的路上洋相百出,有坏车的,有烧了轴承的,有半路上传动轴掉下来的,还有出现事故的。我开的大篷车比较高,被路旁的树枝将篷顶一侧,刮了一个口子。这也不能全怪驾驶员,车辆停放的时间太长,他们不能保证修车、保养都全懂,而且二年没开车,直接上公路,碰碰刮刮也在所难免。不过从此以后,营里就再也不敢搞拉练了。当兵4年,大部分人都没有正常开过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很多战士羡慕司机,张指导也告戒司机排的人不要有优越感。但是司机排的人,争强好胜的性格还是经常表现出来,无论好事还是其它事。包饺子争第一,打蓝球争第一。连里4个排的蓝球比赛,侯班、昌文、润林为主力,罗中秋及我为准主力参赛,毫无悬念的取得了冠军,“打遍天下无敌手”。赛前连付说冠军奖品为每人一条毛巾,可是奖品至今没有兑现。剃光头也要争第一。天热时,楼梯东侧的建蒂剃了个光头。西侧司机排的人岂甘落后,就互相赌咒发誓,如果你先理光头,我也理,谁不理谁就是小狗等话。就这样,全排除了左汝云以外,都理了光头。连里集合时,成为一道耀眼的风景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理光头,巧合的是,这之前的十几天,我到大连办事,走在路上,被军人纠查队抓到,因为头发长,不由分说的给理了短发,年轻人喜欢标新立异。这种年轻,好出风头的性格,也使昌文吃了点苦头。他住院时,有一次穿着皮鞋到团部。当时规定,战士不准穿皮鞋,为此他受到了一个处分,这是我见过的最冤枉的处分。一个大头兵竟敢到团部去秀存在感,团部的尊严岂是你所能撼动的?耀武扬威的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唉,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但是想想昌文的偷鸡摸狗,吃烧烤的胆量,又觉得他这个处分一点都不冤枉,这就叫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人生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偶然事件,有的偶然给人以打击,有的偶然给人以磨炼。万虎也冲动过,与邢林争吵,幸亏邢林聪明,跑得快。如果那把枪……后果不堪设想。谁没有年轻过,冲动过?只要不过了那个度,就是高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平日,为了吃点好的,战友们周日就相约着外出撮一顿,打打牙祭。从营地到公交车站有四、五里路,车站到大连约35里路,去旅顺则约45里,大多数人选择去大连。年轻人的干劲就是足。每班只准2个人外出,每周吃饭钱也不够,许多人就想别的办法。据昌文坦白交待:周日他拿着水壶,抽一瓶汽油,带一个大茶钢,与十连老乡偷偷摸摸的翻山到海边去(营里规定不准去海边,洗海澡要受处分的),砸海蛎子,拾扇贝等海货,运气好还能碰上海参,然后在海边吃烧烤,纯天然而无污染的海鲜啊,吃独食的昌文都吃得上火,该!更可气的是,他还经常偷拿鸡蛋吃。出公差时,他拿了6个鸡蛋,也没有火,晚上站岗就把鸡蛋的两头戳破,吃生的,然后把鸡蛋皮放好。交接岗时,他告诉国忠,给你留的鸡蛋。国忠大喜,一个劲的谢谢谢谢昂。拿起一个鸡蛋是空的,又拿起一个还是空的,气的国忠拿起鸡蛋皮砸向昌文,大骂昌文不够意思。这就叫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解馋,十连的老乡半夜三更杀羊煮着吃,十一连的老乡深夜用水壶煮鸡蛋吃。咱连的少华兄则到果树上摘苹果吃,虽然被发现了做了检查,但是我估计这不是他第一次摘苹果,开始只不过是摘几个吃,后来胆子越来越大,竟一下子摘了22个,这不是找丝吗?不抓你抓谁?还有没有去摘的,我就不得而知了。战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本领,我深信不疑,办法总比困难多。而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甜蜜的回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农村兵:我的眼前立即出现了一个画面。初冬的蓝球场四处无人,只有一个黑大个在默默地投栏。他的手很大,一只手拿着蓝球在反复地投,像是要把那无尽的哀愁全部投进那栏筐里。幕色降临,我走了过去,他长长地叹息了一声说,要复员了,还要回去种地。平日乐观的汉子,眼里饱含着泪水。此时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村兵的不易,一班老乡冯班长的道路,就是大部分农村兵的回乡之路。农村兵为了改变命运而来,他们的梦想就是提干,当志愿兵,这样回乡以后就可以找到工作。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石成与明亮复员那年,只有一个志愿兵的名额。他们俩人工作都很优秀,连领导无法选择留谁,就背对背找他俩个人分别谈话,在当志愿兵和入党方面做一个选择,结果他俩都选择当志愿兵。结果谁都没有当成志愿兵,84年一起复员,石成在部队入了党,明亮复员后则幸运的进了税务局工作,这真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另外,谁也想不到的是,国家的形势发展的这么快,农村人也可以创业,进城务工,也使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城市兵:大部分人都想着复员。复员就有了工作,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而且很多人受不了部队的纪律约束,日思夜想的就是复员。但也有少数人留在了部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老乡观念:在部队里,老乡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小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大到一个省的老乡,时常走动,聊天下棋打扑克,共同语言较多。稍有权力的人,则在提干、留用、入党及其生活方面,相互提携、相互照顾。这种老乡观念每个人都有,有的多,有的少。而我连比较公认的是连长的老乡观念比较明显。这也是各个部队普遍存在的现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内务:图片上的内务,整齐划一,非常好看。其实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也非一日之功。你要先将被子叠成长条,然后按一定的比例,用手指在被子上反反复复的划上两条折叠线,折叠好两边再整理外面,上下左右前后地反复拉扯成平直状态。冬天还有带毛的皮大衣,整理起来更是麻烦。连队每周还要检查评比一次。要在起床后的半小时,穿衣,整理好内务,刷牙洗脸,是十分紧张的,特别是整理好内务,也是一项很愁人的事情。我的内务一般般,排里谁的内务最好,我已经忘记了,但是最差的,则非国忠莫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连队还有一件不和谐的事,中、后期经常丢衣服,大头鞋,有时候皮大衣也丢。这应该是内部人干的,因为外人进不来。我丢过二次裤子,宁荣发丢得更多,其他人也经常丢。领新的衣服和裤子,需要各掏腰包10元,大头鞋20元,皮大衣最贵80元。当时部队的衣服很时尚,社会青年以有部队的衣服为荣。皮大衣的质量、保暖都很好,有的人复员就花80元带一件回家,80元等于一般工人2个月的工资,不是个小数。连里对丢衣服的事,也很是头疼,白天进行了二次紧急集合,据说抓到了偷衣服的人。因为某些事需要保密,年底对偷衣服的人进行了复员处理。这也是一个经验教训,“伸手必被捉”,什么时候也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站岗。大部分人不愿意站岗,特别是夜间站岗。半夜三更睡意正浓的时候,你被叫醒,就别提多难受了。年轻人都能睡,经常是朦朦胧胧地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到了岗上又接着睡。夏末秋初的晚上,在东边坑道的岗上,我有一次睡着睡着,突然被吓醒了。单军裤脚腕处凉森森的,一条小蛇盘绕着,我一个激灵,拔腿就跑出20多米,心“呯呯”直跳,睡意被抛到了九天云外。昌文比我胆大,月亮特别大特别圆的八月十五晚上站岗,一条小蛇也光临他的腿上,他敢用手抓住直接扔了出去。至今我也不知道营地的蛇有没有毒?年轻也不知道后怕,假如是有毒的蛇,岂非一命呜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遇见蛇,还不是最麻烦的事情,只不过是买彩票偶然中了一次小奖而已。最麻烦的是夏天的蚊子特别多,你躲都没有地方躲。我父亲到过部队,他惊呀这里的蚊子又大又不怕人,直往人的身上扑,一咬一个大红包。战士们晚上站岗,只得穿上雨衣,以抵御蚊子的侵袭。天气又热,雨衣又不透气,身上又粘又滑,衣裳全湿透了。昌文说他最不愿意站岗,在导弹营打靶期间,因为连站2班岗还与连长干了一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章平铺直叙,为了让大家多回顾、了解部队的生活,说的事多,就缺乏了故事性和精彩程度。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只得如此。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水平有限,读不出言外之意,少了往事的回忆,就殊为可惜。</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后,再介绍邢林和他的战友们。邢林是二班的团小组长,永田告诉我说。他带领班里的团员开展学雷锋活动,利用午休和节假日时间拣废品,牙膏皮、废铁等,为连队买了一个大表,挂在二楼的楼梯口墙上,方便了大家按时交接岗,受到了大家的欢迎,连点名时得到了表扬。那时候的表是一个大件,当时结婚时也不过是“三转一响”:指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现在来看这种学雷锋的精神也许不合时宜,但在当时这种做好事,苦活累活抢着干的风气,却蔚然成风。如冬天的早晨,每个班要生炉子。我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想,明天一定要早起生炉子。可是,我从来就抢不过明亮、石成等人,他们一个比一个起得早。起床号一响,我一睁眼,他们就把炉子生好了,冬天在温暖的炉火旁穿衣服,真是惬意极了。我们今天的物质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那种虔诚学雷锋的精神却没有了,这不能不让人感到一声叹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赞扬邢林团小组学雷锋的精神,但是我最佩服的是邢林的伯乐眼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你看他手下的团员大将:申万虎、张永田、张富贵,还有后来到二班的冯荣等人,就连枪顶在邢林的身上(买个关子,这个故事由万虎或邢林讲比较合适),他也不改培养千里马的初衷和决心。邢林你完全可以自豪的对你的孩子们说:我手下的团员,现在有省厅干部、部队营长、企业高管、京城公安名捕等人。假如老子当年不受处分,继续领导他们,现在至少是副省级领导。邢林:46营最牛的伯乐,你当之无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刚才提到冯荣,他实际上和邢林没有交集,冯入伍时邢已复员。但是冯荣在群里发的许多链接和视频活跃了群内的气氛。侯班具有大哥风范,坚持不懈的发送数种早间新闻,让我们了解国家大事,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可嘉。还有晓添高瑞大气、声情并茂的朗诵及其所有在群内发声的人,战友们都一一铭记在心。在此,我代表常技,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往事只能回忆。本文得到了昌文、永田、常技提供的材料与支持,各位战友的鼓励,在此一并表示感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