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六月十一日,自驾游第八天。早餐后在暴雨中别离张家界,一路向西行驶580公里。千里迢迢,风雨兼程,只为重庆而来。从上海出发,历时八天, 2500公里长途跋涉,在风雨间隙中游玩,终于在11日傍晚平安到达本次旅行的终极目的的——重庆。</p> <p>重庆喜来登大酒店,坐落于南岸区南滨路长江畔。</p> 毗邻喜来登大酒店的环美国际度假酒店,在这里我们将入住6晚。因为周边汛情时有山体滑坡,不敢涉足重庆周边的自然景区,只能安排在市区深度体验山城风貌及人间烟火。 <p>重庆景观之一,轻轨穿楼过——李子坝车站</p> <p>了解重庆,先从交通入手。</p><p>早就从网上看到重庆一大奇观,轻轨穿楼过。为了体验一下,到重庆的第一件事就是乘坐轻轨,换乘2号线来到李子坝车站。</p> <p>在车站内等待轻轨进站</p> <p>重庆景观之二,解放碑商圈。</p> <p>从李子坝车站继续乘坐地铁2号线,即到达解放碑商圈。这其实就是一个以解放碑为圆心,放射出五条步行街,是一个集商务、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商圈。</p> <p>从解放碑商圈步行前往洪崖洞,途径四川美术馆,活字结构的建筑,犹如见到了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p> <p>重庆景观之三——洪崖洞,保存完好的吊脚楼。</p> <p>洪崖洞是重庆最聚人间烟火之地 ,保存完好的吊脚楼,保留了老重庆的风貌。</p> <p>这里聚集了重庆各式美食,充斥着大量义乌小商品。对于这些,我们都不感兴趣,唯一感兴趣的是她的建筑。为了拍摄蓝调,硬是在雨中等到蓝光初现。</p> <p>重庆景观四——飞越山城</p> <p>从洪崖洞回酒店,乘坐城市索道缆车是最近的,缆车连接着长江两岸的解放碑商圈和南滨路喜来登大酒店附近。</p> 对岸缓缓驶来的缆车,一次可以乘坐二三十人。 坐在缆车内眺望东水门大桥,有航拍的感觉。 <p>重庆景观之五——磁器口古镇</p> <p>与全国各地一些著名古镇无差别的商业开发,已失去了古镇原有的风貌。因为在重庆 ,多了不少现场做辣酱的商铺,整个街上弥漫着辣味。</p> <p>萝卜丝干</p> <p>大锅熬制辣酱、火锅底料。</p> <p>重庆奇观之六——涂鸦街</p> <p>黄桷坪,因为四川美术学院而美丽。无论是高层建筑,还是学校围墙,抑或是街边固定摊位,甚至是卷帘门,都成了学生练笔的画纸。满街的涂鸦,让传统的街道披上了时尚的盛装。</p> <p>美院大门边的管道雕塑</p> <p>黄桷坪成了网红打卡点</p> <p>废弃的厂房焕发了新生</p> <p>精美的涂鸦,涂鸦不是乱涂,涂鸦也是艺术。</p> <p>重庆景观之七——朝天门码头和来福士广场</p> <p>朝天门码头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左边为嘉陵江,右边为长江。嘉陵江在此与长江汇合并汇入长江。</p> <p>站在码头岸边,两江风采尽收。</p> <p>与古老的朝天门码头相辉映的是现代化新地标——来福士广场</p> <p>重庆来福士广场地处重庆核心地段朝天门广场与解放碑之间,由世界知名建筑大师摩西.萨夫迪设计,塔楼设计源于重庆积淀千年的航运文化,分别以350米及250米的高度化形为江面上强劲的风帆。横跨在4栋塔楼顶上并且连接6栋塔楼的水晶连廊长达300米,在250米的高空中集合了观景台、俱乐部、休闲餐饮区等舒适宽敞的空间,在夜晚犹如一条璀璨的琉璃锦带立于朝天水域。</p> <p>来福士广场内的小清新</p> <p>重庆景观之八,最后的街头巷里——山城步道</p> <p>山城步道建于1900年,由法国传教士在山坡立杆亮灯,为路人照明而形成的山道,夜晚远看犹如天灯,所以又称天灯街。</p> <p>郭沫若为天街作诗</p><p>远远的街灯明了</p><p>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p><p>天上的明星现了</p><p>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p><p>我想那缥缈的空中</p><p>定然有美丽的街市</p><p>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p><p>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p><p>你看,那浅浅的天河</p><p>定然是不甚宽广</p><p>那隔河的牛郎织女</p><p>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p><p>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p><p>不信,请看那朵流星</p><p>哪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p> <p>拾级而上</p> <p>挑夫,重庆保留至今的谋生方式。街头巷尾不时可以看到三三俩俩的</p><p>民工,手拿扁担,蹲在路边等着活干。不过女性挑夫只在山城步道见过。</p> <p>步道涂鸦墙,表现了山城特有的挑夫文化</p> <p>沿街可见重庆人利用自家住房做些小生意,也有大批的危房正在改建。改建后也许会更漂亮,但少了原汁原味。</p> <p>厚庐,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抗战陪都风貌建筑。该建筑为砖石结构,石门框。八字形朝门,弧形窗楣,条石屋基,依坡就势。为抗战时期川军将领兰文斌的宅邸,是重庆主城山地建筑的典型代表。</p> <p>保存完好的老城墙,在此可以远眺对岸江景。</p> <p>山脚下的危棚简屋</p> <p>重庆景观之九——不可忘却的红色记忆。</p> <p> 重庆是一座历史名城,抗战时期,蒋介石曾迁都重庆,在此留下许多历史的印记。绿树成荫的中山四路,隐匿着众多重要历史遗迹。</p> <p>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各民主党派共商建国大业</p> <p>漫步中山四路,既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体验的时尚的小清新。</p> <p> 桂园,位于重庆渝中区中山四路56号,原为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将军的公馆。张治中在迁入时,亲自种下一棵桂花树,由于其父名“桂徽”,故将此小院取名“桂园”。</p><p> 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张治中地将此处备作毛泽东在重庆市内办公会客的地方。</p> <p>会客室,从1945年8月到10月,毛泽东与蒋介石历时43天的谈判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在此多次会见了各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1945年10月10日下午6时,国共两党在桂园签署了著名的《双十协定》。桂园,成为国共谈判的重要见证地。</p> <p>曾家岩50号,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因为周恩来曾居住于此,也称为“周公馆”。多少次在小说和影视剧中见过,今日到访不免有些感慨。</p> <p>门前广场,矗立着周恩来总理的塑像。</p> <p>1938年冬,中共代表团由武汉迁移重庆后,为便于工作,周恩来同志以个人名义租赁这幢房子,作为中共南方局在市内的一个主要办公地点。小楼地处街巷尽头,右侧为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的公馆,左侧是国民党警察局派出所;楼房内,中共代表团仅租赁了一、三两层,二楼的大部分和底层门厅旁的厨房,均为国民党人居住,真有左右内外夹击之势。</p> <p>白公馆,又叫中美合作所,这里关押的都是军统认为“案情严重”的政治犯。</p> <p>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白驹自诩是白居易的后代,就借用白居易的别号“香山居士”,把自己的别墅取名为“香山别墅”。1939年,戴笠在歌乐山下选址时看中了它,便用重金将它买下,改造为迫害革命者的监狱。它和渣滓洞一并被人们称作“两口活棺材”。</p> <p>在电影《在烈火中永生》和歌剧《江姐》里绣红旗是最感人的,绣红旗并不是发生在渣滓洞的女牢,而是发生在白公馆的男牢平二室,曾关押的是《红岩》小说的作者罗广斌和丁地平,陈然,刘国鋕,当他们得知新中国成立之后,按捺不住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并坚信重庆即将解放,凭借想象亲手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准备等到重庆解放的时候就高举着它,冲出牢房,去迎接那激动人心的时刻。</p> <p>生命永远定格在八岁的小萝卜头。</p> <p>渣滓洞集中营位于重庆市歌乐山麓,距白公馆2.5公里。渣滓洞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较隐蔽。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一楼一底16间房间为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p> <p>渣滓洞看守所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放风坝,有16间男牢,2间女牢。外院是办公室、刑讯室。解放前夕,在白公馆和渣滓洞里,有近三百英烈在这里被杀害。</p> <p>集中营三面靠山,前临深沟,高墙外的制高点有岗亭六座,机枪阵地一处,常有国民党军一个连驻守。</p> <p>红岩博物馆因为疫情而闭馆,只能参观外围。</p> <p>在党旗指引下向烈士致敬</p> <p>重庆景观之十——防空洞的兵工记忆</p> "洞里乾坤“撑起八年抗战。从1938年2月到1944年12月,日本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战时中国首都进行了长达6年零10个月的大规模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 <p>为保存中国的兵工实力,支撑长期艰苦的对日抗战,1937年起上海炼钢厂、济南兵工厂、金陵兵工厂首先奉命内迁重庆。到1940年,共有18家兵器工业厂内迁入渝。大量武器弹药正是从这些防空洞里生产出来,被源源不断地送至抗战前线,成了坚持抗战的有力支撑。</p> <p>重庆美食</p> <p>重庆美食离不开一个辣子字,到了重庆,再辣也得尝尝。在李子坝,找到附近的网红店——梁山鸡。虽然已是下午一点过后,排队等候的时间居然超过半小时。据说若在平时,排队得有百米之长。</p> <p>一锅辣子鸡,鲜辣美味。配上冰冻糯米园子甜品,冰火两重天,绝配。</p> <p>在洪洞崖品尝酸辣粉,为了适应来着全国各地游客的口味,有些美食也可以不辣。</p> <p>因为住在长江边,每天晚上滨江散步。重庆的夜景很美,临走前一晚,天空飘着彩云,我们登高赏景,不忍离去。7月17日清晨,暴风雨降临重庆,我们又在风雨中上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