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传奇•梦回塘保" 传奇故事

心灵驿站

千古传奇•梦回塘保 <p class="ql-block">  序 言</p><p class="ql-block"> 塘保寨位于锦屏县启蒙镇腊洞村三合境内,距县城约35公里,车程约40余分钟,与锦屏县平略镇永宁村、偶里乡皎云村、八腊村相邻,距钟灵乡、隆里古城景区不远,乘车约30余分钟,是一个侗族少数民族村寨,全寨共有50余户300余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锦屏县启蒙镇生态环境保护得最好的一个村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森林村寨,也是康养胜地“天然氧吧”,风景如画,山水如诗,犹如世外桃源。塘保寨人文底蕴深厚,寨中人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寨子一直有着喜欢“摆古”(方言叫侃“kuan”古,现代人的“说书”)文化传统,寨子的传奇故事很多,寨中许多老人都能“摆古”,孩子们大多都是在听老人们“摆古”的传奇故事中长大的,尤其是大家按辈份称之为“九生表公”或“九生嘎佬”的叶朝顺老人“摆古”更是寨上无人能比,寨人最喜欢他摆唐朝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摆得活灵活现、出神入化,大家都佩服不已,寨人戏称其“薛嘎佬”,他也乐于大家这样叫他。小孩子们一吃完晚饭后就跑到叶朝顺老人家中听“摆古”,有时听到直至深夜都舍不得回家。叶朝顺是塘保寨的一个传奇人物,他长得魁梧高大,干活力气寨上无人能比(据说他与别人去干活时一天工可以当作别人两天工)。他自幼聪明、记忆力十分的好,据寨中的老人说叶朝顺老人只要听别人说一遍传奇故事就能全部把它原原本本记下来,前人传下来的塘保寨传奇故事他都记得,做到入耳不忘。他还会一些常人无法知道的中药,时常有人找到他看病,由于他中医精湛治愈了很多向他求医的人,来找他看病的人除了有本地的外还有其他地方的人,甚至有湖南的人都慕名而来向他求医。他还精通《易经》,会“掐掌”(当地人称ka si)测算天气等。有一奇事是他的“耳朵会自动扇动”驱赶蚊子,还有当他八十多岁时还长出几颗新牙、白头发反而变黑青,寨中人对其这特异功能现象都觉得很神奇。在这写的很多寨子传奇故事都是从他“摆古”故事中回忆起,并向其他老人搜寻整理而成的,可惜叶朝顺老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1990年)就去世了,要不将会有更多塘保寨传奇故事呈现给现在的人。下面阐述的塘保寨系列传奇故事历史痕迹很多至今都还存在,可以说塘保寨处处是景点、处处是传奇。(搜集整理作者简介:龙立友,系塘保寨本地人)</p> <p class="ql-block">  塘保寨:原名“塘宝寨”,寓意为人杰地灵风水宝地的寨子。据寨子老人说,塘保(宝)寨的名字由来是有故事传说的。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天突然下起了狂风暴雨,暴雨中雷电鸣闪,雨水一直下了三天三夜不停,凡间洪水急涌,在雷电暴雨中只见天空中两道闪电犹如龙形随风飘舞,而在两道龙形中间有着一个通亮珠状圆形球体在上下漂浮闪动着,据说两道龙形闪电是东海龙王两个太子睚眦和嘲风,他们私自跑出龙宫来玩,耍戏龙珠(传说中的二龙戏珠),造成了凡间狂风暴雨,而他们不知道他们的玩耍戏龙珠造成了凡间洪水暴发,百姓受灾。玉皇大帝得到“天臣”报告后大怒,于是传旨让东海龙王赶快叫回其两个太子。东海龙王得知他的两个太子趁他睡觉时私自跑出龙宫来玩耍戏龙珠造成了凡间洪水暴发后,赶忙从龙宫赶来制止。只见赶来的东海龙王化作一道闪电大风吹向龙珠,龙珠瞬间像“叶子”一样飘向前方,在现在塘保寨上空径直落下砸向地面,地面被砸起了一个大坑,而龙珠砸下时正好砸在了一块石头上,石头被砸成了两截,其中一截石头被砸飞到了离塘保寨近两华里路的地方,即现在的川洞;另一截则飞到离大坑不远处落下,将地面砸出了一个元宝形状小坑,而在离大坑、小坑正上方不远处正有一股山泉涌出迅速将大坑和小坑溢满,溢满后大坑和小坑则成了现在的两个水塘,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大的因是龙珠落下的地方则叫龙珠塘,小的因是元宝形状则叫元宝塘。后来人们为了寻宝找龙珠走进大塘中四处摸找,发现“龙珠”已变成了一个珠状圆形球体“石宝”牢牢地固定在了水塘中,无法取出。“石宝”(龙珠)至今还在水塘中,寨中的人视其为镇寨之宝,不许外人踏入塘中,只有寨中人在清理塘水或放水捉鱼才能进入。传说水塘与对门壕属对冲水,不能露天,水塘一年四季不能断水,露天火星旺,断水就会引起火灾,尤其是逢农历的寅、午、戌3个年份,须特别小心火烛,因此在水过浅或旱季时寨中人都会将镇寨之宝石宝(龙珠)用泥巴掩藏起来进行保护。有寨规规定:若是对塘保寨发展有极大帮助的贵宾在征得寨老同意后,并在指定的寨人陪同监督下方可去探宝。塘保寨人们认为“石宝”保护了寨子平安,则将寨名称为塘保寨沿用至今。塘保寨有五个姓氏家族,即龙、叶、刘、石、林五姓氏,相传每个姓氏人家由来都是与上面故事有关,其中:叶姓来得最早,传说是当时东海龙王将龙珠吹得像“叶”子一样漂到此地后,此后此地居民便以“叶”为姓,延传至今;刘氏传说是当时龙珠砸在地上大小坑被泉水溢满变塘后“刘”(流)了出来,所以又有了“刘”(流)姓人家在此居住,延传至今;石姓传说是当时龙珠砸下时正好砸中了一块石头,变成了两截,从此又有石姓人家在此居住,延传至今;林姓传说是因当时龙珠砸下时地面的尘土下两边后迅速长起了树“林”,从此又有林姓人家在此居住,延传至今;龙姓传说是龙珠落下在此地停留后,东海龙王为了保护龙珠则赐龙姓人家在此地与叶、刘、石、林姓氏人家共同在此地守护龙珠(塘中之宝)。从此,塘保寨龙、叶、刘、石、林五姓氏家族和睦相处,繁衍生息,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同时,因塘保(宝)寨名字由来与“龙”的故事有关,当地人一直将“龙”作为吉祥物的象征,并在每年春节(正月十五前)都要组织寨中人进行“玩龙”,与相邻寨子开展“龙灯会”,祈佑吉祥,加深感情。</p> <p class="ql-block">  川洞寺:传说是当时龙珠落到塘保寨后,一名和尚也跟随其他人到塘保寨来寻宝。因一直寻不到,但看到塘保寨这个地方是一块风水宝地,到处风景如画,所以不愿意回去后,就在离塘保寨不远处青山环绕古树参天依山傍水地名叫“川洞”的地方住扎下来修行,并取名和“川洞”相同音名法师名号叫“川栋”法师,从此在此弘扬佛教,教化当地百姓们慈悲为怀,感谢上天恩赐给当地的风水宝地。至今,当地百姓都信仰佛教,个个都是忠厚老实善良之人,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而“川栋”法师修行的寺庙也由此叫做“川洞寺”保留至今。传说“川栋”法师是“四川”人,“川栋”法师很有才华,文采十分了得,曾进京城赶考中过举人做官,后因自己喜欢自由,看破红尘出家当了和尚,其在修行时经常吟诗作赋。他自己取名为“川栋”法师之名也喻意告诉世人其也曾经是“四川”出来的国家“栋梁”之才。“川栋”法师到此修行是上天佛缘的安排,据说“川栋”法师当时出来寻宝(龙珠)时与他一起来的共有五个和尚。因当时没有车道,和尚们到民间传扬佛教都是靠双腿走路,其中那四个和尚因太累坚持不下半路就返回四川去了,只留下了“川栋”法师一人追随众人坚持走到了塘保寨这个地方。由于他是“四川”人,而“川洞”这个地名则有一个“川”字,让其有一种家乡感觉,所以选择了“川洞”这个地方作为修行宝地,最终修成正果成了仙人。“川栋”法师很喜欢“川洞”这个地方,曾作诗一首:看破红尘绝世缘,千里寻宝总难寻;青山流水忘却行,寻觅川洞终留人。“川栋”法师在诗中表达意思是:自已看破红尘后就与世间的一切缘分结束了,自己千里赶来寻龙珠宝总是难以找到,但周围优美的青山和溪水让自己却忘记了返回(四川)去了,曾经到处寻找好的修行地方只有“川洞”才能最终把他留下。川洞寺当地人也叫“川洞飞山庙”,清朝后期进行了一次修建,1980年重建,寺庙内供有关公菩萨、观音菩萨、杨令公雕像、杨令婆雕像,大年三十和初一、初二、初三周围的四邻八寨乡邻都来上香祈福。</p> <p class="ql-block">   川洞幽溪:从川洞至塘保寨双龙溪口(双溪口)段溪道因狭长而十分幽静,当你走进时感觉十分幽静凉爽,不再想世间俗事,有净化心灵的作用。传说“川栋”法师在“川洞寺”修行时偶尔想到人间烦心俗事想放弃修行时,就到此段溪道走走。当他看到静静流淌的溪水和水中的自由游玩的鱼儿时,顿时“烦”事全无。从此静下心来继续在此出家修行,其后修成了正果成仙驾鹤西去。由于大水多年冲刷,原来的幽静溪道不复存在,只留下了幽静溪道的古老传说和“川栋”法师到幽静溪道散步时作的诗一首:“世上凡人皆有烦心事,烦心皆为世间俗事牵;凡人总寻莫想烦事方,唯有川洞幽溪把烦平”,“川栋”法师在诗中表达意思是:“世间上的凡人都有烦心之事,而烦心之事都是因世间上的一些俗事锁事牵挂牵连造成的,因而世间上的凡人总想去找到解决烦心之事的办法(方法),但唯一只有川洞幽静溪道能把心中烦恼之事抹平”。所以现在当地人把这条溪道叫做“川洞幽溪”。而今,旦见有外来之人有烦恼之状,村民们便把当事人引入川洞幽溪,让其在幽静的溪涧中走一走,就会心无杂念,心情就象当年的“川栋”法师一样心静如水。</p> <p class="ql-block">   金马溪:也叫“马颈溪”,相传有一天当地人看到两匹金光闪闪的马从塘保寨双溪口朝与“高昂”(平略镇永宁村)交界方向飞奔而去,当地人想去把这对马捉住,于是紧追其后。当追到与“高昂”交界山坡处时,这两匹金光闪闪的马却不见了,后又跑去问“高昂”的百姓是否见到这两匹金光闪闪的马,结果“高昂”的百姓都说没见到,后来传说是这两匹马是“神”马,已穿进山坡中去了,于是当地人便将与“高昂”交界处的地方叫做“金马”。至今塘保寨的人都还认为这对“金马”肯定还在“金马坡”,只是找不到而已,而“金马坡”下面的溪则称为“金马溪”,金马溪水流入川洞溪交汇,金马溪景色优美,溪涧顺流而下的高山瀑布群景象更是动人心弦,让人看了久久不愿离去,尤其是热天到此处走走,更是凉爽无比。</p> <p class="ql-block">   豹围溪:也称“瀑俄溪”,相传是过去塘保寨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原始森林,和其他地方一样是虎豹经常出没的地方,因一处高山流下来的一股小溪流水十清澈干净,很多动物都喜欢到此处来喝水,但因豹子是凶猛之物,其他动物无法与其相争到此处喝水,此处变成了豹子的领地,喝水时豹子们都围着高山滴水瀑布流下来的水进行喝水,从此当地人将该溪流叫为“豹围溪”,而形成的滴水瀑布则称之为“豹围溪高山滴水瀑布”。现豹围溪除有一个大型的瀑布外,整个溪流一带还形成了数个梯级瀑布群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  龙珠塘:传说是而龙珠砸下时砸出的大坑形成的水塘,当地人就叫其为龙珠塘,现当地人在水塘边立有龙珠塘名石碑。</p><p class="ql-block"> 元宝塘:相传系龙珠落下砸向地面一块石头上,石头被砸成了两截,其中一截石头被砸飞后飞到大坑(龙珠塘)旁边落下后又将地面砸出了一个“元宝状”小坑由水溢满后而形成水塘,当地人叫做元宝塘,现在当地人在修整该塘时按照传说中的"元宝状"把其修整后甚是好看,并在水塘边立有元宝塘塘名石碑。</p><p class="ql-block"> 龙凼(dang,和荡同音):塘保寨龙凼距离寨子约800米处溪流水冲下的地方有一个很深的水潭,平时全寨人去洗澡时都不敢到此水潭去,大人也经常教育小孩不要去此水潭玩,传说曾有人在下雨天看到有“龙”到水潭洗澡,为此寨子中人就将此水潭叫做“龙凼”,后因2016年大洪水冲刷,水潭被砂石填满。</p><p class="ql-block"> 龙珠风雨长廊:指的是龙珠塘外的风雨长廊,是近年来才修建的,当地人称之为龙珠风雨长廊。</p><p class="ql-block"> 仙人塘:“仙人塘”位于川洞溪中“洞形溪”段外面与金马溪口交汇处,塘宽二十多米、深度三米左右,是夏天避暑游泳洗澡的好去处。相传“仙人塘”名字也是有传说的,传说川栋法师在川洞寺修行时因离此水塘不远则经常去淋浴洗澡,因川栋法师修行成正果成仙人后就再没有到此水塘淋浴洗澡,当地人为了纪念川栋法师则将此水塘称为“仙人塘”。</p> <p class="ql-block">   龙泉古井:传说是当时龙珠砸下时形成了大小坑后,涌出的山泉水将大小坑溢满成了如今的龙珠塘和元宝塘,而当地人在山泉水涌出的地方修建了一个水井供全寨人作为生活用水,而龙珠塘和元宝塘的水也一直靠这口山泉水井溢出的水保养着,当地人称此水井为“龙泉古井”。这口井井水清澈清甜可口、夏天清凉如冰,系天然矿泉水。每当外出返乡回来的人进寨时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古井喝上一口井水,之后才往家里走。凡到此喝过古井水的人都纷纷称奇称赞,在过往时不忘到此喝上一口方才罢休。</p> <p class="ql-block">  双溪口:也称“双龙溪口”,传说是当时东海龙王两个太子在戏龙珠时分别从口中射出的水一左一右而形成了现在的两条溪流,而两条溪流交汇口当地人称之为双龙溪口,也叫“双溪口”,是塘未溪、塘保溪汇合处溪口。双溪口水质好,传说这里的水喂牛后,牛能发出一股猛力和强劲,打架包赢不输,过去九寨的平秋、高坝等地的侗家人常到双溪口这里装水去喂“打牛”。此处当时在还没有修建公路时塘保寨原外出的道路就从这里过桥翻坳而过,至今道路还有痕迹不变,村民有时上山仍走此道路。而在双溪口则出现有趣之事,即在“双溪口”汇合溪流处存在“一溪架两桥”的有趣之事,在往一条道路的“溪中间”上当地人竟然用当地最大最好最长的上等杉木架了“两座”木桥,两座木桥分别系龙姓一座,叶姓、刘姓、石姓、林姓共一座,当寨中各姓氏之人到此处后过桥时都自觉地各过各的桥(连各姓氏小孩都知道到此处自觉选择走),只有过桥后才共走一条道路,表示了龙、叶、刘、石、林五姓人家在这个地方虽然姓氏不同,但能做到“志同道合”与和睦相处,都是为了共同守护“龙珠宝”。两座木桥沿用至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公路修通后两座木桥没有再维护,现在只留下了昔日的石桥敦。现在寨中的人每年过年时,大年三十或初一、初二、初三除到“川洞寺”上香外,都还要到石桥敦头处上香祈福。</p> <p class="ql-block">  不饿岩:也叫“猪嘴岩",在塘保寨双溪口公路旁,“不饿岩”意思是居住在那块岩石上后就吃得少又不知道饿饭的意思。传说是当时一名叫苏天碧的人与其他苏氏族人一起来寻宝他选择在离族人居住的“苏家濠”不远的地方“双溪口”路边一块岩石上面居住。这块岩石从山体天然延伸出来十多米长,传说这户苏氏人家自搬到岩石上居住后全家人几天才吃一斤多米,平时也不饿,照样干活,身体也强壮,他们吃得少,所以找的钱都不花费什么,家中存了很多钱,相对其他苏氏族人要富有得多,其他苏氏族人对其甚是羡慕,但又找不出原因。但有一天其一苏姓族人到岩石上居住的苏天碧家串门时,发现他们居住在天然伸出的岩石后思考了半天,似乎看出了其中的门道(秘密),出于嫉妒于是故意对其说你们家居住在这块岩石伸出去太长了,有点影响居住风水。苏天碧相信了其族人说的话,将其居住延伸出来的一截岩石敲掉了,而敲掉后伸出来的头端部分形同"猪嘴状",自从岩石被敲掉了一截后全家吃饭每天都得用大塘锅煮饭才能吃得饱(传说只因敲掉后伸出的岩石头部如"猪嘴状"才导致食量大吃得多),平时花销也比以前大好多倍,一两年下来所存的积蓄就所剩无几,在其他苏氏族人为了寻宝都还没有走之前就不得不提前迁徙返回原籍去了。至此,当地人就称那块岩石为“不饿岩”或"猪嘴岩",现在“不饿岩”还存在部分痕迹,只是近年来修路时被掩盖了部分。</p> <p class="ql-block">  花 桥:位于塘保寨路口溪,跨坝塘而过,传说是因当时龙珠宝砸向地面时一团尘土朝塘保寨不远处溪流上空飞去,并象风花雪月天女散“花”般一样落下十分壮观,后来当地人就在尘土落下的溪流处架起了一座木桥,此处的桥当地人就叫“花桥”,该桥因自然因素人们多次进行修建。而清代中后期1912年村人捐资修建的花桥是最精美的,全长22.8米,宽3.8米,高4米,顶高6.8米,共5间,全木制结构,桥头东面建有一栋3间木房议事大厅,每隔三年,周边的永宁、八腊、皎云等村寨都到这里共商村事,订制相关约法。据说花桥桥头还立了一个万人碑,石碑上还刻有修桥捐款人的信息,石碑现在没有见到了,据说在六几年还到,后来估计是被大洪水冲走或泥土掩藏后就不见到了。花桥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坏,后又重新架起的简易木桥也因2016年大洪水被冲走,现花桥已改建成水泥桥,但塘保寨人仍想如果有资金后还将会恢复重建花桥。 </p><p class="ql-block"> 塘保寨休闲小道:塘保寨百姓将现恢复农田形成的河堤岸道作为平时休闲时走的小道,每当人走在小道上感觉有一种悠然自得轻松的感觉,寨中人和游客常常到此来散步。</p><p class="ql-block"> 塘保寨环寨步道:塘保寨百姓现将整个寨上小道进行了硬化,不管是清晨或晚饭后走在寨子里的小道上能真正感受到乡间气息,让自己远离城市的喧嚣,真正感受心灵上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竹林林荫小道:塘保寨是一个竹子繁茂生长的地方,家家户户都种有竹林,寨子周围都由竹林包围着,寨子口有一片坡度较缓竹林,平时村民们都喜欢到此处竹林小道上休憩。</p><p class="ql-block"> 竹木水车群:由于寨子盛产楠竹,当地人为了防止旱季雨水少而在溪流中用竹木水车引水到农田中进行灌溉。</p> <p class="ql-block">  马滚凼:传说是因为“金马坡”离川洞不远,而“金马溪”的水比川洞溪水小,而金马坡中的两匹“神马”在洗澡时总是跑到 “川洞”竹山外的溪涧来洗澡,由于动静力度大,将“川洞”竹山外的一节溪涧练成了一个长长的“石板塘”,当地人称之为“马滚凼”,由于溪水多年的冲刷及砂石的填埋,现在这个地方只隐约见到部分痕迹。</p> <p class="ql-block">  锁 起:也叫“锁习”,传说是当时“龙珠宝”落到塘保寨这个地方后,东海龙王怕别人来偷龙珠宝,于是在“双溪口”旁不远的地方用手拿起了一块又长又宽的石头(约60米长、10米宽)制作了一把万人莫开的“石头锁”(现在“石头锁形岩石”仍存在。传说东海龙王为了保护龙珠宝设置了“石头锁、关门岩、川洞坳”三道机关将龙珠宝固定在了塘保寨,当地人怕外来寻宝的人知道龙珠宝“锁起”保护的秘密,于是故意将“锁起”这个地名以谐音叫成了“锁习”,也就是苏氏寻宝住扎在其最近地方"苏家濠"(在苏氏寻宝中有解注)也都未曾发现此秘密,空守了几代人也没有寻到龙珠宝。正因东海龙王这把“石头锁”让无数前来寻宝的人寻找数月数年无功而返。除了“川栋”法师未能寻到龙珠宝但终修行成仙得正果外,苏氏、宋氏都未能寻到龙珠宝,尤其是宋氏(宋将军)因为寻宝住扎下来后发生了最为悲壮的故事(在宋氏寻宝有解注)。</p> <p class="ql-block">  天地榜:传说是东海龙王将龙珠宝用强风吹走时,同时也吹走了一团尘土飞到了离塘保寨1里多路处的地方,落下后成了一个“榜”形状的地形,而这个“榜形”地方地势比塘保寨高,那个高高的地方传说是东海龙王知道龙珠宝会落到塘保寨这个地方,为了让龙、叶、刘、石、林五姓氏前人安心守护龙珠宝,将地面的一团尘土吹到了那里,而洒下的泥土土质很好,能耕种各种农作物,当地人认为这是“上天”赐给他们生存的“土地”,于是就把那叫做“天地榜”。至今全寨人不管面积大小基本上都有菜地在那个坡上,年年耕种,上面还有农田。由于“天地榜”地势高,可算是塘保寨风景区最佳“观景台”。站在天地榜,塘保寨风光一览无余,让人心旷神怡,仿佛又听到了当时宋将军(宋氏寻宝有解注)在此指挥千军万马往前冲的军令声场景(在“军令冲”中有解注)。</p> <p class="ql-block">  情人坡:“情人坡”是塘保寨男女青年谈恋爱的地方。传说当时塘保寨与“高昂”(平略镇永宁村)、偶里乡的皎洞村、八腊村相邻,塘保寨婚亲大部分都是与这几个寨子的男女青年结合,双方有意相会的男女青年往往相约在离塘保寨不远的一个山坡(“天地榜”下方的山坡)相会,而且在那相会的男女最后都会成为百年好合夫妻,当地人就称那个山坡为“情人坡”。</p> <p class="ql-block">  军令冲:也叫做“今令冲”,只是当地人将“军”字方言谐音读成了“今”字,所以现在当地人为了发音好记往往叫成“今令冲”。传说是当时宋将军(宋氏寻宝有解注)在受明朝皇帝之命率领明朝军队万余人马从中原大地赶来寻宝,当他们走到“天地榜” 这个地方后,宋将军往下一看到处只见树木参天和一条溪流顺势而下,而他站在高高的地方下面都十分陡峭,士兵们对下面陡峭的地方都有些害怕不敢前行,最后在宋将军的挥鞭命令下,个个才往前冲。由于兵马人多,冲下的时候硬是将一处高岩陡峭的地势处踏出了一条“冲”的形状,当地人从此就把那条冲叫做“军令冲”。“军令冲”在塘保寨先人开垦下成了一条冲的农田至今都还耕种着。据说,当时宋将军命令士兵冲下的时候只顾往前冲,素不知龙珠塘其实就在前面不远一侧,即使他带着人马找了几年都找不到龙珠宝后,而怕皇帝问罪不敢回去复命,就在“川洞”住扎了下来,住扎下来后并发生了最为悲壮的故事,塘保寨人至今对其感到惋惜不舍(宋氏寻宝有解注)。不过当时宋将军对他带来的士兵能勇敢的往前冲还是很高兴,于是吟诗一首:万里奔腾马不歇,行走高山不畏崎;皆为皇命直向前,挥鞭策马不等闲。诗的意思是:从中原万里赶来日夜兼程人马不停歇一下,行走路过的地方即使是高山也不畏惧崎险;这一切都是因皇帝之命而直奔向前方,一路走来挥鞭打马一刻都不敢浪费时间。</p> <p class="ql-block">  榜上冲:“榜上冲”与“军令冲”(在“军令冲”传奇中有解注)相邻,“军令冲”比“榜上冲”大得多。“榜上冲”是塘保寨大寨的整体边坡一处榜状地形中的一个小冲,传说当时的塘保寨外边坡上是没有“冲”形的,但这个“冲”形的形成也是与龙珠宝传奇故事有关。传说“榜上冲”与“军令冲”都是在宋将军指挥千军万马往下冲时形成的冲形,只是冲形比"军令冲"小了很多。据传说当时宋将军带着万余军队人马从“天地榜”往下冲时主要人马走的地方形成的是“军令冲”。因宋将军带领人马往下冲时其中人马太多,有一部分人马冲下时分散冲向了塘保寨外边坡,这一处人马相对较少,往下冲时形成的冲形不大,当地人称之为“榜上冲”叫到至今,现在“榜上冲”上也有人家户居住。</p> <p class="ql-block">  关门岩:“关门岩”距塘保寨一里多路,在塘保寨双溪口约100多米溪流出口处有一面天然生成的岩石如关山大门一样耸立着,当地人称其为“关门岩”。“关门岩”因近年来在修塘保寨通寨公路时有一部分被损掉了,大部分还在,现在当地人对在修路时没有好好保护其原貌都觉得可惜。“关门岩”传说也是与龙珠宝传奇故事有关。相传自“龙珠宝”落到了塘保寨后,东海龙王为了保护“龙珠宝”不被偷走,除了拿起一块石头制作了一把万人莫开的“石头锁”(“锁起”传奇有解注)外,还将一面又长又宽的岩石制成了一面大门站立放在了塘保寨“双溪口”溪流方向不远处。这面石大门让无数前来寻宝的人到了此处后发现没有路了,只有一面石大门无法打开就只好返回去了(即使进去了前面又有一把万人莫开的“石头锁”也无法打开)。东海龙王为保护“龙珠宝”层层做下了防护机关,保护了“龙珠宝”至今还在塘保寨的龙珠塘中。传说“川栋”法师当时来寻找龙珠宝时到了“关门岩”这个地方后就无法再找到进入的道路了。为此,“川栋”法师感到很失落无奈,并作诗一首“匆匆兴兴昼夜行,飞奔皆为寻宝情;翻崎涉水无畏惧,但因门关无奈情”。“川栋”法师在诗中表达的意思是“兴趣匆匆地白天黑夜前行赶路,快步行走都是为了寻宝而产生的急切心情;翻山越岭过水都不怕,但遇到石门关后没有道路走就产生了失落无奈的心情”。据说“川栋”法师虽然对没有寻找到龙珠宝产生了失落无奈的心情外,但对周围犹如世外桃源的山水格外欣赏,美丽的山水又让他平衡了心情,并作诗一首:“千里寻宝一路兴,皆因自为寻宝人;思果不到为这般,但因山水化奈情”。诗中表达的意思是“千里迢迢那么远来寻找龙珠宝一路走来都是高兴的,都是因为认为自己就是能找到龙珠宝的那个人;但没有想到结果(遇到石门关后没有道路走)是这样的,但因看到这里的山水美丽后却又化解了自己那无奈失落的心情”。因这里的山水之美最后让“川栋”法师又留了下来进行修行成了仙人(“川洞寺”传奇有解注)</p> <p class="ql-block">  川洞坳:“川洞坳”距塘保寨两里多路,是进入塘保寨出入口门户,“川洞坳”是塘保寨与本村“归顿”自然寨田山交界之地。传说“川洞坳”的形成也是与龙珠宝传奇故事有关。相传龙珠宝落到塘保寨后,东海龙王为了保护龙珠宝,除做了一个万人莫开的“石头锁”和“关门岩”外,还将一堆泥土吹到了“川洞”这个地方将其环抱起来,只留下一个狭窄的坳口让外人无法知晓通往塘保寨的方向。传说很多人前来寻找龙珠宝时有的只到这个坳口后就不知道往那里走了,很多人在此处就返回去了,现在这个坳口当地人称之为“川洞坳”到至今。“川洞坳”地形十分独特,它的坳口十分狭窄,两边都是参天古树,而它的外边是青山环绕陡峭之地,“川洞寺”(在“川洞寺”传奇中有解注)就坐落在其中,青山环绕下风景迷人。当时“川栋”法师选择此处地方作为修行的寺庙确实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最终“川栋”法师修成正果成仙驾鹤西去。而“川洞寺”外边则是川洞溪涧,除了这个坳口可以修葺道路外其它地方都未能修建,有着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川洞坳”是过去通往塘保寨唯一的出入口,现在的通寨公路都只能往这个坳口修过,倘若没有修通的村寨公路从中而过,一般人无法知道这是通往塘保寨的地方之路,它是一个十分隐蔽的出入口。坳口参天古树一直庇佑着塘保寨一方百姓,当地人都对这个坳口参天古树怀有崇敬之情,一直把这些古树当着塘保寨出入口的守护神。现在寨中的人每年过年时,大年三十或初一除到“川洞寺”上香外,都还要到坳上古树处上香祈福保佑。</p> <p class="ql-block">  船形脑:“船形脑”座落在川洞坳边上,“船形脑”从地平面看去象一条船,从高处俯瞰一条船的形状更是栩栩如生,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神工巧匠打造得如此惟妙惟肖。相传“船形脑”名字由来也是与龙珠宝传奇故事有关,传说“船形脑”原本不是船形的,只是一条小长岭形。“川洞寺”就座落到“船形脑”朝塘保寨方向一端(船头)上,相传“川栋”法师跟随众人来到塘保寨处寻宝寻不到后则留在了“川洞寺”修行最终修成了仙人,他有了仙人的神力后就将那条小长岭用仙人神笔画成了一个船形状的岭,将小长岭两端用仙人神笔画成船头船尾形状,把小长岭尖端处画成船形平面,塘保寨先人则将那船形平面上的土地开垦成了农田耕地耕种,因后来村集体分田地村里则将此处田地分给本村"归顿"自然寨村民耕种,至此当地人就把那叫做“船形脑”。很多人都疑问“川栋”法师修行成仙人后为什么要把那个小长岭用仙人神笔画成船形呢,相传“川栋"法师把小长岭画成船形状他想表达的意思是:他成了仙人也不会忘记这个地方,他在此处修行得益于这里的山水灵气及百姓的善良才让他终能修行成正果成了仙人,“川栋”法师为了感激这里美丽的山水和善良的百姓,则将小长岭画成平面船形状,让当地人能够在此开垦造田耕地之用,也让塘保寨的后人永远记得他曾到此处修行过。</p> <p class="ql-block">  掉水凼:“掉水凼”在"船形脑"朝归顿自然寨方向(船尾)的下方川洞溪流处。“掉水凼”名字由来传说也是与龙珠宝传奇故事有关联的,相传当时东海龙王两个太子在戏龙珠(二龙戏珠)时分别从口中射出的水除形成了现在的一左一右“双龙溪”外,又因一滴水飞到了“船形脑”船尾外川洞溪流处径直落下后将溪流一处击穿成了一个高约十多米的“水凼”,并引得缓流而下的溪水在此处形成了一个“掉水状”瀑布犹为壮观好看,很可惜在2016年大洪水暴发沙石冲刷填埋“掉水凼”后,导致“掉水凼”掉水瀑布只有五六米高,现仍是塘保寨好看的风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刺子榜:原名叫“柿子榜”,传说是当时龙珠宝砸下地面时尘土四处飞扬,其中有一团尘土飞到了离塘保寨2里多路处的地方,落下后成了一个“榜”形状的地形,很奇怪的是当时尘土落到那里之后迅速长起了一大片“柿子树”林,几乎没有其他树种,当地人就叫哪为“柿子榜”。后来当地人为了防止外人去哪偷摘柿子,于是就跟外来人说那里是一个“荆棘(刺)”很多的地方,不要去哪里,防止被“刺”伤着,于是当地人又慢慢把哪叫成了“刺子榜”到至今。后因塘保寨先人到哪开荒造田造地将原有的柿子树清走了许多,现只留下了很少部分柿子树。“刺子榜”这个地方也是一块风水宝地,在它前面除有溪流包山而过外,在他的前方的“天地榜”就象一张“文笔案桌”一样放在它的面前,现“刺子榜”小寨居住着几户人家都是因为了方便种田地,加之认为那也是风水宝地则从塘保寨大寨搬到那里居住,已居住三十多年,现仍属塘保寨村民。</p> <p class="ql-block">  塘未: 传说是当时龙珠落到塘保寨时,外面很多的人听说“龙珠宝”落到地上形成了一个水塘,为了找到“龙珠”宝贝纷纷前来寻找,但来找的人都由于对当地地形不熟悉,到了双龙溪口(双溪口)后都错走到另一个方向(如今“塘未”自然寨方向),走了一段路后遇到塘保寨先人在挖地,因他们都怕别人知道是来寻“龙珠宝”的,就只敢问挖地的人这里是否有水塘没有,而塘保寨先人一听问有水塘没有就知道肯定是来寻龙珠宝的外来人。为了保护龙珠宝,塘保寨先人就“撒谎”说这里从来“未”有水塘,这里到处是山坡哪里有水塘啊,外来的人听了塘保寨先人的话后,又看了看周围确实是除了都是山坡外没有水塘的影子,于是就返回去了,从此塘保寨先人挖地的地方就叫“塘未”了。现“塘未”自然寨有林姓村民在此居住,是在集体分田到户后,为了方便种田地而从塘保寨大寨搬走来的,现仍属塘保寨村民。</p> <p class="ql-block">  归 得:传说是东海龙王的两个太子见到父亲东海龙王来后迅速地将身子缩回“归”到家中(东海龙宫),在对缩回两个龙太子影子路过的地方当地人就叫其为“归得”(得归顺的意思),现在“归得”有龙姓人家居住,也是在集体分田到户后,为了方便种田地而从塘保寨大寨搬走来的,现仍属塘保寨村民。</p> <p class="ql-block">   宋氏寻宝:三合村川洞溪曾居住有宋氏族人,曾是川洞溪居住最大的姓氏族群,但具体从何处迁徙而来无法考证,传说是明朝朝廷派来统治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将士或达官贵人,也有人传说他们是明朝皇帝派来寻龙珠宝的(塘保寨水塘中的石宝),因寻宝不到后就在川洞溪驻扎居住了下来,并发生了最为悲壮之事。传说“龙珠宝”落到了塘保寨这个地方后,明朝皇帝在深入民间微服私访时,听到民间百姓纷纷传说塘保寨这个地方是龙珠宝落下的地方,于是专门派出一名“宋”姓大将军带着明朝万余兵马前来寻宝,结果找了几年都未能找到龙珠宝,宋”姓大将军怕回去被皇帝问罪,他除留下本家十几个族人外(过去皇帝问罪实行诛连九族,因怕族人回去被皇帝问罪所以也将他们留了下来),并将带来的其他士兵人马统统打发盘缠(钱)叫他们各自回去,于是他就象苏氏族人一样在离塘保寨不远地方“川洞溪”住扎下来,并娶妻妾6人,共生育36个儿子。因为他们是京城来的人都会编唱大戏(即京剧),平时没事就唱唱大戏解闷,加之来时皇帝为了让他们安心听命寻“宝”,于是来的时候给了大量的盘缠(金银钱财)。自从放弃不再寻宝了后,带来的金银财宝(盘缠)让他们的生活过得无忧无虑悠闲自得,不再想朝廷之事。传说宋将军违命不回朝廷复命之后怕朝廷追杀和族人曾隐姓埋名,加之他们是军中官人,当地老百姓不敢多问,当地人只是知道他们姓宋,因此宋将军具体名字因年代久远无法查证。相传他们不回朝廷复命后皇帝果然派人前来追杀他和其族人,幸而他们隐姓埋名,加之塘保寨川洞溪周围都是山川,四面都是古树参天环绕,是一个十分隐敝的地方,且宋将军他们住扎下来后和当地老百姓相处甚是融洽,经常接济困难百姓,加之当地老百姓都是善良之人没有向官府透露信息,即使是朝廷之人来了都无法找到他们的藏身之处,因而躲过了朝廷追杀得以生存下来。在躲过朝廷的追杀后,随着家族人口增多,超过了三合村任何姓氏,他们则不再隐匿情况对外说姓宋,其带来的族人去世后墓碑全部雕刻记载为宋氏,而且墓地比周围老百姓墓地都大,尽是用上好青石规则堆砌而成,常人一看就知道是富家人墓地。宋氏族人主要居住在三合川洞溪学校背后,现川洞学校背后和塘保寨棉花地坪仍有其族人的墓地,在塘保寨杨梅岭处有一宋家墓地墓碑雕刻有“宋皇亲”文字,足以说明宋氏族人当时地位显赫。有一年他带着妻妾及36个儿子共43人从“王寨”(锦屏)清水江乘船去洪江(湖南省洪江县)唱大戏(京剧),途中因大浪袭来翻船全家遇难身亡。传说当时那个船最多只能载36人,当时船老板也劝告船只能坐36人,不能多坐,但宋将军说我们都是一起来的要走一起走,要坐就坐一条船,全家老小都上了一条船,塘保寨人猜测也许是超载的缘故才发生了这样悲壮之事。现在宋家的地基痕迹还在,他带来的本家宋氏族人墓地也还在,可惜因发生宋将军这一悲壮之事后,其带来的宋氏族人后人从此不再在此地居住而迁徒远走他乡再也没有回来。听老人们说其中一个叫“宋长一”的人是最后一个离开川洞溪的宋氏族人,直到现在塘保寨的人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迁徒到了那里,有的说迁到了离启蒙不远的河口乡和剑河县一带,又有的说迁回了祖籍地中原一带。也许发生这一悲壮之事后,他带来的宋氏族人后人认为那曾是他们宋家伤心之地就不愿再留不愿再回首,其宋氏族人后人至今也没有来扫墓祭祖,塘保寨的人也不知道他们的后人到底迁徒到了何方,只留下千古传奇让塘保寨人代代相传追叙,这也是寻宝产生最为悲壮最为传奇的一个故事,塘保寨先人一代又一代地将此故事传了下来。若未发生此悲情“宋”家也许会成为三合村的第一大姓氏,塘保寨先人每当给后人口传这个故事时大家都为宋家悲壮之事感到惋惜不舍,现在三合只要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这个故事。</p> <p class="ql-block"> 苏氏寻宝:传说是几个苏氏族人听说“塘保寨”这个地方有龙珠宝后也就象“川栋”法师一样从河北千里迢迢来寻宝,找了很久却找不到龙珠宝,心有不甘又舍不得回去,于是就选择了一个离塘保寨不远的地方住扎了下来,即今天的“双溪口”不远处,现们称为“苏家濠”。由于在此守寻龙珠宝几代人终就未能得到,只好又迁徙返回去了,现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地基还有痕迹可寻。其中在"不饿岩“传奇故事中就与其前来寻宝的苏氏族人有关(在"不饿岩"传奇中有解注)。</p> <p class="ql-block">  川洞溪八姓氏:听老人们说三合川洞溪曾居住有多个姓氏族群,主要是“宋、苏(蘇)、刘、杨、叶、龙、林、胡”八姓氏族群,但因不同历史原因有的姓氏还继续在三合繁衍下来,有的则迁徙其他地方,现在还有刘、杨、叶、龙、林等姓氏还分布在三合各自然寨,其他姓氏由于历史久远有的无法知道迁徙何方,在这里记载只为了今后能以历史记忆下去,让塘保寨后人知晓川洞溪曾有八姓氏族群居住(注:现在塘保寨的石姓人家先人则曾居住在金马一带;川洞溪八姓氏中外迁后老人们传说下来知晓姓氏名字的人有苏天碧、宋长一、胡老弟)。</p> <p class="ql-block">   塘保寨邻寨之名传奇</p><p class="ql-block"> “塘保寨”系启蒙镇三合村的一个自然寨,是全村最大的一个自然寨,其他自然寨分别叫“亚家、归顿、归眼、高达团、矮达团、大坪子、大田、葵米花、上阳堆、下阳堆”,而这些自然村寨传说名字来由都与塘保寨传奇故事有关联。</p><p class="ql-block"> 亚假:“亚假”当地人有时也谐音“亚家”,导航地图叫“亚家”,传说是东海龙王的两个龙太子见到父亲东海龙王来后迅速地将身子缩回家中(东海龙宫),只见缩回的影子到了“亚家”上空后就变得无影无踪了,人们以为两个龙太子从那就到家(龙宫)去了,从此当地人就称那个地方为“亚家”地名,亚假自然寨有十余户人家。</p><p class="ql-block"> 归顿:传说是东海龙王赶来制止两个龙太子戏龙珠后回归东海龙宫时用脚向地上用力一“顿”(蹬)腾飞而起走了,东海龙王当时用脚向下“顿”(蹬)下的地方当地人称之为“归顿”,归顿自然寨有二十多户人家。</p><p class="ql-block"> 归眼:也称归衍,传说是东海龙王两个太子回去的时候因为舍不得走但又怕父亲生气在缩回去的时候最后向一个山坡看了一眼,因此,当地人就将两个龙太子眼睛看去的山坡地方叫做“归眼”,归眼自然寨有十多户人家居住。(据传说,两个龙太子被东海龙王叫回去后,从此再也不允许出龙宫)</p><p class="ql-block"> “高达团、矮达团、大坪子、大田、葵米花、上阳堆、下阳堆”自然寨:传说是龙珠砸向地面的时候泥土乱飞,有几个巨大的泥土堆飞向了不同方向,落下时也形成了不同的形状,根据这些不同的形状当地人分别取了不同的地名。其中:有两堆泥土飞落到两个高低不同的地面后形成了两个“团状”地形,由此当地人就把高的那个叫“高达团”,矮的那个叫“矮达团”;有一堆泥土飞落到另一个地方后“平铺”在了地面上也就形成了今天的“大坪子”;有一堆泥土落下去后象一丘已经开垦好的大农田,当地人就将那叫“大田”了,现在“大田”都还由当地人耕种着;有两堆泥土飞起落下后仍然为“堆状”地形,且落下时形成了一高一低的模样,当地人就将高的称为“上阳堆”,低的称为“下阳堆”;有一堆泥土落下后形成“葵花米”形状,此处当地人就称之为“葵米花”,因那个地方蛤蟆比其他地方都多,现在当地人也称"蛤蟆寨"。</p> <p class="ql-block"> 注:《千古传奇·梦回塘保》系列传奇故事全部推出完毕。感谢各位关注!贵州省锦屏县启蒙镇三合村塘保寨山水如画,是镶嵌在大山深处的一颗明珠,是真正的天然氧吧和康养胜地!欢迎大家到塘保寨品尝侗家米酒!欢迎到塘保寨赏美景拍抖音!到塘保寨共话千古传奇!也希望能诗作赋的朋友们以传奇与风景为主题内容帮助作诗概括一下系列传奇故事内容,诗词可发在评论区内,也可发私信,我们将把你的佳作诗赋进行收藏,进一步润笔塘保寨人文底蕴!同时也欢迎社会各界成功人士到塘保寨投资开发旅游康养休闲产业,帮助山里的乡亲们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有意向者可发私信或在评论区内留言!想去塘保寨玩的朋友,去的时候可以提前联系龙先生的电话151 8685 5496或187 4481 5828;他家可做农家饭菜吃,价格比城里便宜,可以吃他家的土鸡、也可以去他家田里钓田鱼,也有本地腌鱼、酸菜、竹笋、腊肉等,还可以自己亲自体验做农家菜啊,尽情地品偿侗家米酒,他还可以带你们去相关景点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