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探秘

潇湘居士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探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潇湘居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座落在山西祁县,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当时晋中首富乔全美择址修建而成,至今已两百多年了。山西晋中多富商大院,且都保存完好,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深宅大院不仅是当时富商大贾的宅第,也是显赫一时的晋商的历史见证。乔家大院就是它们中的一个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民居建筑。1985年乔家大院被开辟成为晋中民俗博物馆,一部《大红灯笼高高挂》使得乔家大院名扬海外(张艺谋拍“大红灯笼高高挂时,还有一个小插曲。初选地址是王家大院,王家大院跟老谋子在商讨拍摄事宜时,开价不低,老谋子心中打鼓,如果影片不能一炮而红,那是要亏血本的。乔家人的精明再一次发挥到极致。他们找到张艺谋磋商:我们乔家大院免费提供拍摄场地,只要在片尾加上拍摄地点乔家大院四字即可,两家一拍即合,皆大欢喜”。2005年拍摄的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更是让乔家大院声名远扬。乔家大院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陈展有5000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乔家大院还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p> <p class="ql-block">据资料记载:乔家的发迹始于乔全美的父亲乔贵发,因其不堪忍受贫穷,毅然出走西口,将乔家生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后包头市中四处是乔家商号。乔全美子承父业,把乔家商号做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晋商的代表人物。(晋商、徽商、潮商并称为我国历史上的三大商邦)追溯起来,晋商文化起于隋唐,兴于明朝,到清朝达至鼎盛,世界经济史学家将其与意大利商人相提并论,不得不说其历史评价相当之高。而几百年的兴衰演变至今日,让世人能够感受敬仰的大概就是他们遗留下来的那些悠悠古宅了。</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的发展历史大致如下:</p><p class="ql-block">  清乾隆年间,乔家大院的始祖乔全美和他的两个兄长分家后,买下一风水宝地,起建楼房。主楼为硬山顶砖瓦房,砖木结构,有窗棂而无门户,在室内筑楼梯上楼。特点是墙壁厚,窗户小,坚实牢固,为里五外三院。主楼的东面是原先的宅院,也进行了翻修,作为偏院。还把偏院中的二进门改建为书塾,这是乔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也就是老院。乔致庸当家后,为光大门庭,继续大兴土木。他在老院西侧隔小巷置买了一大片宅基地,又盖了一座楼房院,也是里五外三,形成两楼对峙,主楼为悬山顶露明柱结构。明楼竣工后,乔致庸又在与两楼隔街相望的地方建筑了两个横五竖五的四合斗院,使四座院落正好位于街巷交叉的四角,奠定了后来连成一体的格局。</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整体成双“囍”字结构,后来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又兴土木,但总体结构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至民国军阀混战,特别是日本人入侵,乔家人大部分外迁,只留下少数人看家护院。到什么时候,生命都是至高无上的呀!</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检票入口前有一福字照壁。此照壁可是有些来历的。照壁顶楼上悬挂着乔家最值得自豪和最有价值的一块牌匾,那就是山西巡抚丁宝铨受慈禧太后面喻而赠送的匾额,上书“福种琅环”四个大字。如果你真正走进乔家大院后,就看不到这块匾额了。</p><p class="ql-block">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率一干王公大臣等狼狈西逃,至山西地界,得山西巡抚丁宝铨引荐,暂避难于乔家,乔家人对慈禧等优礼有加;慈禧见乔家乃富商巨贾,便开口借白银十万两,以度时艰。乔家人如数奉上,且言明是孝敬太后的,慈禧面有喜色。</p><p class="ql-block">乔家作为一文化底蕴深厚的巨商家族,自然深谙与官府皇家打交道的方法。因此乔家只字不提慈禧太后借钱之事,只要了一块匾,此举获得了慈禧太后的好感,为乔家的生意提供了方便之门。</p><p class="ql-block">慈禧后来筹办大清银行时,让乔家筹备山西分行的成立事宜,通过此举乔家获得丰厚利润。</p><p class="ql-block">“福种琅环”匾额,可解释为:“琅嬛”一说是神仙居住的宫殿,另有一种说法是西王母藏书的地方。由此推衍,一是说某人住的地方好;如果是对学者、文人之类的这么说,是恭维某人藏书丰富,有学问。这块匾额表明了乔家在某个时期对官府的捐助,又经朝廷大员题词推崇,因此倍加荣耀光彩,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乔家的一些善举和待人处事的老到。</p> <p class="ql-block">广义的乔家大院其实由四个院落组成,分别是导览图上所示的德兴堂,宁守堂,保元堂和在中堂,前三个是乔致庸的兄弟系建造的,但现在这三个都是后期政府重建的,所以狭义的乔家大院指的是在中堂,也因此在中堂的参观价值是最高的。在中堂的六号院花园也是后期政府建的。此处的乔家大院景点是包括四个堂的。相对来说,路线还是挺清晰的。四个堂基本呈“田”架构,大门是设在了在中堂的大门处。狭义的乔家大院就是指的在中堂。囊括了大院的精华。在中堂总共六个院,大门正对着的甬道南北各三,很清晰,都有标识,北边是老辈住的,南边是小辈住的。</p><p class="ql-block">我并不关心哪是谁的住处,我看到的是富宅大院处处是雕梁画栋,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令人叹为观止。房间陈设极尽奢华,虎皮床垫锦缎被,床牙浮雕虎龙纹;厅堂陈设高档靠椅,中间放置一几,两边铺设坐垫,典雅气派,形态庄重,是厅堂中十分讲究的家具,其用料之讲究,做工之精细,不是一般人家可以奢望的。</p> <p class="ql-block">乔家是经商世家,但很重视礼仪和对子孙的教育。其家训也堪称典范;诚实守信,重诺尚道,商道亦是行业中的佼佼者。曾记得有一古对联:几百年老宅无非积德,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乔家人是深谐其义的。</p><p class="ql-block">院内四处大红灯笼高高挂,既醒目,又喜庆,看来文化(电影)对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