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深秋法国游新编(八)莫瓦萨克(补充)

Tieq lu (陆铁强)

<p>2018深秋法国游(八)莫瓦萨克(补充)</p><p><br></p> <p>昨天发了关于莫瓦萨克修道院的游记之后,今天在查阅下一个写作目的地-图卢兹资料时,偶然发现其中还夹杂着关于莫尔萨克修道院的一份英文说明书。有些内容蛮好,上一篇游记中没有提到的,本想放在前面一篇中,但是想想已经成文的,再改也麻烦,索性另写一补充短篇,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作些参考。</p><p><br></p><p>历史:如果要追溯到最开始,这座宗教场所可能在法兰克王朝克劳维一世或者二世就有。但有确切证据表明这座修道院在9世纪就有修道士在此。在11世纪克吕尼教会重新正式开启这座修道院。克吕尼教士布列登的杜朗(Durand of Bredon)是第一任修道院院长,以后他又成为图卢兹地区的大主教。</p> <p>第一任修道院院长布列登的杜朗:这座浮雕就在修道院迴廊的立柱上。可惜时间匆忙,我漏了。这是从书上的照片。</p> <p>这座迴廊与周围的房子是在公元1100年(《水浒传》中的宋徽宗登基,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第二年)完成的。修道院内的柱头材料是石灰石,属于软性石料,所以当时那帮富有想像力的工匠艺术家们开心了,在上面大显身手雕刻了许多生动有趣的雕塑,但因材料本身的原因易于损坏,现在有好多残破之处。</p> <p>而柱子则是用大理石做成,石质比较硬。柱身上的雕塑是浅浮雕,但历经千年,线条依然清晰流畅。前面的布列登的杜朗的雕像也是在这些立柱之中。</p> <p>在12世纪,在这所修道院内有上百个修士,他们一天八次祷告,参与人工劳动,读写经书,依照本笃教会章程。这里留下了许多拉丁文写成有关圣经的经卷与图像,现在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馆貯存及展示。</p><p><br></p><p>在19世纪,波尔多到塞特港铁路的修建,曾经一度计划穿过这一修道院。后经当地人们的极力阻止。后来改道了,但还是将修道院北部的修士们休息的一间房子拆了。</p><p><br></p><p>现在这座修道院是属法国历史文化遗产,也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列的世界遗产之一。</p><p><br></p><p>据说明书上说,这里是世界上最早建成的修道院迴廊。(可能也是最美丽的一座),其中有46座柱头雕刻的是圣经以及圣徒们生平的故事。有30座由各种象征性的树叶图案组成的雕塑。在西面一排的中央立柱上有修道院完工日期的刻字(拉丁文)公元1100年,当时的修道院院长 Ansquitil。</p> <p>在迴廊中,立柱上的圣经圣徒故事以及象征叶子图案的雕塑的位置总图。如果有可能真可以化点时慢慢地逐个欣赏。</p> <p>教堂大门上山墙上的雕塑是晚于修道院内柱头及其他的雕塑。它主要是以《圣经》中圣约翰所记载的最后一章“启示录”所雕刻:中央的基督,周围是四福音使徒象征,以及24个老者全都眼望君基督,这是一种团结的象征。</p> <p>大门的两个侧面,代表最后审判中的“恶”与“善”。左边代表人类七种“恶”,实在需要专业讲解,否则很难识别。</p> <p>右边是“善”。比较容易看出来。我上篇已讲,不再多讲。</p> <p>教堂大门上方山墙上四位福音圣徒的象征蛮有意思,我作一些解说:</p><p><br></p> <p>注意四位福音圣徒的排列与山墙上的位置是一样的。</p> <p>長有翅膀的人象征馬太:馬太強調耶穌基督,上帝的兒子的人性。首章主要內容正正是交代耶穌基督的家譜,正如首节经文写的:「亞伯拉罕的後裔、大卫的子孙耶穌基督的家譜。」</p> <p>卡拉瓦乔的《圣约翰与天使》</p> <p>有翼的狮子是圣马可的象征。马可強調耶穌基督的权能和衪带有大能的工作,正如狮子是万兽之王,耶穌就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祂拥有至高无上的君王权威。</p><p><br></p><p>圣马可是威尼斯的保护神,在威尼斯到处可见这样的雕塑。</p> <p> 長有翅膀的牛象征路加:在旧约中牛或牛犢是供祭祀的动物,它們是牺牲的象徵。《路加福音》的開首便敍述了有关撒迦利亞執行祭司职务的故事(路一8-25),而祭司的职务就是献祭,而献祭就要有牺牲。路加正是要強調耶穌基督因救赎世人而甘愿作出完全的牺牲。</p> <p>牛津大学Bodleian图书馆的一本亚美尼亚福音书手稿的封面,路加拿着笔在书写,以及右边他的象征:长着翅膀的牛</p> <p>鹰象征約翰:鹰展翅飛上云霄,牠比任何飛鸟飛得更快更高。約翰比喻飛鹰,正是要指出他写的福音书有如高天一樣的属灵境界。与此同呼,約翰也強調耶穌基督的神性,並把基督神性的深邃和奧祕表达得十分淋漓盡致。</p> <p>Vladimir Borovikovsky (1804–1809)俄罗斯圣彼得堡喀山大教堂:圣约翰与鹰</p> <p>估计在上图标的71的地方也有个柱头,它四个面也是象征四福音(基督的四个方面)。可见到带翅膀的象征物,可惜,头部均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暴徒破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