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绿色的救赎 文/秀夫

秀夫

<p><br></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回到生我养我的农村老家,亲近那里的一草一木,对于如我这样常年漂泊在外的人来说,是一种心灵的救赎。</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0年“五一”长假期间,在临要去湖南凤凰古城的前夜,我突然改变了行程。我想回家,回到我儿时出生的那个老家去,看望我已经年迈的父母,还有记忆中的那片绿色。</p><p> 我的老家在湖北江汉平原腹地。连接汉水的东荆河在门前日夜奔流,长长的大堤宛若玉带,将黑瓦白墙的老屋懒懒地揽在怀里。在儿时的记忆里,这里和江汉平原上的许多村落一样,满眼都是绿色-----绿色的树,绿色的庄稼,绿色的竹。我在这里,呼吸着绿的空气,在虽然贫瘠但是自由舒畅的土地上,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的美好时光。</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后来的我,成了当年离开这个小村庄唯一的大学生。那年我17岁。</p><p><br></p><p><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这些年来,看惯了城市的所谓繁华,还有繁华背后的虚妄,我的心越来越贴近那片自然绿色。其实,做记者的我也深深知道,这些年来,沉重的“税赋”没能让乡亲们最终摆脱贫瘠的命运。在某些激烈对立和冲突的时期,他们的生活尤其艰难。</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家乡没有被时代的车轮带着前行。然而这一切,没能阻止我想亲近家乡的步伐。一路上,我没有心境拍摄我已司空见惯的那些景物,一样的白晃晃的路,一个模子生长出来的楼房。我的心早已穿越天空,飞了回去。出宜黄高等级公路,进入家乡的属地,我就进入了绿色的环抱之中。</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老家的几天,我的镜头下只有景物,没有人物。尽管事先我有心里预期,但是家乡仍然物是人非,陌生得让我觉得有些可怕。那些儿时的伙伴,见到我时,大多卑怯地接过我递上的“蓝把高级烟”,点燃,用力吸上几口,然后是沉默。问他们田里的收成,常常是以叹气作答。在这样一块丰腴的土地上,由于被索取得过多,他们的房子依然是我出去时的模样。</p><p><br></p><p><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的心是沉重和感叹的。做记者这多年,我没有为这片土地的农民包括我的父母,做过一件像样的让他们直接受益的事。由于这份内疚,我不想拍摄他们,更不想把自己放在观察者的位置上。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心灵的煎熬。</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家乡的年轻人都出去到南方打工去了。走在村落中,很少见到活泼泼的生命迹象。这里运转的节奏很缓慢,像大堤外流淌的河流,不因时光匆匆而过变得急促和紧迫。夕阳西下时,在家留守的老人们出门了,他们来到堤上,放牛,割草,偶尔听到彼此问候,夹杂着阵阵咳嗽,这是一天中我最熟悉最亲切的声响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那几天小孩子也放假了,但他们不可能像我们小时候好多小伙伴在一起疯癫到半夜。他们躲在家里,做做不完的作业,或者被电视里的都市梦境迷惑。</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隔壁的小学同学新华瘦瘦的母亲,我再也见不到了。听我母亲说,她在大年初一的晚上服农药自杀。母亲亲自去为她装殓。母亲说起她的死因时轻描淡写:“和他爸爸为打牌的事争了几句,就想不开了,唉!”可闲下来时,母亲就端个小板凳,坐在屋旁树荫下,眼睛望着小路边由树林编织向远方延伸的大片绿色,默不做声。</p><p><br></p><p><br></p>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分明从那声叹息中,感受到生命的无奈和悲伤。</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母亲缓慢地用摇把从水井里抽出地下水的时候,我内心的悲哀更深一层。我的家乡在湖北中南部,是有名的鱼米之乡。这里是多雨的,小时候房屋四周到处是池塘,清冽冽的,绿色的倒影映在水中,天上地下到处荡漾着绿色的波光。池塘里满是清香的荷叶,风吹过的时候,四处是摇曳的绿。绿色丛中,粉红的荷花点缀其中,好一派水乡园林风光。</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遗憾地是,这次我回去,所有这些再也找不到了。在这样一个千湖之省,农民连吃上干净的水也变得困难。</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几天来,我四处在家乡的绿色中奔突、寻找,那怕一个小小的细节,也会让我这颗麻木的心变得柔软。也只有这片片绿色,才能让我这颗坚硬的灵魂得到暂时的救赎。</p><p><br></p><p><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以后每年的“五一”小长假,我都会照例回到乡下,看望仍住在农村的父母。对于我来说,这是一块生了根的土地。无论你挪到什么地方,根须依旧扎在土壤里。我年迈的父母,是这片土壤上的磁石。</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近乡情怯。越接近,心中越是惶恐不安。这一路行来,满眼仍然是绿色,树木,竹子,大堤,还有河滩上的庄稼,它们按照时序,准时来到。在阳光照耀下,所有这些被乡亲们忽略的风景,在我的心中却是满满的。于是,漫无边际地行走,身边树叶翻动的絮语,一路跟随。驻足,你可以感觉到风在身前身后次第行走,一层追赶着一层,围绕房屋、树林,不断地轻轻流动。我不知道多久没有听到这乡村的天籁之音了,她是那么新鲜,只有安静的乡村,才盛得住它的身子。</p><p><br></p><p><br></p><p><br></p> <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池塘干涸了。屋前屋后的水塘里,没有了水的踪迹。去年五一回家,那里还残存着一洼小小的亮点,映衬着树木的枝条,有那么一点鲜活、灵动。有了这几洼乡村的眼睛,我的乡村,至少还是活泛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和我并坐在台阶前,他望着远处大堤的方向,目光忧郁:“开春以后,就没有下雨了。塘里怎么会有水呢”。他像在回答我的提问,也似乎在回答自己。我坐不住,不停地在池塘周围转圈,眼前看到的只有枯叶混合着乱泥,瘫软在这些曾经叫池塘的地方。池塘边的一条条裂口,在我看来,有如镶嵌在乡村历史上道道的伤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三十年,是我离开乡村的时间,对于历史的长河,它只是短短的一瞬。而我记忆中的水乡,湿漉漉的水乡,就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p><p><br></p><p><br></p>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是中国乡村的现实。现在的水,要么在沟渠里直奔主题,用着实用的灌溉;要么潜伏在土壤里、根系里,默不作声。水声、水波荡漾,这些动词,在后工业化的时代,已经简化为一个奢侈的名字,留存在书本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过去父母一直在用河塘里的水,有时候用井水,眼下却不行了。我走进厨房,看到了水管和水龙头。母亲说:“我们这一湾台人家,只有一处水塘可用。但要跑二里地远。”前几天,村里再次安装自来水,父母终于被“逼上梁山”,花了一千多元,装上了自来水。“我们活不了几年,主要是怕你们回来,没有一口干净水喝。人家还说,如果我们不在了,户头是可以转的。”</p><p><br></p><p><br></p>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是啊,我的乡村就是这样,在一个个无奈的选择中,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的繁衍下去。自来水户头可以转让,可那些水声,那些与池塘和联系池塘的埠头,那些埠头旁的捣衣声呢?那些清洌洌的水塘上摇曳的荷叶和满鼻的清香呢?</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好在绿色还在,乡村依然挣扎。这些绿色真实得可以触摸,就像三十年前,我可以真实得触摸到池塘,并在水里嬉戏。我不敢想象,再过三十年,这些绿色的存在。或许我太悲观了,悲观得让人沉重,甚至有些杞人忧天。</p><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此刻,我才猛地发现,面对越来越“现代化”的乡村,我的内心犹如一条无源之水的河流,那么贪婪却如此无能为力。</p><p> </p><p><br></p><p><br></p> <p><br></p><p><i>个人简介:</i></p><p><i>&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i></p><p><i>&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秀夫,本名朱振雷,湖北潜江人。记者、编辑。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诗歌专业创作委员会委员。“潜江诗群”重要成员之一。</i></p><p><i>&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上世纪80年代中晚期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发表新闻、文学作品计300余万字,多次获得各类新闻、文学奖励。 诗歌散见于《诗刊》《诗选刊》《长江丛刊》《芳草》《青年作家》《山东诗人》《北美枫》等报刊,并入选多个选本,曾被加拿大、泰国、新加坡等海外刊物译介或刊登。出版有诗集《风声之外》、诗歌合集《八面诗风》,人物传记作品《杜鸣心:大音希声》《绝唱——从歌唱演员到“文革”囚徒(非虚构)》,报告文学集《我是潜江人》等。</i></p><p><br></p><p><i><span class="ql-cursor"></span></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