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29日每天早上的7-8点,在宁波市第十五中学实验校区的各个地方,都有学生们忙碌的身影。学校还未正式开学,学生怎么提前到了?凑近一看,原来他们是初二各班的校园清扫志愿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池塘边,围墙旁,国旗下,志愿者们辛苦清扫着!</h3> 在老师的带领下,初二每班派出15名学生志愿者,轮流参加校园清扫工作。暑假期间,由于学校硬件设施升级,走廊上,瓷砖上都遗落了不少灰尘,加之柏油路上散布的落叶,都给志愿者们的清扫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是,十五学子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顶着超40度的体感温度,拿上工具,一丝不苟地进行清扫。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车棚外的柏油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志愿者们辛勤地清扫车棚</h3> 相信为人父母者大多会认同一点:从事必要的体力劳动,对孩子而言无论是健康成长,还是品性塑造和人格养成都大有裨益。<div> <br> <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室走廊,先扫再拖</h3> 校园卫生向来是一所学校的门面,是一项繁琐艰巨却又十分重要的任务。此次清扫活动,不仅体现了初二各班志愿者们服务社会、团结互助、乐于奉献的良好风貌,而且反映了十五中弘扬朴质精神的办学理念及励志、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更响应了国家对于新时代下劳动教育的号召。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扫完毕,鲜明的对比!</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锃亮的教室走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校园一隅</h3> 劳动教育不同于普通知识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家校乃至社会共同来提供“资源”。为此,除校园清扫活动以外,学校也开展了一系列家校结合的劳动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家务小能手评比活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务小能手活动</h3> 除了甘于吃苦耐劳,劳动还有另一层含义:不断创新、创造。对此,学校还组织学生参与每周校园值周,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为留守儿童讲解制作手工等活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志愿者进社区活动</h3> 要让孩子真正热爱劳动,家庭、学校都是课堂。即便孩子的学习再忙,也要让他们抽出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样才会在劳动中增长见识和才干。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劳动最光荣</h3>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劳动教育不只是传授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和习惯潜移默化的导入和养成。所有的劳动背后都有付出,事无巨细,承载的都是劳动者的一颗“匠心”。让十五中莘莘学子参与劳动、诚实劳动、崇尚劳动,切身体察“匠心”,这样的劳动教育才会“走心”。以此为“靶心”的一系列劳动教育活动,也完全有可能为十五中打开一片教育改革的“新片区”。十五学子也必将运用劳动中的所思所学,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真正让家长“放心”。 <h3 style="text-align: right">通讯员:王麒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