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北大优秀中学生夏令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写在高三的第一次月考之后

<p>  参加北大夏令营前我曾多次在x乎上搜这个问题。现在我写下自己的回答。</p><p> 首先,我并不配得起优秀中学生个称号 (*/w\*),其次,我的月考成绩其实很水(ಥ_ಥ),但我还是想谈谈这次夏令营对我带来的影响。</p><p> 在参加北大令营前,我就是玉水河里的一条草鱼,干啥啥不行,划水第一名。参加北大夏令营后,我还是那条草鱼,却渴望游向更广阔的水域。</p><p> 记得夏令营的第一天,在破冰时我没敢提及我的学校。我面对的同学,或是华师一、武外的巨佬,或是“紧紧相依”联盟的佼佼者。来县级中学的我只想膜拜大佬╮(╯▽╰)╭。那是我第一次产生“哦,我在北大夏令营”的认识——周围是湖北省最优秀的学子,是北大的预备役。往后的相处中,我更是体会到他们身上由内而外的优秀,不仅仅是在成绩,更多的是在对于他人的谦逊与善意,对于理想的明确与坚定,对于未来的自信与希冀。一如鲁迅笔下“只是向上走”的青年,一如塞缪尔·厄尔曼口中有“深沉的意志、恢宏的像象、炽热的感情”的青春。</p><p> 因为今年的夏令营在省内举行,所以唐楚玥大佬居然来为我们答疑了哎ฅ&gt;ω&lt;*ฅ!(画外音:我问她问题时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我靠⊙∀⊙!,我在和小神仙说话哎!”2333)记得有一个同学问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这么高的分选择北大元培不选清华姚班不亏吗?楚玥学姐回答中提到分数不是钱、志愿不是商品,不是分分必尽,她只是选择她喜爱的。那时我对她话里的意思只有一个模糊的感知。而往后在听不同院系老师的讲座时,当我从不同角度不同思想的讲座中get到某个一致的主题——热爱,我似乎懂得了楚玥学姐的意思,也明白了高中三年汲汲以求的分数对于我的意义究竟是什么。</p><p> 疫情使我们没能亲身走进燕园,但就像xi总(我居然不知道学长是哪个xi哎(#‵′))所说的有北大人的地方就有北大的气象。在这一群学姐学长身上我真正感受到了课文中元培校长对北大人所期许的“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北大学子身上真的是闪着光的!是组织活动时的从容镇定,是介绍自己专业时藏不住的热爱,是对我们这群小朋友发自内心的真诚…</p><p>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皆激发了我心中最原始的渴望——对更优秀自己的渴望。我想靠近,靠近那群闪着光的人。</p><p> 最后说说我的月考,我的考试史上最差的名次。yysy,这才是我的真实水平,别人认真学习了两年我划水划了两年,考好了才奇怪。但我似乎没有灰心丧气,或许是因为我已见识过同龄人的优秀,或许是我放得下对分数的执着,或许是我有强大自己的渴望。更重要的其实是我的心里有了一个远方,一个我明知隔着遥远的路程、难以企及,却愿意为之一往无前的远方。</p><p> 参加北大优秀中学生夏令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对我来说就是使某些模糊的混沌的情愫变成了一个真实的看得清的方向。</p><p> 草鱼天生不是金鳞,但草鱼仍向着龙门跳跃,她不确定自己能否跃过,但她确定自己会降落在比曾经宽阔千倍万倍的水域。</p><p> 诚如悟空所言:“我来过,我战斗过,我不在乎结局。”</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