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参加枝柳铁路建设50周年纪念<br> 1970,10~2020,10</h3> <h3> 人到老年,就喜欢回忆往事,找点怀旧的感觉……<br> 在自己的人生中,值得回味的是那段参加枝柳铁路建设的青春年华……<br>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千军万马齐上阵,顶烈日,冒寒风,挑泥巴,打石头,筑路基,建车站,居深山,住工棚,不怕苦,不怕累,历时三个春秋,为国家的铁路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br> 谨以此篇图文献给当年枝柳铁路的建设者……</h3> <h3>看到这些锈迹斑斑、好有怀旧感的铁轨和铺满石碴的路基,倍感亲切,因为我们曾经是它的建设者和筑路人……</h3> <h3>一九七O年十月,阳朔县首批两千名民兵经县革委和县武装部批准,参加枝柳铁路建设大会战。喜报送到家,象参军一样光荣。</h3> <h3>1970年10月3日晚,阳朔县在体育场召开大会,欢送参加三线建设的民兵奔赴前线(三线建设是国防建设的一部分,所以称三线建设为前线)。图为民兵代表白聪(桂林知青)在主席台上发言,向全县人民表决心:“不修好幸福路,决不收兵”。<br></h3> <h3>1970年10月4日清晨,阳朔县两千名民兵在县革委、县武装部领导及近两百名国家干都的带领下,手捧毛主席像,扛着红旗,打起背包,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路歌声一路笑,沿着桂阳公路徒步奔向第一个枝柳铁路建设工地~融安。</h3> <h3>在那个年代,凡是大型工程,都采取全民会战,搞人海战术。湘黔枝柳铁路汇集了二十万会战大军,建设工地上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喇叭声、口号声响成一遍,热闹非凡,场面十分壮观。(遗憾的是当时没有相机,没办法记录当时的场景)。<br>人人争当先进,个个不甘落后,挑泥巴选最重的担子挑,苦活累活抢着干,大年初一放假还自动组合上工地,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政治氛围非常浓厚,湧现出许许多多的好人好事。</h3> <h3>在枝柳铁路建设工地上,挖泥巴、筑路基,打石头、锤石碴,砌涵洞,建车站,全部都是人工作业,没有机械化,斗车运输是比较先进的劳动工具。</h3> <h3>三线建设队伍的管理一切按照军事化来管理,整个湘黔枝柳铁路工程为总指挥部,广西为指挥部,桂林为分指挥部,各县为民兵团(团长、政委都是武装部的领导,县领导为副职),下设营、连、排、班。第一年阳朔和永福两个县合为一个团,共3000人,代号为九二O二五工程分指挥部第六团。三线建设工地统称大会战,抽调的都是各地的民兵,所以同事间也称呼战友。<br>图为阳朔县福利公社福利镇参加三线建设的部分民兵在融安建设工地上,隶属于阳朔六团一营三连。</h3> <h3>1971年3月,枝柳铁路六团一营三连全体指战在自己完成的路基和涵洞前留彰。</h3> <h3>民兵团设有政工处、施工处和后勤处。<br>图为阳朔团政工处成员在团部广播室兼宿舍商量工作。</h3> <h3>六团文艺宣传队到工地慰问演出和参加劳动。</h3> <h3>枝柳战友在融安住地融江河畔。</h3> <h3>阳朔民兵团在融安的建设工地主要负责筑路基、砌涵洞、建融安火车站,工程完成后,部分民兵转回农业第一线,部分民兵(改名为阳朔民兵独立营)转战到三江麻石电站附近的深山里继续开山劈路,修建路基。</h3> <h3>上图是我们在三江麻石的铁路施工场地,照片的下面是我们肩挑手扛筑成的路基,上面就是用谷垫、油毛毡搭起的、我们吃住生活的简陋工堋,山坡顶上横着的大工棚就是阳朔民兵独立营营部。</h3> <h3>在铁路建设大会战中,各级都比较注重党、团支部的建设,注意发挥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争取加入党、团组织是每个参战民兵最大的心愿。<br>图为一个连队的党支部全体党员。</h3> <h3>参加枝柳铁路大会战的战友。</h3> <h3>枝柳铁路建设工地上文娱生活较少,团部政工处经常组织一些活动,让大家能在劳动之余,看看文艺演出或电影、看看球赛,丰富业余文化生活。</h3> <h3>以自治区级剧团的五位老师(当时下放在阳朔)为指导老师的六团文艺宣传队是活跃在铁路工地上的一支文艺轻骑。</h3> <h3>六团文艺宣传队先后在枝柳工地及柳州、桂林、阳朔、永福等地演出近百场,在那个文娱生活贫乏的年代,场场爆满,倍受欢迎。</h3> <h3>业余生活以打篮球和看比赛为主,各民兵团每到一个工地,都要修建一个灯光球场,篮球队之间经常互访比赛。当时的阳朔团男女篮球队非常活跃,专门从后方抽调了一些县代表队的民兵,阳朔球队水平在整个桂林分指挥部算是比较高的。</h3> <h3>枝柳战友、同事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情深义重。</h3> <h3>1973年7月,阳朔民兵团圆满完成了上级分配的铁路建设工程任务,凯旋归来。阳朔县领导在县大礼堂召开大会表示欢迎并予以表彰。</h3> <h3>“我们曾经在枝柳相聚”……<br>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参加枝柳铁路建设这段经历,给我们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使我们每个参与者倍加珍惜。<br>自从枝柳铁路回来后,不少战友还十分怀念和珍惜那段并肩战斗的情感,经常聚在一起,回味过去的那段经历。<br>图为1995年元旦,福利连的部分战友在阳朔小聚。</h3> <h3>枝柳战友在阳朔小聚。</h3> <h3>枝柳战友在桂林小聚。</h3> <h3>四十多年过后的2015年夏天,当年的筑路者乘坐火车重返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故地重游,感概万千。</h3> <h3>参观曾经亲自搬过砖建起的融安火车站。</h3> <h3>到当年用辛勤的汗水筑成的铁路路基上站一站。</h3> <h3>火车站负责人热情接待当年的筑路者,陪同参观并介绍情况。</h3> <h3>当年的住地工棚区已成为热闹的市区。</h3> <h3>到融安老市区看看,找找当年的感觉。</h3> <h3>参观融安汽车新站。</h3> <h3>三江是我们当年修铁路的第二个点,这里的建设日新月异,我们当年搭工棚的地方早已不见踪影。</h3> <h3>重游当年修铁路时曾经到过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江程阳桥。</h3> <h3>当年的穷寨子,现在已变成富裕村。</h3> <h3>枝柳铁路六团文艺宣传队的战友十分怀念和珍惜过去那段时间的情感和友谊,经常相聚叙旧,重演过去的节目,让时空穿越到半个世纪前的芳华年代……</h3> <h3>如今的铁路建设突飞猛进,已是世界先进水平,高铁动车四通八达。但每当看到过去的老旧火车及铁路,就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一种怀旧感、亲切感油然而生,毕竟我们为它付出过,为它结下了不解之缘……</h3> <h3>枝柳铁路建设大会战的历史故事,应该值得我们这一代人永久铭记……<br>我们这一代,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步伐一步步走来。回味人生,酸甜苦辣都尝过,但无怨无悔……<br>回味过去,珍惜友谊;<br>过好当下,品味人生。<br>亲爱的战友们,愿平安健康、开心快乐与您永相随!</h3> <h3>忆当年<br>一一与川木同学共勉<br><br>少年就有报国心,<br>十六离家三线行。<br>你筑铁路穿山坳,<br>我造电机戴夜星。<br>喜见枝柳驰铁龙,<br>轮机飞旋侧耳听。<br>谁言当年是蹉跎?<br>青春无悔当自信。<br> 师大同学 思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