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蜂先知

基洛夫

<p><b style="font-size: 20px;">春暖花开蜂先知……</b></p> <p>窗外下着晰晰小雨。远远地望去,春雨就像垂挂的杨柳丝,阿娜娇媚。再放眼看来,雨丝已经把前几天盛开的樱花,桃花,茶花打得落英缤纷,青草地上花瓣无数。</p><p>那平时默默无闻的杜鹃,此时开出了紫红色或白色的花朵,一片片的,没有把山映红,而染上了城市的光彩。</p><p>哦,原来城市的春天来得突兀,但却简单的多。一阵春雨,一声春雷,几朵鲜花的点缀,几缕杨柳嫩绿的苞芽,已经把大地的春意带给了人们,一切苏醒了。</p><p>小雨和杜鹃花把我的思绪拉回到几十年前江西的小山村……</p><p>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总以为春天到来是伴随大雁南归,还有就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可是,小山村里没见过大雁,村民们养过鸭子,鸭子在河里游着似乎永远都是欢乐的,只要鱼儿高兴,鸭子总是一会儿高昂着头唱歌,一会儿低头扎进水里觅食,不论哪个季节,鸭子肯定比人兴奋。</p><p>几年小山村的生活,倒使我知道了一个真实的“春天的故事”,春暖花开是蜜蜂先告诉我们的,养蜂人到村子,春天真正地来了。大概有三年时间吧,养蜂人老王与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p><p>三月间农田里撒下的草头逐渐地开出红花。这一大片的草头不是给人吃的,而是用作春耕时的绿肥。小放牛娃不敢把牛放到田里,鲜嫩的草头会撑死大牛牯的。</p><p>平时很平静的山村,来了一位白白净净的外乡人,雇着几位当地老表,独轮车发出叽咕叽咕的响声,车上装着一个又一个的蜂箱。老王的到来,打破了沉寂的山村。</p><p>老王原来是浙江人,大约三十多岁,胖胖的,整天在外闯荡,岁月已经在他眼睛旁边刻上了一些鱼纹。他讲话声音很轻,与蜜蜂一样嗡嗡着,带有点磁性。正因为是浙江人,所以他自然地以为上海知青为同乡了。他租了离我们集体户很近的一间农屋。</p><p>晚上,煤油灯暗幽幽地放出一圈光晕,老王与我聊开天。他原来住在浙江建德,50年代因为造新安江水库,全家移民到江西。浙江人喜欢动脑子,善于搞副业,他干起了养蜂的活。他告诉我,蜜蜂在春天最早的草头花开时采蜜,叫紫云英蜂蜜,等级很高,是蜂蜜中的上品,然后是油菜花的,到杜鹃花开,他就要往北一点走了。</p><p>过了几天,我到老王那里去,他到蜂箱里取出一块木板,上面刮下一层粘乎乎的东西给我尝,说是蜂胶,营养价值最高。其实尝新鲜的蜂胶和蜂蜜都要兑水,否则甜到发酸。我们两人一边吃蜂胶,喝蜂蜜水,抽着烟,一边继续聊天。他悄悄地告诉我,靠他干农活实在养不起一家人,家里其他人其实在养猪和鸡鸭,但受到管制,农村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p><p>4月初又有一天,我跟着老王放蜂去了。清晨太阳露头,打开了蜂箱,一大群工蜂蜂拥而出,几只蜜蜂停留在我的头上,老王告诉我别怕,让蜜蜂叮上几口,包医百病。那群蜜蜂一会儿就迎着阳光飞舞起来,我仰天望着,金色的翅膀在阳光下薄薄的,好像透明一般。勤劳的蜜蜂飞到田里欢快地劳动起来。</p><p>此时的小山村充满了生气,远处田野里红色的草头花,金黄色的油菜花,更远的山上一些杜鹃花开始绽放,大红的,紫红的,白色的,映山红,点缀的春天无比生动活泼。一会儿功夫,一些蜜蜂回来了,钻进蜂巢,忙碌地进进出出。我们两人的心情无比欢畅。</p><p>再过了几个星期老王走了,又过了一年他又回来了。我们继续聊着,吃着,喝着,抽着,笑着……</p><p>到第四年了,我习惯地急切地盼望着老王到来,但他没有来。我开始到处打听,有人隐约地告诉我,老王好像是在放蜂时候走夜路,掉到河里淹死了。</p><p>今天,春天依然百花开,蜜蜂依旧不停地忙碌,养蜂人却“斯人已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