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一所好的学校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随着学校物质文化的不断丰实,该怎样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是摆在阊小校长团队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p><p>阊江小学的愿景是什么?</p><p>学校希望每个从阊小走出去的学子他们拥有怎样的品质?具备怎样的能力?</p><p>阊小的每一位教师秉承怎样的教学理念,追寻怎样的教学目标,实现怎样的育人宗旨?</p> <p>我们希望从阊小出去的学生保持一分好奇之心!我们希望每一位老师努力珍惜爱护好学生的好奇之心,向学生学习,对生活,对工作保持一份好奇之心!</p> <p>古希腊贤者曾说好奇心是一切科学之母,好奇心是一切创造的根源,是人保持学习的动力,好奇心与生俱来,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逐渐减弱,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开启他们美妙的求学旅程。好奇之树枝繁叶茂,错综复杂的根茎下都有个一个藏着秘密的箱子,每个箱子里装着奇妙的种子,以及收纳孩子们自己发现的秘密的纸条。</p><p><br></p> <p>一进楼道,阊阊与小小热情地向你跑来,体现阊小人的热情!</p> <p> 文化墙在延伸,随着阊阊和小小在大自然的情境中寻找发现种子的秘密,观察蚂蚁……在春夏秋冬的四季里去发现,保持好奇之心。</p><p><br></p> <p>眼——它老是东瞧瞧西望望;</p><p>耳——它一刻也不让人安静;</p><p>我们的身体不论何处都在感受,</p><p>而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p><p><br></p><p>这首小诗鼓励学生去发现,提醒老师多珍护。</p> <p>一看这幅图,一定猜到三楼的文化墙主题了,对!赞赏。</p> <p>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同和和尊重。人们总是极度重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让他人自重感得到极大的满足后,他人也会反过来认同我们。自重感的呈现方式因人而异,但依然有规律可循,最重要的一点是获取他人的认同,而最重要的一种认同方式就是主动赞美他人。拥有一颗赞赏之心,老师用眼睛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点燃孩子努力前行的“光”,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拥有一赞赏之心,发现同学的优点,会欣赏他人,对于一个人将来的社会交往,心态调整都极其重要。</p> <p>开学后,这面墙可以记录学校对学生的表扬,学生们对他人的表扬,让赞赏不仅仅挂在墙上,落于行动中!</p> <p>这是冰心写的《可爱的》对孩子的赞美!</p> <p>对老师,对母爱,对自然的赞美!</p> <p>希望在赞美与赏识中成就孩子,绘出七彩的未来!</p> <p> 曾经有人做过幸福调查,对社会不同阶层的人进行询问:“你觉得自己过得幸福吗?”在受访人群中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觉得自己不幸福的,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抱怨、不满和牢骚!</p><p><br></p> <p>幸福是什么?大家都在苦苦的寻求着,幸福不是实体,而是一种感受,能获得多少幸福,只取决于我们都幸福的敏感度。发现幸福也是一种能力!“教书育人在细致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是顾明远教授给南菁中学题词中的一句,作为我们小学教师亦当静下心来育人,把目光落到学生成长的细微处,为学生的一生做准备,哪怕有一天他们中有人去扫大街,也扫得有模有样;去做修鞋匠,也如同贝多芬在作曲,内心充盈而丰满,生活快乐而幸福。</p> <p>希望所有阊小人,向着幸福出发!</p> <p>“吾日三省吾身”形成阊小师生的每日三问:</p><p>师:我今天的课堂让学生好奇了吗? </p><p> 我今天赞赏了学生了吗?</p><p> 我今天觉得幸福吗?</p><p>生:我今天好奇了吗?</p><p> 我今天夸了谁?</p><p> 我今天快乐吗?</p> <p>阊江小学毗邻阊江,因江而得名。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水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容,培养如水般包容,坚毅,品正的少年。基于多年的思考与实践,终于见雏形。</p> <p>校训:源清影直 云帆阊阖</p><p> 源清影直,出自唐朝王勃的《上刘右相书》:“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这两句大意是:如果源头干净,那么下游的水流就会清澈;如果实物的形体端正,那么它的影子就会正直。这两句以自然现象隐喻做人的道理。</p><p> “立德树人”校训引导每一位阊小人在人生成长路上不断的修行,成为一个正直,品德高尚的之人。</p><p> “源”与“影”又好比“师”与“生”。老师高尚的师德会是学生的榜样,要扣好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教师的示范引领不可或缺。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有人说教师最大的师德是站好课堂,课堂上老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思维活跃,治学严谨,耳濡目染,学生逐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p><p>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志存高远,要有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要立志成为祖国栋梁之才。“阊阖”典故名,典出《淮南子地形训》《楚辞·离骚》。原指传说中的西边的天门,后义项颇多。</p><p> “云帆阊阖”就是希望每一个阊小人志向远大,成为有用之才!</p><p><br></p><p><br></p><p><br></p> <p>校风:海纳百川 寻真尚美</p><p>“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阔的胸襟,包容的心态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每一个阊小人应当有这样的气度。教学教研中鼓励老师实践创新,百家争鸣,学生培育中鼓励多方并举,多管齐下。学生成长中倡导注重个性发展,充分发展潜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积极学习他人优秀经验,不断促进自身成长。具有自主学习探索的精神,“寻”找生活、学习中的"真",追求“美”。</p> <p>学风:滴水穿石 行知方圆</p><p> “寒窗苦读”学习本就是一件需要毅力的事,也是一件苦差事,需要每一个学习者不断的调整心态 ,克服惰性才能不断深入的过程。希望每一位阊小学子学习滴水穿石的精神,在学习中追寻自我的不断成长。 “博求万物之理,以尊闻而行知。"在学习过程积极实践 ,发现规律在方圆之间驰骋。</p><p> </p><p><br></p> <p>教风:渠活澈明 品正润身</p><p>"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在大数据的时代,我们要更注重学生思维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教学方法要活,课堂要灵动,学生能在课堂中保有好奇心,获得探索的愉悦,找到兴趣的源泉,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陪伴,疏通,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内驱力。</p><p>学校除了教书更要育人,要求教师做到品正润身,以高尚的师德滋润学生的心田,为学生树立人生的榜样,正所谓“源清影直”</p> <p>综合楼的文化墙以“好奇”“赞赏”“幸福”三个主题为明线,以是水文化提炼的校园文化为暗线,串联其间,正如水之品质,水利万物而不争。每一楼一方一圆的构图,与行知方圆相呼应,构成立体而多元的育人构想,层层提升,似乎在成长!我们将以脚踏实地实践,不断丰厚校园文化内涵,加快学校课程建设,助力学生更好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