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昆虫宠物——独角仙幼虫

董翼

<h3> 大家好,我是范益韬。这个暑假我获得了一对昆虫宠物,陪伴我度过快乐的暑假,它就是双叉犀金龟,又名独角仙。</h3> <h3> 成虫独角仙主要分布在中国华中、华南、台湾地区、日本、泰国及朝鲜半岛等地,属于常见品种。是最具代表性的兜虫之一。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幼虫独角仙。</h3> <h3> 幼虫是以腐叶土或朽木形成的腐殖质为食,成虫还以树木伤口流出的汁液或熟透的水果为食。生命周期约1年,其中幼虫期约8个月到10个月,成虫寿命约为两到三个月,比较短暂。常被作为宠物饲养。<br>  外型:独角仙幼虫俗称“蛴螬”“鸡母虫”,身体肥大,最大可长约10cm。头部坚硬,密布刻点,正面为黑色,边缘为红褐色;咀嚼式口器,大颚强而有力;单眼退化仅留痕迹。身体其他部分较为柔软,常呈C型弯曲,乳白色或米黄色,体表半透明,腹部末端可见消化道内深色内容物;两侧有9对气门,气门较大,开放性无瓣膜;体表有稀疏的刚毛;六肢短小,运动主要靠身体蠕动。<br>雌性幼虫小于雄性,雌性幼虫体重峰值一般在20-30g,而雄性可达30-50g,甚至更重。此外L3时期,雄性幼虫腹部倒数第二节中央可见一V字形刻点,而雌性幼虫无此特征。</h3> <h3> 栖息环境:多栖息于常绿或落叶阔叶林中,因幼虫依赖林下的腐叶土或朽木形成的腐殖质为食,因而对森林的原生性要求较高,尤其喜爱壳斗科植物,如青冈栎。此外幼虫也会在腐烂的草堆、木材厂木屑堆、蘑菇种植场的木屑培养基中生活。幼虫在腐殖土或木屑堆内部生活,一般不会将自己暴露在外面。因气门开放,所以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不然很容易因身体快速失水死亡。幼虫在食物堆中缓慢活动并取食,排出椭圆形略扁的粪粒。此种幼虫较为温顺,可以群居,但密度过大食物不足也会发生互咬现象。触角有嗅觉功能,如果附近有蛋白、脂肪等含量较高的食物,幼虫会前往取食。如果环境温湿度不足、透气性不足或食物耗尽,幼虫会钻出地表。幼虫最适温度为23-25℃,此温度下进食最活跃,生长状况最好;虽然可以忍耐30℃的高温,但会对生长产生不利影响;20℃以下进食量减少,生长缓慢;10℃以下进入休眠状态,基本不进食,体重会减少;可以短时间忍受0℃左右的低温,但低于-2℃会造成死亡。</h3> <h3> 天敌:主要为鼹鼠、獾等会挖掘的捕食者,以及叩甲、土蜂等肉食性幼虫,也容易被真菌寄生死亡。<br>  饲养周期:一般情况下一只雌虫可以在2-3个多月的成虫寿命里产下40-80枚卵。卵乳白色或淡黄色,刚产下的卵性状似大米粒,随着发育会逐渐膨胀为绿豆粒大小的球形,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孵化过程约为10天。刚孵化的幼虫为一龄幼虫,经过约1个月后蜕皮成为二龄幼虫,再过1个月左右再次蜕皮成为三龄幼虫。三龄幼虫期最长,为6-8个月,随生长环境温度的变化会有延长和缩短。虫的体重在三龄中期达到峰值,此时大概开始进入冬季,如果是人工条件下温度恒定体重则基本保持不变;如果是自然条件下气温较低,幼虫体重会明显降低,到第二年气温变暖体重回升,但无法达到峰值水平。三龄末期的幼虫停止进食,在土中用身体挤压出一个椭球形的室,并用粪便和分泌物加固室壁,形成蛹室。双叉犀金龟的蛹室竖直或微微倾斜,而大部分犀金龟的蛹室则是接近水平。此后幼虫在蛹室内进入前蛹阶段,身体变短,颜色变黄,表皮变皱,不久后蜕皮,即蛹化,蛹深黄色,没有运动能力,只有腹部可以扭动。双叉犀金龟蛹经过20多天后开始羽化变为成虫,刚羽化的成虫鞘翅为白色而柔软,经过几小时后变为深色且硬化。刚羽化的成虫不进食也不活动,会在蛹室中继续蛰伏十几天,然后从土中钻出,开始觅食和交配。</h3> <h3> 先介绍到这里,等幼虫慢慢长大,成蛹羽化时再继续和大家分享。</h3>

幼虫

成虫

独角

三龄

体重

金龟

进食

羽化

双叉犀

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