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抗疫路上的姐妹花 </b></p><p> </p><p> 久久</p><p> </p><p> 人的相遇,有一种说法是五千分之一。可见不相识的两个人,相遇是难事。相遇了,又在一起工作,那更是难得。</p><p> 相遇有一个焦点。这个焦点在文化路与古牧地中路的交汇点上。这条相遇的路,是有些来头的。南北的路,百年前是一条官道,乾德县的人,去省城迪化,走得就是这条路。而东西这条路,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是繁荣不息的商业街。</p><p> 有这样四个女人,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抗击新冠疫情,从不同的地方到了这里。他们年龄不同,但职业相同,都是医护人员,是抗疫路上的姐妹花。她们性格不同,但使命一致,那就是齐心协力,为抗击新冠疫情的全面胜利而不懈努力。</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板凳妈</b></p><p> </p><p> 来自矿业医院妇产科的刘霞,今年37岁,从医12年。大家喜欢叫她板凳妈,源自她的孩子名叫板凳,大家觉得这么叫亲切,辨识度高。板凳妈是医务组组长,于8月3日到了医学观察点。</p><p> 板凳妈作为医务组组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分工,统筹兼顾。她根据实际情况,先进行分组,包括她自己在内的每个医务人员都负责一组,先进行业务培训。毕竟来的医务人员是各单位抽调来从事不同岗位。疫情防控对医务人员有新的要求和相应的操作规范,不熟悉这些,就容易出差错。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她们利用晚上学。针对不断更新的工作要求,她们利用吃饭的时间学。板凳妈觉得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学透这些东西了,才能干好工作。</p><p> 医护人员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关注留观人员的思想动态、身体情况等,并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及时解决问题。</p><p> 板凳妈清晰地记得,在她第一次进入医学观察点时,11岁的维吾尔族男孩阿卜杜•外力居麦和6岁的维吾尔族女孩阿依谢•居麦那双乌黑明亮的眼睛深深吸引了她。刚到这里,一切都很陌生,两个孩子有点胆怯,躲在家长身后,不说话。</p><p> 板凳妈觉得孩子是需要特殊关注的。巡查回来后,她拖人买了一些棒棒糖。第二次巡查时,敲开这两个孩子的门时,掏出棒棒糖,给每人给一个,笑着说,拿着。板凳妈虽然全服武装,孩子们根本看不到她秀美的面庞,但甜美的声音孩子们听的清晰。孩子们拿着棒棒糖,笑得开心。如此,板凳妈与孩子们沟通起来顺畅了。</p><p> 防疫防控中吃好,喝好,休息好一个不能少。板凳妈耐心地给大家讲解防疫知识,亲自给客人们测温,利用送饭送药的时间,与客人们聊天,帮助情绪焦躁的人,缓解压力。为特殊病人买药送药。细致耐心的服务,赢得了客人们的肯定。</p><p>当有人夸张板凳妈工作做得好时,她却说,是姐妹们共同努力的成果,是领导后盾作用发挥好的结果。</p><p> 说起领导支持,板凳妈说,负责他们的包联领导谢主任一天要来好几次,有时是早晨来,有时中午来,晚上一二点来也是常有的事情。来了就问,有什么困难吗?</p><p> 板凳妈起初不好意思说困难,觉得自己能克服,就不麻烦领导,毕竟领导事情多。谢主任说,我来就是帮助你们解决困难的,不是遛弯的。板凳妈一听这话,笑着说,客人们需要买药,附近的药店都没有。谢主任说,药名发给我,我去买。板凳妈说,8月7日薛培林急需甲硝唑口颊片和中国好医生软膏。晚上,谢主任跑遍了米东区药店,终于买上。当把药送到薛培林手中时,他说,你们的服务真是贴心。板凳妈说,这是领导帮助买的。薛培林又说,那替我谢谢他。</p><p> 真诚对待每个人,自然赢得人心。我走进板凳妈的宿舍时,四个人在吃晚饭。不一会,有人提进来一个大蛋糕。我以为是谁的生日。板凳妈说,是包联户刘子洋,亲自为工作组订的蛋糕,送给全体工作组成员。蛋糕打开的一刻,板凳妈和姐妹们脸上绽放出的笑容,比蛋糕还甜美。</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哈斯耶提•艾麦尔 </b></p><p> </p><p> </p><p> 哈斯耶提•艾麦尔是一个秀丽文静的维吾尔族姑娘,今年24岁,是米东区矿业医院中医科护士。2019年毕业后,进入矿业医院工作。</p><p> 2020年2月份,因疫情到一线工作了一段时间,回单位不久。第二次疫情突发,她再次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如此,她年纪小,却是一名抗疫战线的“老兵”。</p><p> 性格腼腆内秀的哈斯耶提•艾麦尔喜欢</p><p>画画。进入医学观察区需要着二级防护,大家都穿着一样的衣服,分不清谁是谁。为了让客人记住她,也为了让客人开心,她在自己的防护服上手绘出米老鼠的造型,可爱生动的形象,令客人们耳目一新。</p><p> 通过两次疫情的工作经历,哈斯耶提•艾麦尔坦言,这让她懂得了许多,学会了许多。她懂得如何去理解一个人,如何去宽慰一个人,感受到生命的可贵,自己默默付出的价值所在。</p><p> 哈斯耶提•艾麦尔负责的这组小孩较多,每天面对一个个可爱的面孔,想和他们分享自己的快乐祝福,每次她会给孩子们分一块巧克力或者饼干,虽然东西不多,但是她的一份爱。有的孩子想拥抱亲吻她,她挥挥手说,现在不行,等观察期结束,我们再好好拥抱一下。</p><p> 别看哈斯耶提•艾麦尔年纪不大,做事考虑周到,是心细的姑娘。8月12日,下过一场雨,早尔汗对正去测温的她说,晚上有点冷。她担心早尔汗会受凉。测温完后,拿了新的被褥,一口气跑到六楼送给早尔汗。早尔汗开门的一瞬间,愣住了,想自己随口说的一句话,她却放在心上了。</p><p> 在观察期间,有的客人情绪不稳定,及时疏导是医务人员必做的一件事。一位客人因多种原因,入住后,心情不太好,心情急躁。哈斯耶提•艾麦尔每次测体温时,都会和他聊聊心,倾听他的诉说,帮助调整他的心态。渐渐客人情绪稳定了,按时吃饭服药,有时间还在房间做运动。再见她时,还讲几句笑话,逗她开心。她笑了,他也笑了。</p><p> 笑能化解隔膜,笑能温暖人心。哈斯耶提•艾麦尔用微笑,在医护人员与客人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友谊的桥。</p> <p> 傅德峰 </p><p><br></p><p> 傅德峰来自米东区三道坝卫生院,是该院的护士长,今年45岁,平日里爱好运动和音乐。</p><p> 傅德峰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她进入工作状态很快。她说,自己从没有把客人当外人,在她眼里,把他们当亲人。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心理状态,力所能及想尽办法满足他们正当合理的诉求。</p><p> 傅德峰每次进行测温时,给大家讲防疫知识,做好房间消杀,勤通风,手把手教大家正确洗手。有些年纪大的人没有手机,她就把当日重要新闻讲一下。有的人不按时吃饭,她就说,吃好,身体才有免疫力。有的人不喜欢吃中药。她说,良药苦口,对身体好。有时候遇到客人在房间唱歌,她也跟着唱几句。并说,唱歌愉悦心情,心情好,一切都好。一句句带着温度的话语,让大家每天期待与她见面的时刻。10岁的祖克热•英提扎热给傅德峰用铅笔写了封感谢信谢谢阿姨对我和弟弟的照顾和关心,阿姨我爱你,“白衣天使,辛苦了! 中国加油! 乌鲁木齐加油!”</p><p> </p> <p> 单志芳</p><p><br></p><p> 单志芳是四个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她是8月15日加入这个集体的。她身体不太好,患有高血压,每天要服药。她来到观察点以后,担任检测员。作为一名从医三十多年的老医务人员,深知疫情期间,环境卫生至关重要。她看人手不够,主动协作开展观察区和生活区的消杀和卫生工作。每天早起晚睡,认真负责。她看楼道卫生不好,主动安排楼道卫生值日表并监督落实。</p><p> 单志芳不仅协作医务组人员帮客人发药,还帮着给客人送生活用品等。并及时提醒客人们常痛风,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p><p> 单志芳对工作组的伙伴们记挂在心。马波腰不太好,上下楼都非常的困难,刘杰送饭时不慎扭伤了腰。她一边普及自我保健常识 ,一边嘱咐要他们好好休息。大家由衷敬佩她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她对伙伴们的关爱关心感动了伙伴们。她对伙伴说,还有两年就退休了,但在岗一天,就认真工作一天。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尽职尽责,把各自的工作做好,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迎来与家人团聚的那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