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盘腐(烂头)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图文讲解版】(副本)

农业背包客~尚帅

<p>盘腐病是向日葵菌核病的一种表现症状,我们首先了解向日葵菌核病,菌核病分为盘腐病、根腐病、茎腐病等三类发病症状,严重危害向日葵生产</p><p>本文详情列举天气、品种、灌溉等原因进行剖析</p> <p>向日葵根腐、茎腐病、盘腐病严重降低了向日葵的产量以及品质问题。在我国发现的主要危害类型有根腐型、茎腐型和盘腐型。及时进行农药防治十分必要。</p> <p>根腐型:从苗期一直到植株收获都能发生,一般在开花后发病较多,当茎上出现症状时,下部叶片的叶肉出现部分失水状不定形的黑色坏死斑,或叶片萎蔫,植株萎蔫枯死。后期病斑中央呈黄白色,表皮破裂露出纤维。茎可见有白色毛状菌丝,内部可见黑色菌核。</p> <p>备注:</p><p>根腐病主要发生在乌盟、坝上地区,因播种早、气温冷凉,适合病菌萌发,容易感染及爆发根腐病</p><p>赤峰、通辽、巴盟等地区,因种植时地温已升高,不适宜病菌萌发,顾根腐病很难造成大面积危害。</p> <p>茎腐型:主要发生在茎的中上部,初生椭圆形褐色斑,后扩展,病斑中央浅褐色具同心轮纹,病部以上叶片萎蔫,病斑表面很少形成菌核。</p> <p>盘腐型:向日葵开花后经常在花盘背后即花托部位出现水渍状淡褐色圆形病斑,逐渐扩大到全花盘,使其组织变软,腐烂。潮湿时病部出现白色菌丝,最后形成黑色菌核。</p> <p>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在土壤和种子中越冬,向日葵重茬年限越长发病越重。向日葵花蕾期至开花前比较抗病,开花后特别在开花末期到成熟期易感病。地势低洼、阴雨天多等都可以造成发病。</p><p>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盘腐病的发生、预防技巧、防治方法</p> <p>发病原理</p><p>盘腐型(1):病菌以菌核在土壤、病残体中越冬。翌年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成熟由子囊内弹射出去,借气流传播,侵染向日葵(背腐型)。</p><p>盘腐型(2):菌核经3~4月休眼期,从菌核上产生子囊盘,弹射子囊孢子,随风传播,侵染向日葵盘部,形成盘腐(多侧腐和正腐)。</p> <p>盘腐病主要与以下几种原因有直接关系</p><p>1:茬口问题</p><p>2:土壤性质</p><p>3:灌溉条件</p><p>4:品种特性</p><p>5:天气原因</p><p>6:施肥特性</p> <p>一:茬口主要为以下三种:</p><p>1:不适茬口为以下茬口</p><p>豆类、花生、南瓜、贝贝瓜、葵花、油菜等,此类作物易感菌核病,对向日葵种植极为不利。</p> <p>2:适宜茬口为以下茬口</p><p>谷子、玉米、高粱等,此类尖叶作物高抗菌核病,土壤残存病菌少,不易发生菌核病</p> <p>3:中等茬口为以下茬口</p><p>土豆、甜菜、萝卜、芥菜等茬口,此类作物不易感菌核病,但中微量元素(尤其硼肥)及钾肥消耗过大,应注意补充足够的中微量元素及钾肥</p> <p>二:土壤性质主要分为以下2种</p><p>1:粘土地,因土壤粘度大,透气性差,病菌不易萌发,不易发生盘腐病</p><p>备注:粘土地不利于水肥管理,很难种出理想产品</p> <p>2:沙土地,因沙土地透气性好,有利于病菌萌发,容易感染盘腐病</p><p>备注:沙土地容易控制水肥管理,容易种出高品质产品</p> <p>三:灌溉主要分为以下4种原因</p><p>1:圈灌地,因向日葵大量需水时间正是盘腐病高发及高感时期,没灌溉一次等于人工降雨一次,田地湿度大,极易感染菌核病,</p> <p>2:漫灌地,在向日现蕾期~花期~闭花期~灌浆期,需水量大,也是菌核病高感时期,尤其回头期后,葵花回头行程对流层,漫灌极易诱发盘腐病</p> <p>3:滴灌不覆膜,此类地块儿在用水高峰期,土壤水分挥发大,保墒保水效果差,需要频繁浇水施肥,易感染盘腐病</p> <p>4:滴灌覆膜,保水性好,水分不易挥发,容易保持田地空气湿度,不容易感染盘腐病</p> <p>四:品种特性主要分为以下3种</p><p>1:以363为代表的大日期,生长周期长,成熟期处于低温时间,盘部厚,有凹槽,易存水,湿度大,易造成水诱伤口,易感染盘腐病</p> <p>2:以T339、3167、9102为代表的中日期品种,生长周期较短,盘势扁平,盘薄,比较不容易感染盘腐病</p> <p>3:以3638、3388等为代表的小日期系列,生长周期短,抗病性好,不易感染盘腐病</p> <p>五:天气问题</p><p>阴雨天多、湿度大,极易感染盘腐病,</p><p>晴天,阳光充足,不容易感染盘腐病,</p><p>后边会详细介绍天气与盘腐病防治关系</p> <p>六:施肥问题</p><p>如果偏施氮肥、氮肥过高,会引起长势过快,盘部细胞排列不紧密,细胞壁薄,抗病性差,极易感染盘腐病</p> <p>天气原因与防治如下</p><p>1:连阴天10天内超过7天,应重点防治盘腐病(5-7天一遍药)</p><p>2:阴雨天10天内超过4天,应着重防治盘腐病(5天一遍药)</p><p>3:中大雨10天内超过2天,应着重防治盘腐病(雨前雨后用药)</p> <p>4:如当地雾气大,应重点防治盘腐病(5-6天一遍药剂)</p><p>5:如连续晴天,天气干燥,阳光充足,可不用药剂防治</p> <p>举例:</p><p>以下为商都未来8天天气预报,应选择7天左右防治一次</p> <p>以下为阿鲁科尔沁旗未来8天天气预报,应选择5天防治一次</p> <h3>向日葵盘腐病实时监测,24小时可继续侵染1.2厘米,传播速度非常快</h3> <p>总结发病几率如下:</p><p>1:茬口:(豆、花生、瓜)>(土豆、甜菜、萝卜)>(玉米、高粱、谷子)</p><p>2:土壤:沙土地>粘土地</p> <p>3:灌溉:圈灌>漫灌>滴灌不覆膜>滴灌覆膜</p><p>4:品种:大日期>中日期>小日期</p><p>5:天气:雨>雾>阴天>多云>晴天</p><p>6:氮肥过多>氮肥适中</p> <p>预防烂头病要采取以下几项办法:</p><p>1:适时早收</p><p>适时早收是减少烂盘丧失的有效办法。适时早收的最佳标准:在花盘背面变黄褐色,植株茎秆为黄,大部分叶片枯黄脱落;籽粒变硬,重现本品种的特点为最佳收获期。可适当采取插盘晾晒的方法。</p> <p>2:清除田间病株</p><p>生育期如发现病株要拔除、销毁或深埋土中。</p><p>收获后,要将葵田内的病残组织,尤其是遗留地面的烂盘要彻底消除,集中田外销毁,以防菌核传播。</p> <p>3:拣拾烂盘</p><p>收获后,有条件的农户最好组织人力拣拾烂盘,集中田外销毁深埋,这是减少菌源的重要办法。</p> <p>4:深翻灭菌</p><p>有条件的种植户,秋季一次性深翻20厘米以上,可节制菌核次年萌发传播。</p> <p>5:苗期预防</p><p>苗期尽量不要大水大肥,以防湿度过大,导致菌核病病菌提前大量萌发,如沙土地,可适当灌溉,以早上10点以前及下午6点以后为最佳。</p> <p>6:药剂防治</p><p>目前预防和治疗药剂主要有菌核净、腐霉利、异菌脲、乙霉威、嘧霉胺、抑霉唑、啶氧菌酯、啶酰菌胺、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药剂,可适当根据天气、品种等问题,合理搭配方案及剂量,</p> <p>刹枯威庄稼医院植保120,历经10年研究盘腐病各种药剂最佳剂量、最佳时期、最佳配方及最佳效果,如有技术问题咨询,可详情咨询</p> <h3>预祝大家丰产丰收</h3>

盘腐病

菌核病

向日葵

菌核

茬口

防治

感染

病菌

萌发

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