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云公司简介2025年10月版

宽云易货

<p class="ql-block">红色背景上,“中共宽云公司总支部委员会”几个大字庄重醒目,像一团燃烧的信念,静静悬挂在企业的心脏位置。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这不仅是一块牌子,更是一种承诺——一家企业愿意把方向交给信仰,把发展融入责任的坚定选择。</p> <p class="ql-block">罗宽云先生坐在办公室里,山水画在身后铺展,像他一路走来的风景:有峰峦叠嶂,也有溪流蜿蜒。1959年出生在永新县的他,从钟表摊前拧螺丝的青年,一路读到北大EMBA、法国DBA博士,身份从修表匠变成董事长,但眼神里的那股韧劲始终没变。他说自己不是天生的企业家,只是个不肯向命运低头的普通人。可正是这份“普通”,撑起了一个历经风雨却始终前行的宽云。</p> <p class="ql-block">那张合影里,一群人站在一起,笑容坦荡,像阳光洒进屋里的瞬间。他们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却有着同样的神情——信任与归属。这不像一场摆拍,倒像是某个重要会议后的自然定格。我能想象那天的气氛:有人刚提出一个新点子,有人正为项目落地鼓掌,而罗总就站在中间,听着、笑着,像一棵树扎根在团队中央。知识、学历、头衔都是外衣,真正让企业站稳脚跟的,是这群愿意一起扛事的人。</p> <p class="ql-block">2016年,他成为青原区政协委员;2017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三年拿下“优秀提案奖”,还被市工商联评为“优秀会员”。这些荣誉不是镀金的摆设,而是社会对他一次次伸手的回应。疫情来了,公司第一时间捐出两万多元,数字不大,但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冬天,这份心意比什么都暖。证书上写着“感谢”,可我觉得,该说谢谢的是我们——这个城市因为有这样的企业,才多了一份安心。</p> <p class="ql-block">近200万元的捐款捐物,不是一笔账目,是一串脚步:走过贫困村的泥路,停在孤寡老人门前,落在孩子们的书包里。2019年那块“百企帮百村”先进民企的牌匾,金光闪闪,但最打动我的是它背后的重量——那是多少次往返乡间的车辙,是多少个反复斟酌的帮扶方案堆出来的。2022年,天和社区授牌“爱心企业”,那一刻我才懂,所谓品牌,不在广告里,而在街坊邻居提起时的那一句:“宽云,靠谱。”</p> <p class="ql-block">那块“抗击疫情爱心企业”的奖牌静静立着,金色底面映着光,也映着一段艰难岁月。2020年疫情暴发,传统卖场全线关闭,十几年心血一夜归零。有人说他该歇了,62岁,够本了。可他没停,反而在废墟里重新点火——佳联国际井冈山合伙企业挂牌,易货模式重启,13个站点铺开,各县工作站升级为商贸行。这不是东山再起,是换一条路继续走。他说:“只要还能动,就不能让跟着我的人没饭吃。”</p> <p class="ql-block">他身兼七项社会职务,从商会到校友会,从红十字会到文化企业家协会,每一份都不是虚名。这些身份像一张网,把他和这座城市紧紧连在一起。他不是躲在办公室做决策的人,而是走进厂房、走进社区、走进同行中间协调资源、分享经验的那个“罗会长”。在他眼里,企业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社会生态中的一环,必须流动、必须回馈、必须共生。</p> <p class="ql-block">店里四位同事站在一起,有人拿着证书,有人笑着侧身,货架上的电器闪着微光。这一幕让我想起罗总常说的一句话:“我们卖的不只是家电,是信任。”四十三年,从一个维修摊做到跨区域连锁,从单一销售转型为“实体店+电商+易货+政采”多元并行,变的是模式,不变的是“诚信创新”的初心。那些奖状墙上挂着的“最佳经销商”“市民心中的王牌企业”,不是终点,只是路上的路标。未来或许还有风浪,但只要方向对了,走得慢点又何妨?宽云的脚步,一直向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