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p> <p>制作日晷准备材料:卡片纸,剪刀,圆规,量角器,橡皮,小木棍。</p> <p>用圆规画出四个大小不同的同心园,要一个比一个小。</p> <p>圆盘上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中国古代将一昼夜时间分为12等分,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代表每一等分,称为“十二时”。在每条线的末端写上相对应的数字。</p> <p>把日晷边缘上多余的纸剪掉,尽量剪的规则一点。</p> <p>日晷的基本形状就做出来了</p> <p>最后把用竹签制作的晷针插在四个同心圆的圆点上,再用支架把日晷固定好,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p> <p>日晷就制作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