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山西省千山万水公益基金会第六届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8月22日在长治市上党区振兴小镇隆重举行!我们又一次迎来最尊贵的20位乡村教师!</p> <p> 孤独使有些人颓废,孤独也让一些人更清醒。单人校任教的十多年里,他愈发认识到只有教育才能改变山区贫困的现状。他是班主任,是教研组长,是副校长,还是电工和管道工。无论岗位在哪里,用心去工作,用爱去育人,是他一生的追求。他就是----武乡县分水岭乡分南学区分水岭小学常贵福。</p> <p> 30年了,她一直是一名学前班老师,孩子们长大了甚至都不记得曾经有过这么一个老师。他们一茬茬长大,她一天天变老。曾经的孩子们也有了孩子,到了这里,仍然叫她老师。没有荣誉等身,也没多少成绩可以骄傲,她是乡村教育中那抹最朴素的底色。她就是---吕梁市岚县王狮乡沙洼村沙洼小学王秀梅。</p> <p> 十六年投身在乡村教育热土,耕耘的是心灵,收获的是希望。面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病残学生,他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关爱;面对习惯差、基础差的现状,他不急不躁,从写手好字开始,让迟开的花朵绽露芬芳。因为对光明的无限向往,野百合也有美丽的春天!他就是---山阴县古城镇中学丰宇平。</p> <p> 从教以来,她才明白只有教育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道理。唯有读书,才有前途。不能让孩子辍学流失,那些已外出打工的,在她的劝说下,又走回课堂。她成立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室,成为孩子们的“留守妈妈”。她还年轻,她不放弃,她要让乡村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她就是---石楼县义牒中心校刘改燕</p> <p> 这里是是山西省版图最大的县,这里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有他热爱的家乡和孩子。多个村子一个校,十个孩子一个教,过去的30年里,他就坚持在山村小学单人校,既是复式班代课教师,也是生活老师,还是校长,独自撑起这一片天。他就是----兴县赵家坪乡吴儿申小学王春云。</p> <p> 大山深处的圪梁梁上,那是一个谁?那是穷乡僻壤间播撒希望的风景线。做一天不难,一年也还容易,难的是天天坚持,年年如此。难的是多科教学文武全能,难的是每月就1000元的工资,难的是临时代教这个名称,难的是这个临时,是35年。她就是----武乡县丰州学区张庄学校魏雪琴。</p> <p> 参加教育工作二十年来,她始终坚守在最边远最艰苦的乡村学校,积极探索党建与立德树人相融合、与教育教学相融合、与艺术活动相融合之路,这不是一句空话,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一家四口人,四个学校五个家,用真爱谱写无悔人生。她就是---新绛县柳泉中心校校长荣冬霞。</p> <p> 把每节课上成学生喜欢的优质课,让自己坦然走出教室,就是她对自己的底线要求。在单人校坚守13年,全部课程一肩挑;在山区教学辗转34年,一次次放弃调到城里的机会。因为明白教育对山区孩子的特殊意义,所以她坚持做乡村讲台上的守望者。她就是----介休市张兰镇板峪中心小学王迎新。</p> <p> 25年的教学实践里,他带过22届毕业班,担任过10年班主任,15年年级组长,12年副校长和5年多的校长。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到带好一支队伍,服务全校师生,岗位在变化,身份在变化,不变的是精益求精的态度,不变的是矢志教育的初心。他就是----</p><p>平定县维社初级中学校任成维。</p><p> </p><p><br></p> <p> 26年来,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教导处主任,再到教学副校长,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她钻研教材,探索教法,以严谨治学赢得好口碑;她了解学生,研究学生,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和特殊家庭,教书不忘育人,用人格魅力感召人。她就是----长治市屯留区树人小学校马香丽。</p> <p> 一门三代从教的家风传承,让她很早就给自己定位:既要做孩子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他们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23年来,她慎终如始:做一名优秀的农村教师,把心血献给那些曾经和她一样渴求知识的农民子弟们。她就是---壶关县店上镇希望学校申晨霞。</p> <p> 35年前,他的战场是两间四处透风的小土屋,就着一块大黑板、两盒粉笔、四五张缺胳膊少腿的桌椅;35年后学校的面貌早已焕然一新,他的学生有的上了师范,有的考进大学,有的像他这样成了乡村教师,乡村教育就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对他来说,这是最大的收获。他就是---壶关县百尺镇赵屋小学李海周。</p> <p> 从教30年,她一直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网络教学普遍的今天,她还有学生依然没有手机,她就自费打印作业送给学生。如果说教坛是一片沃土,她便是一抔春泥,用全部的深情和爱心,滋养着满园的花儿。她深信:只有热爱孩子的人,才有资格谈教育。她就是---运城市芮城县南磑中心小学吕艳娥。</p> <p> 30年来,她先后任教7个学校,无一例外都是非常偏远的教学点。目前任教这所学校也只有14名学生就读。她说自己47岁了,可是还很年轻,还可以学习更多的东西,因为她身后还有那一双双渴望知识,渴望飞出大山的雏鹰。她就是---汾西县佃坪乡陈家庄村代课教师周建红。</p> <p> 善是艰苦的修行,挣470元工资的时候,她就毫不犹豫捐出1500元来翻修校舍;爱是无声的召唤,坚持不偏袒不歧视不放弃每个学生,她总能迎回离巢的飞鸟来探望。二十多年的坚守,她更加坚信只有爱才能成就教育的真谛。她就是----文水县孝义镇乐村学校周道剑。</p> <p> 三十一年前,她第一次以教师身份到学校报到,一种优越感、自豪感油然升起。而第一次登上讲台,十五名同学整齐起立,使命感和责任感从此伴随终生。哪怕身份所限,面临过被解聘的窘境,面临过高薪的诱惑,都敌不住当 “孩子王”的一颗心。她就是----五寨县三岔小学马凤英。</p> <p> 榆次东北部什贴镇,旧时为通京大道,重要文书通告,都要在此张贴,故此得名。昔日繁华,今后希望,都离不开教书育人。他生于斯土,留守斯乡,29年辗转于各个乡村学校之间。他用坚守和热爱回馈家乡,书写教育的真谛在于身体力行。他就是----晋中市榆次区什贴中心小学校长罗美生。</p> <p> 生长于临汾,就职在晋中,十一年如一日,这所乡镇寄宿中学已是她的家。厚积累、敢创新、广借鉴,她的教学“三字经”,让她收获了学生成绩的进步,“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她是一名特岗教师,学生是她最好的荣誉证书。她就是----榆社县西马乡西马中学李蓉</p> <p> 知我家乡,爱我家乡,建设家乡,是这所学校的的教育理念;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则是她的职业宗旨。29年来,没有一次无故迟到或者缺课,没有一次因为私事请假,只因为,“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她就是----晋中市灵石县两渡小学李改花。</p> <p> 在太原这样一个城市,他以700元的月薪开始,教育一群自闭症的孩子。十三年的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十三年来帮助了数以千计的孩子,他让一个个因命运打击而即将跌倒的家庭看到了希望,他是老师,一个勇敢的老师。他就是----山西方舟自闭症康复研究院李超老师。</p> <p> 今年的颁奖典礼我们来到了风景如画的长治振兴小镇。该镇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小镇建有初心园、上党战役纪念馆、槐荫寺、工人文化宫、上党印象步行街、振兴冰雪世界等20余处各具特色景点,并成功举办“春节嘉年华”“重阳文化旅游节”“根祖文化旅游节”等民俗节日活动,打造出乡村旅游品牌。2018年12月,经山西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山西新批准5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中长治振兴小镇景区正式“升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振兴小镇富裕起来后念念不忘的是抓教育,镇里的九年制学校是这里最漂亮,最用心的地方。校长的介绍引起了老师们的极大兴趣,又是记录,又是询问,都想着把最好的经验和方法带回到自己的学校。</p> <p> 镇里的初心园记录了这个小山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师听着很认真,仿佛也看到了自己家乡的变化。</p> <p> 颁奖典礼是我们的重头戏,基金会的所有志愿者为这一刻的到来做了精心准备,希望为我们的最美乡村教师留下永久的记忆。</p> <p> 大家聆听者一个个感人的故事</p> <p> 老校长每年都会给大家留下寄语</p> <p> 这一刻是老师们的舞台</p> <p> 这一刻也是我们志愿者的舞台</p> <p> 振兴小镇的篝火晚会是颁奖典礼的高潮,大家在这里尽兴的唱着,舞着。</p> <p> 带着老师们去做一次体检,希望他们都能健康的站在三尺讲台上为孩子们授课。</p> <p> 书籍总是老师们的最爱!</p> <p> 大家相处的时间很短暂,但还是有一肚子话要交流,课内的课外的,满场的热烈讨论。</p> <p> 托马斯先生六年来坚持参加我们的活动,向这位关心中国乡村教育的国际友人致敬吧!</p> <p> 两天的活动,一辈子的记忆。期待明年相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