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发现

初夏🦋

<p><b style="font-size: 20px;">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就对印度这个神秘的国度产生了浓郁的兴趣!我在四川团校哲学教研室任教时,为了探讨各种哲学思想,曾读过尼赫鲁(1889一1964)于1944年在獄中所写的一本经典名著《印度的发现》。这本书令我眼界大开,书中对印度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都作出了生动的描述。我开始了解印度的政治、历史、宗教、哲学以及文化艺术………那时候,我如饥似渴、如痴如醉地阅读泰戈尔的诗歌,阿巴斯等人的著作!五十年代印度电影周上演的《流浪者》《暴风雨》《两亩地》让我乐此不疲,趋之若鹜,即使看一次电影来回要走60里路,也要坐在电影院当个“追星族”!那时候,我是多么渴望有朝一日到印度这个神奇的国度潇洒走一回啊!</b></p> <p><b style="font-size: 20px;">闻名遐迩的印度大诗人、小说家泰戈尔(1861一1941)</b></p> <p><b style="font-size: 20px;">1946年的甘地和尼赫鲁,他们二人均为引领印度社会前进的历史巨人。</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印度国父圣雄甘地(1869一1948)</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我一直等了六十年,终于在2017年春夏之交,等来了机会。恰逢宝中旅行社胡梅英那里有一趟《印度金三角唯美七日游》,我欣喜若狂,立即报名参团。我们这个团连领队黄朝觐,只有12人。虽然萍水相逢,素不相识,但在七天行程中却彼此关照,谈笑风生,结下了深厚友谊。我与城建校的黄河老师以及朱莉、庞兴永、冯丽云,陈昌玲……几位老师一起度过了七天终身难忘的美好时光!虽然我们看到的仅是印度北方的冰山一角,但己足够我去体验《印度的发现》中的深邃内容。六十年前的梦,终于身临其境!</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汉代称其为”身毒”,“天竺”,唐代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始称“印度”。早在公元前2500年至前1750年,印度河流域即产生了最早的文明“哈拉帕文化”。公元四世纪后,印度进入黄金时代,在笈多王朝统治时期,印度的文明,文化和宗教已传播到亚洲的大部分地区。我国的佛教文化,受印度文化影响之深,可毫不夸张的说,已渗入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和骨髓!</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印度的舞蹈艺术,如仙女下凡,翩翩起舞,观后令人耳目一新!印度舞蹈的音乐伴奏,悦耳动听,节奏感强!舞者登场,上身挺拔,腿部半弯,双膝分开,双脚如一把半开的纸扇。她们婀娜的身姿,艳丽的服饰,在打击乐器伴奏下,翩翩起舞,舞姿优美,眉目传神!能有机会观看印度舞蹈,绝对是一种勾魂摄魄的艺术享受!</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我对印度的种姓制度,向来深恶痛绝!印度作家安纳德的一本《不可接触的贱民》让我义愤填膺。听印度导游阿布介绍,至今印度种姓制度的遗毒尚未肃清。我们的驾驶员和助理均为“贱民阶层”,他们二人与乘客间有一透明屏幕相隔,不可共享车内空调。其工资微薄,食宿均在车内,只能吃些剩饭剩菜。我对两位“贱民”深表同情,临别前将余下的卢比,约合200多元人民币,作为小费全部分给了阿布和两个驾驶员。</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在新德里,参观了印度圣雄甘地纪念馆,馆中藏有甘地的大量信件、图片和其他珍贵资料,院内有甘地生前最后的居室。导游阿布让我站在甘地塑像前,为我拍照留念!</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印度门,又叫印度战士纪念碑,位于新德里市中心,与总统府遥遥相望。印度门有些像巴黎凯旋门,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牺牲的四万多将士而建。这里是新德里和旧德里的分界线!就在这里,理想与现实,传统与现代,贫穷与富裕,被一分为二,成为一个城市,两个世界!我一个人在印度门附近彷徨游荡,遇到一个来自成都的小伙子,他热情为我拍照,真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啊!临别时,我们二人依依不舍,合影留念!</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印度首都新德里,既有现代城市的车水马龙,又有牛驮马拉的原始交通工具;大街小巷汽车、摩托车与牛马拉车并行不悖;行人与车辆摩肩接踵拥挤不堪!牛羊鸡犬,猴子松鼠……都在大马路上凑热闹,无人伤及牠们。公路两旁均为露天厕所,光天化日之下,屙屎屙屎,旁若无人!若要下车办事,遍地都是牛粪垃圾,让人无立足之地!在印度,古老的习俗与现代文明相互交织,许多游客来此,均不敢恭维这些陋习。</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印度还是一个小费国家,即使找个阿三合影,也要小费开路!游莲花庙时,我不懂规矩,未给这位胡子阿三付小费,合影时他拒绝配合,气冲冲把脖子歪起!后来,我学乖了,先付给这位禁军教头五元人民币,他立即摆了个最佳P0Se,并与我握手表示亲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新德里东南的莲花庙,外貌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浮在水面。周围“荷叶”衬托,亭亭玉立!远看有些类似悉尼歌剧院的风格。游人来此,无需烧香拜佛,只要双手合十,静思黙想,便可净化心灵,恶念皆除!</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莲花庙也称为巴哈伊寺。莲花是印度的国花,莲花庙以其光风霁月,匠心独具,壮观美丽而成为印度人的骄傲。</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由新德里驱车南下,到达名胜古迹遍地的斋普尔,今天参观独具特色的比拉庙,这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筑,将三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代表着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三种不同信仰!修建比拉庙的宗旨,是向人们表明,这里不分宗教信仰,不分种姓,不分身份贵贱,人人均可来此参拜祈祷。比拉庙主殿外观如笋状,风格别致,精莹透剔,三个穹顶,装饰华丽,美仑美奂,各有千秋!比拉庙的外墙和立柱上刻有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基督耶稣、佛陀释迦牟尼和中国孔子几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意在他们的思想流芳千古,不绝于世!</b></p> <p><b style="font-size: 20px;">“粉红之城”斋普尔,红若粉黛,艳如桃李!这里名胜古迹,俯拾皆是,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琥珀堡了!我们乘吉普车登上城堡山丘,立刻被面前的美景迷乱了心智。极目远眺,这座美玉无瑕的城堡,其奶白、浅黄、玫瑰红及纯白石料的颜色,如同闪烁发亮的琥珀,熠熠生辉。建于1592年的琥珀堡,原为古代印度藩王的都城,居高临下,地势险要,周围环以高墙,城堡下有护城河,易守难攻,可拒敌于千里之外。登上城堡之巅,眺望远方,全城美景一览无遗。城墙角下披戴华丽的象群,驮着游人悠哉悠哉缓步进入城门!其盛况如同国王出行,好不威风凛凛?身处此景,仿佛是时光倒流,恍然回到了中世纪!</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建于18世纪中叶的斋普尔“风之宫殿”,真乃印度建筑史上的一座奇葩!这座宫殿以雕栏画栋的众多窗户而闻名!据说,站在宫殿的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到四面吹拂的微风。倘若狂风来临,必须打开全部窗户,以防狂风将这座狭长的宫殿吹倒!每当皓月当空,在皎洁的月光下,整座风之宫殿便闪烁发亮,宫妃们如月中嫦娥,偎依在窗前银色月光下,窥看窗外美景,而自己姣好的面容,也不会被外面的男子发现!</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斋普尔的“水之宫殿”,更是一座人间乐园!皇族们为享尽荣华富贵,于16世纪在一片广袤的人工湖中心地带,修建了这座水上皇宫。要去水之宫殿必须乘船,我们的中巴车只能从旁边的公路缓缓而行,给游人留点拍照的时间。从车窗瞭望,只见落日余晖映照在水宫粉红色的城墙和房屋上。阳光把水宫装扮成一位美丽的少女,披着粉红色的面纱,如梦如幻,如诗如画!</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这座美丽的“水之宫殿”,共有五层,三层在水下。即使看到上面两层,依然“秋水伊人,在水一方”,琼楼玉宇,美艳如锦,放眼望去,让人不忍离去,醉得我双目朦胧,依依不舍!</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斋普尔,既有华丽的宫殿,美仑美奂的建筑,又有破烂不堪,惨不忍睹的贫民窟。我在一所破旧的屋檐下,遇到一个穷人的小男孩,他用惊奇的目光盯着我,不知来自何方的外国老头?为平息他的疑虑,我把剩下的半包糖果全送给了他。万州来的陈昌玲女士,见状立即为我拍了一张生活照,为答谢她,我又以小男孩为道具,给了她一份回报。</b></p> <p><b style="font-size: 20px;">由斋普尔向东走,即可到达阿格拉市。当年阿克巴大帝所建的阿格拉城堡,乃古皇都所在地。这座红色城堡全部采用红砂石建造而成。古堡外部,雄伟壮观,城内宫殿,年久失修,有些破烂!但雕梁画栋,依然光彩照人!我们在此盘桓,仍可窥见城堡昔日的富丽堂皇!据说,这座古堡是印度文化和伊斯兰艺术完美结合的顶峰之作!</b></p> <p><b style="font-size: 20px;">阿格拉市的泰姬陵,是印度游最亮丽的风景线,这座伊斯兰风格造型的陵墓,系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国王沙.贾汗,耗费巨资,历时22年,为爱妻泰姬.马哈尔而建。主人公阿姬曼.芭奴,是位具有波斯血统的绝代佳人。她天生丽质,妩媚动人,多才多艺,品貌双全。21岁时嫁与贾汗吉尔国王的三王子庫拉姆为妻。婚后二人心心相印,相濡以沫,同甘共苦,足跡遍及各地,即使征战疆场,二人也形影不离!公元1628年,庫拉姆经过一场血战继承了王位,为自己取名沙.贾汗,意为世界之王。其妻亦获得了“泰姬.马哈尔”最高头衔。怎奈好景不长,这位红颜薄命的美人儿,在征战途中因难产而香销玉殒,时年39岁。沙.贾汗悲伤欲绝,痛不欲生,决心为爱妻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丽的陵墓,以表思念之情。由此,一座奇葩陵墓诞生,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这是一滴永恒的爱情泪珠”!</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沙.贾汗和泰姬.马哈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绝代佳人泰姬.马哈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泰姬陵,如今己列为世界奇迹之一,凡是印度旅游,己是必来之地!这是一座伟大的爱情纪念碑,它无声的向游人宣示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不幸的是,泰姬陵建成不久,沙.贾汗国王便被第七个儿子奥朗则布篡夺了王位。这个逆子杀死了全部兄弟,把废黜的父亲囚禁于阿格拉城堡。沙.贾汗的暮年,只能通过大水晶石的折射,遥望爱妻陵墓消磨时光,直到抑郁伤心而亡。这位多情种子国王死后,人们将他与爱妻泰姬.马哈尔合葬于泰姬陵,以了其儿女情长的心愿!我站在墓旁若有所思,心想,这真是一首印度版的《长恨歌》,正如白居易所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啊!</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走进印度的街边,可观尝到耍蛇的艺人,这是一项古老的民间技艺,当耍蛇人的笛声响起,一条条狰狞的眼镜蛇,居然能随着笛声的节拍,如痴如醉地摇头摆尾!我终于看到了“金蛇狂舞”,大开眼界!</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印度游的最后一天,我们由阿格拉又回到了新德里。临走前去城东亚穆纳河畔谒拜了甘地陵园。甘地(1869一1948)是印度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一生提倡非暴力不合作理论,为争取印度独立奋斗终身!印度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后,人们尊称他为“圣雄甘地”。二战后,他对印巴分裂痛心疾首,多次以绝食感化双方,呼吁印巴团结。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顽固的印度教徒刺杀身亡。这里既是甘地简陋的陵园,又是焚化甘地遗体之处,当年这张照片是甘地火化前,人民悲痛送行的场景!</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在印度,人们都爱佩戴首饰,拥有各种华丽的首饰,是印度人的习俗!美貌的女子佩戴着发饰、耳环、项链、额饰、指环和鼻饰,更加鲜艳夺目,楚楚动人!根据印度传统习俗,把珍贵的首饰赠予心爱的女人,是男子应尽的义务;而每个女子结婚时,娘家都要陪嫁首饰。否则,在丈夫家会被瞧不起!在印度,只有寡妇不能佩戴首饰,否则会被人认为不贞洁!请看,这些巧夺天工的佩戴方式,让你形自惭秽,唉叹弗如!</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印度之行,要感谢重庆领队黄朝觐和印度导游阿布的优质服务,两位小伙子都是我的贴心人,我们三人合影于新德里即将离开印度的瞬间。</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印度金三角唯美七日游,虽然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是我已见到了一个真实的印度!它既不是莺歌燕舞的天堂,也不是脏乱差的贫穷之国。在印度短暂的七天,我感受到的是,既有辉煌的历史和文明古迹,又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气息!印度人民友善好客,对中国游客热情友好,虽然生活不十分富裕,但活得无忧无虑,他们充满了幸福感!你看,这些身披纱丽的美女,洋溢着笑脸的女学生,她们腼腆而矜持,处处充满了乐观的生活情趣!</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