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家长必读》后感

邓海霄

<p>  《三字经》有云:养不教,父之过。作为一名父亲,谙知教育的重要性,却缺乏对“教”的系统性认识及科学方法的把握。读完连元街小学推荐的家庭教育读本--《家长必读》后,我对怎样在新时代做好家庭教育,成为孩子第一任合格老师的问题认知,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p><p> 全书分八个章节,重点分析阐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注重孩子的自主性教育;二是家长如何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三是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构建健康的成长环境。磨刀不负砍柴工,对于在浩瀚的教育海洋探究科学教育理念的家长来说,本书无疑是一座指明方向的灯塔,仔细读来,收获颇多。</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学习传统文化 树立优良品质</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正所谓教书先育人,育人先立德,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承载人生方舟的汪洋大海。家庭对孩子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p><p><b>1.学习八礼四仪</b></p><p> 八礼四仪是江苏省教育厅为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制定的校园行为准则。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需要同步进行,家长也需要学习八礼四仪的具体内容,在家与孩子交流形成共鸣,实践形成约定,将这一准则在家庭得到延伸。</p><p><b>2.熏陶传统文化</b></p><p> 这里的传统文化指的是我国两年多年来积淀形成的儒家文化,主要包括忠、孝、仁、义、礼、智、信等方面的道德文化。给孩子讲讲传统故事:精忠报国的岳飞、四岁让梨的孔融、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横刀立马捋长髯的关云长、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张英、知行合一的阳明、退避三舍的重耳……一桩桩,一件件,让孩子在故事中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人文道德的洗礼。</p><p><b>3.身教重于言传</b></p><p>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孩子讲一万遍道理,不如用实际行动做给孩子看。孩子的学习模仿力很强,大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孩子对三观的认知,所以家长首先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尊重老师、尊敬长辈、勤俭节约、诚实守信……时时立家规,处处树榜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激发学习兴趣 营造良好氛围</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兴趣是学习的次方,环境是学习的土壤。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孩子更好地集中注意、活跃思维、强化记忆、克服困难,努力探索;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孩子更好地培养习惯,促进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对学习孜孜不倦的热爱。</p><p><b>1.正确对待分数</b></p><p> 曾经听到一些孩子在分数上与家长斗智斗勇的故事,有直接修改分数的;有偷隔壁同学试卷改名字的;有干脆模仿家长签字的……总之是五花八门,那点机灵劲都抖在对付家长上了。这也折射出了一个问题,一些家长太注重孩子的分数。如果我们能不那么对孩子的成绩做出太敏感的反应;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发掘孩子的进步并加以鼓励;如果我们能静下心帮住孩子分析错题原因并举一反三,那么孩子就会逐步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p><p><b>2.创造良好环境</b></p><p> 家长首先要管好自己,在家少看电视,少玩电脑,少刷手机,因为孩子很容易被电子产品吸引注意力,会产生蠢蠢欲动,想亲身体验的念头。家长在家多读书,读得越认真,越沉醉,孩子也就越会产生在书中寻找知识的渴求和欲望。读书要读好书,读好书最好和孩子同步,与孩子一起制定读书计划,并且在合适时机与孩子交流故事情节和读书心得,长此以往,可以培养孩子静得下心、读得下书、悟得了理的学习习惯。在家创设一个舒适的学习空间,不宜过多打扰,让孩子能够专心、专注地在学海中徜徉。</p><p><b>3.品尝成功滋味</b></p><p> 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孩子大部假期时间都被安排了补习班,这是教育新常态,无锡尤甚。这一代孩子成长的道路就像在戈壁中行驶的火车,窗外的风景已是清一色的单调。家长们需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在考试外发挥更多的才华,品尝到更多成功的滋味,让其在成功中获得乐趣,在成功中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陪伴一起成长 展开心灵对话</b></p><p><br></p><p> 爱因斯坦曾说:“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建立孩子伟大的性格,于家长而言,莫过于对孩子多一些陪伴,多一些交流。成长道路曲且长,家长应成为孩子童年的陪伴者,孩子信心的培育者,孩子患难中的朋友,孩子犯错时的惩罚者,在不同的角色转换间展开与孩子心灵的对话,陪伴孩子健康成长。</p><p><b>1.在游乐中增进情感</b></p><p> 游乐是打开孩子心扉最好的敲门砖,是增进孩子情感最好的粘合剂,是激发孩子活力最好的导火索。与孩子下一盘棋,棋中没有楚河汉界,有的是两人约定好的天马行空;带孩子拼一次乐高,在按部就班中感受事物的蜕变,在持之以恒下体验成功的快乐;带孩子读一本好书,一起聊聊书中的情节,谈谈心中的感受;带孩子出一次远游,感受一下山河天地的辽阔,定格一些快乐美好的时光;带孩子听一次音乐会,感受一下余音绕梁,交流一下唯美震撼……情感会在游乐交流中悄悄得到升华。</p><p><b>2.在挫折中加强辅导</b></p><p> 孩子在成长中有快乐也有烦恼,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家长需要敏锐捕捉他们的情绪,及时进行沟通辅导,排解他们心中的压抑。此时,家长需要保持定力,不要让孩子的情绪带偏,理性面对问题,做好正面引导。当然,为了培养孩子的耐挫力,家长也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挫折环境,引导孩子面对、克服困难。</p><p><b>3.在平等中展开对话</b></p><p> 家长是孩子的支柱,沟通是家长和孩子彼此之间敞开心扉,进行平等的对话。无论是言语的交流还是眼神的交流,我们都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体谅他们,尽量避免过多地指责,用和蔼的目光唤起孩子倾诉的渴求,给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当我们俯下身子时,孩子会顿时觉得天地宽了。</p> <p>  家庭教育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家长朋友深学笃行,学以致用。李开复在《给家长的一封信》中提到:培养一个懂事明理、善于学习、自主独立、自信积极、快乐感性的孩子,然后和他成为无所不谈的朋友。我想,这就是我们家长在孩子成长道路上不断追寻的目标。</p><p><br></p>

孩子

家长

学习

家庭教育

交流

成长

八礼

四仪

陪伴

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