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志愿军"老妈们"

闲人

<p class="ql-block">  这个故事要从一张照片说起。</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49年四十军一一八师女兵分队南下时的一张照片,照片里的人物是北平(现北京)解放后的女学生投身革命部队后的一张集体合影,这张照片咋看貌似也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吗?</p><p class="ql-block"> 这批女兵多数来自于北平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入伍时的年龄大多在十七、八岁左右,她们中间有的是在学校学习时就接受了革命思想,毅然投笔从了戎,有的是因家境贫苦不愿再受欺凌而步入军营;有的是因家庭封建婚姻逼迫不愿自暴自弃而走上了革命之路。但不管她们从何处、因何因而来,参军入伍是她们最终的选择。就是这群女兵们与男兵一样,一路“南下”1949年4月26日与大军(海南岛当地民俗称解放军为大军)一同登上了海南岛,又与男兵一样于1950年10月19日一同跨过了鸭绿江,对,这就是我所说的“老妈们”。如看着照片说话当时这群女兵就是一群“北京大妞”,但在若干年后她们绝大多数都成为了我的左邻右舍的阿姨们,这是后话了。也就是这么一群女兵们,她们活跃在志愿军部队的各个岗位上。我们在电影中看过的镜头如接线员,有!如卫生员,有!如收发员,有!如文工团团员,有!当然还有在朝鲜战场上留下了最后的倩影!照片后排左二的李嘉浓。</p> <p class="ql-block">  李嘉浓1949年3月于北京入伍,1952年5月16日,因朝鲜涟川一一八师前线指挥所遭敌空袭而光荣牺牲。我们不知道她的实际年龄有多大,但我们知道她的年龄正芳华!</p> <p class="ql-block">  对着这个照片我不知道是该叫她“北京大妞”?还是叫阿姨?还是叫老妈呢?还是应该叫老妈!因为这个故事开头讲的是我的志愿军老妈们,怎么能少一位呢?对!一个都不能少,我的志愿军老妈们!</p> <p class="ql-block">  她们只是千百入朝作战女兵中的星星点点,也许这星星点点不够壮观,但她足够妆点这部大剧的每一幕,也许这星星点点并不华丽,但她足以让这部乐章更加多彩!</p><p class="ql-block"> 朝鲜战争已经过去70余年了,她们中间有的已永远离开了我们,健在的大多己90左右的高龄了,最后让我们辨认一下照片吧:</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1唐慧茹,左2苗凯军,左3胡平,左4刘淑兰,左5郭奇;</p><p class="ql-block"> 中排左1李淑莲,左2陈质颖,左3赵娜,左4尹铭,左5赵莉;</p><p class="ql-block">后排:左1田娜(注)左2李嘉浓,左3韩绍玲,左4丁玉洁,左5李素,左6程伊萱。</p><p class="ql-block"> 注:田娜,我的母亲,1933年3月4日生人,籍贯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1947年3月入伍,1949年7月入党。时任女新兵班班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