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游(之三)中国庭院式精品酒店——南园宾馆

qyzhang

<p> 苏州的南园宾馆前身是1952年建成的国宾馆(最初叫苏州市外宾招待所)。当年把苏州城东南一片以蒋介石二夫人姚冶诚及养子蒋纬国曾经居住的“蒋公馆”与国民党元老何亚农“灌木楼”为核心的民国建筑和附属园林,约为四万八千平方米合在一起,经过修缮成为专门接待国家领导人和重要外宾的招待所也就是国宾馆。1956年改名为南园饭店。1980年左右更名为“南园宾馆”直至今天。</p><p> 苏州的“南园”含义有二,一指苏州老城内东南处的一片农田,古代供城内粮蔬之用;二 指这片农田附近一些颇有来历的深宅大院,它从五代广陵郡王钱元璙及其子钱文奉所建之“南园”宅第到清末扫叶庄、民国蒋公馆、国民党元老暨文物鉴赏家何亚农的灌木楼、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公馆,期间虽隔千年,但总体格局未变。</p><p> 南园宾馆(包括它的前身)从建成起接待过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多位国家领导人和美国前总统卡特、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等外国首脑。1965年到1971年间林彪多次入住国宾馆内的丽夕阁,成为林彪的行宫。</p><p> 2003年国宾馆由江苏国泰国际集团管理,2005年管理方出资把南园宾馆改造成现在的规模。从此南园宾馆成为惟一以苏州园林为特色的向公众开放的五星级酒店,被誉为中国庭院式精品酒店。入住南园宾馆的宾客可以在享受五星级酒店的服务同时去随意地参观宾馆内的的名人故居和历史遗迹。</p> <p> 南园宾馆东门(带城桥路99号)</p><p><br></p><p><br></p><p><br></p><p> 我们首先来到曾经是蒋纬国故居(蒋公馆)也是林彪每次来苏州惟一居住之处——丽夕阁。</p><p> 丽夕阁是南园宾棺的7号楼,为三层三开间的青砖洋房,前后各有大门。走廊一边是是方形花岗岩廊柱。丽夕阁周围绿树掩映,假山、亭阁和水池环绕四周。</p><p> 丽夕阁作为蒋纬国故居,当年苏州市民称此为蒋公馆。不过蒋二夫人始终以地名——蔡贞坊七号——称之。现在南园宾馆把丽夕阁编为7号楼,或许也有历史传承意图在内吧。</p> <p> 丽夕阁,南园宾馆7号楼</p> <p> 丽夕阁前古树参天</p> <p> 丽夕阁前“蒋纬国故居”石牌</p><p><br></p> <p> 丽夕阁门旁的“蒋纬国故居”介绍牌</p><p><br></p><p><br></p><p><br></p><p> 丽夕阁南门是一扇有五米宽的镂空铁艺玻璃大门。</p> <p> 丽夕阁的镂空铁艺玻璃大门</p><p><br></p><p><br></p><p><br></p><p><br></p><p> 进入镂空铁艺玻璃大门,只见客厅宽敞气派、简朴雅致,中间是一幅杉树风景油画。墙上挂着一些老照片和油画。家具摆设古色古香、做工精巧,各式吊灯、花纹椅子、壁炉等,散发着民国时期典雅精致的西洋风情。</p> <p> 丽夕阁客厅</p> <p> 客厅正中悬挂的油画“杉树”</p><p><br></p> <p> 客厅门口的写字台</p><p><br></p><p><br></p><p><br></p><p><br></p><p> 在客厅右边墙上挂着蒋介石二夫人姚冶诚与子蒋纬国媳邱爱伦在丽夕阁前的合影等照片。</p> <p> 照片——蒋介石二夫人姚冶诚(中)在丽夕阁前</p><p><br></p> <p> 照片——老年姚冶诚和蒋纬国夫妇在台湾</p> <p> 照片——蒋纬国夫人邱爱伦2007年4月2日重游丽夕阁</p><p><br></p><p><br></p><p><br></p><p><br></p><p>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林彪把丽夕阁作为他在苏州的住所。</p><p> 1971年2月至3月,林彪率领叶群、林立果等在丽夕阁炮制了“五七一工程纪要”。此纪要是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暗害毛主席、发动反革命政变的纲领。“五七一”就是武装起义的谐音。</p><p> 南园宾馆在丽夕阁客厅外专门辟出一间作为“五七一工程”遗址,陈列了当年林彪及林立果等人阴谋武装夺取政权的文字说明和部分物品。包括林彪当年的座驾“红旗”4号车和阴谋策划武装政变的地下防空设施等。此地下防空设施距地面6米,可抵挡导弹的袭击。</p> <p> “五七一工程”遗址</p><p><br></p> <p> “五七一工程”遗址介绍牌</p><p><br></p> <p> 林彪的“红旗”专车</p><p><br></p> <p> 关于林彪生平的说明</p> <p> 关于林彪第一次入住南园的说明</p> <p> 地下防空设施的暗道</p> <p> 地下防空设施内写字台</p> <p> 保持原样的地下作战指挥室</p> <p> 地下作战指挥室沙发</p> <p> 地下防空设施的通风装置</p> <p>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的说明牌</p><p><br></p><p><br></p><p><br></p><p><br></p><p> 在丽夕阁西北有一幢叫做“吴中谊宫”的建筑。每逢林彪来南园宾馆,他的夫人叶群就居住在此。“吴中谊宫”与丽夕阁有暗道相通。</p> <p> 吴中谊宫正门</p><p><br></p><p><br></p><p><br></p><p><br></p><p> 从吴中谊宫沿园内廊道可通向位于十全街上的北门。</p> <p> 通向北门的廊道</p><p><br></p><p><br></p><p><br></p><p><br></p><p> 在丽夕阁南有“善庆禅院”,曾是蒋介石二夫人姚冶诚的家庙。</p><p> 善庆禅院原名善庆庵,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当时建在娄门一带(现库里弄4号),后来渐渐破损。清同治八年(1869年)由住持福传重建于现址(当年的羊王庙弄中段),更名为“善庆禅院”。</p><p> “善庆”之名取自《周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句,意思就是做好事的人家一定会给后人留下幸福。</p><p> “善庆禅院”的正门在羊王庙弄中段木杏桥东侧,由于毗邻“蒋公馆”,并且姚冶诚信佛,后来就被归入蒋公馆。 </p><p> “善庆禅院”于1958年划归当时的“南园饭店”,1995年因年久失修而拆除,2005年按原样重建。</p> <p> “善庆禅院”入口</p><p><br></p> <p> “善庆禅院重建记”碑文</p><p><br></p><p><br></p><p><br></p><p><br></p><p> “善庆禅院”主殿名“大悲宝阁”,殿内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p> <p> “善庆禅院”主殿</p> <p> “善庆禅院”主殿内供奉的观世音菩萨</p><p><br></p> <p> 主殿供桌</p> <p> 佛经柜</p> <p> “善庆禅院”一角</p><p><br></p><p><br></p><p><br></p><p> 在吴中谊宫的北面是举办“吴中风情第一席”的“明轩”。</p><p> “吴中风情第一席”是指南园宾馆办的庭院夜宴。</p><p> 被誉为小网师园的“明轩”就是“吴中风情第一席”的美景之所在。</p><p> 晚风习习之际,坐在明轩内,边赏明轩美景边品赏姑苏美食边聆听吴语音弦,实为人生一大乐事。</p> <p> 吴中风情第一席</p><p><br></p><p><br></p><p><br></p><p><br></p><p> “明轩”是以网师园内的“殿春簃”为蓝本建造的明朝风格园林。</p><p> 目前有四座姐妹“明轩”。在网师园中的“殿春簃”作为“明轩”的原型,是第一座“明轩”,第二第三座“明轩”分别在在苏州的东园和远在太平洋对岸的纽约大都会艺术馆内,南园宾馆的“明轩”是第四座。</p> <p> 介绍“明轩”的文字牌</p><p><br></p> <p> “明轩”入口</p><p><br></p><p><br></p><p><br></p><p><br></p><p> “明轩”内假山、池塘、廊道、亭阁、奇石应有尽有,仿佛置身于画境之中。</p> <p> 假山、池塘、奇石和亭阁</p> <p> 类似网师园“殿春簃”的池旁小屋</p><p><br></p> <p> 池旁的半亭,是庭院夜宴艺人弹唱之处</p><p><br></p> <p> 明轩内雕刻着一双仙鹤的漏窗(漏窗是苏州园林建筑特色之一)</p> <p> 明轩小径</p><p><br></p><p><br></p><p><br></p><p><br></p><p> 在“明轩”不远处是南园宾馆的9号楼“兰竹精舍”,原是国民党元老、文物鉴定收藏家何亚农的故居“灌木楼”,现在也是客房楼。</p> <p> 南园宾馆9号楼——兰竹精舍(原何亚农故居“灌木楼”)</p><p><br></p><p><br></p><p><br></p><p><br></p><p> 何亚农是国民党元老是我国著名女科学家何泽慧的父亲。何泽慧在原子物理领域有巨大贡献,被尊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与她的丈夫钱三强被誉为科学伴侣,两人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早年称学部委员)。</p><p> 往前再行不远是南园山庄。灌木楼旁的南园山庄也是何亚农先生所建。所谓山庄,其实就是在灌木楼后面的小土墩,那土墩虽小,但上面亭台奇石树木花草石塔配置齐全,是名副其实的山庄。</p> <p> 南园山庄石碑</p> <p> 南园山庄内的圆顶亭</p> <p> 南园山庄内的四角亭</p> <p> 南园山庄内的宝箧印塔</p><p><br></p><p><br></p><p><br></p><p> 在南园山庄对面(就是南园山庄东边)是1号楼,此楼又名真趣楼,是健身中心也是悠闲所在。</p> <p> 南园宾馆1号楼——真趣楼</p><p><br></p><p><br></p><p><br></p><p> 真趣楼东南是2号楼,名为“荷花轩”是中西餐厅之所在。楼内有“苏帮菜博物馆”。</p> <p> 南园宾馆2号楼——荷花轩</p><p><br></p><p><br></p><p><br></p><p><br></p><p> 荷花轩旁有一个很大的池塘,称为“爱莲池”,里面载满了荷花。</p> <p> 爱莲池</p> <p> 爱莲池</p> <p> 爱莲池中的荷花</p><p><br></p><p><br></p><p><br></p><p><br></p><p> 在爱莲池的南端(近南园宾馆东门)有一艘石舫(旱船)紧靠在池边,名为“香洲”。</p><p> 这艘石舫集中了亭台楼廊榭五种建筑种类,船头是台、前舱是亭、中舱是榭、后舱是搂、船尾是廊,集中展示了苏州园林建筑的精粹,整个石舫极具层次感和观赏性。</p> <p> 名为“香洲”的石舫</p><p><br></p> <p> “香洲”的“船头”和“前舱”。船头是台,前舱是亭</p><p><br></p> <p> “香洲”介绍牌</p><p><br></p> <p> “香洲”中舱</p><p><br></p> <p> “香洲”通向后院的廊道</p><p><br></p><p><br></p><p><br></p><p><br></p><p> 这里栽有一棵古木名树——孩儿莲。孩儿莲是一种只开花不结果的植物,繁殖困难,已面临灭绝的境地。我国江南地区也只有苏州尚存两棵。一颗在苏州东山雕花楼另一棵就在南园宾馆的香洲附近。</p> <p> “孩儿莲”横批和对联</p><p><br></p><p><br></p><p><br></p><p><br></p><p> 在爱莲池和荷花轩南面便是南园宾馆的5号楼和6号楼,合称为香趣楼。</p> <p> 香趣楼</p><p><br></p><p><br></p><p><br></p><p><br></p><p> 香趣楼内的大堂是古典与现代的天合之作,既有小桥流水,古筝、古屏也有现代灯饰、钢琴及各类摆设,非常漂亮。</p> <p> 香趣楼大堂</p> <p> 香趣楼大堂喷水池</p> <p> 香趣楼大堂内的小桥流水</p> <p> 香趣楼大堂内姑苏工艺品展示</p> <p> 香趣楼大堂沙发茶座</p> <p> 钢琴</p> <p> 古筝</p> <p> 大堂服务台</p> <p> 南园宾馆的北门(位于十全路)</p><p><br></p><p> </p><p><br></p><p><br></p><p> 在南园宾馆居住时间不长,但是南园宾馆这块土地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和名人轶事以及南园宾馆的传统风格与时尚情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园宾馆山水亭阁和客房服务设施使我有着一定再来的愿望。这里我借用宋代范仲淹的诗句“南园万树花,极目春芳丽”赞美具有千年历史的“南园”。</p><p><br></p><p>——本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