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与庶民之乐

大嘴

<p>  泱泱大国,华夏文明五千年。黄河长江,浪涛依旧,"沧海桑田,谓世事多变”。沿着历史的足迹前行,可见那显贵与庶民,从那遥远的年代相伴而来。他们贵贱有序,各具风骚,"尽人事,听天命”,往来成古今。</p> <p>  庶民泛指无官爵的平民或百姓。人为的等级制确立于夏朝,发展与商朝,完备于周朝。周朝的等级制度森严:天子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以下等级为诸侯一一卿大夫一一士大夫一一庶民一一奴隶。</p><p> 庶民之上为士大夫,是最低级的贵族(地方官员);以下为奴隶,是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庞大群体。</p> <p>  庶民以下是奴隶,庶民和奴隶都是被统治阶层。奴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庞大社会阶层。这得从人类的起源说起。</p> <p>  猿类是人类的祖先。从猿向人类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阶段,劳动起到了决定作用。</p><p> 大约300万年前到150万年前古猿开始向人类进化。</p><p> 30万年前到3万年前进化为智人(猿人)。</p><p> 1万年以前开始向现代人演化。</p><p> </p> <p>  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遗址,距今8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遗址,和距今40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猿人遗址,这些震惊世界的类人猿化石及遗迹,向人们展示了猿向直立猿人(智人)的生活轨迹。</p><p> 人的寿命很短,一般十几岁就夭亡了。</p> <p>  氏族是最初的社会组织形式,是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野蛮人的大家庭群体。氏族也称氏族公社,群婚。成员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定居于山洞或窝棚。最初的氏族处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那时的生产工具是木棒和石块,以狩猎、捕鱼和采集植物等谋生。人们往往食不果腹,为了生存,只能实行财产共享,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族长撑管日常事务。凡遇乔迁、驱逐成员、氏族之间争斗等大事,大家平等议事,集体商定。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史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p> <p>  随着磨制石器的出现,人类跨入了新石器时代。火的使用、弓箭的发明、制陶业的兴起,标志着人们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期,开始步入人类文明。</p> <p>  氏族又分为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p><p> 由于两个原因,确立了妇女在氏族中的统治地位。一是妇女从事的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的出现,比男人狩猎具有最低生活保障。二是由于群婚,子女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按母亲的血缘划分辈分和继承个人用品。</p><p> 母系氏族后期,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p><p> 迄今六七千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就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通过对遗址的发掘,出土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艺术等,对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制衣、食物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佐证。</p> <p>  继母系氏族一、二千年以后,女人的统治地位被男人所取代。基于两个原因:一是随着牛耕和冶炼的兴起,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冲分离出来。因产品集中交换的需要,于是在人口密集,水源、交通方便处形成了城市。男人在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掌握了社会财富;二是婚姻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由最初的群婚发展为对偶婚,并已开始向一夫一妻制转化。子女随父姓并归属于父亲,生活资料开始归个人所有,一夫一妻制的家庭逐渐形成。</p><p> 约四、五千年前的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时处父系氏公社的繁荣时期。</p> <p>  金属工具的发明,促使牛耕扩大了粮食种值面积,弓箭的普遍使用获得了更多的猎物,人在填饱肚子后产品有了剩余。氏族首领和强势的家庭开始将剩余产品占为已有,当生产资料归家庭或个人占时,私有制就产生了。随着贫富分化加剧,赤贫者逐渐沦落为奴隶。</p><p> 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宣告了原始社会的灭亡,这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p> <p> 通婚的氏族组成了部落。长期在一个地区活动的部落,因血缘、语言、信仰等相近,形成了部落联盟。</p><p>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炎帝、黄帝、尧、舜、禹,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p> <p>  部落联盟有共同的军事首领和议事、决策机构,这种群体组织已开始具有国家的雏形和民族的性质。</p><p> 氏族之间或部落之间,因抢婚、复仇等发生的争斗,已上升为争夺赖于生存的土地、水源、山林等天然财富的战争。因战争需要专门从事作战的人,军队逐步形成。</p> <p>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四、五千年前,中原各部落相互攻伐,战乱不止,在当时诸多部落的争中,黄帝、炎帝、蚩尤三个部族的势力最强,逐步形成了上古时期"三足鼎立"势态。</p> <p>  黄帝(公元前2717年到公元前2599年),为黄河中游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史载因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号黄帝。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因居轩辕之丘,故称轩辕氏。"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始制衣冠、建舟东、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被尊为中华"人文之祖”,"华夏共主”。</p> <p>  炎帝是黄河中下游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神农氏。传说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炎帝。炎帝发明医药,制耒耜种五谷,制作陶器,开辟集市等。传位九代,约530年。</p> <p>  蚩尤,为黄河下游九黎部落联盟的酋长。蚩尤和黄帝为同时代的部落首领,他重农耕、治铜铁、制五兵、创百艺,为上古时期的杰出领袖。。</p><p><br></p> <p>  炎帝神农氏管治后期,黄帝趁战乱而起,统领黄河中游各部落,</p><p> 因蚩尤势力强大,西进与炎地争夺地盘。炎帝失败,向黄帝求援。炎黄建立同盟(炎黄子孙由来),三年与蚩尤打了九仗未获胜。</p><p> 约公元4600年前,双方决战于涿鹿。黄帝击败蚩尤。后炎帝归顺了黄帝,中原各部落空前统一。</p><p> 黄帝建都涿鹿,遂率兵进入九黎地区,于公元前2697年,在泰山之巅举行了封禅仪式。道家把这一天作为道历元年。</p> <p>  继黄帝统一中原和黄河中下游之后,此后的一千多年里,华夏大地呈现出一片安宁、祥和、发展的景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与我何有哉"。</p><p> 千年间,出现了尧、舜、禹三个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首领是选举产生的,实行"禅让制"。尧死后推举了舜,舜死后推举了禹。</p><p> 尧时已测定推行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舜德厚感人,最终由平民晋升为帝。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洪水终于止住,百姓过上了安宁的生活。</p><p> </p> <p>  夏朝(公元前21世纪一公元前17世纪)。禹的儿子启,击败、并杀害了禅让选定的继承人伯益,建立了有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因启系姬姓夏后氏,史惯称为"夏”。</p><p> 夏朝已具备国家的基本特征,国王是最高统治者,集行政、军事大权于一身。其下属的军队、官吏和监狱等,是维系国家政权的支柱。</p><p> 从夏朝开始,我国进入奴隶社会。</p> <p>  夏朝的统治阶层一般为公、候、伯、子、男,统称为贵族。</p><p> 被统治阶层是平民和奴隶。</p><p> 奴隶没有人身自由,无劳动报酬,仅可获得维持生命的生活资料。奴隶的子女仍是奴隶。奴隶的主要来源是战俘、负债者和罪犯。夏朝是奴隶制的巅峰时期,由于各部落间战争频繁,大量的战俘及被占领地的人口,作为财产赐于有功人员。</p><p> 奴隶主对奴隶有生杀予夺大权,可以买卖,甚至作为殉葬和祭祀用品。</p> <p>  在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时,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因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交换的商品种类和地区不断扩大,从而出现了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p><p> 商品经营使得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脑力劳动极大地促使了文字的创造及其应用。最早被写在兽皮和刻在龟壳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p><p> 夏朝时麻纺织品已开始流行,一些人可已不再用兽皮树叶遮羞和保暖。多数贵族男女,已着华丽服装招摇过市。</p> <p>  奴隶社会是历史上最野蛮的制度,但是,战俘作为奴隶不再被杀死,保存了大量的劳动力;奴隶主可以组织较大规模的生产,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社会财富。奴隶社会把人类带进了文明时代,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与原始社会一百多万年的历史相比,1600多年的奴隶社会虽然短暂,却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p> <p>  公元前1600年,臣服于夏朝的黄河下游的成汤部落迅猛崛起,兴兵伐夏。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荒淫无道,危机四伏,被商汤击败将其流放。至此,统治近400年的夏朝,被新建立的商朝所取代。</p> <p>  公元前1046年,西岐诸侯国周武王姬发,重用72岁的平民军事家、韬略家姜尚等人征讨商朝。昏乱暴虐的商讨王已危机四伏,牧野一战武王获胜,纣王兵败回朝歌自焚。至此,经历近600年的商朝灭亡。武王伐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新建立的西周王朝竭力推行分封制,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其统治达800年之久。</p> <p>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分赐予卿大夫,卿大天再分赐给子弟和臣属。各级受封土地只有使用权,无所有权。还要向国王交纳贡赋。</p> <p>  奴隶社会初期,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完成了向传统农业的过渡。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大片的公有土地分割成了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井田”。井田作为一种土地制度产生于商朝,成熟于西周时期。</p><p> 各级统治者把位于河流附近、背山向阳的诸多块土地以"公田”留给自己,因面积大也叫"大田",驱使奴隶集体耕作。平民也得有一时间在大田上无偿地耕作,作为义务。周边瘠薄的地块为平民的私田,收获归已。</p> <p>  夏朝以来称平民为"庶人”,平民有人身自由和少许的生产生活资料。生产作物通过"贡“、"助“、"彻"赋交于上。</p><p> 军队也是以平民为主,实行兵农合一制度。军费和兵役源于平民。平时每年一罐小米和一款牧草,战时当兵,自备武器、粮食和军需。</p><p> 无论从经济还是军事上,平民是统治阶级赖于生存的社会基础,平民意愿向背,决定着王朝的安危。应该说: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p> <p>  西周实行宗法制度,是一种以王室血缘关系为纽带,家族组织和国家组织相接合的政治形式。产生于父系家长制,发展于夏、商两代。至西周时,特别是经姜尚论著达到完备程度。</p><p> 宗法制核心为"礼“和"乐",礼是以天子为最高宗子的等级制度;乐从属于礼,是礼的表现形式。把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风俗习惯等,以文字形式确立为道德规范和典章制度。规范和制度进而上升为法律,刑罚是历史上最残酷的。</p> <p>  公元前841年,在西周首都镐京发生了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史称"国人暴动”。</p><p> 国人是指居住在都城的手工业者、商贩和居民。城廓以外在大田和私田耕作的人称"野人“或“鄙人”。</p><p> 周厉王即位时,他宠信的卿士袭断了山林川泽的天然资源,不准国人进入谋生,为此常发生民乱被镇压。公元前841年,国人集结,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周历王带领亲信沿渭水逃至山西临汾。</p><p> 周厉王出逃后由大臣周公和召穆公主持朝政,史称"周召共和"。</p><p> 公元前841年为共和元年,这一年始为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p><p> 至此,周王朝日趋衰萎,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p> <p>  西周未年,国势日衰。幽王宠爱的褒姒入宫后从来不笑。相传曾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当狼烟四起时,赶到京城镐京救援的多路诸侯,沒有见一个敌人,终于把褒姒逗笑了,被传为"千金一笑”的故事。</p> <p>  公元前771年,西北边垂迅猛崛起的游牧部落犬戎的军队,趁周王室内乱,由申候带路,联合缯国攻克都城镐京。幽王携褒姒及太子出逃,被杀于骊山脚下。尔后,诸侯联军又将犬戎军队打败,平叛后拥立宜臼为平王。</p><p> 翌年,周平王迁都于河南洛邑(洛阳),史称"东周”。</p><p><br></p> <p>  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时期。</p><p>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03年三国分晋。</p><p> 战国,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p><p>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已是名存实亡,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也是社会大变革、大发展时期。</p> <p>  春秋持续了366年,先后有140多个诸侯国争霸。后期国土面积约200万平方八公里,人口由1000万人发展到2500万人。</p><p> 周王室势力减弱,诸侯群起全称雄,先后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p> <p>  战国持续181年,初有109个国家,面积218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万以上。因大国兼并小国,后期只有20余国。</p><p> 春秋末期,韩赵魏向东灭掉智氏后,进而瓜分晋国,新建立的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会同并立的秦国、齐国、楚国、燕国七个国家,史称"战国七雄”。</p> <p>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的思想游说争辩,力图取得霸主地位。这便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p><p> "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p> <p>  土地制度的改革,新型生产关系的确立,促使着奴隶社会走向崩溃,封建社会蓬勃发展。</p><p> 铁制农具出现,牛耕得到推广,开垦了大量荒地,扩大了种值间积。种植五谷杂粮和养蚕为主要作物。农历由商朝的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节气发展至八节气,增加了夏至(南至日)、冬至(北至日)、春分、秋分。水利、絲麻纺织发展超前。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基本形成。</p><p>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制度,即废除了按井田征收税赋的制度,承认土地私有,按亩交纳地税。这种新型生产方式得到多国响应。土地所有者将土地出租给平民耕地、而收取地租的小农经济,打破了奴隶集体野蛮耕作的井田制。</p><p> 新兴的地主级产生了,开始向封建社会过度。</p> <p>  自鲁国实行"初税亩"后,各国变法盛行,继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之后,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50年,秦国秦孝公重用商鞅,在秦国实行了最为深刻的变法。</p><p> 变法主要容为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奖军功;编户齐民,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策略。</p><p> 变法彻底废除了世袭贵族特权,使得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赶上和超出其余六国,为秦统一华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p>  公元前237年,秦王赢政罢黜吕不韦,亲自执政,开始谋化吞并六国的战争。其作战谋略为由近及远,先取赵、魏、韩,再取燕、楚、齐。</p><p> 公元前236年秦王派主将王翦攻赵,六年后灭赵。临赵的韩国慑于秦军声威,于公元前231年投降。公元前225年,秦王任李信为将伐楚,在王翦大军的配合下第三年灭楚。公元前225年,秦王任王贲为将攻魏,三月后魏亡。公元前222年,王贲又率军灭燕。公元前221年,王贲又率军灭齐。</p><p> 经过十多年的战了,秦终灭六国,统一了天下。</p> <p>  秦始皇赢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皇”、"帝”合起来称"始皇帝"。</p><p> 秦统一结束了数百年诸侯混战的局面,标志着奴隶社会的终结和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开始。</p><p> 秦建立郡县制,开拓巩固了华夏边疆。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p><p> 秦初,一些儒生借用儒家经典和圣贤之言批评时政,否定秦以法制国。秦始皇焚书坑儒,又相继镇压了六国旧贵族的叛乱。</p><p>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在世界的东方迅猛崛起。</p> <p>  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华,到1912年清退位,期间长达二千多年的时间为中国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朝代更替如下:</p><p> 秦、汉(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国、南北朝(南朝 宋、齐、梁、陈,北朝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十国(五代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 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p> <p>  封建社会这一时期繁荣经济和璀璨文化、以及国人的社会生活状况,不仅具有丰富的文物、古迹、遗址、碑刻、绘画等实物史料,更重要的是具有记载祥实的文献史料。</p><p> 二十四史是古代各朝用纪传体撰写的史书的总称,即谓"正史”。内容含上至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p><p> 二十四史按记载朝代的先后排列为:</p><p>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p><p>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北齐书</p><p>周书 隋书 南史 北史 旧唐书 新唐书</p><p>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p><p>元史 明史</p><p> </p><p> </p> <p>  战争与和平,统一与分裂,是与史俱来的孪生子。纵观历史,中国步入封建社会以后,和平与统一成为社会主流,百姓得已安居乐业,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p><p> 国家强大,出现了史学界共识的四大盛世,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即:</p><p> 汉代文景盛世</p><p> 唐代开元盛世</p><p> 明代永宣盛世</p><p> 清代康乾盛世</p> <p>  封建制度核心是国家废除宗法制,实行郡县制。把原王侯的土地分封给王宗、功臣和参战将士。同时赋于他们相应的权利。</p><p> 封建领主占有全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土地,成为地主。土地租给庶人耕种而收取地租。</p><p> 实行国家土地私有制度,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受法律保护。土地的耕种者为庶人、农夫,后统称"农民"。农民又分为自耕农和佃农。</p><p> 由于土地耕作是以家庭为单位,并与手工业生产相结合,于是构成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常态。</p><p> </p><p> </p><p> </p> <p>  因军功受封、购买等途径获得土地的人为地主或自耕农。自耕农户是少量的,多数农户租种他人土地为生。地租的比例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不同朝代和不同地区的地租各有不同,一般为5:5到2:8各有不等。</p><p> 西汉初年,佃农与地主的土地产量实行五五开,还有三七开。即佃农得七成,三成交地租。地主还得向国家交税赋十五税一。</p><p> 国家实行土地私有保护,富裕起来的农户可以购买土地,挤身于地主阶层;也有的地主荒淫败家,沦落为佃户。</p><p> </p> <p>  封建国家继承和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保护农业生产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以确保服役征派和税賦,巩固和维护国家统治的经济基础。</p><p> 《史记》中赞秦始皇"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历代开明君主,都率大臣下田视察,有的皇帝还亲自耕田、祭奠天神,以求风调雨顺。</p> <p>  山水田园的乡村生活,得到了士大夫阶层和文人墨客的青睐。以山水、田园为体裁的诗作冉冉兴起。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其中《国风》的大部分是歌颂平民、奴隶的劳动、爱情、生活和对现实社会不满的情景。</p><p> "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斑斓多彩的人文、自然画卷,为山水诗、田园诗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从而把田园山水诗真正纳入了审美与文学的史野。多达数万首的唐诗、宋词中,有关田园山水的精典诗词,千年不衰,依然脍炙人口。</p> <p>  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她鉴证了从远古时期华夏先民,到到汉、隋、唐、宋几个强大统一的王朝,在黄河中下游生活、奋斗和繁衍的历史。这里气候温合,四季分明,适应农作物生产和百姓定居。许多反映民族智慧的许多古典文化,也产生这一地区。</p><p> 至秦以来,描写农家和春、夏、秋、冬田园文化的精典诗词,犹如浩瀚太空的星辰,美不胜收。</p> <p>  李白为盛唐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誊为诗仙。李白亦是酒仙,酒后豪迈奔放,诗性大发,语言奇妙,清新飘逸,达到了内容和艺术的完美统一。</p><p>"花间一壶酒,</p><p>独酌无相亲。</p><p>举杯邀明月,</p><p>对影成三人。"</p> <p>  清明节祭祖上坟,也是家人亲朋相聚之时。上完坟借酒浇愁,诉说往事,展望前景。唐杜牧有诗为怀。</p><p>"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p><p>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p> <p>  唐代诗人孟浩然,应邀前往故友的田庄做客,特赋诗一首,大意是:</p><p> 主家置办了"鸡黍",即准备丰盛的农家饭食。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恋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p><p>"故人具鸡黍,邀我到田家。</p><p>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p><p>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p><p>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p> <p>  宋代诗人范大成,赋诗描绘了江浙一带农家生活,即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活动。</p><p> 白天在田地里劳作,晚上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女各有各的营生,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p><p>"昼出耘田夜绩麻,</p><p>村庄儿女各当家。</p><p>童孙未解供耕织,</p><p>也傍桑阴学种瓜。”</p> <p>  北方盛产小麦,收成如何,决定一家人来年的生计。"麦到芒种自然死",抢收如龙口夺食。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为读者展示了一副陕西关中地区生动地收麦画卷。</p><p>"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p><p>夜来南风起,小麦复陇黄。</p><p>妇姑荷箪衣,童稚携壶浆。</p><p>相随晌田去,丁壮在南冈。</p><p>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p><p>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p><p>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p><p>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敞筐。</p><p>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p><p>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p><p>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p><p>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p><p>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p> <p>  《观刈麦》有感:</p><p> 白居易时任陕西周至县县尉,耳闻目睹了当地收麦的情景。</p><p> 麦儿熟了,开始割麦了。女人担着饭,孩儿提着壶,随割麦人到田里。地面的热气蒸人,烈日烤背,谁也顾不上这些。又见一妇女抱着孩子一也拾麦穗,一边诉说:为交税地都卖光了,拾麦充肌啊!作者年薪不菲,惭愧呀!</p><p> 农夫的日子就面朝黄土背朝天,到收麦季节就更忙了。苦中有乐,为了让老人和孩子能吃上白馍馍,那顾得上汗流浃背,嗓子干渴的冒烟,喝一口凉水比蜜还甜。</p><p> 平平淡淡,苦苦甜甜,"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这就是百姓的日子吧!</p><p> </p><p> </p><p> </p> <p>  农家的孩子也常帮家里干活,放牛羊也是孩子们喜欢做的事。唐代吕洞宾作诗一首,赞扬牧童。富家子弟读书,农夫孩子放牛。累了一天,饭后未脱衣服就在月夜的草地里睡着了。</p><p>"草铺横野六七里,</p><p>笛弄晚风三四声。</p><p>归来饱饭黄昏后,</p><p>不脱蓑衣卧月明。”</p> <p>  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以"农夫犹饿死”揭露了社会的不平,以及对农夫疾苦的真挚同情。</p><p>"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p><p>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p> <p>  宋代诗人张俞的一道首诗,揭露了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无衣无食的情景,表现了对劳动妇女的同情和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p><p>"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p><p>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p> <p>  男人和女人在劳动中产生了感情,开始追求自己的婚姻和幸福。</p><p> "父母之命,媒勺之言”,从议婚到完婚的"婚俗六礼”,起始于周,完备于汉、唐。虽几经变迁,基本沿袭。</p><p> 纳采 男人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答应后,男方备礼前去求婚。</p><p> 问名 男方请媒人问女方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日。</p><p> 纳吉 男方将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取回,在祖庙占卜。</p><p> 纳征 亦称纳币,送聘礼给女方。</p><p> 请期 男方择定娶亲日子,备礼告知女方,求得同意。</p><p> 亲迎 婚前一、二天女方送嫁妆,隔日男方派人或亲自迎娶新娘。</p> <p> 国家实行"一夫一妻制,男性可有妾婢”,男尊女婢,一张休书可解除婚约。男女受授不亲,限制男女接触或受授礼物。"揭盖头”方为男女初见时,"洞房花烛夜"是未婚男女梦寐以求的人生之喜。</p><p>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更多地追求婚姻自由,开始了由"门当户对”向"婚姻不问门阀“的转变,唐以后女人可以自由结婚或离婚。相继出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桃花扇》、《牡丹亭》等爱情故事或剧本,故事中男才女貌、公主招驸马、青梅竹马、英雄救美、以身相许等浪漫色彩,感人肺腑,令少男少女浮想联翩。</p><p> </p> <p>  "集市"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封建社会集市的规模和繁荣景像是空前的。</p><p> 集市亦称"日市"、"市场",以约定俗成时间确定的商品交换地点和日子。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物物交换”,至周朝已发展为"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p> <p>  唐代集市,设市令官管理市场交易,午时击鼓入市,日落前击钲散市。还有各地流行的庙市、香市等。唐末宋初,出现了夜市和早市。</p> <p>  集市分为季节性和非季节性,大多为季令商品。《城都古会记》载:"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棉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宝市(装饰器物),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p><p> 非季节性市场一般为专营市场:菜市、米市、渔市、布市、茶市、马市、乐市等。</p> <p>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祥尽地措绘了东京汴梁繁荣景像。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到处都是商业街,店铺林立,商贾小贩云集,从一个侧面,将千年前的各色人物赶集、买卖、民俗等情景,活生生地展示在世人面前,给人以亲临其境之感。</p> <p>  与集市相伴的是古代民间娱乐活动,种类多如星辰。《国策 齐策》中记载"临淄其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p><p> 蹴鞠就是用脚踢球,源于春秋战国,是已知最早的足球运动。到唐代又演化为骑马以球伏击球,以打入对方球门为胜。《水浒传》中,就塑造了一个由踢球发迹当了太尉的高俅。至今在一些绘画、壁画中,还可以看到踢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p> <p>  民间盛行的是"斗鸡"和"斗蛐蛐”,花蕊夫人《宫词》中载:“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内人对御分明看,先赌红罗被十床。”参赌人从皇帝到平民百姓,连女人孩童都醉生逐乐。《神鸡童谣》中就有"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p> <p>  "斗蛐蛐"亦称"秋兴”,也是常见的古老活动之一,兴盛于山东齐鲁大平原。好蛐蛐外观颜色,"白不如黑,黑不如赤,方赤不如黄"。宋代朝野内外斗蛐成风,大赌"万金之资付于一啄"。赌徒中一夜暴富、倾家荡产者皆有之。</p> <p>  街头卖艺胜行,说书的、卖唱的、耍猴的、算命的、耍把式的、卖狗皮膏药的,无奇不有,五花八门。各种小吃琳琅满目,油糕、粽子、干果、糖人,酸辣苦甜,应有尽有。这里是百姓的天地,更是孩子们的乐园。一串糖葫芦,会让孩子高兴的蹦蹦跳跳。</p> <p>  宋代纸币"交子"出现,使人们摆脱了使用金属货币交换带来的累赘,为商品交换、特别是豪商大贾的交易,提供了方便。山西的晋商、安徽徽州的微商等,富可敌国。由于历代实行"重农抑商“,获得大量财富的商人,往往会大肆地置房购地。</p> <p>  汉、唐都城长安,是驰名中外的大都市。汉武帝命张骞率百余人车队出使西域,终于打通了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中国的絲绸、瓷器茶叶等,通过这条路对外输出,西运货物中以絲织品影响最大,因此被誊为"絲绸之路"。</p><p> 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途经甘肃、新疆、等内陆各地,又先后到中亚、西亚,贯穿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p><p> 丝绸之路鼎盛于唐朝时期,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方经济交流。</p> <p>  隋朝"科举制"的实行,为平民步入仕途开辟了一条途经。</p><p> 自周以来的"乡举礼选”,到汉朝的"举孝廉”,到魏文帝的"九品中正制",在仕途上都是将庶民拒之门外,实行"世卿世禄”的世袭制。即就是由各级官员推荐,也基本不超出皇亲贵族的范围。隋朝的"科举制”,允许读书人自行报名应试,不必由官吏推荐。唐时,考生经国试的第一名为状元;唐宋以后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p><p> 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后,将育人、取人合途于"学校”。至此,胜行于1300多年的科举制被废除。</p><p> </p> <p>  科举制作为一项考试选官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特别是广大平民阶层产生了深远影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引得无数读书人沿着秀才、举人、进士、乃至状元的阶梯,百折不挠地爬行。</p><p> "读书做官”,"金榜题名",使得读书人如痴如狂。《范进中举》就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一篇讽刺短文,生动的刻画了考生范进中了举人,喜极而疯的形像。</p><p> 以赴京赶考、中榜做官、应招驸马等为素材的小说、戏曲、评书等,在民间久传不衰。</p> <p>  庶人的意识也就是农民的意识,因为传统农业国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农民。农民的意识朴实无华,但因长期受到儒家说教和小农经济的影响,满足温饱,思想比较狭隘,多是以夫权道德、血缘关系为中心的自我意识。</p><p> 儒家的思想体系源远流长:</p><p> 儒家的祖师爷系西周的姜子牙和周公。</p><p> 姜子牙也叫姜尚,为炎帝之后裔,是周文王、周武王的国师。伐商立周后万民归心,姜子牙治国儒、道、法、兵并举,被尊称为"百家之师”。核心为以德治国。</p><p>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胞弟。立周后完善了宗发制、分封制、井田制,被尊称为"元圣”和儒学先驱。</p><p> 姜、周二人远见卓识,为周朝八百年统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p><p> </p> <p>  儒家思想体系基本形成于春秋时期的孔子。孔子山东曲阜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巜论语》是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以孔子及其子弟的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为儒家经典之一。</p><p> 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仁即有仁爱之心;义即处事得宜合理;礼即规范人际准则;智即明辩是非;信即言行一致,取信于人。被后人尊称为"五常之道"。</p><p> "克己复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人焉"。实质是奴性文化,让人愚忠,学会低头和谄媚,逆来顺受,以维护皇权。</p><p> 诚然,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功不可没。</p><p> </p> <p>  董仲舒,河北枣强人,西汉哲学家,儒客大家。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得到汉武帝采纳并推行之。</p><p> 董仲舒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之说,把道家、法家、君权、父权、夫权融为一体,形成了新的、发展了的儒家思想体系,以适应新兴的地主阶级统治秩序的需要,使儒学在诸子百家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标志。</p><p> 儒学作为汉人的传统文化,对各民族共同思想意识的形成、以及大一统的民族融合的需要,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p><p> </p> <p>  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统治者的价值取向,迎合了当时农耕经济的需要。儒家思想和农耕文化融为一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者知荣辱”,但由于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夫,也懂得一些"五常"之说或道德礼仪。众多家庭重家风家训,耕读继世,勤俭持家。孔子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劝学格言,是长辈最多的说教。宁可节衣缩食,任劳任怨,也要设法让子女读书,奢想步入仕途,改换门庭。</p><p> </p> <p>  封建社会的历史大分裂时期是东晋以后南北朝和唐以后五代十国时期。</p><p> 南朝有刘宋、南齐、南梁、南朝四朝;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方和北方战争为拉锯战,南朝胜,国土以黄河为界;北朝胜,国土以长江为界。自东晋十六国至隋朝,始于刘裕建立刘宋,止于589年北隋灭南陈。计170年。</p><p>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另一段大分裂时期。自唐朝907年灭亡后,朱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尔后依次历经的五个王朝为五代。十国是指中原地区之外并存的十个割据政权。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十国结束。计时54年。</p><p> 凡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融合往往是以战争为代价,首当殃及的是老百姓。当兵打仗的是平民和农家子弟,百姓流离失所,尸横遍野。还常引得外强趁虚而入。</p><p> </p> <p>  中国自古以来以多民族著称,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一一汉族。因战争交织、边境贸易、民族迁徙等,形成了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其中以战争融合为主,较大的有三次。</p><p> 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势力扩展到雁北一带聚居的林胡、楼烦、匈奴等部。激战后,赵依阴山筑长城为界。</p><p> 秦末汉初,匈奴部空前强盛,连年侵入边境,动动掠人口牲畜。汉武帝时派将军卫青、霍去病连续三次北击匈奴,大胜。塞外高原第一次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的和平景象。</p><p> 此后出现东晋时期五胡十六国大乱,雁门一带被鲜卑部占领。</p><p> </p><p> </p> <p>  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灭亡后匈奴、鲜卑、羯、氐、羌奴等部落,乘中原内乱出兵中原,建都立国,史称"五胡乱华"。出现了南方的东晋与北方五胡和汉人建立的十六国并立,继而形成南北朝对峙的局面。数百年战乱中,出现了民族大迁徙、大杂居、大对流的民族大融合特点。</p><p> 身为鲜卑族的北魏孝文帝,把草原宽阔的胸怀带到了中原,他不满作一个半野蛮民族的国王,而要做一个文明国家的主宰。他竭力推行的汉化举措,娶汉人为婢,公主嫁于汉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语言、服饰、习俗诸方面,与汉族融为一体。</p> <p>  第三次民族大融合是宋、(辽、金、并存)元、清时期。前期的特点是少数民族建立的辽、金、元和北宋、南宋的对峙时期;后一时期是蒙古族的元、东北满族的清雄居历史舞台,取代汉族统治全中国的时期。</p><p> 这一时期民族大融合的特点是,无论是蒙古族,还是满族统治者被汉化了。</p><p> 一是尚处奴隶社会的游牧民被先进的封建社会融化了。</p><p> 二是被汉人治国安邦的儒家思想和先进的经济、文化融化了。</p><p> 三是汉化的过程充斥着血腥味。由开始的以武力毁田造牧场,到恢复传统耕织;由推行本族文字建"文字狱",到汉文统用。都曾采取了"违者杀无赦”残忍手段。清王朝为了从精神上征服汉人,推行"剃发令",将留辫子作为表示归顺的标志。直到辛亥革命才将这一陋习消除。</p> <p>  中原王朝为了安定边陲,对屡犯中原的少数民族首领,采用了武力征服与和亲维安策略。</p><p> 汉元帝时,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求和亲,宫女明妃被封为昭君嫁到匈奴,被单于封为"宁胡阏氏”。王昭君死后,匈奴在呼和浩特城南十公里处为其建宫立碑。六十多年内汉匈相安无事,长城内外出现了"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的祥和景象。</p><p> "昭君出塞"的故事,后被制作成诗词、戏曲、小说等,流芳百世。</p> <p>  唐太宗时,将远支宗女封为"文成公主",下嫁于吐蕃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率群巨迎至柏海(青海玛多县),并在拉萨为文成公主修建宫室。</p><p> 文成公主进藏时,携带"五谷种子500驮,锄犁1000驮”,还有数百名能工巧匠。当时先进的纺织、瓷器、冶金、建筑等技术,以及历法、医药等陆续传入藏族地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p> <p>  西汉王朝拓疆开土,奠定了"中国地图"的板面。</p><p> 汉武帝即位时,国力空前强盛,江疆面积达890多万平方公里。西至河西走廊与新疆地区,并设立西域都护府行使管辖权;东达辽东及朝鲜半岛北部;南抵岭南地区及海南岛。</p><p> 开国皇帝刘邦被封为汉中王,汉军驻扎汉中,后占居关中,定都长安,国号为"汉”。至此,汉人、汉族、汉字、汉语格调被载入史册。汉军北击匈奴,深入大漠复地数千里,在西域、中亚地区演绎百年不败的神话,汉文化威名远扬中外。</p> <p>  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恢复、稳定、拓展了江疆国土,确定了中国林立于当今世界大国的格局。</p><p> 乾隆年间,疆域(含蒙古和黑龙江到库页乌面积)1380万平方公里。东起大海,西至葱岭,南至曾母暗沙群岛,北跨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并设台湾府、驻藏大臣等,实行主权实质性管辖。</p><p> 由于晚清的腐败和统治中心从东北南移至关内,其原所属的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国土被沙俄割占。尽管如此,清能把老祖宗生息几千年华夏腹地,基本完整的传承于华夏子孙,仍不愧为功在千秋!</p> <p>  中医是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中医不仅是文化的沉淀,继而保证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繁衍生息。战国时期的"医祖"扁鹊,后汉神医华佗,明代"医圣”李时珍,东汉末"方祖"张仲景等,其精典医著和治病理念,单药提取和复方研究,对中国和世界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即是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医对人类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p> <p>  中国是多宗教国家。旧石器时代中期,人们对腾图、祖先、神灵的崇拜和祭祀活动,逐步上升为部落宗教。随着国家的产生,继而发展到民族宗教。</p><p> 佛教公元前六世纪产生于印度,秦汉时佛教被作为国教传入我国,佛教的"六道轮回、缘果报应、普度众生”等,对国人的思想意识和风俗习惯产生了深刻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的宗教信仰具有不同特征,皆以儒、佛、道为中心。</p><p> 十九世纪初,基督教传入中国。基督教是奉耶稣为救世主的教派统称,主张"人的生命、自由和尊严高于一切”,创立以救赎为本的"红十字会"。</p><p> 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大宗教</p> <p>  秦朝的万里长城,隋朝的京杭大运河,贯穿古今,世界瞩目。众所周知的四大发明是华夏民族的智慧和骄傲。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些发明,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p><p> 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封建意识的局限牲,把火药用在了燃放爆竹和观看礼花上。国外列强帝国则把火药实用于制造枪炮弹药上。列强利用指南针导航,远渡重洋,以船坚炮利,敲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难免是文明古国的一大遗憾!</p> <p>  按照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必然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后,形成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华夏民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p> <p>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p><p> 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反对帝国主义,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社会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担,历史的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p> <p>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伟人毛泽东的领导下, 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p><p> 至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p> <p>  没收官僚资本,形成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营经济。既是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的开端,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具的重大步骤。</p><p> "一化三改”是过渡过期的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把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p> <p>  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走了一段弯路。特别是文革10年,"是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严重的挫折和损失"。</p> <p>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p><p> 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9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p><p> 城市的改革是实行国有企业改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没立经济特区。</p><p> 改革开放是从封闭型经济向全球经济大国的转变,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p> <p>  解放初,农业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四十,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工业、商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税收所占比例大幅度下降,截至2006年,四百亿的农业税只占国家税收的百分之二、三。2006年6月1日起国家废止巜农业税收条倒》,这就意味着废除在我国沿袭二千百之久农业税,标志着城乡经济结构进入转型的新时期。</p> <p>  建国后的农民经历了土改单干到人民公社、再到土地承包的漫长时期,百姓饱尝了衣食不足的辛酸,终于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日子。情感是朴实的,言语是朴素的:</p><p>过去是一一想吃啥没啥,想穿啥没啥。</p><p>后来是一一有啥吃啥,有啥穿啥。</p><p>而今是一一啥好吃啥,啥好穿啥。</p><p><br></p> <p>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特殊阶层,是国家道路、交通、能源、通讯等,以及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庞大群体。</p><p> 由于人口加大和土地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他们充当了工人和产业工人的角色,却没有享受工人的工资及其待遇,是当今社会的一大不公。</p> <p>  把农民转化为工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和必然趋势。</p><p> 十四到十五世纪,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获得高额的羊毛和毛纺织利润,同时为发展工业提供所必须的廉价劳动力。他们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大牧场、大农场的同时,并提供所需的大量工业用地。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被称为"羊吃人”的圈地运动。</p><p> 继英国圈地运动之后,在欧洲大陆的德国、法国、荷兰、丹麦等国,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p> <p>  按经济学的定义,工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也就是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须品的费用。包括住房、养老、扶养子女及其就学等费用。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工人的生活状况十分低下,甚至不如一般农民的生活水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密集型劳动转化为高端的制造业,工人工资及其社会待遇空前提高,不再受到社会的岐视和不公正待遇。</p><p> 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与传统的农业国家的差距是巨大的,是国情与生产方式的不同所形成的截然不同的结果,也不是在短期内能够消除的。</p> <p>  进城务工的"民工潮始于九十年代初期,伴随香港回归,港澳台制造业在东南沿海城市的落户,以及城市大规模建设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流动农民工的数量每年以800万至1000万的数度剧增。目前在城市的农民工已达二亿之多。</p> <p>  农民工已成了产业工人的主体,是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的生力军。城市的繁荣也离不开农民,那些又脏又累的活多由乡下人去做。他们将年迈的老人和幼稚的儿童留置家中,为养家糊口去城市打拼,却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他们充当了工人的角色,付出和收入却不成比例,没有得到一般工人的待遇。</p><p> </p> <p>  这些年,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农民工待遇有所好转。特别是二代农民工的出现,他们与以往的劳动力有所不同。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由"卖苦力“向"拼智力"转变。眼下有两种发展趋比较明显:一种是融入城市,成为城里人;另一种则是学会或撑握谋生技能,带着资金回农村创业。无论属那一种,农民工都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普写了历史的新篇章。历史不会忘记。</p><p> </p> <p>  纵观几千年的历史,当今的农民是幸运的。从来没有那个朝代的农民像今天这样安居乐业:远离了战争之苦,不再受到战争的创伤;解决了长期困绕的吃穿之犹,丰衣足食;改变了单纯以种田为生的传统,增加了货币收入;子女享受九年义务制教育,不再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参与和享受了医疗保险,不再因看不起大病而倾家荡产;有了低保,并逐步提高;改善了居住环景,过上了现代人的生活;扶贫成就举世瞩目,截至今年十月,脱贫户已达百分之九十五,全民奔小康指日可待。</p> <p>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农耕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国人意识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有人丧失信念和基本道德,金钱崇拜应运而生。奢望一夜暴富者,不惜铤而走险;市场交易中的失信、欺诈、作弊等时有发生;丧失信仰,沉溺于纸醉金迷等险象环生。人把钱带不进坟墓,钱却可把人带入坟墓。</p><p> 法制国家的"依德治国”尤为重要,"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乎”;"应民已顺天,修德以爱民";推行仁政,普及德教尤为重要,"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p> <p>  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道德内涵和社会价值,数千年传承不衰,对于维护不同时期的社会稳定,遏制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弊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p><p> 秦始皇焚书坑儒,在维护统一集权统治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负面效应是秦始皇、丞相李斯所始料不及的,那就是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秦统一六国到灭亡共持续了十四年。</p><p> 文革中批孔运动席卷全国,将儒学批判的一无是处,受害最深的是青少年。意识形态"拨乱反正”非一朝一夕之事,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p><p><br></p><p><br></p> <p>  笔者幸为共和国同龄人,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共和国成长的非凡历程。有一首歌已融化在血液中,伴陏我们成长:</p><p>“五星红旗迎风飘扬,</p><p>胜利歌声多么嘹亮,</p><p>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p><p>从今走向繁荣富强……</p><p> </p><p> 编辑 朱新成</p><p> 2020年10月深秋</p>